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師第一百四十七章 斥候紛至營州人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唐朝>> 唐師 >>唐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七章 斥候紛至營州人來

第一百四十七章 斥候紛至營州人來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15日  作者:離人望左岸  分類: 架空歷史 | 離人望左岸 | 熱血穿越 | 唐朝 | 爭霸 | 離人望左岸 | 唐師 
當前位置:正文

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正文

作者:本書字數:K更新時間:

高履行雖依仗家世,然則能擔任一方大員,到底也有些魄力與手腕,且為人狠辣,不擇手段,性子極為陰險。

可事態發展至今,儼然超乎他的預想,其心中亦多有懊惱,若當初聽了慕容寒竹的勸阻,暫時放過徐真,由張儉來拿捏,如今也不會大敗于徐真之手,此番若張儉壓不住徐真,憑借徐真之手段,接下來的遼東之戰,少不得會成為徐真揚名立萬的絕佳時機了

死了一個高狄已經夠人頭疼,如今楊庭也死了,這叫他如何向朝廷交代。

高狄也只是個刺史府長史,在幽州或許還能狐假虎威狗仗人勢,可在偌大朝堂之中卻上不得臺面,然楊庭卻是一個實權校尉,朝廷兵部正式委任,又曾經參與剿滅前隋殘部,如今莫名其妙就死了,少不得要動用關節,耗費資源去打點疏通。

慕容寒竹雖事前多有勸阻,又不被高履行所采納,如今一語言中,他也不憑恃而驕,反倒主動出謀劃策來補救,高履行心中佩服,直贊道:“崔先生果乃真謀士也。”

既欲重用慕容寒竹,高履行也不再倨傲,恭敬著向慕容寒竹求策曰:“事已至此,先生認為當何以自處。”

慕容寒竹眼中閃過一絲狠辣,似乎下了很大的決心,這才緩緩開口道:“使君,截殺朝廷委任軍官,此乃等同于謀逆之罪也,若泄露出一絲半點風聲,只怕使君之位不保也…事到如今,只有一個法子…”

高履行也是憂心忡忡,他豈有不知之理,只是高狄與他情同手足,他又想借此博得太子李治的重任,從龍而望,少不得要做一番大事,再者,他自覺能夠將徐真一網打盡,全殲于此,這才放手一搏。

可誰能想到徐真本部三百親兵竟反殺了個落花流水,此時他也是心急如焚,聽聞慕容寒竹有良策,當即驚喜問道:“甚么法子。”

“殺。”

“先生把我弄糊涂也,早先又勸阻,如今卻反過來要我殺徐真,這徐真此時或已入了營州境內,想要派兵追殺也來不及,再者,楊庭都收拾不了他,幽州又有何人能勝此任。”高履行眉頭一皺,顯然對此策頗為不滿。

然而慕容寒竹卻只是淡淡一笑,既然收了笑容,稍稍將身子探過來,低聲道:“使君切莫心焦,崔某欲殺之人,并非徐真,乃另有其人…”

這都快烈火燃眉了,慕容寒竹還在遮遮掩掩,高履行難免不悅道:“先生但說無妨,何必如此遮掩,都快將本官急死了。你快說,到底殺誰。”

慕容寒竹直視著高履行,嘴角微微抽搐,低沉著聲音擠出三字:“殺殘兵。”

“這…。”高履行心頭猛然一滯,難怪慕容寒竹會遮遮掩掩不敢進言,他高履行本以為自己已經足夠狠辣,沒想到慕容寒竹更為甚之。

楊庭一死,必定要尋些由頭來搪塞,如今還有七十余殘兵得以逃回,慕容寒竹這是要將這些殘兵當成真正的前隋匪兵來處決了。

朝廷最為痛恨者,莫過于這些仍舊高舉大隋旗號的遺老與余孽,若將這七十余名幽州殘兵殺死,自然就不會泄露風聲,更能夠獲得一件大功,假奏楊庭剿匪而就義,朝廷必定極力撫恤,此計雖毒,卻一舉多得,變百害為百利,反轉乾坤,真真是一條絕佳妙計。

慕容寒竹見高履行愕然呆滯,心中卻不以為然,因著他識人無數,早已清楚高履行的為人,此計雖毒,然高履行必定會采納。

“好。殺。”果不其然,高履行雙眸爆發狠辣精芒,將親信喚入內室,細細囑托一番,這才安下心來。

似乎覺著此事得以完美解決,高履行心頭大快,見得慕容寒竹仍舊守在外廳,遂欲邀了慕容寒竹來夜飲,后者卻婉拒道:“使君厚愛,崔某豈敢不從,只是這徐真陰險狡詐,某擔心張都督無法制約得住,今番前來又有密令傳遞,是故欲連夜趕往營州府,還望使君見諒則個…”

高履行聞言,不由眉頭一皺,他已將慕容寒竹視為股肱依仗,心中實有不舍,然其素知張儉為人,若無慕容寒竹相助,說不得只能坐視徐真壯大,慕容寒竹乃東宮密使,自是四處捭闔連橫,如此也就只能忍痛放行了。

“先生要務在肩,本官又豈敢阻礙,此番前往營州,山水險惡,少不得需要個婢子伺候著,還望先生不要推辭。”

高履行言畢,拍了拍手掌,一名青衣少女頓時從房外進來,但見此女眉目低垂,冷艷自矜,多有英氣,顯示身手不凡。

“上官沐兒乃本府貼身死士,今番就護送崔先生前往營州,保得先生周全才是。”

