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之婦唱夫隨203 祖母補給的嫁妝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架空>> 空間之婦唱夫隨 >>空間之婦唱夫隨最新章節列表 >> 203 祖母補給的嫁妝

203 祖母補給的嫁妝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26日  作者:清水菊石  分類: 架空歷史 | 穿越重生 | 清水菊石 | 空間之婦唱夫隨 
搜小說

正文

類別:都市小說

作者:

書名:__

對于張氏,慕扶疏只能說很欽佩她對待渣男的態度,斬釘截鐵當斷則斷;同時又對她大歸后對崔崇瑜的不聞不問感到寒心。全文字閱讀前世慕扶疏吃盡了親人漠視的苦楚,對于那些子女情感淡漠的父母都抱著一層敵意。

張氏有東西給她,肯定是之后那掌柜的和張氏說了什么。張氏也不是笨的,自己說的那樣清楚,她哪里還不知道慕扶疏就是她的孫女?不過對于張氏居然會送東西到長公主府,還指名給她,慕扶疏倒有些摸不透她的想法了。

若說是她要彌補親情吧,崔崇瑜在長安長公主府的消息天下皆知,她怎不去找崔崇瑜?無論她和崔問笙關系如何,崔崇瑜總是她的兒子,這是以孝為天的時代,父母對于子女都是可以予取予求的,如果她上門,崔崇瑜也只能以禮相待,但是她沒有。

若是說她想借勢吧,就慕扶疏所了解的,張氏二嫁的是洛陽城的商戶,家中無人在朝中任職,也不需要官場關照。

三郎見慕扶疏歪著頭怎么也想不明白,敲了敲她的額頭:“去長公主府看看不就行了?”

慕扶疏橫了他一眼:“我這不是覺得無功不受祿么?”

三郎哈哈大笑:“你是一國之母,功在千秋,整個大隋的子民都該供養你,拿她點東西又算得什么。”

“那是我祖母。”慕扶疏被三郎的話雷到了,一國之母功在千秋什么的,真心有往她臉上貼金的趕腳。

三郎和慕扶疏還是如前幾日那樣待了幾個侍衛悄悄出宮,不同的是侍衛四個變成八個,崔崇旸的意外讓他們明白,長安城也并不安全。

徑直入了長公主府,也沒叫人通報。這個時代的皇帝不像清朝那樣高高在上,民間甚至有稱新帝為“楊三郎”的。楊惟愛更不用說,三郎還是她女婿呢!要不是她自小就認識三郎,對他的品行了解,她才不舍得這么早就將女兒嫁出去,大娘可還沒及笄呢!

今日沒有大朝,且因為昨天新法的事,楊翁和崔崇瑜一大早就出去忙去了,沒有大朝不代表他們可以放假,三天一次大朝不過是集中說一些政事,其他時間是需要臣子們去落實的。

三郎和慕扶疏都是表面和氣內里強硬的。短短數月,尤其是自皇帝大婚后,帝后一起上大朝,每次都會讓朝臣們刷新認知。帝后二人對于政事的熟悉程度嘆為觀止,他們想到的帝后早就想到,沒想到的帝后也想到了,如果他們對帝后提出的建議有意見,后果肯定是被無數的真憑實據說服。最近更是讓他們覺得上朝不過就是聽命,帝后發布新令他們照做,完全不需要他們出謀劃策滴說……

感覺自己好沒用的朝臣們每次上朝都是充滿期待充滿挑戰,回去時都是嚶嚶嬰……圣人和殿下說的都很正確完全沒有辦法反駁……

楊翁和崔崇瑜不在,楊惟愛也沒了撒嬌撒潑的對象。懷孕加上春困,三郎和慕扶疏進來的時候她還沒起床。

楊總管先是喜珍嬤嬤去看看公主醒了沒,又親自帶著慕扶疏去看沈氏銀樓送來給她的東西。

三人穿廊走巷,一直到了庫房,楊總管自腰間拿下一串鑰匙,打開了一間小庫房的門,恭敬的道:“殿下請。”

慕扶疏和三郎進了庫房,被里面對了半間屋子的箱籠嚇了一跳。慕扶疏回頭看看楊總管,后者對她擠眉弄眼,對于她嚇了一跳表示很滿意,示意她這些都是張氏給她的。

“這供養也太出格了吧!”慕扶疏哭笑不得的對三郎開著玩笑。

三郎摸著下巴想了半天道:“莫不是給你補的嫁妝?”

