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霸主746 只剩下四川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熱血>> 南洋霸主 >>南洋霸主最新章節列表 >> 746 只剩下四川

746 只剩下四川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07日  作者:且聽滄海  分類: 歷史穿越 | 熱血 | 爭霸 | 技術流 | 且聽滄海 | 南洋霸主 

慈禧太后大為光火,下令誅殺馮國璋的家眷,可是兵卒去抓人的時候才發現,馮國璋的家眷已經不知去向,震怒之下的慈禧太后于是命令,將袁世凱公審,梟首示眾。

翁同龢立刻前去安排,而袁世凱的部將段祺瑞,則在回到西安之后被解除了軍權,翁同龢給段祺瑞安排了一個閑職,明升暗降。

段祺瑞在林飛時代是一代梟雄,在這個時代也不是容易欺負的主兒,段祺瑞向朝廷請愿,請求到甘肅一帶鎮守,并暗中指使部下,百般刁難新任統兵軍官,讓清廷看到,我段祺瑞的兵,只能我段祺瑞帶,其他人不行。

翁同龢有心不同意,可是考慮到段祺瑞的部下難以駕馭,況且把段祺瑞留在西安,遲早會生禍端,于是同意段祺瑞前往甘肅鎮守。

段祺瑞于是起兵,離開了西安這片是非之地。

七月二十五日,翁同龢開始審問袁世凱,開始的時候沒有公審,翁同龢在私下里審問袁世凱。

袁世凱剛開始被抓住的時候還憤憤不平,痛斥奸佞當道,忠良報國無門,甚至給慈禧太后寫了血書,可是一點用都沒有,根本沒有人搭理袁世凱。

事到如今,袁世凱已經把所有事情都想清楚了,翁同龢就是要致自己于死地,現在多說什么國家大義屁用沒有,還是給自己想好出路吧。

袁世凱用幾乎哀求的語氣對翁同龢說道:“翁大人,看來同朝為官多年,我又是李中堂舊部,求大人開一面,放我一條生路。”

翁同龢冷笑連連,“袁世凱,你已經投靠飛賊,我要是放你一條生路,就是和飛賊同流合污,我豈能放你。”

袁世凱看出翁同龢要致自己于死地,無可挽回,只能認命,于是說道:“翁大人,這樣吧,你不要對我用刑,你說什么我招認什么,另外不要傷害我的家人,可以嗎?”

翁同龢想了想,覺得除掉袁世凱就行了,袁世凱的家人,殺不殺影響不大,至于用酷刑折磨袁世凱,更是沒什么意思,于是欣然應允。

袁世凱于是承認了勾結飛賊,意欲謀反的罪行,七月二十七日,袁世凱被梟首示眾,對袁世凱的家人,念在袁世凱征戰有功,法外施恩,赦免無罪。

可嘆袁世凱,林飛時代的一代梟雄,就這樣死在了林飛的離間計之下,死在了清廷高層的內斗之中。

林飛聽說了袁世凱的死訊,命人在大禹城烈士陵園給袁世凱豎立了一塊紀念碑,目的是坐實袁世凱“勾結飛賊,意欲謀反”的罪名。

于是在華夏的史書中,袁世凱成了起義未成,被清廷誅殺的悲劇英雄,至于千代靜香和守陵人,以及那首充滿讖語意味的童謠,則永遠被淹沒在歷史的長河里,永遠沒有人再提起。

袁世凱死后,翁同龢如愿提撥了自己的親信,陜西總兵蘇明珍擔任潼關總兵,總領潼關防務,駐守潼關的部隊,還是袁世凱的新軍,不過此時只剩下三萬了,一萬被段祺瑞帶到了甘肅,一萬被馮國璋投降了林飛。

這三萬新軍,雖然心懷袁世凱,可是不敢不聽蘇明珍的話,就算他們真想不聽話,也沒有人挑頭了,因為兩大領袖段祺瑞、馮國璋,一個遠走,一個投降,剩下的軍官沒有一個有“登高一呼,應者云集”的威望,根本成不了大事。

蘇明珍來到潼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率領潼關守軍,出征華夏軍。

蘇明珍手下的確有能謀善斷之士,蘇明珍要出關的時候,就勸蘇明珍:“將軍,不記得李唐名將哥舒翰了嗎?”

中華古代的文人就是這樣,說一件事情,不喜歡直接說,喜歡繞個彎子,借助典故說,其中的滋味,讓聽者自己品讀,蘇明珍沒讀過太多書,聽到幕僚說“李唐”就煩了,怒道:“什么李唐張唐的,有什么話直接說。”

“是是是,將軍見諒,哥舒翰乃是一代名將,安史之亂時鎮守潼關,貿然出關迎戰,結果被亂軍所破,將軍您此日之形勢,與哥舒翰一般不二。”

