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老板497東都兵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隋朝大老板 >>隋朝大老板最新章節列表 >> 497東都兵變

497東都兵變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20日  作者:李四嘆花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李四嘆花 | 隋朝大老板 
都市言情


宇文化及每次進攻黎陽倉,李密就從背后偷襲他,使他無法使出全力。

宇文化及每戰不力,終于與李密形成了對峙。

雙方的對峙對宇文化及非常不利,十余萬大軍每日消耗眾多,宇文化及對這樣的消耗實在是傷不起。

正在一籌莫展之際,宇文化及竟然得到了一個大好消息,——李密派人求和來了!

對于這么詭異的消息,宇文化及與宇文智及面面相覷,有些不敢相信地說道,“這怎么可能?”

宇文智及思索了好一會,才說道,“也并非沒有可能的事,瓦崗軍如今與咱們對峙,東都的人若是聰明的話很可能會抄了他們的后路,他也算是腹背受敵了;再者說了,他與十余萬大軍與咱們對峙,其他勢力卻在不斷擴充,此消彼長之下,他的損失也是不小。”

宇文化及還是有些不解,搖了搖頭道,“問題是,求和是什么意思,咱們有共同利益嗎?一起攻下東都?”

“東都有那么好攻嗎?他與咱們對峙這么些天,東都早就緩過氣來了,他想攻東都簡直是癡人說夢!只要他肯答應咱們糧食,罷兵也不是不可以的......”宇文智及聽兄長這么一說,不以為然地說道。

“有了糧食咱們才有戰斗力,吃飽飯之后咱們再反攻過去吧!”宇文智及一點撥,宇文化及終于深以為然地笑了起來。

“提高咱們的戰斗力是一方面,把楊善會拉攏過來也是必須的,如今他們也到了幾近崩潰的邊緣;若是咱們能支援給他們一點糧食的話,讓他們與咱們一起攻打瓦崗也不是個事.....”

兄弟兩人當下便制定了談判計劃,而后接見了李密派來的使者。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后,雙方終于求同存異地做出了暫時的停戰協議。

協議中,宇文化及一方需要放棄攻打瓦崗軍,瓦崗軍則會給他們提供糧食,并放開北上和西進之路,任由他們回長安或是占汲郡和東郡.......

面對這樣對自己一方無比有利的協議,宇文化及實在沒有不點頭的道理;如果宇文化及真能按照李密指定的路線北上或是西進,對李密來說顯然也是可以接受的。

問題是,宇文化及不知李密會給自己提供多少糧食,所以北上什么的實在不是第一選擇。

至于西進,西進的確是宇文化及以及手下的十余萬驍果軍夢寐以求的,問題是李淵前幾天搶先一步奪下了潼關。

自從得到了李淵入關的消息后,宇文化及其實已是進退兩難了,如果十余萬驍果軍也都得到了這個消息的話,他有理由相信自己馬上就會成為孤家寡人......

實際上,宇文化及現在已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還能去哪了。

唯一的選擇,或許是搶下瓦崗軍現在占領的糧倉吧?

達成了停戰協議之后,李密倒并沒有食鹽,很快就送來了宇文化及十余萬大軍可以食用三天的糧食。

宇文化及自是興奮無比,為了激烈最近一段日子以來由于限制糧食而有些低落的士氣,他甚至做出了任由他們大吃大喝的決定。

三天的糧食,只用了兩天就被消滅殆盡。

宇文化及隨后又恬不知恥地向李密寫信催糧,后者隨后派人送來了與上次同等數量的糧食......

誤以為李密有求必應之后,宇文化及派人主動把部分糧食送給楊善會,想要以此拉攏他并約定日期共同對瓦崗軍發動總攻。

十余萬驍果軍吃完李密送來的第二批糧食之后,第三批糧食卻遲遲不到,宇文化及只得寫信譴責李密不厚道;后者則表示自己的決定受到了大當家翟讓的質疑,自己正在努力說服他以便盡快送來糧食。

對李密的推諉,宇文化及暫時沒有辦法,只能一天一封信地催他;同時寄厚望于東都,希望王世充能夠帶兵來抄李密的后路了。

此時此刻的東都,看著李密不斷傳來捷報的皇泰主和文武百官,人人都是喜出望外;有些人甚至以為朝廷招安了瓦崗軍之后,消滅亂黨恢復江山也并非不可能的。

一片歌功ﺴ頌德之中,唯有王世充心情郁悶,其中的原因或許是因為數敗于瓦崗軍之手,或者他真正看懂了李密現在的意圖。

在元文都舉辦的慶功宴上,王世充終于忍受不住一幫文臣武將對李密的贊賞,怒氣沖沖地站起來大聲道,“朝廷的官爵竟給了強盜,這是想干什么?”

