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都市小說
作者:
書名:__
華夏軍技術人員分析,俄軍火炮戰車之所以比侵掠之火火炮戰車遜色不少,主要是因為發動機的限制。風云小說閱讀網
侵掠之火火炮戰車使用的是狄賽爾二型發動機,是一型柴油發動機,由林飛時代的柴油發動機之父狄賽爾主持研制,而俄軍火炮戰車,使用的卻是一型汽油發動機,和美國一種家用小汽車的發動機很像,功率遠遠低于狄賽爾二型發動機。
原來在t1火炮戰車的研制過程中,俄國沒有得到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支持,一方面是因為沙皇尼古拉二世頗為自大,堅持自主研制,另一方面是因為英法德等國家與俄國互有齟齬,不愿意提供技術支撐。
俄軍的發動機技術不行,自然無法為火炮戰車裝備厚重的裝甲,不光不能裝備厚重的裝甲,甚至連彈藥容量都受到了影響,t1火炮戰車只能攜帶四十炮彈和八百發機槍彈。
t1火炮戰車仿制的是那輛漏百出的侵掠之火火炮戰車,所以仿制了不少缺點,比如說,沒有安裝任何光學瞄準系統。
林飛深知瞄準系統的重要性,所以給自己的侵掠之火火炮戰車配備了最好(林飛能拿出來的最好的)的光學瞄準系統。
在那輛故意給敵人的侵掠之火火炮戰車上,經過林飛精心研制光學瞄準系統特別簡陋復雜,讓每一個模仿者都摸不著頭腦,于是俄軍把大量精力放在了仿制光學瞄準系統上,最后以失敗告終,索性不再為t1火炮戰車配備光學瞄準系統。
還有行走系統的漏,那輛侵掠之火火炮戰車上有一種糟糕的設計,會讓火炮戰車十分顛簸,人在里面很是難受,俄軍也完全繼承,在種種漏之下,t1火炮戰車顯然是一型失敗的主戰武器。
技術分析一出來,技術人員就立刻給雷光進行了報告,雷光很快給各個戰斗部隊做出攻擊計劃,那就是,在面對t1火炮戰車的時候,步兵先用擲彈筒、火箭彈等武器炸毀其履帶,使其失去動力,侵掠之火火炮戰車再繞到它的側面和背面,用主炮將其徹底擊毀。
裝甲第一師的建制內有一個步兵團,人數一千人,配備二十輛侵掠之火火炮戰車和八十輛大馬卡車。
在步車協同作戰的時候,步兵徒步跟隨侵掠之火火炮戰車作戰,每五個人跟隨一輛侵掠之火火炮戰車,這五個人里面,兩個是步槍手,三個是火箭筒手,一個攜帶火箭筒,另外兩個背火箭彈。
華夏軍的火箭筒數量不多,幾乎全都裝備給裝甲師了,所以裝甲師才能有兩百多具火箭筒和八百多枚火箭彈。
隨著時間的推移,東北一師、東北二師和東北三師已經陸續渡江,其中東北一師在布拉戈維申斯克的北側,東北二師在西側,東北三師在南側,對布拉戈維申斯克形成了三面合圍,牛大龍見到時機成熟,果斷下令,發動全面攻擊。
俄軍有t1火炮戰車,裝甲第一師當然是一馬當先,俄軍隨即出動t1火炮戰車,與侵掠之火火炮戰車決戰。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火炮戰車大戰,就此上演。
t1火炮戰車是沒有步兵協同作戰的,這是因為俄軍還沒有意識到步車協同戰術的重要性,于是在這場戰役中,t1火炮戰車吃了大虧。
侵掠之火火炮戰車在距離t1火炮戰車一千多米的距離上搶先開炮,這樣做完全是為了對俄軍產生震懾,掩護步兵,因為這種距離上的炮彈不可能擊中任何目標。
在開炮之前步兵已經紛紛跳下了侵掠之火火炮戰車,在侵掠之火火炮戰車開炮發出的濃密煙塵中,拿出火箭筒,瞄準正在駛來的t1火炮戰車,由于火箭彈的程只有三百米左右,所以步兵們隱忍不發,等待著t1火炮戰車進入程。
在這個時候,t1火炮戰車和侵掠之火火炮戰車紛紛開始了互相攻擊,由于t1火炮戰車沒有光學瞄準裝置,擊的時候只能靠炮手的經驗,俄軍炮手又都是第一次作t1火炮戰車上戰場,所以t1火炮戰車的命中率遠遠不如侵掠之火火炮戰車。
交戰十幾分鐘,有二十多輛t1火炮戰車被擊中,而侵掠之火火炮戰車卻沒有一輛受損。
隨著t1火炮戰車逐步接近,華夏軍步兵開始發揮威力,一枚枚火箭彈向t1火炮戰車,由于這些火箭彈使用的都是高爆戰斗部,對付裝甲并不是非常有效,所以步兵們瞄準的都是t1火炮戰車最薄弱的履帶。
