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師第一百零二章 塵埃落定君集授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唐朝>> 唐師 >>唐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二章 塵埃落定君集授首

第一百零二章 塵埃落定君集授首


更新時間:2015年02月16日  作者:離人望左岸  分類: 架空歷史 | 離人望左岸 | 熱血穿越 | 唐朝 | 爭霸 | 離人望左岸 | 唐師 
時人常言,高處不勝寒,自古帝王多寂寞,雖睥睨天下,卻難免稱孤道寡,非君心難測,實則無人敢去揣摩。叔哈哈

時至于此,李世民反倒有些懊悔,若不將徐真派往齊州,如今也能聽一聽這小家伙的說道,雖不敢胡‘亂’指點,但李世民卻能夠真切感受得到,徐真雖沾染了些許奉承阿諛的官場習氣,但在他面前,還是保留著真摯的。

李世民又豈會不知所措,只是想找個人傾訴心聲,雖位居至高巔峰,卻如尋常人家那般,也想著發發家常牢‘騷’,而這種‘欲’望,越是臨老,越是熱切。

有契苾何力所領北衙‘門’禁軍,東宮叛軍很快就被圍了起來,諸多將士清楚天國神兵的兇悍,紛紛繳械投降,獨獨李承乾招徠的突厥人抵死不從,被契苾何力引軍圍殺,又遭遇紇干承基內外接應,將之剿殺殆盡!

李承乾仍舊做著自家的美夢,直到這支突厥軍團滅亡徹底,那尊榮無比的帝王泡影才瞬間破滅,憶起父親的恩待,不免傷了情懷,跪倒于地,痛哭不已。更多更快章節請到。

他本就不似李元昌這等梟雄,心中原無反意,只是受了諸多老臣長期的壓迫和不容一絲差池的檢舉,自覺人生沒有任何的自由和空間,稍有失誤,動輒被告,他‘性’子又娟疏爛漫,受不得約束,偏偏又坐了太子的位置。

到得最后,實在忍受不住,才受了侯君集等人的蠱‘惑’,走上這條歧途來。

如今事情敗‘露’,羞愧難當,自是流‘露’出赤子本‘性’,懊悔難耐,見得自家父君偕同一干兄弟姐妹和文武百官前來東宮,更是無地自容!

李明達知書達理,心懷善良,見著兄長如此落魄,心中大慟,滿朝文武也是沒情沒意的種子,怕與李承乾侯君集等逆反賊子沾染上關系,一個個巴不得撇個一干二凈,唯獨太子左庶子于志寧、太子少師李綱二位,熱淚奪眶,跪于圣人身前,直言自己輔佐教導不善,以致于太子妄行,替太子求情。

若無李綱和于志寧偷盜密信,東宮之事也不會提前敗‘露’,于國家于圣人,二人實在仁至義盡,并無羞愧之虞。

然李綱乃經世大文士,于志寧又是起初秦王府十八學士,二人深知仁義道德,自覺教導無方,愧對于李承乾,今日事發,師徒三人抱頭痛哭,許久才拉扯開來。

李明達也不似那些個朝臣,其‘性’聰慧,善解人意,溫柔嫻和,與諸多兄弟姐妹相親友愛,見著自家哥哥鑄下大錯,心頭疼惜,上前來安慰,自是感傷,情真意切,疼煞了人心。

圣人雖面容冰涼冷峻,心中卻是柔腸百轉的痛楚,奈何李承乾謀反坐實,卻不得不嚴厲懲處,以儆效尤。

賀蘭楚石與杜荷等盡皆心如死灰,唯獨侯君集賊心不死,見李明達和李承乾無依無靠,遂‘抽’刀挾持了李明達,公然與圣人對峙!

“侯君集!朕待你不薄,如何辱我至此!事到如今,爾敢不醒悟么!”

圣人聲威聚下,周遭臣子軍士一個個心頭發顫,唯獨侯君集卻是鎮定自若,悲愴著仰天長笑,義正言辭地為自己辯護。更多更快章節請到。

“我侯君集出身卑微,多得圣主提拔培養,然從軍半生,我侯君集替你立下多少大功大勞,數次三番出生入死,卻仍舊比不過李靖這般的假小人!我侯君集不曾愧對唐室半分半毫,如今的榮寵,都是我用命拼殺得來的,早已還了你李家!”

“你見我出身草莽,不受待見,我又豈能自甘墮落,弱智者待時而動,強勁者卻是造勢而為,若我侯君集不力爭奮進,又如何得到今日之高位!一切皆憑靠我雙拼,你如何敢說待我不薄!”

李世民沒想到侯君集臨死還如此忤逆不道,一番話說得有根有據,似乎天下人都虧欠于他一般,真真如那寧教我負天下人的曹阿瞞一般無二!

只是李明達失落在對方手中,李世民也不敢‘激’怒侯君集,只是嘆氣安撫道:“此話當真傷了朕的一番真情矣,當日兕兒遭難,輾轉吐谷渾才被徐真帶回來,朕早知朝中有人玩‘弄’‘陰’謀,‘欲’加害雉奴(李治的小名),‘陰’陽差錯卻誤劫了兕兒,朕又豈不知是爾等所為!”

“然朕念了爾等勞苦,一直守候,希圖爾等幡然醒悟,這才未有徹查嚴懲,沒想到了今日,爾等仍舊這般作態,這是將朕置于何處也!”