嫁妝?慕扶疏對這個時代了解還不是很透徹,尤其是高門大戶的規矩不是很懂。

她出嫁的時候楊惟愛和楊翁崔崇瑜都給她添了妝。

崔崇瑜自江寧城來長安的時候,將軍府的細軟全部帶過來了,在一般人看來很多,從中要挑出精細貴重的作嫁妝還是不夠看。

張氏留下的一半嫁妝都給他當年娶楊惟愛時作為聘禮搬進了公主府,之后又變成了王鈺的嫁妝,這也是崔崇瑜看不起王鈺的原因之一。他娘親的東西他怎么會認不得?可笑王鈺居然還大大方方的將那些東西當著他的面放進了自己的嫁妝私庫。

當然,這些東西最后都到了慕扶疏的空間里,又回到了楊惟愛的私庫。出嫁時楊惟愛也挑了些好的給她帶進宮,崔崇瑜對于女兒的嫁妝自然不會去細看,也就一直被蒙在鼓里。他只可惜張氏留下那些東西都沒了,卻沒想到兜了一圈還是回到了楊惟愛手里。

女兒出嫁,父母辦嫁妝是理所應當,但是祖母也是需要出體己的,這是很多高門大戶的規矩。

女子出嫁,嫁妝是私產,將來少部分會留給兒子,大多是給女兒和孫女做嫁妝。張氏先頭嫁人是家里做主,陪嫁也很豐厚,之后大歸時留下了一半。二嫁由己,她沒有聽從父母之命,而是自己挑了個商戶。

先前說過,隋煬帝后,商戶的地位并沒有如歷史上那樣低賤,但和高門貴族相比仍舊是低了好幾級。張氏作為和離婦人,要嫁入同樣的門第也不是不可以,但大多是繼室或者庶子媳婦,這是她無法容忍的。

張氏自小和崔問笙定親,是被當做宗婦長媳培養的,可惜的是崔問笙有了“真愛”,她雖然高調和離,總歸是落了下乘。家人再疼愛也沒有養在家里的道理,再說就算她不出嫁,等父母去世后跟著兄嫂過活,那就更說不過去了。

從張氏敢敲登聞鼓就可看出,她是個果斷潑辣的,最后在眾多夫婿人選中選擇了商戶,跌碎了一地下巴。她就是看準那戶人家絕對會將她高高供起,要知道商戶能娶到高門女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

事實證明張氏的選擇是正確的。洛陽沈氏乃巨富之家,傳家兩百余年,做生意秉承的是誠信仁善。張氏所嫁之人是張家掌門人,且是頭婚,和她年紀也相仿。長的一表人才不說,學識也淵博,和她也說得來,婦唱夫隨很是快活。

前些年鬧饑荒時,各家糧鋪都乘機漲價,最后糧食漲到天價,只有沈家一直按照市價的八成賣糧。雖然說沈家也沒有給百姓多少關照,但至少他們比別家便宜兩成,在民間頗有聲望。

慕扶疏對于沈家的做法很是佩服。沈家這樣做既照顧了百姓又得了名聲還不得罪其他商家。

而這個主意就是張氏出的。

張氏自嫁入沈家就接過內宅掌家權,慢慢的開始干涉沈家生意,到她生下兒子之后,整個沈家幾乎都捏在她的手中。他丈夫是個和軟的,見她喜歡經商且眼光獨到,也由得她去,沈家也從原先的糧油生意發展到各行各業,整個大隋幾乎沒有沈家商號到不了的地方。

可以說沈家別的沒有,只有錢。

慕扶疏知道沈家豪富,但是沈家也很低調,仿佛一心做生意,完全不想涉入官場。不像周家,有錢之后就開始想著有權,幸好周博端是個出手大方又性子直的,不然也不會給他做到戶部尚書的位置。

張氏自那日在掌柜的提醒下得知,方才那對出奇漂亮的人兒居然就是自己孫女和孫女婿時,心中很是五味雜陳。

當年她毅然決然的提出和離也是為了崔崇瑜著想。若是她不鬧大,任由那表妹進門,那么之后她和兒子的日子絕對不會好過。先時還有長輩護著,等崔問笙接過家主之位,說不得她和兒子就要給那貴妾和庶長子讓位。要讓位,只有正妻和嫡子死了才有機會將那兩個扶正。

張氏當然不想自己和兒子死,不想死就只有崔問笙當不上家主。雖然這樣一來兒子也將失去家主之位,但總比送命強。

所以張氏才會大膽敲響登聞鼓。如她所愿,崔問笙剝奪家主繼承人資格,和米氏一起被關了起來。

她的這一舉動幾乎是將博陵崔氏的臉放地上踩。難道之前崔氏族人不知道崔問笙有外室并生下庶長子嗎?當然是知道的,不過是那些人沒想到她會將這事鬧到皇帝面前。本來皇帝對世家勢大就不滿,很愿意看到那些情愿五姓通婚,也不愿意嫁入皇室的所謂名門望族出丑,因此才會訓斥了崔問笙,幾乎是一邊倒的判了她和離。

張氏如愿了,能趾高氣揚的走人。同時她也明白,兒子她是帶不走的,若是她再表現出對兒子的重視,那么等她大歸后,兒子在崔家的日子絕對不會好過,所以張氏才留下一半嫁妝和滿月不久的兒子,自此不聞不問。

這樣一來,在博陵崔氏看來,崔崇瑜也是個可憐的,爹不疼娘不愛,對張氏的憤恨也發泄不到他身上,反而有同病相憐之感。

由此看見張氏的心計有多深,一步步算計,其實只為保住自己和兒子的性命罷了。r1152

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玄幻小說,提供在線閱讀。

內容由網友收集并提供,轉載至只是為了宣傳讓更多書友知曉。


上一章  |  空間之婦唱夫隨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