王世充向來是左右逢源的,這句不合時宜的話一出,頓時令場面安靜了下來。

元文都的臉當即黑了下來,卻并沒發表任何意見,只是目送著王世充憤然離去。

回到營地之后,王世充便對自己的兒子反復說道,“元文都這些只會放嘴炮的刀筆吏,竟然以為李密能夠信任!我們和瓦崗軍打了這么久,互相殺死的人沒有百萬也有十萬了,我們天生就是宿敵,有化解得開的可能嗎?”

王玄應等人深有同感,當即附和道,“父親說得不錯,李密如今屢戰屢勝,已獲得了陛下和眾臣的信任;別說李密最終奪得天下,就算是站穩了朝堂咱們也是沒好果子吃啊......”

李密連勝的消息,讓王世充手下的武將們有了一絲危機,這也是因為王世充的引導;若沒有王世充感同身受的想法,誰又能想得這么遠呢?

王玄應表了態,眾武將也都紛紛附和著一切聽主帥的命令,王世充當即開始計劃著要除掉元文都等為李密唱贊歌的文臣武將。

當然,這些人實在太多了,王世充所能做的也就只能是擒賊先擒王了。

就在王世充想著要除掉元文都時,元文都也在策劃著要除掉王世充,并且他的說法得到了盧楚的認同;問題是他們并沒有兵權,所能做的也就只有是借刀殺人了。

借誰的刀?段達還是皇甫無逸?

皇甫無逸雖然目前也站在了為李密歌功ﺴ頌德的行列中,但元文都卻記得王世充進東都之后第一件事便是為皇甫無逸說好話,讓他從大牢里出來官復原職。

皇甫無逸不行,那就只能是經常與自己唱反調的段達了。

論資歷,段達其實比元文都更老,他之前追隨的是楊堅,做的是開國之臣。

大隋建立時,段達被楊堅封為車騎將軍,后因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亂有功,而被擢升為儀同三司;楊廣主政之后,段達因征討吐谷渾有功被封為光祿大夫。

在楊廣離開東都之前,段達與元文都被他任命為托孤之臣。

盡管自己與段達許多時候都有不同的政見,元文都卻同樣相信,段達與王世充這樣的外來戶尿不到一壺里去。

元文都沒有聽說過“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之類的悲劇故事,所以以地域的遠近定義了段達在王世充和自己之間的親疏,也就順理成章地選擇了他作為自己的刀。

段達得到元文都的密令之后,當時就忍不住在內心腹誹起來,“文人就這么天真?讓我來對付手握東都兵馬大權的王世充,這是要讓我去送死嗎?”

段達此前沒有想過元文都要殺王世充,他也并不想卷入因為政見不合而不死不休的派系斗爭中,可這事既然扯到了自己身上,自己還能裝作視而不見嗎?

就算自己沒有動手,王世充會放過自己嗎?元文都會放過自己嗎?

只是稍作比較,段達便選擇了把這條消息送給王世充。

“想不到元文都有此手段,好吧,算我低估了你!”王世充接到段達派人送來的迷信,隨即檢討了自己的輕敵,而后馬上命人召集士卒,準備動手。

含嘉倉的王世充軍一直都在戰斗狀態,從接到迷信到進軍東都不過一個時辰而已。

段達既然命人送去了信,沒有不派人接應的道理,所以王世充的大軍不費吹灰之力就從大開的城門進入了東都。

進了東都之后,王世充的大軍直奔元文都和盧楚的府邸。

政治.斗爭總是無比殘酷的,王世充向來也不是仁慈的主兒,所以進了他們的府邸之后,見人就殺;沒有放過任何一個壞人,也沒放過任何一個好人......

元文都哪想到禍從天降?犧牲了部分護衛之后,他便翻墻逃了出來,直奔皇城而去。

王世充得知元文都逃亡皇城之后,隨后趕了過來,并命人將皇城團團圍住。

楊侗庇護了元文都之后,也是大急,戰戰兢兢地爬到城頭對下面的王世充高喊道,“大將軍,你這是要做什么?”

盡管鼓足了勇氣質問王世充,但楊侗最擔心的還是怕他回答“造反”兩字,這念頭造反的人實在是太多了,羅藝、宇文化及、李淵等等等等。

就算王世充真的是要造反,楊侗也并不會感覺驚訝。

好在,王世充哭著回答道,“陛下啊,老臣不是要造反,只是想要清君側罷了!元文都要挾您投降李密,您可不能著了他的道兒啊.......”

不是造反啊?楊侗果斷放下了心。

元文都聽著王世充的誅心之語,當即在楊侗身后跪下,老淚縱橫地拼命解釋起來。

什么叫投降李密?不是說好了讓他們狗咬狗的嗎?這計劃又不是我提出來的,再說了,大家不都同意了嗎?

心中萬般委屈,元文都又能對誰訴說呢?


上一章  |  隋朝大老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