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網友正在看:
文章名稱
作者名稱
進了屋后,梅秀、梅勇、梅越、梅竹等人依舊圍著梅蘭坐在了石桌旁。
而梅蘭的幾位伯母則圍上了鄧紅英。
話題自然就是外面的車。
能給家里的大哥送一輛十萬的車,這手筆可不小,他們關心的是鄧建武在北京究竟是做什么的,一個月能掙多少錢,梅蘭的錢是不是跟著他掙的,還有,他送了鄧紅英什么。
等等等等。
梅保家兩口和梅娟見孔家人受了冷落,臉上便有些不自在了,畢竟他們才是主角。
好在鄧紅英心里也跟長了草似的,根本沒心思去答對這些人,找了一個燒火的借口進了廚房。
鄧紅英一走,梅蘭成了被圍攻的對象。
還好,這一次,問的就是北京上大的事情了。
畢竟,梅蘭是梅家這一代里習最好的一個,也是唯一個考了北京的一本。
在座的還有梅保志的兒也就是梅秀的弟弟梅勇在南昌念大四,剩下的便是梅竹、梅蘭兩個大生了。
“梅蘭,你小舅在北京是做什么的?”梅勇又接著問。
他馬上就面臨畢業,畢業就意味著要擇業,這對一個農村出去的大生來說,是一道坎,尤其是他們這種末流的大,工作更是不好找,高不成低不就的。
方才梅蘭沒來的時候,梅保志就在跟孔家套近乎,想看看孔家能不能拉一把。
這種事情。當然要廣撒網,誰知道哪一網能撈到大魚?
“我小舅是注冊造價師,他和我小舅媽兩個都是干這個的。”
“那他們一個月能掙多少錢?”梅秀問。
梅勇是她的親弟弟,她自然也關心。
“這個我就不清楚了。”
“北京的工作好找嗎?”梅竹問。
梅竹以前還真沒敢往北京想過,可現在不同了,北京不僅有鄧建武,北京還有梅蘭,梅蘭發達了,怎么說也能借上點光吧?
“這個我也不清楚,我才剛大一。”
“這個沒法比。r大出來的肯定好找工作。我們這樣的就難說了。”梅勇說。
梅勇的話正好戳中了梅菊的心思,她低著頭不說話。
她也沒法跟大家說什么。
大家的關注點根本就不在一條線上,人家大快畢業了,關注的是就業和房。而她。現在連大的門都沒有進。
還有一點。梅蘭開前王細妹鬧的這一通,梅蘭把梅菊要搶她身份去念大的事捅了出來,梅家的幾位伯父伯母還有這些堂哥堂姐幾乎全都知道了。她梅菊連頭都抬不起來了。
這不,梅勇剛說到r大畢業的好找工作,梅娟便看著梅菊一笑,“這倒是,要不梅菊能想著跟梅蘭換?”
“娟姐,你胡說什么呢?那是我跟二姐鬧著玩的。”梅菊忙紅著臉否認了。
今天梅保平去接她的時候也警告了她,不許再提換身份的事情了,如果家里的親友問起來,一概否認,就說是姐妹兩開玩笑鬧著玩。
梅菊這才知道因為她一個人的執拗,害的全家都跟著吃了掛落,連最愛她的婆婆在梅蘭回來后也被逼著住到了大伯家。
當然了,這不是關鍵,關鍵是梅蘭跟他們分心了,梅蘭有錢了,可享受梅蘭成功的卻不是他們,而是鄧家的人,這就有些令梅家的人著急了。
王細妹在旁邊的一桌聽到她的這些孫孫女似乎都在夸梅蘭貶梅菊,于是,王細妹不爽了。
“要說起來,我們娟娟的命還真不錯,遇到了親家這樣的好人家,房、車、工作都是現成的,以后呀,就等著結婚生一個大胖兒了。這女人呀,甭管她長得有多好又多有本事,要是沒命嫁一個好老公,什么都是白瞎。”王細妹說完瞥了梅蘭一眼。
“可不是這話,現在在外面找工作倒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買房,大城市別看掙的多,可花銷也大,別的不說,就說那個房,幾個打工的能買得起?”梅勇也感慨了一句,他是男孩,將來的壓力更大。
“有本事就找一個有錢的女朋友,別像我們似的苦哈哈。”梅征笑著說。
梅征是梅娟的親哥哥,本畢業后和他女朋友留在了南昌,去年剛結的婚,兩邊父母湊了一點,兩人自己湊了一點,交了一個付買了一套60平米的房,標準的房奴一族。
“這倒是,在大城市要沒有錢了,還不如我們鄉下自在呢。”梅秀找到了點心理平衡。
房車她嫁過去什么都是現成的,也剛生了一個兒,趙康拿她當寶似的寵著。
“話不能這么說,我哥好歹也在南昌立足了,將來他的孩和你的孩受教育的機會都不均等,你現在還不覺得,等你兒將來大了想出去念書時就會發現差距的。”梅娟替自己的哥哥說了句話。
這話梅秀也不愛聽了。
“這有什么,人家梅蘭不一樣的考上了r大,你什么時候看到梅蘭用功念書了,我還記得梅蘭剛進校那會,天兩頭逃課出來幫四嬸干活,我們這幾個人誰這樣過?不說別人,就說梅菊,從小跟梅蘭在一起念書,梅蘭在地里忙的時候梅菊坐在教室里,梅蘭在外面打工的時候梅蘭坐在家里,可現在呢?梅蘭進了r大,梅菊還在復讀,所以呀,這人有沒有出息關鍵是看他是不是那塊料,不是那塊料,再怎么雕,也成不了才。”梅秀長篇大套地說了一通。
她也有些惱梅娟,不過就是一個破本畢業,找了一個城里的對象,現在就開始看不起她了?
