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師第二百二十五章 出使吐蕃途經安西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唐朝>> 唐師 >>唐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五章 出使吐蕃途經安西

第二百二十五章 出使吐蕃途經安西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18日  作者:離人望左岸  分類: 架空歷史 | 離人望左岸 | 熱血穿越 | 唐朝 | 爭霸 | 離人望左岸 | 唐師 
用戶名:密碼:記住

/離人望左岸/

十一月的西北已經紛紛揚揚下起了小雪,雖然有吐蕃使節團的護軍在引路,然暮色降臨,車隊不得不停下來躲避風雨.

徐真搓熱了雙手,而后放在李明達的臉蛋上,溫熱著她那凍得通紅的臉頰。

這已經是徐真來大唐的第十個年頭,他也已經三十一歲了,無論在安逸悠閑的長安,還是在天寒地凍的遼東,他似乎都沒怎么注意過這方天地的飛雪。

今夜,他看著忙忙碌碌在扎營的車隊人員,沒來由想起一首詩來。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在他的印象之中,這大唐的雪,從來不是風花雪月的雪,而是大雪封殘尸的雪,印象中的雪,紅色的要比白色的多。

想當初,他最大的心愿不過是當一市井小吏,衣食無憂,娶個尋常人家的賢惠女子,最好還能納一兩個小妾,此生也就足矣。

然而混到了武侯之后,他發現了另一條道路,看到了回到現世的可能,于是他開始積攢能量,開始等待機會,于是他等來了年僅十二歲,女扮男裝出來看百戲,卻又被摩崖和凱薩暗算的李明達。

從始至終,若無與李明達的相遇,他徐真絕無可能走到今天這一步,此時,那個當年還是個小丫頭的李明達,已經從青澀又潑辣的小辣椒,長成了嬌艷欲滴的成熟蜜桃,而這個蜜桃,就在他的懷里。

望著帳外的風雪,二人相擁著取暖,低聲說起這些年的經歷,借以渡過寒冷的冬夜。

李治擔憂李明達的安危,調撥了兩個女武官來貼身保護,一個就是常駐徐真府上的如眉,而另一個則是跟隨保護李明達久矣的劉嫣。

雖然她們都有自己的帳篷,然而作為盡忠職守的女武官,她們并沒有歇息,而是冒著韓雪,守護在徐真的帳外,直到李明達吩咐她們各自去休息,這才離開。

到了下半夜,風雪已經停歇,馬隊才安生下來,借著徹夜不熄的篝火堆,馬隊的人都得到了安穩的休養。

可翌日早晨,又下起了雨夾雪,吐蕃使節團的人歸心似箭,決意冒雪而行,徐真等一眾唐人也不好反對,只是苦了那些工匠和他們的妻兒。

這些人被輸送到吐蕃,或許今生再無可能返回到大唐,是故拖家帶口,不過他們都是自愿接受朝廷的征召,路途雖苦,卻并無怨言。

到了安西四鎮的范圍之后,諸人面東而望,眼中滿是不舍。

這安西四鎮隸屬于安西都護府,早在貞觀十四年就設置了,只是這幾年來不斷受到諸多異族部落的沖擊,時設時撤,多有動蕩。

吐蕃使節團雖然帶有少量的護軍,但也是憂心忡忡,因為這些小部落并不似那些大的部族或者小國,他們沒有政治概念,隨著季節而遷徙,并不擔心吐蕃或者大唐的軍隊來追剿。

他們往往一個部族就是一個盜匪團,依靠掠奪來養活自己,根本就不管你是吐蕃使節還是大唐使節。

吐蕃使節團來時就遭遇過搶劫,犧牲了數十護軍的性命,才保住了使節團,如今又到了這動蕩之地,他們自然是提心吊膽。

徐真雖然也帶有一百余人充當護軍,但卻并非他的親兵,周滄等人被打散到大唐的一百多個府兵地團之中,充當基層校尉和別將、郎將,已經不能再擔任徐真的親兵了。

沒有了周滄等人的貼身保護,徐真也有些擔憂,然而世間之事莫不如此,越是擔心,就越會發生,走了小半日,到得一處矮丘,馬隊困乏不已,正欲停下歇息,那矮丘兩側卻突然殺出兩股馬賊來!

吐蕃護軍有過前車之鑒,這一路上都沒放松過警惕,第一時間發現了敵情,號角嗚嗚吹響,護軍已經拍馬而出!

“保護好兕兒!”徐真面色冷峻地朝如眉和劉嫣吩咐道,自己卻背上凱薩所贈的雕弓,上了青騅馬,率領大唐護軍加入了剿匪大戰!

這些匪徒穿著不倫不類,兵器也是各色各樣,甚至于后方有些人還騎著矮馬和驢子,然而他們的雙眸之中卻滿是兇殘,這一支足足三四百人的馬隊,在他們的眼中無異于一塊大肥肉!

雖然使節團打著吐蕃的旗號,徐真打著大唐的旗號,然而這些馬賊如同餓極了的豺狼群一般,走到哪里咬到哪里,又怎會管你是大唐天軍還是吐蕃的游騎!

使節團的護軍到底是正規軍團,又有徐真這樣的絕世猛將坐鎮,特別是大唐護軍,雖然只有一百人,然而都配備了巨大的連弩,一番激射之后,馬賊早已潰不成軍!

