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之婦唱夫隨105 賣官鬻爵的帝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架空>> 空間之婦唱夫隨 >>空間之婦唱夫隨最新章節列表 >> 105 賣官鬻爵的帝后

105 賣官鬻爵的帝后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29日  作者:清水菊石  分類: 架空歷史 | 穿越重生 | 清水菊石 | 空間之婦唱夫隨 
您的所在位置:

手機尋書網:m.xunshu.org

下載本書:


5200最新章節盡在尋書網()

楊惟愛怎樣和張氏開婆媳餅店相親相愛慕扶疏管不著,她正忙著整理自己私庫中新得的嫁妝。

各朝各代皇帝都有私庫,和國庫分開。

皇帝的私庫說白了,也就是皇帝看中什么好東西,底下人就有眼sè的放進去,所以皇帝私庫都是比國庫里的東西都貴重。

可但是、但可是!悲催的李三皇帝的私庫是空的!!

慕扶疏作為皇后,自然也有自己的私庫,大多是自己的陪嫁。至于空間里的東西,還是現代帶過來的比較多,拿出來也沒必要,哪個倉庫有她的空間保險呢?

這次張氏給的陪嫁除了珠寶都是金銀,合計黃金二十萬兩左右。一些珠寶的價值無法估量,便沒有算在里面。

張氏除了崔崇瑜,和沈百渭還育有一兒一女。女兒早已出嫁,兒子如今算是沈家當家人。她和沈百渭基本屬于半退休。此次來長安也是打著游玩的名號,連沈百渭都不知道她其實是來給孫女送嫁妝的。

這些黃金慕扶疏放進了自己私庫,三郎在用晚膳的時候笑道:“以后我可就靠你養了,你那私庫都快堆不下,我的私庫可是連老鼠都養不活。”

慕扶疏嬉笑道:“整個大隋都是你的私庫,你要是想要銀子,自然有人給你送來。”

三郎假意沉吟:“嗯,不如明rì我就下旨,捐銀子給我的就給個官做。”

慕扶疏眼前一亮:“好主意!我記得有哪個皇帝就干過這樣的事兒。我們可以給個官名兒,不給實權。”

三郎吃驚道:“這樣也行?”

慕扶疏點頭:“自然是可以的。戶部那里雖然已經將造紙和活版印刷都賣了出去,可短期內也沒有多少進項,接下來我們要改建學院,還要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水車風車梯田新良種……這些可都是要錢的。我私庫里那些錢看著多,分攤到全大隋根本就不夠看!”

三郎也正sè道:“那我們先商量一下,后rì大朝會時正好下旨。”

慕扶疏對三郎豎起大拇指:霸氣!

隋哀帝之前,大隋的皇帝皇權并不集中,世家在朝臣中占了很大比例,只要有針對世家的旨意冒頭,立刻就會受到世家打壓。經過王氏篡權和連年饑荒內戰,世家的勢力被削弱了。自三郎登基后,剩下的世家要么投靠了新帝,要么觀望。

三郎和慕扶疏大婚之后,大朝時從一開始的偶爾帝后一起上朝,到現在的次次不拉,潛移默化中已經讓群臣接受了這樣的舉動。很大一部分朝臣都是看在崔崇瑜和楊翁面子上不吭聲,其實都是他們想歪了。

楊翁和崔崇瑜如今是公開的長公主駙馬,且都掌著實權。

很多人認為三郎能當時皇帝就是因為娶了長公主的女兒,畢竟楊惟愛是哀帝的唯一血脈,只有得到她的認可才能名正言順登上皇位。皇后與皇帝共朝,歷史上是沒有的,朝臣接受的原因就是覺得這是不是長公主不放心新帝,所以才用帝后共朝來壓制他。

在朝臣們眼中,三郎這個皇帝絕對是靠女人上位的。而在他們自以為是的推測中,帝后共朝站穩了腳跟,同樣在他們對帝后和他們背后的長公主的忌憚里,皇權已經集中在了帝后手中。

每次大朝會,幾乎都有新的法令推行,而一般情況下沒有朝臣會反對,就算有,也很快會被說服,因為六部幾乎都是站在帝后這邊。

原先六部尚書是屬于三品,一品的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等官職在大家還沒留意的時候就消亡了,從新帝登基開始就沒有設立這些職位。而二品的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驃騎大將軍等職務,除了兵部尚書崔崇瑜兼著驃騎大將軍的職務,其他的也沒有任命,六部尚書就從正三品被生生拉到了正二品。

六部尚書原先也不過是聽命的,現在更是成了帝后旨意的執行者。而六部尚書不說話,其他從二品一下的哪里還敢開口?就這樣慕扶疏和三郎將整個朝廷都牢牢把持住了。

三月上旬最后一次大朝,禮部尚書崔元啟先向帝后匯報了此次童生試的結果。此次長安參考者共兩千三百六十人,過童生試者只有五百二十八人,差不多是參加考試者的五分之一。

三郎先是充分表揚了禮部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優良的工作作風,鼓勵他們再接再厲。接著又下了一道旨意,大意是此次過童生試的人將去書院(貢院)參加統一學習輔導,由朝廷下發學習資料,禮部委派先生上課。原則上不收學費,只收一rì三頓餐費,家庭貧困者可在書院中幫忙打掃整理以換取午食,每上五天課休息兩天,其他諸如優秀學生獎勵等等再議……

