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師第一百零九章 唐朝遣使獨往松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唐朝>> 唐師 >>唐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九章 唐朝遣使獨往松州

第一百零九章 唐朝遣使獨往松州


更新時間:2015年02月21日  作者:離人望左岸  分類: 架空歷史 | 離人望左岸 | 熱血穿越 | 唐朝 | 爭霸 | 離人望左岸 | 唐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大小:


前番說李道宗為了挽留女兒李無雙,與朝堂之上奏了圣聽,領了兵符要對吐蕃用兵,女兒李無雙卻找到了張素靈,以替張蘊古平反為代價,使得張素靈協助她混入了徐真的親兵之中,徐真頓時頗感頭疼。給力文學網

還不知如何安置此二女之際,徐真只覺得周遭都布滿了眼線,背后不免發涼,下意識望了一眼,卻看到左武衛將軍、闊水道行軍總管牛進達,正朝自己笑著,意味深長,讓徐真心頭叫苦,臉上去只能報以微笑。

徐真起初并不知曉這牛進達的出身,只聽得李治暗中提醒,說這牛進達多得長孫無忌提拔,思想回憶許久,也找不出個歷史人物來,卻聽張素靈一口婉轉唐語將名字念出來,多有別扭,卻似諸多說唐故事之中的尤俊達之音。

又問起這牛進達的履歷,居然與尤俊達頗為類似,遂心中篤定,這牛進達,該是諸多戲說大唐故事中的尤俊達是也。

且說這牛進達也是個有名有號的人物,乃山東兗州府平陰人氏,是山東諸道綠林任俠的總把子,外號鐵面判官,初時與程知節(程咬金)兩劫楊林的皇綱官銀,事發受捕,而后被諸多英豪弟兄救出,共入了瓦崗寨。

這廝也是個不安生的狠人,見得瓦崗寨不能容人,李密雖善謀,然心胸狹窄,必不能成事,就要說動了秦叔寶和程知節等人離了瓦崗寨,還未成行,瓦崗軍就兵敗如山倒,降了王世充。

雖王世充對諸人接待甚厚,然牛進達又覺著王世充多詐,武德二年之時,王世充率部進犯谷州(應該是河南的一個地方),牛進達遂與秦叔寶、程知節、吳黑闥等帶兵上陣,率領了幾十個親信騎馬跑出百來步,下馬給王世充行禮,說道。

“荷公接待甚厚,極欲報恩,奈何公性格多猜貳,傍多扇惑,非某等托身之所,今謹奉辭矣!”

遂與叔寶等人投奔了唐軍,那王世充驚懼,亦不敢追逼。

投了大唐之后,牛進達與程知節和秦叔寶等一起留在了秦王府中,成為當今圣上李世民的心腹將領,諸人多有建功,秦叔寶和程知節等盡皆斬獲大軍功,得了大封賞,這牛進達雖入了官兵,卻又難脫匪氣,故久久不得重用與提升。

直到貞觀七年,牛進達出任邗江府統軍,平定了嘉、陵二州的僚民叛亂,又暗中結好長孫無忌等大文臣,時常入得圣人耳目,這才越發重用起來。給力文學網

徐真于軍中一步登天的事跡,早已成為軍中奇聞一樁,這牛進達有感于自身提拔艱難,對徐真早已懷了嫉恨,又得了長孫無忌的囑托,自然不會對徐真手軟,與李道宗等人籌謀之時,就將徐真劃撥到了自己的麾下來管制。

這牛進達雖無程知節和秦叔寶之勇武,但久浸綠林,歷經爭斗,也不是軟弱的人,既要報效長孫無忌,自然要將徐真丟到最前方去,遂率領了軍隊,急速行軍,直撲松州而來!

此時松州城頭,一名中年文士傲然而立,俯瞰著前方的唐境千里沃土,長須迎風,眼角爬了細紋,兩鬢染了霜花,白底黑衫隨風輕搖,負手睥睨,超凡脫俗,仿似給他一壺酒,就能夠直飛上青天一般無二,此人不正是昔日隋朝望族崔氏的子弟,而后改了姓氏的慕容寒竹么!

他身邊的年輕人意氣風發,穿戴著吐蕃王族的紅黃服侍,一部“幾”字胡道不盡吐蕃兒郎的樂天與虔誠,卻是那吐蕃新王器宗弄贊是也!

這器宗弄贊乃新王上位,諸多部族多有反叛,然而他野心勃勃,以種羊領群之法,用舌劍唇槍服之,又多有征伐,常年用兵,竟將偌大的吐蕃給糾集團結了起來,人望聲威震撼吐蕃,無人敢輕慢。

他雖年輕,卻并不輕信于人,國中老臣多有蠱惑,然其卻洞若觀火,小小年歲就展現出過人的心智和魄力,初時慕容寒竹私自拜訪,共謀大計,一面攛掇吐谷渾的諾曷缽進犯唐朝,一面發動吐蕃人馬,與侯君集內外夾擊,將吐谷渾打了個四分五裂,雖吐谷渾東邊都歸于大唐的安西都護府,但西北大部疆域卻全數落入了吐蕃的手中。

可憐諾曷缽只得了大唐皇帝一個清河郡王的封號,連吐谷渾王的稱號都丟了,只能龜縮一隅,毫無作為。

這位曾化名宋贊,與徐真等人有過一面之緣的年輕王者,崇尚著大唐的生產力和生產技術,崇尚著大唐的禮儀,崇尚著大唐的諸多風物,而在慕容寒竹的身上,他看到了一種可能,即便不對大唐俯首陳臣,他也能夠通過慕容寒竹,將吐蕃打造成一個如同大唐那般的強盛王國!

