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霸主266 新武器打鬼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熱血>> 南洋霸主 >>南洋霸主最新章節列表 >> 266 新武器打鬼子

266 新武器打鬼子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10日  作者:且聽滄海  分類: 歷史穿越 | 熱血 | 爭霸 | 技術流 | 且聽滄海 | 南洋霸主 
手機請訪問


第一大隊隊長江田國榮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地上好端端的,怎么會突然發生爆炸?

在這個時代,地雷還沒有大規模走上世界戰爭舞臺,所以江田國榮根本不明白為什么會有爆炸從地底下發出。

就在江田國榮和士兵們無比驚訝的時候,槍聲在兩邊的高地上響起,十幾個日軍士兵頓時中彈倒地。

于此同時,槍聲也在山谷的中段和尾段響起,子彈穿進一個個日軍士兵的身體,他們慘叫著倒在地上,每個日軍士兵的心頭都冒出一個念頭……我們遭到伏擊了。

在龍蛇谷的制高點……媽祖廟里,林飛冷笑著看著山間谷地里的日軍,暗暗想道,我可總算等到你們了…

原來林飛早已在龍蛇谷布下伏兵,只等日軍鉆進來,此時日軍全部進入伏擊圈,戰斗立刻打響。

日軍士兵戰術素養極高,見到被伏擊也沒有慌亂,立刻就近尋找掩體。

福島庸智躲進一塊大石后面,思索片刻,朗聲說道:“大家不要驚慌,伏擊我們的不過是賊徒罷了…我們立刻反攻,命令第二大隊和第三大隊,沖上山谷,命令第一大隊,沖出山谷,從側后方包抄賊徒,通知第二聯隊,立刻向山谷兩側高地進攻。”

傳令兵跑著出去傳達命令,日軍士兵隨即開始了反擊,福島庸智距離第二大隊最近,所以第二大隊最先接到命令,他們在接到命令之后就開始散開隊形,以班為單位向兩側山谷進攻。

日軍三個大隊之間的間隔只有300多米,所以在第二大隊發動進攻的時候,第一大隊和第三大隊也接到了福島庸智的命令,第三大隊開始對谷頂發動反攻,而第一大隊則開始向山谷外面沖擊。

第一大隊大隊長江田國榮命令部隊加快速度,沖出山谷,可是部隊剛剛沖到谷口,兩側高地上就傳來了密集的槍聲,在槍聲響起的同時,一個接一個的爆炸聲從地下傳來,每一次爆炸,都會有五六個日軍士兵被炸飛上天,變成一陣血肉之雨灑下來。

原來林飛部隊在谷口布設了大量新武器……反步兵地雷,地雷在林飛時代已經算不上新武器了,可是在這個時代,它還不廣為人知,所以江田國榮在聽到爆炸聲從地下傳來的時候才那樣驚訝。

反步兵地雷正是林飛第二期超級陸軍武器計劃中的一項,它的正式編號是“LDL51”,其中字母“LDL”代表“陸軍地雷”,“5”代表這型地雷的重量是5千克,“1”代表這種武器的第一種型號,以后的改進型則會被命名為“2”“3”等等。

這種地雷每一個都有5千克重,里面裝著兩千克炸藥,地雷外殼由鑄鐵制成,鑄鐵有一大特點……脆,在爆炸之中很容易被炸成無數碎片,這些碎片都將是致命的高速殺傷碎片。

這種地雷采用的都是拉發引信,由人手動擊發,人一拉動引線,地雷內部的導火管便會發火,點燃起爆藥,起爆藥隨即起爆炸藥,爆炸就發生了。林飛之所以沒有采用那種踩上就會炸的觸發引信,是因為林飛沒有掃雷裝置,埋下去的地雷很有可能找不到。

在今天的戰斗中,戰士們見到日軍沖上來就拉動了地雷,彈片呼嘯著射進日軍士兵的身體,再射出來,在身體上留下一個個破洞,破洞里面露著白骨和內臟,鮮血像開了閘的洪水一樣噴涌出來,看得人心驚肉跳。

還有的日軍士兵沒有被炸死,彈片只是切斷了他們的腿,他們有的抱著自己的斷腿,倒在地上翻滾哀嚎,斷口處噴濺出來的鮮血染紅了草地;有的爬著尋找自己的斷腿,在身后拖出一條長長的血跡……

在地雷的打擊下,日軍士兵凄慘無比,可惜的是,那些被日軍士兵生生致死的無辜少女,那些被日軍活活虐殺而死的義軍戰俘都看不到這些場面。

第一大隊的士兵看著一具具殘尸和滿地的傷員,嚇得逡巡不前,一時間沒敢繼續進攻,在他們遲疑的時候,第二大隊和第三大隊的攻擊作戰正打得如火如荼,龍蛇谷兩側的山坡大多數十分陡峭,不過也有幾處比較平緩,可以供人攀爬,兩個大隊的日軍便想從這些地方打開突破口。

