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邊呼嘯著寒風,隨著我快速的墜落,我身上的長袍也一下子鼓了起來,頓時抵消了一部分下墜之力,就跟那些滑翔衣差不多,我也不斷的撐起一層法力,因此,遠遠看去,我就好像直接從珠峰頂端飄落下來一般。
事實上,到了最后,我也不斷的靠著雙腳踩在峭壁上,借此抵消了一部分沖力,如此才以最快的速度下來。
此時,那五個人早已經看呆,甚至眼睛里全都帶上了一抹敬畏。
“準備好了嗎?我要走了。”我看著呆呆的五人,直接說道。
“馬上,馬上,我們馬上就準備好。”這時,眾人才反應過來,快速的奔回山洞,開始收拾著自己的東西。
我在原地等了十幾分鐘,便看到幾人已經全部武裝完畢,手里拿著登山杖,身上還繞了一圈圈繩子。
有的時候,上山遠比下山容易,甚至一些地方,上山的時候你可以不用繩子,但下山的時候卻必須用到,而幾人顯然都是老手,裝備齊全。
見此,我也放心了幾分,雖然好心帶著他們,卻不代表我喜歡當保姆。
“你妹妹呢?”這時,那名女人突然驚呼一聲,其余人也紛紛醒悟過來,之前他們就感覺到不對勁的地方,但一直沒有尋思過來,此時經過提醒,立即充滿震驚的看著我。
“不該問的就不要問。”我冷冷的掃了那名女人一眼,然后直接轉身離開。
被我看了一眼,女人只感覺渾身冰冷,比外面的冷風還要冷。
中年男子上前給女人遞了一個不要亂說話的眼神,然后便迅速的跟上。
在高原,尤其是珠峰之上,最忌諱的便是突然的劇烈運動,甚至任何動作都要盡量放柔,所以眾人走起來的速度都不快,尤其是一些平坦的地方堆滿了積雪,不由的讓前進速度再度放緩。
實際上,一般登山都是選擇秋季,那個時候也是最適合登山的時機,因此,對于這幾人敢在冬天爬上來,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勇氣,甚至他們難道就不看天氣預報嗎?這么大的風雪,應該提前就能得到消息。
如果不是趕上我上山,他們還不定在這里困多久呢。
一路之上,因為我在前面趟路,他們只需要沿著我的腳印前進就好了,所以不需要浪費時間探路,不過為了安全起見,眾人腰間還是拴著一根繩子,最前面的一端直接被我牽手在手中。
而到了一些陡峭的地方,原本需要在冰層打上橛子,然后一點一點的下去,現在則直接被我拽著繩子,將他們一一放了下去。
或許從未體驗過這種經歷,幾人雖然很疲憊,但精神狀態卻很好。
我之前上來的路跟他們的路線并非一條,相比我走的路線,這條路線要平穩上很多,而且下到海拔五千多米的時候,還有兩處停留的地方,一個是珠峰大本營,一個是絨布寺。
如果是每年四五月份,珠峰大本營也會有游客聚集,慢慢成為一個聚集點,但這個時節,那里幾乎沒人,因為再往下的絨布寺環境要更好一些。
別看海拔五千米跟海拔八千米只是相差了三千米,但實際上,要從八千米到五千米,中間的距離差不多有二十公里。
如果是在平路上,二十公里也不過兩個小時,但是這種山路,尤其還是珠峰上的路,走了五個小時之后,仍舊只能遠遠的看到絨布寺旁邊豎起的燈塔。
因為海拔高,加上太陽從西邊落下,所以按照北京時間來算,即便冬天也差不多八點多才會天黑,因此當我帶著幾乎精疲力盡的五人終于趕到絨布寺的時候,天也不過剛剛暗下來。
我們一行人的歸來,頓時引起一陣轟動,實際上當初跟這五人一起來的人不少,但真正敢往上爬的卻只有他們五人,原本他們打算停留幾天之后,待他們返回便離開,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這一去,便下起了大雪。
那些沒去的人慶幸之余也不由的擔心起來,但是這種天氣,根本就無法進行救援,因此他們只能焦急的等待著,可誰也沒有想到,還沒搜尋隊的人趕到,幾人便回來了,不僅一個沒少,反而還多了一個。
絨布寺可以稱得上世界最高的寺廟了,甚至曾經有過一段時間的輝煌,但現在卻只能成為游客的落腳地,甚至漸漸演化成旅館一類的地方。
但即便如此,在絨布寺的大殿里仍舊供奉著釋迦牟尼以及蓮花生大士的佛像。
相較于眾人皆知的釋迦牟尼,蓮花生大士知道的人就少了,但在藏區,蓮花生幾乎可與釋迦牟尼比肩,因為蓮花生大士是藏傳佛教寧瑪派祖師,無上密乘大圓滿教法的傳承祖師,甚至更有傳聞他是阿彌陀佛跟觀音菩薩的化身。
看著紛紛攘攘的人群,我一個人悄然離開,沒有驚動任何人。
“你們是怎么下來的?”
