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清第六百零七章 是個會來事兒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穿清>> 穿清 >>穿清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零七章 是個會來事兒的

第六百零七章 是個會來事兒的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03日  作者:佛前青蓮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佛前青蓮 | 穿清 
古言

章節目錄

熱門、、、、、、、、、、、

弘晝白了眼智能,很是無語,要捐款咱也捐給大清的貧苦子弟好么,誰樂意捐給南洋啊。鳳\/凰\/更新快無彈窗請搜索f/h/x/s/c/o/m

人家南洋的風土民情是這樣的,你得尊重人家不是?

再說了,也不是南洋每個國家是如此啊,自己看有些國家,女子的地位還是挺不錯的,反正也和大清一個樣,要捐款,誰要捐給南洋啊,當自己傻啊!!

智能一看弘晝這樣子,便知道弘晝的想法了,便在心里嘆了一口氣,弘晝是大清皇室的人,只為大清皇室著想,那也是難怪他的,他就再也不多說了。

捐款這種事,智能自然不可能非要人家拿出來,善事,你得發自內心的,那才有意義。

弘晝見這兒說不動智能,也沒辦法,他畢竟是有公務在身的,也不可能長期的在這邊,只能是打道回府。

弘晝回去的時候是挺失落的,雖然他還有永琸,可是,永琸和弘暾還有和智能比起來,倒是真的差了好些的,雖然他也是發小。

永琸這次是留守在了南洋,以后算是駐南洋的總指揮,明年換星德,反正二人一年一輪換。

主要是大清皇室也需要有人在這兒鎮守,畢竟,有好多的商人,還有大清民間的人都來南洋尋富,追求他們的夢想。

那時候弘晝就向四爺建議了,咱必須有支隊伍在哪兒,不用多,一兩千人就成。

人數太多,一是怕四爺不答應,四爺畢竟要為皇權考慮,而且海外有支這么龐大的軍隊,軍費開支也是筆很大的開銷。

弘晝自己也要為將來的日子考慮。

因此,才提出,駐守的最好是皇室人員,一年一輪換,這樣,總是能讓當權者放心了吧?

而且你人真多了。人家南洋的貴族和國王也不會答應啊。

由于人數不算多,南洋那邊的國王倒也答應了下來,不過,也是讓大清的皇室付出了一定的代價的。

弘晝是覺得。只要能保障這兒商人的利益,讓他們能夠安心賺錢,有些代價還是挺值得,嚴格算來,長期如此下去。那都是互惠互利的。

本來弘晝是早早要出行的,只是因為智能的事給耽誤了。

這么耽誤,就又不方便出行了,接下去便是臺風比較頻繁的日子,也幸好,弘晝那時候就命星德壓了十幾船先回大清了。

只有一些比較固執,覺得弘晝是運財童子,想借弘晝風的人沒跟著走。

可現在臺風來了,大家都知道,就算在陸地上。臺風一來,大家也抵抗不了,更何況是海上了,因此,大家更加不敢走了。

而弘晝則是在擔心,也不知道星德靠了岸沒有。

弘晝那時候有給星德分析過,去年海難的主要原因。

第一自然是船和船之間解開了鐵鏈,另一點,那也主要是因為你不聽老船公的話。

人家那是跑了一輩子船的人,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大海。你說你不聽人家經驗豐富的人,明顯肯定會吃虧的嘛,不聽人家的話,傻不傻。不是和自己的小命過不去嘛。

星德本來就屬于一個乖寶寶,小的時候聽阿瑪額娘,娶了媳婦聽媳婦的。

到了海運上,聽弘晝的,現在弘晝說了,在船上。別的都自己做主,不過,什么時候停靠海岸,什么時候出發,全部聽人家老船工的,星德自然是照做了。

星德這樣的人有一點好,屬于不會有太多成就,可是,也不會闖禍的。

因此,這樣的個性也讓他平平安安的到了廣州。

這次的海船最主要的貨是,十三行的,還有一些是京城,江南的倒是真的比較少。

因此,星德便和在廣東的巡撫他們商討了。

星德為人比較的謙虛,畢竟,他也算是第一次跑海船,所以,他便向人家巡撫問了,這廣東這邊要搞些什么貨去南洋。

另外,這批貨物里,除了是一些商家的,像沈琳也是有的,還有大清皇室的一些東西,也是需要運上京城的。

可是,人家老船公說了,這臺風就要來了,咱們船沒有臺風來得快,還不如走陸路,到時候到了江南,走京杭大運河。

大海上沒遮擋物,風速更加快,危險更加大,相對來說,還是陸地上,畢竟有建筑物能遮擋一二,真不行了,咱也能想辦法不是?

就這個問題,星德表示,要和人家巡撫說下。

畢竟,他手里不像弘晝有調令,本來他們是打算直接到了天津港的,到時候直接,卸貨下港。

可哪知今年的臺風會來得這么早的呢。

所以,星德是想和人家商量,倘若他真要送貨進京城,必須得向人家調人手不是?

星德是扎拉芬的駙馬,扎拉芬是固倫公主,是享超品的,等于同親王。

星德是人家的男人,現在又被四爺委以重任,大家都知道,弘晝由于奪嫡的關系,以后呢,會在海運上退下來,那么,人家星德就會被拱上去。

這絕對是弘時這邊的人愿意看見的。

星德是弘時的嫡親表弟,比起弘晝掌握著海運,弘時自然更加樂意看見星德了。

而正好,廣東巡撫也正是弘時的門人。

人家一聽說星德打算送貨進京城,立即表示,他會大力的支持,畢竟,所有的船給空了下來,除了一部分是給皇室的貨,還有大部分是給商家的。

這是星德說了的,這就代表著,廣東這邊的商家,能運更多的貨去南洋賺銀子。

商貿發展得越是厲害,越是快,對人家官員越是有利,無論是從公從私。

因此,星德和人家廣東巡撫可謂是一拍即合。

人家立即調了幾百人給星德,順便還叫一些廣東的商家,幫著星德消化了一些貨物。

廣東巡撫是個絕對會來事的主兒,也難怪他那時候在康熙朝和雍正朝兩朝交替的時候能屹立不倒,你猜他還送了啥禮物給星德?

不是給人家媳婦的,你說你一個外品官員,送啥給公主,都得通過媳婦不是,通過人家男人絕對不合理。

人家送了六個十分出色的擅長廣東糕點廚娘給星德。

對于這樣的禮物,星德知道,人家那是給自己的丈母娘備的。

是人都知道容妃娘娘好廚藝,而且人家的鋪子也需要。

之前海運的時候,人家也損失了幾員大將,據說十分的心疼。

現在,人家幫著送幾個出色,擅長廣東糕點的廚娘過來,多少貼心啊!!

你說這樣的禮物,咱丈母娘會拒絕?(未完待續。)


上一章  |  穿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