蘇明珍聽幕僚說自己將遭大敗,十分惱怒,冷哼一聲,以蠱惑軍心的罪名,將那個幕僚斬首示眾,隨后引兵出關。

華夏軍的駐地在靈寶,距離潼關六十多公里,蘇明珍決定,直撲華夏軍駐地。

從潼關到靈寶,有一條三十多公里的狹窄山路,當年安史之亂的叛軍,就是在這里伏擊了哥舒翰的唐軍。

華夏軍指揮官牛大虎見到蘇明珍領兵來勢洶洶,猜到他們也會走這條路,于是派出三個師,將近五萬人的兵力,埋伏在山路上,只等蘇明珍前來,就一舉圍殲。

八月一日,蘇明珍率領部隊進入山路,華夏軍立刻發起全線攻擊,清軍大多數都是袁世凱的舊部,不愿效忠蘇明珍,他們聽說馮國璋投降了林飛,也起了投降的心思,在華夏軍發動攻擊的時候,紛紛投降。

蘇明珍率領的三萬清軍精銳,沒用上一天時間,就被華夏軍全殲,蘇明珍死在亂軍之中。

靈寶戰役剛剛結束,牛大虎就立刻命令直屬一師,進攻潼關。

此時的潼關,守關城的盡是老弱病殘,戰斗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華夏軍又把十幾hp2型75毫米榴彈炮弄到了關前,一頓猛轟,潼關守軍死的死逃的逃,一個沖鋒,潼關已然落入華夏軍之手,此時是八月三日上午十點。

潼關失守,西安危在旦夕,清廷徹底亂了陣腳,西安已經是清國邊陲了,再往西走,可就要走到蘭州了。

陜甘總督楊昌浚提議向南走,去四川,可是誰都清楚,去四川是絕對不行的,此時云南已經被林飛占領,四川南部已經是林飛的地盤了,現在林飛又要占領陜西,如此一來,四川處于被南北夾擊之勢,被攻破只是時間問題。

在一片慌亂之時,一個人站了出來,成了整個清廷的“救世主”,這個人,就是日本駐清國大使——兒玉源太郎。

兒玉源太郎一直都在清廷身邊,本來兒玉源太郎是當顧問的,可是后來發現,清軍將領不喜歡問他,于是他就清閑下來,靜靜地看著清廷官吏的明爭暗斗。

兒玉源太郎求見慈禧太后,直接對慈禧太后說道:“太后,如今擺在您面前的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去日本。”

“去日本?”慈禧太后很是驚訝,兒玉源太郎解釋道:“沒錯,就是去日本,去日本重新建立清國政府,日后世界各國擊敗林飛,清國政府還可以還政于北京。”

“可是日本路途遙遠,如何去得?”

兒玉源太郎笑道:“太后不必擔心,我們都已經安排妥當,你們可以先北上去蒙古,再從蒙古去到俄國,最后從俄國取道日本,一路上都有俄軍的保護,絕對沒有華夏軍的騷擾。”

慈禧太后很不情愿,到了日本,那就是寄人籬下,到時候哪還有人對清廷眾星捧月,慈禧太后于是婉拒了兒玉源太郎的提議,下詔文物百官,入蜀避難。

八月三日中午,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還有眾多親王大臣,宮女太監,一路向南,前往四川,留下對清廷忠心耿耿的楊昌浚阻擊華夏軍。

八月四日下午三點,華夏軍進抵西安,楊昌浚率兵死命反抗,楊昌浚還成功蠱惑了不少百姓,讓百姓們覺得,華夏軍都是殺人不眨眼的魔王,要是讓他們進城,所有人都得遭殃,于是西安百姓也幫助清兵守城。

戰斗足足進行了三天,直到八月八日,華夏軍才全面占領西安,楊昌浚自殺身亡。

華夏軍進入西安就尋找清廷的下落,很快就知道,清廷已經逃入四川,迅速把這個消息報告給了林飛。

林飛聽到這個消息,長出了一口氣,清廷逃入四川,總比清廷流亡國外要好,如果清廷流亡國外,那就是逢年過節跳出來給自己找麻煩的節奏。

林飛命令華夏軍,北上南下,占領陜西全境,陜西的西邊,還有甘肅、寧夏和其他省份,清廷對這些省份的控制力一直不強,現在清廷逃到四川了,這些地面唾手可得,林飛又命令華夏軍,在解放陜西全境之后,繼續西進,解放甘肅、寧夏等地。

林飛在解放陜西全境的同時,也派兵進入山西,山西憑借太行山的險要,一直把華夏軍拒之門外,現在華夏軍解放陜西,相當于包抄了山西的后路,山西巡撫劉萬通向林飛投降,山西正式解放。

九月六日,華夏軍解放陜西全境。

九月十日,山西巡撫投降,華夏軍進駐山西。

九月十五日,駐守甘肅的段祺瑞率領部下投降,林飛隨即解放了甘肅,隨后,清國西部其他地方也投入了華夏帝國的懷抱。

時間很快來到了十一月,整個清國,都已經是林飛的天下,只剩下四川,還在清廷手中。(滄海在微信公眾平臺分享了寫作故事,請大家微信搜索——qietingc

本站僅為網友提供上傳存儲空間和閱讀平臺,所有作品均由網友自行更新和上傳,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本站聯系,本站將立刻刪除相關作品


上一章  |  南洋霸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