“之前搜救隊的人都說這種天氣根本就沒法上去,更別說從山上下來了。”
“對啊,我們之前還一直擔心你們呢。”
眾人將五人圍在中間,七嘴八舌的問著。
“其實我們能下來也是因為恩人的緣故。”中年男子這個時候說道,并且轉身,只不過當他看到后方空空如也的時候,頓時呆住。
其余人也發現他的異樣,不由得四處張望。
“恩人呢?”
“對啊,恩人去哪了?”
“他不會這么晚一個人離開了吧?”
“哎,我還沒有好好謝謝人家呢,甚至連名字都不知道。”
只不過他們注定要失望了,那個身影,只能牢牢的記在他們心中。
實際上,此時我并未離去,而是一個人往南。
之前在路上,我聽那名中年男子提過一句,在現在絨布寺的南方三公里左右,是以前絨布寺的遺址,甚至那里還有當年蓮花生大士修煉的洞府,里面刻著一些經文。
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在聽到這個地方之后,便有種迫不及待的想法,想要一探究竟。
這處遺址并不難找,還有一些殘留的建筑物,此時天色漸暗,漫步在這些遺址當中,我閉著眼睛,周圍似乎還有念經的聲音回蕩,恍若錯覺。
我仿佛穿梭時空,置身在當年的輝煌之中,這里所謂的輝煌并不是指寺院多么輝煌,而是那不斷縈繞在耳邊的經文,如天際雷音。
當我重新睜開眼睛的時候,卻發現自己不知不覺來到一處山洞的前,在山洞上方,有三個大字,蓮花生,想來這里應該就是當年蓮花生大士修行的地方。
就在我準備抬步進入的時候,耳邊突然傳來細細的念經聲,這個聲音初始細不可聞,但隨著我仔細傾聽,卻仿佛在我耳邊響起。
“這是?”我有些駭然的看著山洞,目光死死的盯著,似乎想要看穿里面的一切。
我在外面沉吟了片刻,仗著藝高膽大,想了想直接走入其中。
山洞并不算高大,甚至有后來開鑿的痕跡,在一些地方至今還保留著一些石刻,以及蓮花生大士的手足印。
當拐過一個拐角之后,耳邊的經文頓時消失不見,好像剛剛的i一切都只是我的幻覺。
同時我也看到了端坐在一方蓮花石臺上的人影,灰色的麻布僧衣包裹著那看似瘦弱的身軀,他臉上的皺紋很多,也很深,更像是一個貌不驚人的小老頭,眼睛閉著,只是端坐在那里就給人一種無比寧靜的感覺,所有的雜念都在一瞬間消失。
看著這個人影,我甚至生出了蓮花生大士再世的感覺,仿佛坐在那里的人影就是當年的那位大士。
“見過圣活佛。”我對著這位貌不驚人的老和尚深深鞠了一躬,因為此時我手腕上的那串天珠在輕微的跳動。
之前我想過很多見面的可能,或許在我一覺醒來這位活佛突然出現在我的窗前,或者在夢中遇到,但全都是離開珠峰以后的事情,因此,從未想過會這么的突然。
這位圣活佛能夠出現在這里,顯然早就知道我會到這里,光這份本事就足以令人敬畏了,因為我之前并未打算來這里,只不過是臨時起意,而對方卻早已等在這里了。
“你來了。”圣活佛緩緩睜開眼睛,原本黑暗的山洞頓時亮了。
當然,這只是我意識中的一種感覺,實際上山洞依舊漆黑一片。
對方的眼睛漆黑,深邃,就好像金山后面的那口水潭,深不見底。
“活佛是如何知道我會來這里的?”我忍不住問出心中的疑問,之前那位連山大師能夠知道是因為他精通連山易,可活佛鎖擅長的似乎并非這一點。
“重要嗎?正如你這一路走來,你認為結果重要還是過程重要?”圣活佛并未回答我的話,反而問了一句。
“都重要。”我幾乎想也不想的就回答,在我眼里,過程是必須的經歷,但結果更是我想要追尋的。
“如果只能選一樣呢?”圣活佛繼續問道。
“可我卻兩樣都要。”我搖搖頭,堅定的說道。
(第三章到!)
重要聲明:
小說《》由網友上傳,如侵犯到你的權利,請發送郵件(44pq#outlook)或登陸留言,本站會立即處理。
《》請到各大書店或網店購買閱讀。
沒有彈窗的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