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師第一百八十一章 左黯失蹤徐真為使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唐朝>> 唐師 >>唐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一章 左黯失蹤徐真為使

第一百八十一章 左黯失蹤徐真為使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28日  作者:離人望左岸  分類: 架空歷史 | 離人望左岸 | 熱血穿越 | 唐朝 | 爭霸 | 離人望左岸 | 唐師 
選擇字號:

選擇背景顏色:

正文

本章節來自于

正應了那句話,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安市城久攻不下,海上水路軍又毫無作為,天氣越發冰寒起來,許多軍士手腳凍傷,食物都難以煮熟,傷寒而亡的不可勝數,如今又傳來哀報,真真是讓李世民心力交瘁.

自古三大悲,幼年喪父,中年喪偶,晚年喪子。人間悲戚莫過于子欲養而親不待,亦或者白發人送黑發人。

李世民獨愛李承乾和李泰,可如今,李泰被流,李承乾郁郁而終,李世民又豈能不悲哀?

圣上枯坐皇帳之中,除了李勣和長孫無忌等老臣敢去寬慰勸說幾句,其他人都生怕犯了龍顏,對安市城也只能是圍而不攻。

徐真同樣郁郁寡歡,這一支本部軍馬是他的嫡系,從軍以來就一直培養到如今,弟兄們一個個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好不容易狠下心來拼了一把,卻葬送了弟兄們的性命,每到夜里,徐真就心痛難當。

張久年等一干老弟兄心知主公仁愛,將弟兄們視為手足,也多來勸慰,奈何徐真一時半會兒也很難拋開心緒。

直到這天,高惠甄匆匆入了徐真的營帳,報說左黯失蹤了!

左黯與青霞子被救回來之后,一直留在高惠甄身邊養傷,徐真心情欠佳,思緒低落,加上自己也在療傷,故而沒能去探望,沒想到這小家伙居然不見了蹤影!

徐真霍然而起,弟兄們已經長眠不起,剩下的他絕不能放棄!

周滄等人聽說主公要升帳議事,覺著主公終于走出了憂傷的陰影,很快就聚集到了徐真的營帳之中。

左黯本是幽州府的小斥候,為人機警狡黠,向來被徐真視為弟子,又得奇人青霞子的真傳,向來性命該是無憂,最大的可能就是混入了安市城中!

高延壽降唐之后,已經將寶珠丫頭的事情都說了出來,寶珠丫頭乃是泉蓋蘇文幼女泉男茹之事,已然人盡皆知。

但高延壽還透露了一個消息,泉蓋蘇文擔心楊萬春降了唐,故而遣使游說,楊萬春卻擔憂自己阻擋唐朝大軍之時,泉蓋蘇文會背信棄義,從后方攻陷安市城,為了打消楊萬春的疑慮,泉蓋蘇文將自己的女兒泉男茹送到楊萬春的安市城為質,才說服了楊萬春拼死抵抗唐軍。

也就是說,此時寶珠丫頭應該就在安市城之中!

左黯對乙支納威和高延壽恨之入骨,乙支納威已經戰死,高延壽降了唐,他一番逼問之下,自然能夠知曉寶珠就在安市城內。

以左黯與寶珠丫頭的情誼,這小子趁著戰亂之際混入安市城,并非沒有可能的事情!

這對少男少女朝夕相處,左黯又聰明過人,在高句麗這幾個月早已熟練掌握了高句麗語,再加上他為人機賊,混入安市城中應該是沒什么問題的。

想要把左黯和寶珠救出來,那就必須想辦法混入安市城中,諸人群策群力,很快就有了方案。

白巖城主孫代音就是銀珠郡王高仁武勸降的,若能故技重施,入得安市城,非但能夠尋找左黯和寶珠的下落,還能趁機將敵軍的城防部署都窺視一番!

計策已定,如今就要看圣上的態度了,徐真即刻到皇帳去求見,內侍聽說是軍情,只要入內通報,想著這幾天群臣都吃了閉門羹,不由為徐真捏了一把汗。

好在圣上并未拒見,讓人將徐真領了進去。

幾天不見,李世民兩鬢斑白,仿佛一夜蒼老,雙眸滿是疲憊和倦怠,神色帶著幽幽的悲傷,想來是對李承乾思念得緊了。

徐真也不敢說話,更不敢抬頭,越是身居高位,就越需要謹小慎微,這是恩師李勣教導他的處世之道。

李世民摩挲著手中之物,雙眸之中充滿了慈父的悲傷,那是李承乾離開長安的那一天,從鞋頭上摘下來的一顆珠子。

過了許久,李世民才幽幽一嘆,稍稍抬起頭來,似自言自語,又似與徐真交心,輕聲道:“也不知兕兒現在怎么樣了…”

看著李世民眼中的憂郁,徐真嘴唇翕動了片刻,終究還是沒有說話,此刻的李世民不再是那雄心勃勃的大皇帝,只是一個將兒子死去的悲傷轉化為對女兒思念的滄桑父親。

李世民遙望西南,那是歸家的路,這一刻,李世民似乎從皇帝的寶座上走了下來,沒有了讓人畏懼的光環,變得那么的平易近人。

“徐卿,聽說你有事要說?”李世民微微扭過頭來,直起腰桿,似乎需要很大的力氣才能支撐起自己的頭顱。

“啟奏陛下,臣的弟子已經成功潛入安市城,徐真想著能不能借口勸降,入城一探,目下天氣越發寒冷,若不及時攻克安市城,情勢對我大唐軍實在不利…”

