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師第二百二十七章 萬事俱備只欠戰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唐朝>> 唐師 >>唐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七章 萬事俱備只欠戰象

第二百二十七章 萬事俱備只欠戰象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19日  作者:離人望左岸  分類: 架空歷史 | 離人望左岸 | 熱血穿越 | 唐朝 | 爭霸 | 離人望左岸 | 唐師 

正文

眼看這就要進入年末,西北的寒風又開始干燥起來,沒有下雪,卻異常冰寒,冷風如刀刃一般肆虐.

在這樣的氣候之下,選擇出兵于闐,實在有些不明智,然而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爾卻沒有選擇的余地,因為這樣的氣候,同樣對敵人造成很大的影響。

玉田折沖府的地團,大小部落的俟斤們齊聚一堂,接受著胤宗的款待,阿胡拉之子、大唐帝國的鎮軍大將軍、上柱國徐真,親自接見了這些部落的酋長。

阿史那社爾果然在吐蕃使節的陪同下,從吐谷渾借了二千兵馬,此時已經快要到達于闐國的邊境,遣親信送回消息,只等折沖府這邊出兵,他們就會同時對于闐發動攻勢。

冬季作戰,實在有違兵法,特別是西北草原上的部落,在貧瘠的冬季,他們不斷消耗著存糧和牛羊,戰勝了還好說,冬季或許會過得更好一些,可如果戰敗了,那來年他們連恢復元氣的底子都沒有了。

可一聽胤宗說,此次**的是徐真,這些部落的首領很快就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大大小小十二三個部落,居然也湊夠了兩千余人的騎兵,加上折沖府麾下的幾百兵力,此次對于闐征戰,徐真手里就握著五千人可供驅使。

可別小看了這五千人,這些可都是騎兵,而且都是縱橫草原的精銳,再加上于闐國內主要以種植業為主,因為寶石和玉礦的開采,他們并不是游牧民族,是故在騎戰的方面顯得極為弱勢。

而且他們地處沙漠之中,出入主要靠馬匹和駱駝、毛驢,哪里比得上草原部落的駿馬。

有鑒于此,諸多部落酋長對此戰都擁有著極大的信心,他們來到折沖府地團已經五天了,可卻不見徐真發兵,心里也是疑惑不解。

連胤宗也不知是何原因,契苾何力問過徐真,可后者只是笑而不語,讓大家再等上幾日,說要給諸人一個驚喜。

到了第七日,大營的轅門外突然響起呼喊聲,諸多部落酋長還以為軍士發生了沖突,慌忙出營來看,結果卻是目瞪口呆!

只見轅門外早已圍滿了人,越過諸人的頭頂,只見不遠處的路上,數十頭披覆重甲的巨象,撼動著大地的脈搏,緩緩往營地這邊開來!

這一群大象保持著有序的陣型,顯然是訓練有素,身體比一般大象都要龐大健壯,身體的關鍵部位都披覆著甲片,獠牙上還綁著尖刀,連鼻子上都鑲嵌著利刃,居然是將近四十頭的戰象!

“這...這是徐大將軍的戰象!是徐大將軍的戰象!”

“這就是當初從天竺奪回來的戰利品啊!”

“可是大將軍為何離京之時不同時帶出來?何以到了現在才來?莫不成大將軍早在出發之前,就已經推算到今日與于闐或有一戰?”

“這都能算?果真是神人也!”

一時間,關于徐真的種種傳說再次傳遍了整個營地,他們本就奔著徐真的名頭來的,如今見了這些戰象,信心就更足了!

至于這些戰象為何此時才到達,并非徐真推算到與于闐將有一戰,而是無可奈何之舉罷了。

他倒是想將這些戰象都帶出來,可他離京之時,戰象還被扣在禮部,許敬宗此人多心而狡猾,借助太宗國葬,極力表現,以圖獲取李治的好感,為此,他將徐真的三十多頭戰象都征用作儀仗,以彪炳太宗的戰功。

當時徐真還未回到長安,弟兄們也都被拆散到了各地各府,凱薩張素靈和左黯寶珠全部都到吐蕃去了,閻立德和李淳風四處為徐真奔走,哪里還有余力保護和爭取這些大象。

于是這些戰象就這么被許敬宗這位禮部尚書給征用了,他這一招果然管用,李治起初迎接從天竺凱旋而歸的徐真,還被徐真的弟兄們好生落了一番面子,彼時記憶猶新,看到這些大象被征用,心里居然有些微微的解氣,不由對許敬宗小小贊許了一番。

到了后來,許敬宗奏請毀去弘農府君廟,將供奉的神主藏在太廟的西夾室,李治也是依準,更讓許敬宗覺得自己摸對了門路。

這些大象是徐真的最愛,特別是那頭巨大的白象王,徐真又怎可能心甘情愿被許敬宗這個禮部尚書欺負,他雖然出使吐蕃,貴為大唐使節,可在群臣眼中,與流放無異,遠離了朝堂,待一年半載,李治坐穩了江山,各部空缺都已經安排妥當,還有他徐真什么事?

也正因為要低調,徐真才暫時放棄了將戰象一起帶出來的念頭,你一個被外放的人,雄赳赳騎著白象王,后面跟著一大群戰象,別人能信?