媽祖廟里的林飛看到日軍的動向,揮手叫過第一旅旅長劉駿,吩咐道:“把我們的新武器拿出來吧,是時候用一用了…”

劉駿高聲答道:“是…陛下…”

劉駿說完便命令戰士去拿那件新武器,這件新武器正是林飛夢寐以求的輕機槍,林飛之所以現在才造出輕機槍,主要是因為兩點限制,第一是槍管的耐磨性,之前林飛一直沒有鉻礦石來做槍管的鍍層,后來打下馬尼拉,占據了呂宋島,獲取了呂宋島北部的鉻礦石,又改進了電鍍廠的電鍍工藝,這才把鉻層鍍到了槍管上。

第二是槍管的散熱性,輕機槍的射速比較高,子彈摩擦槍管會大量發熱,這些熱量必須散掉,散熱方式有風冷和水冷兩種,馬克沁重機槍用的就是水冷,槍身十分笨重,林飛決定采用風冷,于是為槍管設計了散熱片。

這些散熱片是林飛根據記憶中的傳熱學原理設計的,而傳熱學原理,則是林飛在海軍飛行員學院學到的,他在飛行員學院的時候學習過飛機的各個部件,其中飛機的發動機是熱機,傳熱學是必須學習的。

散熱片雖然設計出來了,可是加工制造卻成了難點,因此輕機槍一直“難產”,在菲律賓戰爭中,林飛部隊只能使用繳獲的馬克沁重機槍當作步兵支援武器,在進攻臺灣前夕,這型輕機槍終于生產出來,裝備了部隊,不過它的制造工藝復雜,戰爭開始時只制造了二十挺。

這型輕機槍的正式編號是“LQJ1”,其中“LQJ”代表“陸軍輕機槍”,“1”代表第一種型號,這型輕機槍的槍機結構和林飛時代大名鼎鼎的ZB26輕機槍很相似,供彈結構有兩種,一種是機身上方彈匣供彈,彈匣帶彈三十發,一種是帆布帶彈鏈供彈,為了簡化后勤供應,林飛把LQJ1的口徑設計得和LBQ1相同,兩者的子彈可以通用。

戰士們把兩腳架打開,架起輕機槍,把槍口對準了正在向山頂攀爬的日軍士兵,然后扣動扳機,按照林飛制定的戰術手冊,在這種防御作戰中,輕機槍以長點射為主,所謂長點射,就是扣動一次扳機,射出6到10枚子彈,這對集群目標的殺傷力是驚人的。

輕機槍在射擊的時候,槍口的氣流最容易吹起地面的煙塵,這些煙塵會阻擋射手的視線,因此林飛讓每個射手都攜帶一塊毯子,在開槍之前用水把毯子打濕,鋪在槍口下方,這樣煙塵便不會再影響射手。

輕機槍發出輕快的脆響,這聲音好像用手撕開綢布,子彈“嗖嗖嗖”地射向日軍士兵,子彈打在他們的身上,透體而入,林飛為了提高殺傷力,在子彈上也做了手腳,他為輕機槍裝備的都是入體變形子彈。

所謂的入體變形子彈,就是在射入人體之后會變形的子彈,達姆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林飛設計的這型子彈和達姆彈類似,彈頭使用柔軟的鉛制造,這些鉛是從呂宋島的鉛礦中煉制的。

柔軟的鉛在射入身體之后會炸裂開來,射出身體,這種子彈的傷口,從前面看是一個小眼,從后面看是一個大洞,只要打在軀干上就會撕碎好幾個內臟,中彈者必死無疑…

這種子彈在相關國際公約中被禁止,不過簽訂那個公約是1899年的事情,和現在的林飛沒有關系,就算是有那個公約,林飛也會給日本人用那些子彈的。

輕機槍加上入體變形子彈,第二大隊和第三大隊的士兵比第一大隊的還慘,他們一個接一個倒下去,身上帶著一個個血窟窿,碎肉幾乎在地上鋪成了地毯,鮮血幾乎匯聚成了小溪。

林飛看著山谷中不斷倒下的日軍士兵,心中暗暗想道,真該讓旅順大屠殺、濟南慘案和南京大屠殺中的遇難同胞看看這個場面…

日軍在戰斗中完全落了下風,福島庸智的臉已然氣成了豬肝色,第二師團是日軍精銳師團,在剛剛結束的甲午戰爭中,這支師團曾經攻占北洋艦隊最后的基地威海衛,國內輿論也把這支師團捧到了天上,可是他們現在竟然在臺灣被打得狼狽不堪,福島庸智根本無法接受。

福島庸智仔細地查看地形,一眼發現了林飛所在的制高點,福島庸智用手一指制高點,朗聲說道:“命令第二大隊和第三大隊集中兵力,對制高點發動攻擊…”

兩個大隊的日軍隨即收攏兵力,開始向制高點附近集結,林飛也在調兵遣將,他揮手把張闖叫到近前,吩咐道:“是狙殺隊出手的時候了,去把日軍軍官統統干掉,一個不留。”

本書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405

書書屋最快更新,請


上一章  |  南洋霸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