其他州府將按照長安書院的制度和規格開建書院,銀錢由朝廷出一成,地方上出九成……

在三郎說到將在貢院改建的書院中為童生開課的時候,底下官員們都是同意的,對于家貧學子可用勞力換取食物時,有一小部分人低語“有辱斯文”。

而后三郎說到其他州府書院開建將由各地出錢九成時,連崔元啟在內的人都變了臉sè。

書院的創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就算每府設立一個書院,面對的都是過了童生試的學子,那也至少要五六進的大院子,能容納數百人住宿的校舍,還要建食堂招雜役請先生等等……

粗粗算來,沒有數千萬錢是辦不成書院的。

如今各個州府的官員,少數還是前朝留下的,多數是由新帝委派。這些人大多是世家之人,現在的世家也是面上光鮮,要讓他們拿錢出來根本不可能。所以三郎這話一出口,大家就紛紛反對。

等他們吵的差不多了,三郎才敲了下桌子,等大家安靜下來后,揮了揮手。

福公公和每次大朝一樣,托著托盤裝著一疊紙走了下來。在眾臣間走了一圈后回到三郎身后,朝臣們手里都拿了張紙,上面寫著的是三郎和慕扶疏為此次自愿捐款建書院的人齊了個官名,還是從五品的“助學郎中”。

從五品的官可不小,比縣令還高了三極呢!

只是這“助學郎中”是沒有實權的,唯一的好處是每此童生試后可以有三個書院舉薦名額,可不經過童生試直接入書院學習。

慕扶疏和三郎考慮過了,將所有適齡兒童集中上書院是不現實的,至少目前來看不可能。但是朝廷鼓勵童子上學,只要過童生試就由朝廷獎勵十兩銀子,且在書院學習學費全免,只需出餐費,而餐費也并不多,一個月兩百文。

自從三郎登基后,全國米價回落,如今一斗米是一百文左右,一斗是三十斤,相當于三文多一斤,一個月三百文就是一百斤大米的價格,一個半大孩子一天光大米就要吃一斤,一個月上二十二天課的話就是六十文,再加上菜錢,每頓一葷兩素一湯,這樣算下來真心不貴。

而十兩銀子就是一萬錢,可以讓孩子在書院吃五年了。考試是三年一次,若學子當年沒有過府試,再等三年的話還能剩下兩年的飯錢。

這筆賬誰都會算,加上家庭貧困的還能用勞動換取膳食,可能連這十兩銀子也能省下來,這樣的好事只要不是傻子,誰都愿意啊!

而童生試之前的學習,慕扶疏打算在每個村子或者幾個村子之間設立私塾,出錢設立私塾的人也能得個官,是八品的“助學令”,級別等同于鎮長。

這些條令都是三郎和慕扶疏想了一天訂下的。民間豪富者眾多,要靠科舉才能做官很難,想出錢買官做的人肯定很多。他們出錢,朝廷給官名,雖然沒實權,說出去也好聽,從士農工商一躍成為官家,身份立時不同,家有余財又有上進心的怕是會競相出錢。

三郎和慕扶疏促狹就促狹在每個鄉鎮的“助學令”和府城的“助學郎中”都只有一個名額,這名額的認定自然是……價高者得。

這是三郎根據前幾rì戶部為造紙廠和印刷廠“招標”想到的,那兩間廠就是價高者得,每年給朝廷的分紅不算,一次xìng買斷也要出錢的,且這買斷不是終身,只有三年,三年后重新招標。印刷廠很榮幸的被周博端中了標,造紙廠卻是被張氏現在的夫家沈氏中標。慕扶疏笑稱張氏倒是工作探親兩不誤。

這份人手一份的詔令被在場臣工們從頭至尾細讀一遍,再回頭細讀一遍,很多人都懷疑的擦擦眼睛,覺得今天是不是沒帶腦子出來,李三郎居然敢光明正大的賣官,這是神馬節奏?

慕扶疏見那些人一副痛心疾首恨不得轉行當言官(因為人手不足,很不幸的整個朝廷沒有言官……能說這是帝后故意的么?)的樣子,冷不防開口道:“既然無異議,便詔令各州府吧……”

“殿下且慢……”開口的是禮部郎中,一個五十多歲的小老頭:“這是賣官鬻爵,圣人和殿下萬萬不可開此先河!”

慕扶疏端坐在椅上,一臉正sè:“黃大人,請問何謂官?”r1152

請牢記本站域名xunshu.org,或者在百度搜索:

(快捷鍵:)

(快捷鍵:→)

尋書網()書友同時在讀:

5200問題舉報:請發評語

尋書網(

)文學作品為私人收藏性質,所有作品的版權為原作者所有!任何人未經原作者同意不得將作品用于商業用途,否則后果自負。


上一章  |  空間之婦唱夫隨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