侯君集聞言,心頭頓時一震,想不到李世民早已清楚他們當時勾結了吐谷渾,‘欲’除掉李治,卻誤劫了李明達的丑事,念及家中親眷,心肝兒也就軟了下來。

“圣上寬仁,是侯君集錯對了主人,但侯君集一生功績,卻不容抹殺,如今我持了你‘女’兒,你自憂心傷痛,若我身死,一家老小無人看顧,豈非感同身受?某不敢奢求茍活,只希望圣人不要累及某之家眷…”

侯君集言至于此,面容悲切,心神頓失,卻被伺機而動的凱薩看到生機,雙刀攻來,架開了侯君集的刀刃,將李明達給救了下來!

沒了李明達做質,侯君集徹底沒了生存的依仗,卻是癱坐于地,哭笑‘交’加,狀若瘋癲!

李世民將李明達拉入懷中,見得‘女’兒相安無事,這才釋懷安心,其時李元昌新死,齊州還在平叛,他也沒有要殺李承乾之意,甚至連侯君集之命,他都想挽留一番。.小.說.網第一時間更新

到了這個時節,當初馬上爭天下的那幫老人,早死的死,老的也要將死,李世民真真成了孤家寡人,對于這幫老人,他是心有不舍,卻又怒其反叛,痛心難耐。

李世民這邊于心不忍,自問侯君集安定有功,諸多文武卻放之不過,盡皆諫言侯罪不容誅,天地難容,必殺之以振朝綱,必殺之以謝天下!

一番拿捏不得要領,李世民只有將獲罪之人盡皆投入囚牢之中,以待心靜,再做分曉。

這廂剛剛收拾停當,又傳來消息,說是神勇伯爵府遭遇匪徒燒殺,一干家仆扈從盡皆死了個干凈!

這侯破虜也是個坑害親爹的貨‘色’,父親侯君集為了保住家眷親子,不惜哀求圣主,這廝卻在如此關鍵時刻,又造下這等引禍之事來。

圣人心煩氣躁,整日在書房之中沉思哀嘆,遂一并將其緝捕入獄,授命三司,將東宮之事分理清晰不提。

想著大事憂心,卻無人分擔,圣人心中未免凄涼,將李明達召入宮中,由李明達煮起茶來,情到深處人孤獨,未免多些言語,李明達多有貼心慰問,又將自己的經歷傾倒出來,稍解了圣人苦悶。更多更快章節請到。

只是她當時孤苦無依,只得徐真守護,雖刻意掩蓋,但言辭之中卻時常透‘露’出對徐真的仰慕,感嘆徐真多智善謀,若在此處,必定能夠拿出個妥當的方案來。

李世民從見到第一次見到徐真,看到自己賜給‘女’兒的鐵扳指,戴在了徐真的手上,就已經明白‘女’兒的心意,這小半年對徐真一再查看考驗,也并無差池,心里未免多了一個心思。

徐真自然不曉得長安城中,一對尊貴父‘女’正在笑談自己的事跡,此時他正跟隨著李勣,統帥九州府兵,要對齊州用強。

府兵還未到達,青、淄等州的府兵已然不聽李佑調令,李佑聽了燕弘亮等人之策,又傳檄文至于諸多郡縣,各縣卻不再跟從,又有人勸說齊王擄掠城中百姓,落入豆子崗為盜匪,事有未逮之際,卻有仁人志士暴起。

時齊王府兵曹杜行敏密謀執拿李佑,軍士多有從意,待得暗夜,杜行敏乃領軍鑿壁而入,李佑與燕弘亮諸人著鎧甲拿弓箭,躲藏于府中以期頑抗,卻被杜行敏排軍布陣,將之包圍了起來!

這燕弘亮也是個不知死活的自大家伙,自顧帶了人馬拼死抵抗,直至日頭高照,杜行敏竟無法攻破。

正艱難之時,有一彪先鋒疾馳入城池,正是徐真所領,將了圣人的詔書,‘欲’孤身入見李佑,勸其‘迷’途知返。

李佑到底是個耳根軟心腸又不硬氣的人,見得天使降臨,念起父親的威嚴,心里早已怯了大半。

徐真不卑不亢,背弓箭挎長刀,昂然而入,一干‘亂’賊莫不敢相害,紛紛讓出道路來,徐真一路來見了李佑,將圣主親筆詔書遞了上去。

李佑讀完了詔書,感受李世民字里行間的恩情,涕淚齊落,心中早有了降服之意,徐真又趁機說服道:“大王昔日為帝子,今日卻淪為國賊,諸多忠勇為國討賊,更無所顧忌,若大王還不速降,當化為煨燼矣!”

徐真一語言畢,手掌中噗地跳出烈焰來,諸多齊州賊子哪里見過徐真幻術,皆以為徐真果乃宿命眷顧之天使,當即拜倒了大半!

李佑還在遲疑,卻見得府外人影走動,卻是杜行敏早先得了徐真的‘交’代,命人于府外堆積如山薪草,就要將這府中賊子全數燒死!

到了此時,李佑終于心驚而妥協,卻又對徐真為難道:“非我不愿出降,乃恐弘亮弟兄‘性’命難保…”

徐真聞言,不免唏噓,這李佑對燕弘亮的信托,竟到了如斯地步!

為避免殺傷人命,徐真當即允諾,不傷燕弘亮,李佑這才出了府邸來投降,杜行敏的弟兄多有死傷,于府中揪出了燕弘亮來,剜其眼珠投擲于地,馀皆撾折其股而殺之,待徐真趕來,燕弘亮已然死得不能再死…

(注:李綱官歷北周、隋、唐,教導過三個太子,分別是隋朝太子楊勇,唐初李建成,還有李承乾,三個其實都不得善終,然史上對李綱的評價頗高,在公元631年去世,考慮到人物需要,本作拖延時日,是為了塑造一個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李承乾,大家勿怪。)

本書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小.說.網


上一章  |  唐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