李世民微微皺眉,徐真心里也是忐忑,此次征遼,大唐起兵十萬,馬萬匹,海路七萬,共計一十七萬人馬,動用資源更是不可計數,本想著將高句麗徹底滅掉,可如今這般形勢,勝利的天平已經倒向了高句麗那方。

諸多將領又豈不會審時度勢?只是沒人敢在這個時候對李世民諫言,生怕李世民發怒起來無法收拾。

想起軍營之中每日被凍死的那些軍士,徐真稍稍挺直了腰桿,既然沒有點醒圣上,那就由他來吧,圣上也是人,也需要對別人傾訴,必要的時候,自然也需要別人的勸誡。

李世民眉頭舒展開來,訝異地贊了一句:“我大唐兒郎饒是如此智勇,竟然能夠混入城中去,徐卿麾下果是能人輩出,既是如此,但有計劃,可與朕說道說道。”

“是,此人乃臣之弟子,先前在幽州府充當斥候,途中結識了泉蓋蘇文失散的女兒泉男茹…”

徐真不緩不急,有條有理地將與左黯等人的際遇都說了一遍,其中曲折自是跌宕,李世民不由被徐真的娓娓述說所吸引,對兒女的思念也被沖淡了一些,待得徐真說完,他也不禁輕嘆道。

“天意弄人,視凡俗為芻狗,這對小人兒也算是有情有意了…”

感嘆之后,李世民又朝徐真說道:“若左黯真在安市城之中,不妨借口勸降,入城去救,不過就怕楊萬春會傷了徐卿…”

“圣上不必擔憂,高仁武乃榮留王之弟,而楊萬春素來死忠于正統,有他陪著,臣足以進退兩全。”

李世民認同地點了點頭,而后朝徐真擺手道:“徐卿既以定了策略,那此事就全權交付于你,其他人會配合你的。”

得了圣上如此允諾,徐真也就放心告退,與高仁武商議了一番,高仁武對寶珠始終懷有虧欠,毫不猶豫就答應了徐真。

這日大雪紛飛,高仁武舉起高字王旗,徐真和凱薩假扮成親隨,三匹馬頂著風雪,出了唐營。

由于雙方一直在僵持,大大小小戰役每日都有發生,根本就來不及打掃戰場,唐軍這邊還好,就算冒著敵人的箭矢,他們也要把袍澤的尸體給搶回來,而高句麗這邊卻尸骸遍地,若非天氣寒冷,或許早已爆發疫病了。

三人頂著血紅的旗幟,行走在茫茫白雪之中,如同白紙上的一滴血跡,高句麗人占據了土山,居高臨下,很快就發現了徐真三人。

敵陣很快騷動起來,幾根羽箭噗噗插入到高仁武的馬蹄前面,他不得不勒住了馬,用高句麗語高聲道:“吾乃銀珠郡王高仁武,要見楊萬春!”

雖然逆著風雪,但很顯然那邊的人已經聽清楚了高仁武的話,一騎疾馳而來,馬蹄濺起積雪,這人穿著單薄的短襖,頭上卻戴著一張大隋具裝騎士的面甲,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然而凱薩卻下意識按住了雙刀的刀柄,因為她能夠從對方的身上,感覺到一股濃烈的殺氣!

“跟我來。”那人的聲音在面甲頭盔里面回蕩,發出來嗡嗡低沉,給人一種極其詭異的感覺。

高仁武微微點頭以示感謝,三人隨著面甲騎士來到了土山營地,風雪被土山遮擋,視線慢慢清晰,視野也變得開闊起來。

徐真放眼望去,整座土山被凍結起來,周圍全是楊萬春麾下設置陷阱,營地附近還設了竹木拒馬,末端削尖,雖未安裝拒馬槍頭,卻同樣讓人感到一股寒意。

營地之中的高句麗兵圍繞著火堆,里三層外三層,沒有火堆的只能三五成群的擁擠在一起,相互取暖,免得被凍死。

火堆上架設著破了邊的大鍋,一只碩大的馬頭在鍋里載浮載沉,骨碌碌冒著泡,沒有肉食的香味,一股讓人作嘔的腥臊四處彌散,然而那些高句麗兵卻一個個頂著大鍋,仿佛那個馬頭就是人世間最美味的東西。

“他們的情勢比我們還要慘淡…”見得此情此景,徐真沒有任何的喜悅,反而生出濃濃的敬意。

正是這些人,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死死抵抗著唐軍一次又一次的沖擊,捍衛者自己的城池!

面具騎士帶領高仁武和徐真三人穿過營地,諸多兵士見對面來人,一個個強撐著站起來,雙眸如狼,氣質如虎,或瘦弱或傷殘的身軀似乎藏著強大而無法毀滅的靈魂,就好像他們一示弱,就會連累整座城池一般。

高仁武眉頭微皺,營中一些渠帥似乎已經認出了這位銀珠郡王,雖然銀珠郡王舉旗反抗,贏得了很多高句麗人的聲望,然而借助唐軍這件事,卻又讓許多高句麗士兵對這位傳奇郡王很是抵觸。

感受到這些同袍們充滿敵意的目光,高仁武只是暗自嘆息了一聲,隨著面甲騎士穿過城墻缺口,順利進入了安市城。

(天津小說網)

(快捷鍵:)

(快捷鍵:→)

僅代表作家本人的觀點,不代表網站立場,內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處理!

,,,內容來源于互聯網或由網友上傳。版權歸作者離人望左岸所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系我們,我們將支付稿酬或者刪除。謝謝!


上一章  |  唐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