履帶根本經不住火箭彈的重擊,轟隆一聲爆炸之后便斷裂,嘩啦啦地滑落下去,t1火炮戰車頓時動彈不得。
侵掠之火火炮戰車見到t1火炮戰車無法動彈,立刻轉到它的側面,發炮彈,t1火炮戰車的側面裝甲只有十五毫米,面對侵掠之火火炮戰車的轟擊,簡直就像就薄紙一樣脆弱。
侵掠之火火炮戰車的硬質穿甲彈一次次刺入t1火炮戰車的炮塔,炸死乘員,引爆彈藥,t1火炮戰車轉瞬間被炸成廢鐵。
戰斗持續了一個小時,在華夏軍步車協同戰術的打擊下,兩百多輛t1火炮戰車被擊毀了一百五十多輛,剩余五十多輛也幾乎全部受傷,殘余俄軍龜縮到防線后面,不敢再戰。
雖然侵掠之火火炮戰車擊潰了t1火炮戰車,可是自身的炮彈和油料也消耗一空,無力再戰,于是沒有再進攻,而是等待后勤補給。
裝甲第一師建制內有一個后勤補給團,這個團負責給裝甲團輸送油料和炮彈,這個團忙碌了一夜,終于把三個裝甲團的油料和炮彈補充完畢。
在這一夜之中,俄軍沒有進行絲毫反攻,t1火炮戰車的慘敗把他們嚇怕了,這被后世的歷史學家認為是俄軍在整個外東北戰爭中的最大敗筆。
這一夜華夏軍十分忙碌,舟橋部隊又在江面上架起七座浮橋,浮橋的數量增加到了十座,更多的部隊經過浮橋渡過黑龍江,截至第二天早晨六點,東北一師到東北六師已經全部渡過黑龍江。
天空中的齊天大圣飛艇也紛紛出動,對俄軍的老巢布拉戈維申斯克發動轟炸,俄軍雖然有高炮,可是在漆黑如墨的夜晚,高炮根本看不見目標,只能任由齊天大圣飛艇狂轟濫炸。
齊天大圣飛艇在布拉戈維申斯克之中投下了火鼠燃燒彈,熊熊烈焰在布拉戈維申斯克中燃燒,深深地震撼了俄軍。
第二天一早,在裝甲第一師的支援下,東北一師、東北二師和東北三師對俄軍陣地發動了猛烈攻擊,東北四師、東北五師和東北六師則作為第二梯隊,跟在后面。
俄軍防線上遍布壕溝,不過在華夏軍架橋戰車面前,這些壕溝根本算不了什么,此時俄軍根本沒有吸取之前戰役的教訓,在之前戰役中,俄軍壕溝的寬度太窄,結果被華夏軍架橋戰車輕易架設簡易橋,沖殺過去。
此時俄軍的壕溝還是只有七八米,恰好在架橋戰車的橋梁架設范圍內,很快被華夏軍架橋突破。
華夏軍沖過壕溝,就直面布拉戈維申斯克的城防,布拉戈維申斯克的外圍是沒有城墻的,俄軍再想防御,就要在布拉戈維申斯克打巷戰了。
俄軍統帥羅曼涅夫斯基,見到華夏軍突破了一道道防線,沒有辦法,率領司令部撤退到南部的哈巴羅夫斯克,留下主力俄軍在布拉戈維申斯克打巷戰。
羅曼涅夫斯基的如意算盤打得非常好,主力俄軍在布拉戈維申斯克打巷戰,拖住華夏軍,等到哈巴羅夫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援軍趕到,再將華夏軍一舉全殲。
可是他的如意算盤打錯了,俄軍在進入布拉戈維申斯克之后,根本沒有和華夏軍打巷戰,而是紛紛投降,究其原因有兩點,第一,俄軍在開戰前,對t1火炮戰車十分信任,認為t1火炮戰車可以擊敗華夏軍,可是一打起來才發現,t1火炮戰車一敗涂地,信心大挫。
第二,俄軍士兵普遍都是被強拉入伍的,戰斗意志不強,各級軍官隨意打罵士兵,克扣軍餉,導致士氣低落。
打巷戰是十分艱苦的,最需要戰斗意志,一支沒有戰斗意志的軍隊,根本打不了巷戰,俄軍恰恰是這樣一支沒有戰斗意志的軍隊,所以他們的防御很快崩潰,八月六日,俄軍的巷戰都沒有堅守四天,就有十幾萬俄軍士兵投降。
八月七日,華夏軍總指揮牛大龍宣布,布拉戈維申斯克戰役正式結束,華夏軍占領布拉戈維申斯克,自此,布拉戈維申斯克這個名稱永久停止使用,改用華夏名字“海蘭泡”。
這座闊別中華民族半個多世紀的城市,終于回到了華夏母親的懷抱,林飛時代的奇恥大辱,終于洗刷。(滄海在微信公眾平臺分享了寫作故事,請大家微信搜索——qietingcanghai,就是且聽滄海的拼音,回復2即可觀看)
Copyright20142015AllRightsRe色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