“打住,我說你們能不能不拿我說事?”梅蘭一聽兩邊話里的暗藏的火藥味,趕緊制止了。
梅蘭的位伯母和鄧紅英比了二十多年,現在又輪到了梅蘭這一代開始攀比了。
可惜,梅蘭還是晚了一步,梅秀的話到底還是被王細妹聽了去。
如今的王細妹最聽不得的話便是梅菊比不上梅蘭,所以,梅秀的話剛說完,老幾步走到梅菊跟前,摸著梅菊的頭安撫梅菊,同時瞪了梅秀一眼。
“秀哩怎么說話呢?我們菊哩怎么比不上蘭哩?菊哩比蘭哩小一歲你怎么不說?興許明年我們菊哩考一個更好的大,氣死你們去,哼。”
“婆婆,這個還真是不可能,梅菊復讀一年能考個二本就該燒高香了,還想進r大,除非是讓梅蘭去代考。”梅勇笑嘻嘻地糾正了王細妹。
梅家的這些堂兄弟姐妹之間雖然不像別家的那樣親近,但是相比較而言,這些人當然更喜歡梅蘭一些,梅蘭性格開朗,人又勤快,從不掐尖要強的。
可偏偏這樣的梅蘭還不招王細妹的待見,暑假那一出鬧劇傳到他們幾個的耳朵里,除了震驚之外就是對梅蘭更多的不平。
當然,他們也只是在背后說兩句而已,這件事畢竟牽扯不到他們的利益。
可誰也沒想到,梅勇這會竟然當做這些人的面把話說了出來,王細妹的臉上就有些不好看了。
“會念書算什么本事,一個女娃,命好不好也不在會念書不會念書,有的人書念得好,一樣是沒人要,有本事跟娟娟似的嫁一個好后生才算是能耐。”
“媽,你說你跟小輩們攪合這些做什么,正經的客人在那邊呢。”梅保國一直留心這邊的動靜,見情形不好,忙過來把王細妹扶過去了。
“就是,說這些做什么?娟姐,你手里拿著的是什么?”梅竹見王細妹走了,眼睛轉了一圈,看到了梅娟手里的小盒,忙要過來一看。
“還是she’s的呢?我上次也看中了一個,可惜要二多塊錢,我愣是沒舍得買。”梅竹也喜歡這種小飾,確切地說,凡是漂亮的東西她都喜歡。
“讓梅蘭給買一個就是了,這就是梅蘭買的。”梅秀一聽這個要二多塊,心下也有些泛酸。
她結婚的時候這些妹妹們誰也沒想著送禮物給她。
“蘭蘭,我聽說你暑假時還去醫院做護工呢,怎么幾個月不見,四叔就說你買了一輛面包車送他?”梅征問。
得了,話題又扯到了梅蘭身上。
梅蘭一看事情不妙,忙找了個借口進廚房幫忙去了。
好在晚飯時梅蘭幾個是在外面吃的,大人們都在屋里陪著客人,梅蘭跟王細妹也就互相眼不見為凈了。
晚上進家后,梅蘭剛洗漱完進被窩,鄧紅英穿了一身梅蘭新買的棉家居服進來了。
梅蘭猜到了肯定是為那汽車來的。
方才回來的上,梅保平一直一言不發的,一看就是生氣了,可是他什么也沒有說。
梅蘭當時就覺得這有些不正常,一般的父親知道了肯定會質問女兒的,憑什么他一個做父親的在女兒心里卻比不上一個做舅舅的?
這會想來,想必是梅保平自己也覺得他這個父親做的理不直氣不壯,所以,才會把鄧紅英推了出來。
再而一想,好像一直是這樣,每次有什么大事或是需要梅蘭做出什么讓步的時候,都是鄧紅英開口。
可是,今天王細妹說了一句話,叫什么“有的人書念得好,照樣沒人要”,這話是什么意思呢?
梅蘭直覺這話跟自己有關系,難道是鄧紅英年輕的時候有了什么初戀,因為種種原因分開了,后來偶然遇上了,有了自己?(未完待續。。)
其他網友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