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老板506全面備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隋朝大老板 >>隋朝大老板最新章節列表 >> 506全面備戰

506全面備戰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25日  作者:李四嘆花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李四嘆花 | 隋朝大老板 


熱門

聽了殷開山的分析,李淵點了點頭道,“之前咱們計劃先平梁師都,看來計劃終是趕不上變化啊。》頂點小說,如今薛仁杲劫掠扶風,咱們雖然可以以不變為萬變,但不給他們迎頭痛擊以挫其銳的話,只怕人心有失啊。”

在入關之前,李淵和屬下們就制定好了穩定關中的計劃,理所當然他們首先要消滅的是長安北面的梁師都和郭子和,因為他們的地盤正式大隋的養馬基地。——河曲地區。

戰馬這種動物,并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大量飼養繁殖的,必須要有適合的氣候,有非常大面積的草場,最好是水草豐美的千里草原足夠馬群往來放牧、縱橫馳騁。

受到這幾個條件的限制,隋朝的戰馬產地主要產地包括突厥、西南以及河曲地區。

突厥馬屬于中小型馬,跑得不算快,力氣不夠大,腿長得短,使得外表也顯得比較土氣。另一方面,突厥馬四肢粗壯,適應性和耐力極嘉,且能吃非常糟糕的飼料而不得病;稍經調馴后在戰場上就可做到不驚不詐,勇猛無比!

突厥戰馬的優秀性能,注定了它們是輕騎兵的最佳選擇,所以這些年來大隋的戰馬主要還是靠從突厥進口的,如今起事的李淵、劉武周等人也都受到了突厥戰馬上的援助。

西南馬的主要產地在南中,特點是體形較小,善走山路;但在戰場上它的體力和耐力均不及蒙古馬與河曲馬,只能勉強當戰馬使用。

蘇游到南中多年,一直只把西南馬當成運輸工具。

蘇游的騎兵所用的馬匹,則多為他此前帶去的戰馬繁衍以及從西域進口了,這也是蘇游備戰多年卻只訓練出兩千重騎的主要原因。

而河曲馬指的是黃河上游河曲附近所產的馬,這兒產的馬無論是身高還是體重上都要比突厥馬更好,負重能力也更強,但在耐力上就不如突厥馬了。

河曲馬的產量并不高,卻是最合適做重騎兵的馬匹,李淵早就想擁有一支重騎兵部隊了,這也是他想早一點拿下梁師都和郭子和的原因。

因為想要建立重騎兵的原因,李淵想要第一時間拿下河曲地區,但從戰略延伸的角度出發的話,消滅薛舉的勢力也是勢在必行的。

李淵想要出兵巴蜀,就必須要奪下大散關,而大散關現在正是薛舉的地盤。

特別是聽了李世民從房玄齡處分析出來的形勢后,李淵便想著怎么拿下薛舉了,偏僻是薛舉的兒子劫掠扶風的消息馬上就傳了過來。

如果說這些都是勢在必行的內在原因的話,從外在的面子出發,李淵對于薛仁杲的劫掠也不能視而不見,否則他的面子何在?

又看了一眼兩個兒子和女兒女婿的躍躍欲試,李淵心中很是滿意,卻不動聲色地轉向劉文靜問道,“文靜,你怎么看?”

“此事必有蹊蹺”劉文靜說完這話后忽然看到李淵臉色不太好,當即假咳一聲,鄭重其事地說道,“薛仁杲來勢正銳,咱們如果與他硬碰硬的話,只怕會鵬哥兩敗俱傷,損失慘重。從情報上來看,他勞師襲遠,糧草是個問題,我們深溝壁壘來抵御的話,可立于不敗之地”

劉文靜的話,顯然是剛才殷開山所說的一套,李淵聽著沒什么新意,心也就沉了下來。

卻聽劉文靜繼續說道,“咱們一方面可以從騷擾他的糧道來破壞他的攻擊,其次可以聯系五原太守張長遜,他現在既不降李軌也不一副于薛舉,正是咱們爭取的對象;如果張長遜能及時出兵斷了薛仁杲后路的話,那他就首鼠兩端,不戰自潰了。第三,咱們還可以聯系突厥人”

“自始畢可汗去世之后,突厥的大軍便退回他們的王庭了,只怕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啊;再說了,始畢可汗此前不是立誓不再對中原用兵了嗎?咱們聯系他們又有何用?”李世民待劉文靜話音才落,當即有些不以為然地說道。

劉文靜搖了搖頭,笑道,“突厥的主力的確退回了他們的王庭,但當今突厥處羅可汗的弟弟咄畢卻在五原之北一帶活動,此人貪財吝嗇,此番薛仁杲向咱們動兵很可能有他在背后搗鬼;若是我們也以重利說服他來支持,那薛仁杲還有什么優勢可言?”

劉文靜之言一出,眾人皆不由自主地點起頭來,長孫順德臉上亦是露出欽佩之色,“文靜之計甚妙,我看可行。”

李淵臉上也終于露出欣喜的笑容,追問道,“咄畢貪財,可突厥人素來殘忍無信,不知道要派誰前往說服咄畢?”