念及此處,徐真只能拜托閻立德,等他離開之后,就爭取將戰象偷偷送出來,閻立德雖然是工部大員,可跟禮部沒多少交集,反倒是他的弟弟閻立本此時已經升任刑部尚書,遂請其弟伸出援手。

閻立本乃是大唐著名的宮廷畫師,凌煙閣上的二十四功臣畫像,就是出自于他的手筆,此人深得太宗喜愛,對朝堂爭斗也不感興趣,是故仍舊延續著自己的官場前途,受到李治的重用。

按理說,刑部掌控刑罰,在六部之中算是權勢最大的一個部門之一,禮部根本無法與之抗衡,作為一部尚書,閻立本開聲討要,許敬宗該客客氣氣將戰象給還回來才是。

可這許敬宗搭上了慕容寒竹的賊船,對徐真刻意打壓,又有長孫無忌這個當朝太尉做后臺,自然也就無所顧忌,竟然不買閻立本的賬!

閻立本乃是好脾氣的人,不似哥哥閻立德,可仍舊還是被許敬宗那高高在上的姿態給氣個不輕,回來就跟閻立德訴苦。

閻立德也沒想到許敬宗居然如此硬氣,思來想去,能找的也就只有李勣了。

不過李勣是深諳官場規則的老狐貍,重新啟用之后異常的低調,而且到目前為止,已經向圣上請辭了三次!

想讓這老狐貍幫忙,看著實在有些為難,可閻立德知曉這些戰象對徐真有多么的重要,徐真能否在吐蕃建立威嚴威信,可就靠這些戰象來撐門面了。

于是閻立德只能硬著頭皮找到了李勣,李勣果然閉門不見,這老狐貍生怕引了圣上猜忌,也擔心別人說他拉幫結黨,是故效仿景武衛公李靖,閉門謝客,閻立德連他的面都沒見到,只能氣得跺腳而歸。

閻立德正焦頭爛額,無處投靠,沒想到褚遂良卻出言彈劾許敬宗,以褚遂良托孤大臣的身份,雖然無法抗衡長孫無忌坐大,但敲山震虎,殺雞給猴看的能力還是有的,這許敬宗好不容易才上位,他人品又不行,私底下貪贓枉法的腌臜事也沒少做,生怕被褚遂良抓了把柄,就把這些戰象歸還給了徐真。

不過褚遂良此舉很快就遭到了長孫無忌和慕容寒竹的反擊,由慕容寒竹一手提拔起來的監察御史崔白林,聯合同僚韋思謙,彈劾褚遂良和大理寺少卿張睿冊,擅用職權,壓迫中書省一名官員,強奪土地。

這韋思謙乃是進士出身,為人耿直,光明磊落,而后父子三人,皆為宰相,又四職替代,可謂門楣榮耀無比,不過這也都是后話了。

有了這兩位監察御史的出言彈劾,褚遂良被反咬一口,朝廷內部已經開始傳言,或許過得年后,褚遂良就要從相位上退下來了。

他自己也不知道,這一次他從相位上退下來,就是他此生仕途的終點,更沒想到,一向看不起武將的他,在失勢之前,無意之中幫了徐真一把。

閻立德喜出望外,也懶得理會朝堂這些污糟齷蹉的事情,趕緊想法子將這些戰象悄悄送出去。

可他堂堂尚書,總不能親自押送這些大象,況且這些大象都是戰象,脾氣可不似坊間那些表演用的大象那么溫順。

正為難之時,有一人卻找到了他府上,卻是徐真的死忠,周滄是也!

張久年等人都被拆散到了府軍之中,謝安廷和秦廣等人也都各有歸屬,薛仁貴仍舊在左右衛當郎將,周滄本來在洛陽充當折沖府果毅。

可頂頭上司見他是徐真親信,加上周滄魯莽沖動,又好飲酒,經常被頂頭上司無端尋釁,三天兩頭就當面斥責,讓他人前出丑。

周滄赴任之前就受了張久年囑托,說是為了不讓別人抓住徐真把柄,讓自家主公難做,讓周滄忍氣吞聲,等待徐真恢復元氣。

周滄雖然莽撞,可對徐真卻是死忠,倒也忍了下來。

可這一天,那頂頭上司卻在周滄面前說徐真的不是,將徐真被外放到吐蕃擔任使節的事情給說了出來,又嘲笑徐真再無出頭之日,讓周滄死了這條心,等著被他趕出府軍云云。

周滄聽說主公被外放了,又見這頂頭上司罵得難聽,隱忍了半年的周滄,一怒之下將那頂頭上司揍得不成人形,瀟瀟灑灑就脫了軍甲,甩在折沖都尉的臉上,還不忘唾了一口濃痰。

那折沖都尉發動人馬要將周滄給挖出來,還要上奏兵部,不過周滄打定了主意,不干這等憋屈的事情,那折沖都尉又生怕周滄報復他的家人,也就這般作罷,將周滄的軍職給剝掉了事。

周滄找上閻立德,后者正求之不得,就讓周滄護送這些戰象,到西北來尋徐真。

徐真聽到轅門外的動靜,知曉自己的戰象團開過來了,當即出去迎接,那戰象群的核心處,就是自己的金甲白象王,而為首一頭黑甲戰象的背上,赫赫然一員虎將,不是那莽漢周滄,還能有誰!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唐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