那些馬賊被殺得心驚膽戰,也不知是誰用突厥語喊了一聲,殘兵敗將紛紛作了鳥獸散!

吐蕃軍中有人懂得突厥話,聽懂了馬賊的那句話,不由朝徐真投來敬佩的目光,因為那馬賊尖叫著喊道:“我認得他!紅甲長刀,這是出身薩勒部的燒柴人!”

燒柴人這個名號已經有三四年不曾出現在西北,這還是當初徐真混入吐谷渾,在胤宗和烏烈的薩勒部打下的名號!

這些馬賊游蕩于草原之上,對神鬼傳說最是信奉,雖然隨著時間的流逝,阿胡拉之子和燒柴人的大名已經慢慢淡去,然而一些老馬賊仍舊四處傳播著這個大名,似乎能敗在燒柴人的手下,也是他們吹噓的一種資本。

一些部族招募馬賊之時,聽說哪個馬賊曾經在燒柴人手下幸存下來,瞬間就身價暴漲,如今徐真的紅甲長刀再現大草原,相信不出兩天,燒柴人之名又將再次燃遍整個西北!

吐蕃使節團的人自然聽說過燒柴人的名號,阿胡拉之子的名聲更是如雷貫耳,他們不由露出自豪的神色來,因為,阿胡拉之子這一次可是要到吐蕃去,給他們的贊普授予郡王稱號的!

果不其然,自從徐真被辨認出來之后,他們接二連三遭遇到了數股馬賊,然而這些馬賊只是在外圍游弋,似乎確認了徐真的身份之后就匆匆離開,再不敢有所侵犯,以致于每天都有一些馬賊來瞻仰徐真的風采,不像剪徑打劫,反而像參觀偶像一般!

吐蕃使節團的人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而那些大唐護軍此時始知徐真之名在邊遠地區有多么的響亮!

周邊地區的邊民聽說阿胡拉之子來了,紛紛簞食壺漿,沿途相送,祆教使徒們更是狂熱無比,紛紛邀請徐真到他們的小部落去點亮圣火。

如此一來,難免耽擱了一些時日,然而吐蕃使節團和大唐護軍都覺得臉上有光,李明達更是心花怒放,一路見識了諸多不同部族的風物,也算是大開眼界。

又走了兩日,只見得一隊大唐邊軍轟隆隆而來,清一色的騎兵,裝備齊整,乃精銳之師,為首者卻是安西都護府麾下的游擊將軍、玉田果毅都尉胤宗是也!

胤宗本是薩勒族大俟斤的兒子,追隨徐真多年,四處征伐,戰功累累,而后徐真回朝,弟兄們都被打散,他分到了安西都護府這邊來,而高賀術則被派到北方大草原去監控突厥殘部。

胤宗為人英武不屈,又是本地大部落的酋長之子,管制地方倒也得心應手,連副都護都聽說過他的名號,知曉他是徐真的嫡系部下,親兵出身,正打算要重用他咧!

這些天斥候不斷將關于徐真的消息傳遞回來,胤宗早已按捺不住心情,今日忍不住就帶了親兵隊,過來迎接自己老主公!

徐真見胤宗有了出息,心里也頗為欣慰,這些人可都是他的手足弟兄啊!

到了駐扎的地團之后,胤宗忙命人好生招呼使節團的馬隊,折沖都尉柳晉照親自迎接徐真,雖然徐真并無官職在身,然而頂著鎮軍大將軍和上柱國的帽子,這些個邊軍將領,又如何敢妄自尊大。

這廂剛剛坐定不久,寒暄了一番,有軍士慌忙來報,柳晉照面色不悅,離席聽那軍士耳語了片刻,面色卻越發凝重起來。

徐真察言觀色,不敢耽擱軍務,又想著跟胤宗敘敘舊,連忙請辭,柳晉照卻極力挽留,面帶難色地請求道。

“徐大將軍還請留步…此事或需大將軍一同參詳,某只好觍顏相求了…”

徐真也是納悶,遂留了下來,不多時就見軍士領了兩人進來,卻是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爾!

此二人皆為十六府衛的大將軍,雖為異族將領,然忠心耿耿,多年來四處征伐,深受太宗信任和倚重。

只是新君繼位之后,多有忌憚,是故讓他們到于闐國去,游說于闐國主伏信,望能不戰而屈人之兵,使得伏信朝見新君,以示臣服。

徐真跟他們是老交情,又不惜丟下自己的官職,在朝堂之上力挺此二人,也難怪柳晉照會將徐真留下來了。

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爾也是無可奈何,他們不久前才將龜茲國的國主抓回長安,按理說于闐國主不會如此不識時務,可他們見了于闐國主,后者卻異常強橫,不愿入朝見駕也就罷了,居然還伏兵于半途之中,想要挾持契苾何力與阿史那社爾!

二人都是久經沙場的絕世猛將,然而雙方兵力太過懸殊,麾下軍士又并非二人嫡系部隊,使喚起來沒了那種默契和效死的勁頭,被于闐的伏兵殺了個落花流水,只能引了數十護兵狼狽逃了回來。

見得徐真居然在場,契苾何力二人也是驚詫不已,早在營區外見到吐蕃使節的馬隊,他們就在疑惑,到底是哪個倒霉蛋被派遣到吐蕃去,沒想到這個倒霉蛋居然是自己的恩人徐真!

熱門小說推薦


上一章  |  唐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