他看著慕容寒竹的背影,直覺如在仰望一片深邃不見底的大海,又覺得是那黑夜的星空,常人所不能揣摩。

他沒來由想起了那個孤身追趕慕容寒竹和光化天后的大唐年輕士兵,想著到底是怎樣的水土,才能養育出如此英勇果敢的兒郎!

慕容寒竹也不理會身邊的吐蕃贊普,嘴角掛著淡然的笑意,遙望著前方,背后的雙手五指輕輕點著拍子,就好像在彈奏一張無形的焦尾鳳凰琴,高山流水無人是知音那般。

或許,這世間也只有一個人能夠明白他的心意,而這個人,此刻正坐擁著伏俟城,那座慕容寒竹曾經許諾,而后終于送給了她的城池!

若有人知曉,定然會將慕容寒竹視為天人,常人只道他要給光化送一兩座城池,多半是甘涼張掖這樣的邊關雄城,豈不知慕容寒竹的心中,只有伏俟城,才配得上光化。

伏俟乃鮮卑語,意為王者之城,而或許連伏俟城,都不一定配得上光化!

所以他一直遙望著東方,遙望著那座大唐的都城,長安!

光化就這么恬靜地坐在王座之上,當初嫁來吐谷渾之后,她也曾經近距離地接觸過這張王座,只是今天,沒有吐谷渾王,只有她光化天后!

沒有誰能阻擋她回家的腳步,因為慕容寒竹就是她的鳳輦,就是將她送回隋國的春風,任是千軍萬馬在前,只要這一襲白衣不倒,就沒有誰能夠阻擋她光化的腳步!

慕容寒竹知曉光化這輩子就這么一個心愿,又豈能不遂之以真?

“贊普,我手底下的人脈已經送回情報,過不得兩日,唐軍必然到達,所謂謀士,根基何在?自是情報!我慕容寒竹經營吐谷渾三四十年,于唐境之內培植諸多暗線,就等著這一刻!”

“還望贊普多多布置軍馬,將松州隘口守死,山上多存滾石鐵木,布置弓手方陣,到時無論對方來多少人,必死于隘口山谷,有來無返矣!”

器宗弄贊心頭大喜,連忙吩咐下去,諸多軍士流水一般開拔,將通往松州的各個路口全數把守起來,只待唐軍自投羅網了!

于城頭遠眺,器宗弄贊卻輕笑一聲,心頭兀自問了一句:“不知當日那唐軍的士兵,今遭還敢不敢孤身前來?”

正自覺好笑之時,卻聽得前方哨站傳來警報,說是唐軍遣使來說降,慕容寒竹和器宗弄贊頓時相視而笑,這也是他們意料之中的事情了,遂吩咐下去,讓諸多哨站一路放行。

只見得東方地平線上,朝陽如紅金色輪盤一般露出半個腦袋,一名唐軍使者背負獵獵角旗,著紅甲,跨長刀,馬蹄聲傳播四野,真真是孤膽奇俠也!

器宗弄贊心頭沒來由一緊,因正對著朝陽,看不清那名唐使的面容,但那人越發的近了,他卻認得那身紅甲,這不正是當日孤身追索慕容寒竹和光化的那名唐兵么!

徐真也是暗自叫苦不迭,這牛進達果真是個混跡草莽的老油子,整人心思可謂老道狡詐到極點。

若一味的突襲松州,怕落了敵人的陷進,遂以遣使說和為由,將沿途山川地形和敵人的排布都窺視一番,而且大唐還天國上邦,向來以禮法教化四海諸蠻夷,先禮后兵的規矩斷然是不能廢除的。

而這使者的人選,又有誰比徐真更合適?

隨心派遣一兩個嘴尖舌滑的過去,又顯不出大唐對吐蕃的重視,軍中大將自不可輕動,而徐真雖有忠武將軍的頭銜,但到底只是一個領兵一千二的上府折沖都尉,充當使者,最是適合不過。

而且這吐蕃人未得教化,驍勇好戰,不跟你講究些許虛禮,徐真但有閃失,說不得會被對方給斬了!

如此一來,他牛進達也算是了卻心事一件,當是報答了長孫無忌舉薦之恩,回去之后說不得還有重謝咧!

徐真本想推脫,但身邊只有紅甲十四衛,手底下一干軍士雖然都在周滄等一十四衛的掌控之下,然心中對徐真多有不服,真要戰斗起來,無法同心同德,又怎能生死相托?

再者,這牛進達就是個江湖兒郎脾性,若今次服了軟,推脫著不去,未免讓他看了笑話,今后還不知如何拿捏,這也將徐真激勵了起來,不顧張久年等人的極力反對,討了文書就孤身往松州城而來!

這一路果真見得哨站重重,松州四圍被吐蕃軍隊打造得如那鐵桶兒一般堅固,漫說奇兵突襲,就是碟子斥候想繞進來打探軍情,都不太容易!

如此有法有度的布置,徐真絕不相信是靠養馬放牧和種青稞麥為生的吐蕃人想出來的,憶起當日慕容寒竹和光化被器宗弄贊接走,徐真似乎看到了慕容寒竹的一些布局,心里也是驚嘆不已。

而眼下,那個白衣寒士,就傲立于松州城頭,俯視著徐真,一如蒼鷹,俯視著螞蟻!

緊張時放松自己,煩惱時安慰自己,開心時別忘了祝福自己!

給力文學網無彈窗,我們的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前后翻頁,上下(↑↓)上下滾用,回車鍵:返回目錄

重要聲明:小說""所有

的文字、目錄、評論、圖片等,均由網友發表或上傳并維護或來自搜索引擎結果,屬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閱讀更多小說最新章

節請返回,支持請到各大書店或網店購買閱讀。


上一章  |  唐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