崛起之新帝國時代第三十六章 孤拔提督的逆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崛起之新帝國時代 >>崛起之新帝國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六章 孤拔提督的逆襲

第三十六章 孤拔提督的逆襲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06日  作者:銀刀駙馬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銀刀駙馬 | 崛起之新帝國時代 


孤拔出生在法國北部的阿布維爾市,在省城亞眠的公立中學畢業后,憑優異成績入讀當時人人稱羨的法國理工學院,浸浴在拿破侖一世皇帝定下的“pourlapatrie,lessciencesetlagloire”(為了祖國、榮譽和科學著名校訓中,吸取近代軍事、工業科學知識。法國理工學院如果僅僅從字面上看,顯然與軍事教育似乎并多大關系,然而這所學校歷史上被拿破侖欽定為軍校,實際是當時法國極為重要的軍官搖籃,絲毫不遜色于其他軍校。

孤拔和理工學院的很多校友一樣,畢業后即投身軍伍,由于所學專業的關系,孤拔成為了法國海軍的軍官,被授予海軍少尉軍銜。此后的仕途可謂一帆風順,晉升為中尉,后逐次晉升至海軍少校、海軍中校軍銜,榮任英吉利海峽分隊參謀長,普法戰爭剛剛爆發時,他在安地列斯群島擔當海外殖民地服務,接到海軍部的電令后,他便立刻輕裝簡從趕回了本土。

事實上,對于皇帝指令由孤拔擔任速支隊司令的任命,海軍部是很不看好的,因為孤拔是個對殖民爭霸戰爭沒有好感的軍官。針對法國海外的殖民侵略戰爭,孤拔的態度非常明顯,即屬于海軍中反戰的一派,對這種戰爭表示不感興趣也不支持,當然如果要讓他去參加,出于軍人服從命令的天職,他肯定會被動接受這個任務。面對這種情況,任何一位決策者可能都會改派一位比孤拔態度積極的將領才對,然而當時法國海軍部卻沒有這種決策的余地,只能對皇帝的任命被動的服從,因為法蘭西海軍正在面臨一場空前的將軍荒。

和很多國家的海軍不同,當時法國海軍的最高軍銜是海軍中將,為數不多的中將都已經是重要部門的長官,自然不能輕易隨便調換職位。而次一級的海軍少將雖然人數龐大,但是除去只會應付公文的衙門少將外,具有海軍實務資歷的資深少將屈指可數,又因為少將級的軍官大都會被四處調用,常年的海外殖民地服務,其中的很多人都已身體狀況不佳,難以再重涉風濤,執行海外任務。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作戰任務就只能由上校一級的軍官來完成,因而對于皇帝破格提拔孤拔,海軍部很善解人意的表示了同意。

令法國海軍部并不太稱心如意的孤拔司令,率領的速支隊卻是一支頗具實力的艦隊。海軍部向孤拔下達開路令時,即要求其組建一支對普魯士的小海軍有壓倒優勢的艦隊,首先被孤拔選入列的軍艦,就是剛剛完工入役不久的式鐵甲艦“海洋”號,也是艦隊的旗艦。其后,孤拔從其他各支隊、分隊又陸續抽調軍艦。計包括有“海洋”號的同級姊妹艦“馬倫戈”號,鐵甲艦“赫羅英”號、“薩伏阿”號、“科倫”號、“復仇”號、“郭羅阿斯”號和“絮爾弗蘭特”號,巡洋艦“阿羅于德”號、“恩伯拉卡波”號、“奧波尼阿特”號、“昂布斯卡德”號、“恩伯奈伯”號、“瑞福斯”號和“伯羅托克蒂斯”號,共計15艘戰艦。

在集結命令下達后,這支支隊的各艘軍艦,從旗艦“海洋”號開始,陸續從原停泊的港口分別開向布雷斯特港集結。一艘艘三色旗飄揚的法**艦從各地紛紛開往集結地,歐洲的海洋上,法國海軍聚集起了一支自拿破侖第一帝國時代以來最為強大的海上力量。而且為了讓兩艘式的“海洋”級鐵甲艦能夠如期參戰,法國海軍部下令從各支隊抽調精銳人員,組成兩艘鐵甲艦的艦員班子,按照計劃,孤拔支隊在布雷斯特集結,集結后再航行到瑟堡,在艦隊集結航渡這一過程中,孤拔專門對兩艘“海洋”級鐵甲艦的艦員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訓練。為了保證孤拔支隊不用擔心任何來自海上的威脅,海軍部還組織了一支由鐵甲艦和巡洋艦組成的支援艦隊。

9070年8月末,孤拔支隊的艦只大部分已經到達瑟堡錨地。此時法國海軍部送來了根據皇帝指示制定的作戰計劃,孤拔經過研究后完全同意采取攻擊行動,海軍部于是順水推舟予以批準,不過強調,孤拔此次只許勝不許敗,將所有責任一股腦推給了孤拔。

來自海軍部的情報清楚地標明了普魯士海軍的主力艦所在地(實際上是林義哲提供給拿破侖三世的,孤拔經過研究后決定兵分三路,展開攻擊。第一分隊是由兩艘鐵甲艦“赫羅英”號、“薩伏阿”號和巡洋艦“阿羅于德”號組成,負責堵截并攻擊在亞德港的普魯士海軍主力艦“弗里德里希·卡爾”號鐵甲艦,這支分隊將得到由土倫趕來的鐵甲艦“阿米德”號的支援;第二分隊由“科倫”號、“復仇”號及巡洋艦“恩伯拉卡波”號組成,負責堵截并攻擊在易北河口執行防守任務的普魯士鐵甲艦“阿米紐斯”號,這支分隊將得到老式鐵甲艦“法蘭德”號和巡洋艦“女妖”號的支援;孤拔則率領本隊“海洋”號、“馬倫戈”號兩艘最式的鐵甲艦和“郭羅阿斯”號和“絮爾弗蘭特”號鐵甲艦及5艘巡洋艦攻擊基爾港的普魯士艦隊主力。

————分割線————

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


上一章  |  崛起之新帝國時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