劉文靜當即接口道,“屬下愿往。”

“那就有勞文靜了。”李淵點了點頭,又繼續對眾人說道,“如今咱們初定關中,不知道諸位對鞏固關中有何良策?”

“女兒有一提議。”李秀寧見眾人都在低頭思考,當即巾幗不讓須眉,開口說道。

三個月前,李秀寧接到了李淵讓她護送家人離開東都的消息后,一下就明白了父親要做什么,于是帶著家人迅速逃離長安。

待把家人護送到河東之后,李秀寧便帶著十數護衛潛回了長安附近,就地招兵買馬呼應李淵;李淵之所以輕而易舉地進入關中,李秀寧實在是功不可沒的。

對于立下大功的女兒,李淵當然不會看輕,當即笑著說道,“秀寧但說無妨。”

李秀寧遂開口道,“關中地勢狹隘,咱們要爭奪天下就該盡早擴充地盤,隴右、巴蜀、河東這三地不可或缺;擊敗薛仁杲之后,咱們應當搶先占下這三地。”

聽了李秀寧的建議,眾人紛紛點頭,李淵看了一眼李世民,而后苦笑道,“秀寧的提議,倒是與世民剛才所言不謀而合。想要迅速擴張,隴右實在是咱們的攔路虎,拿不下薛舉,咱們自然沒法出兵巴蜀;至于河東嘛,這也要先把河東城拿下再說”

眾人面面相覷,暗想李建成如今正與屈突通對戰,也不知這河東城何日才能拿下。

李秀寧正要開口相勸,卻又一個士兵傳來了緊急文書,李淵看后似乎有些驚喜,又有些不敢相信。

穩定住了情緒,李淵終于平靜地宣布道,“建成已說服桑顯和開城獻關,屈突通腹背受敵,已經投降了。”

拿下了河東城,意味著關中與河東連成了一片,長安再也不用擔心腹背受敵了。

眾人聽說之后無不大喜,紛紛向李淵祝賀道,“恭喜唐王!”

李淵笑容可掬,這個消息意味著當初他下定決心先取長安的正確性。

劉文靜當即長身起來,請命道,“主公,說服咄畢一事宜早不宜遲,屬下請即刻出行,不知可否?”

“文靜辛苦了,你這就去罷!至于用到的錢財珠寶等物,你一應便宜行事,路上千萬注意安全。”李淵點了點頭,站起來陪著他走到門口,又是一番叮嚀。

李淵回轉之后,眾人便繼續剛才的出兵計劃,而后決定讓李世民帶三萬精銳抗衡薛仁杲;戰敗薛仁杲之后,李世民繼續征伐隴西,李孝恭則帶兵一萬出大散關,進軍巴蜀。

李玄霸帶領三萬人對梁師都用兵,務必在一個月之內拿下河曲地區;李秀寧、李神通、張道源領兵一萬安撫河東。

李建成帶兵三萬堅守河東城,對東都和河北保持進攻的態勢,隨時準備出兵這兩個地方。

理所當然,李世民一開始的建議,李淵也并沒有忘記,同時派出了竇軌和溫大雅出使東都與河北

東都。

王世充發動兵變誅殺了政敵元文都和盧楚之后,段達以及皇甫無逸等人紛紛向他效忠,由此王世充與李淵一樣,完全控制了東都的軍政大權,皇泰主楊侗徹底變成傀儡。

值此亂世,只要手中有兵,即便是王世充這個胡兒,也能成為東都第一人。

有奶便是娘,王世充深知這個道理,所以也像李淵一樣廣施仁政,對士卒們多有賞賜;這使得東都的士卒只知又王世充,而不知有皇泰主。

東都長期被瓦崗軍圍困,缺少糧食,上次招降了李密之后,皇泰主提出讓李密支援糧食的提議讓李密打了個太極,理多沒理就擋了回去。

東都少食,瓦崗軍卻缺衣,翟讓擊退了宇文化及之后,顯然不能用糧食來欣賞,于是開始與東都用糧食和布匹為貨幣開始互市。

表面上看,這個交易是個雙贏地局面。

翟讓有了金銀財帛之后,就可以賞賜部屬,安撫他們地情緒;而王世充得到了糧食,他的軍隊就能吃飽飯,東都的民心也能得到暫時地穩定。

實際上吃虧的當然是瓦崗軍一方,畢竟東都有了糧食之后也就可以暫時緩氣了。

如今的瓦崗軍是歷史上最為虛弱地時候,同樣也需要緩口氣,但相對來說雙方交易對瓦崗軍是十分不利的。

王世充清楚不能寄厚望于這種交易,要想生存只能寄希望一戰定乾坤,靠武力來解決問題。

瓦崗軍不需要集重兵來攻東都,而只要掃蕩東都周邊斷絕東都和外界的聯系,缺乏糧食的東都只能不戰而降。

因為看清楚這一點,王世充毅然決然地準備對瓦崗軍發起最后一擊。

筆趣窩


上一章  |  隋朝大老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