慕容寒竹不由心頭冷笑,這高履行果真是放心不過,將上官沐安排在自己身邊,往來傳遞消息,然而過了這幽州,他慕容寒竹就能徹底撇清謀殺徐真之事,就算事發,黑鍋也該當由他高履行來背負了。

慕容寒竹上路之時,徐真本部已然進入營州之境,那二百騎兵也成了徐真的死忠,又走了數日,有三五個幽州斥候來投靠,卻是密稱高履行將幸存殘兵殺害之時,騎兵們群情激奮,恨不得殺回幽州。

果真是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紙包不住火,雖然朝廷上對楊庭之死下了定論,又對幽州剿匪都有褒獎,然而幽州那些消息靈通的斥候們,卻知曉事情內幕,一個個惶惶不可終日,忍受不住者紛紛趁著出勤,逃離了幽州。

斥候之間多有秘密渠道傳遞信息,一來二往,幽州斥候都知曉有二百騎兵降了徐真,此時正趕往營州,一時間諸多斥候紛紛夜奔,來追趕徐真本部,投到徐真麾下來。

徐真聽聞高履行之惡行,也是勃然大怒,然而朝廷已經對此事蓋棺定論,如今又征遼在即,再掀起這等傾軋爭斗,顯然不合時宜,徐真也就暫時忍耐了下來,命左黯收拾這些來投斥候,又從騎兵之中挑選精英,組建自己的游騎斥候營,繼續往營州方向前行。

這營州乃古郡州府,置治所于柳城,長官都尉張儉,字師約,乃高祖李淵之從外孫,高祖起兵之時,儉以功除右衛郎將,遷朔州刺史,彼時頡利可汗強盛,多有壓榨,每有所求,必稱詔敕,邊吏怯懦,不敢不奉。

張儉走馬上任,卻獨獨不奉頡利可汗,又教民屯田,歲收谷糧數十萬斛,如遇霜旱天災,就勸百姓相互救濟,免受饑殍,州郡之民無不稱頌。

到得李靖平了突厥,有突厥殘部走投無路,來投靠張儉,其必好生安置,而后又遷營州都尉,兼護東夷校尉,卻因坐事而被免,多得長孫無忌提拔救濟,其時有契丹、奚、霫、靺鞨諸多藩族部落與營州相鄰,高句麗引眾入寇,張儉平之,俘斬略盡,復拜營州都督。

若無長孫無忌之提拔,張儉也不可能重新入主營州,是故收到長孫無忌密信之后,就開始籌謀著如何打壓徐真。

聽聞徐真部即將抵達柳城,張儉則召集眾人議事,或有說徐真年少氣盛,資歷不足以領導一府之軍兵,又有說徐真乃圣上欽點巡檢使,代天子巡視營州,該妥當接洽云云。

其時胤宗與高賀術等人被遣往契丹等部族聯絡軍情,薛大義與謝安廷則升任軍中校尉,各自練兵,早早收到徐真密報,卻久久等不到徐真前來,心里也有些擔憂,此時聽說自家主公已經臨近柳城,頓時放心下來。

張儉固知曉諸人乃徐真舊部,只是初時長孫無忌并未將徐真放在眼中,胤宗等人一個個勇猛似虎狼,是故得到張儉極大重視,如今卻要對徐真下手,張儉也心有遲疑,不知謝安廷等人是否聽從調遣。

心中有了這番計較,張儉也就將謝安廷等人按下,嚴令諸人仍舊練兵,卻不讓他們隨行去迎接徐真,諸人始知這位都督是要排擠自家主公了。

徐真若到營州來領都尉之職,勢必要分去張儉的兵馬,這位勞苦功高的都督,又豈會讓徐真輕易如愿。

既有心怠慢,張儉又倚老賣老,是故只派了營州府司馬韓復齊率隊迎接,這韓復齊只不過是一介武夫,乃張儉妻弟,游手好閑,多有武力,也不問州府之事,只顧四處巡弋滋事,逞兇斗勇則已。

韓復齊深諳張儉心事,欣然領命而去,帶了三百親兵,出柳城十里,挑的都是些狠辣老卒,鮮衣怒馬,甲胄鮮明,氣勢洶洶,勢必要給徐真一個下馬威。

一干人齊整肅穆以待,時近中午,果見得官道上塵頭滾滾,唐旗慢慢從地平線上升起,而后是徐字旗,為首一將紅甲長刀,后背雕弓,赫然是那赴任的折沖都尉,忠武將軍徐真。

“兒郎們。都打起精神來。讓這不知天高地厚的黃口將軍,好好見識我遼西兒郎的氣魄。”

韓復齊振臂高呼,背后三百老兵轟然應命,高舉營州大旗,甲衣刀兵鏘鏘作響,果真散發出懾人軍威來。

然而過得片刻,前方斥候卻飛奔回陣前,滾鞍落馬報道:“稟告司馬,前方軍陣之中發現舊隋余孽,足足有三百之數。”

“甚么。反了他個徐真。如此明目張膽包納前朝逆賊,將我大唐軍律法紀視為無物么。兒郎們。都隨我來。”

韓復齊早聽張儉說過,徐真并非良善之人,今日一見,果真如此,又有心拿捏架子,正苦于找不到由頭,聽聞線報,當即大喜,卻故作義憤,帶著三百親兵,將徐真本部人馬攔了下來。

(快捷鍵)(快捷鍵→)

重要聲明:

小說《》所有的文字、目錄、評論、圖片等,均由網友發表或上傳并維護或來自搜索引擎結果,屬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閱讀更多小說最新章節請返回書香閣首頁,支持《》請到各大書店或網店購買閱讀。


上一章  |  唐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