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老板489唯一希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隋朝大老板 >>隋朝大老板最新章節列表 >> 489唯一希望

489唯一希望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16日  作者:李四嘆花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李四嘆花 | 隋朝大老板 

沒有任何意外,竇建德第一線的兩千步卒被薛萬徹率領的三千游騎兵輕松擊潰,接下來他們所要面對的便是竇建德的真正中軍。

這一支部隊與薛萬徹率領的部隊一樣,也是三千游騎兵,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竇建德軍中的唯一一支騎兵。

這支騎兵由蘇烈親自率領,此時與薛萬徹的三千騎兵尚有一里的路程。

蘇烈原本以為,最前線以精銳組成的步兵方陣絕對會成為幽州軍輕騎兵的噩夢;若是幽州軍以輕騎沖陣,一定會在陣前碰過頭破血流。

若是幽州軍由重騎兵沖陣,這些步兵就會假作抵抗然后撤向兩旁的山坡,讓開一條大道來引誘他們奔襲中腹。

在中腹地帶,竇建德早就安排了不少拒馬、鹿角等物,而且挖掘了不少壕溝和土墻。

幽州的重騎兵若是沖至此地,竇建德就會重施故技,像昨天晚上一樣用火箭將事先準備好的草料、油料等引火物點燃。

若是如此,威震北地邊塞的燕云鐵騎就會像肉包子打狗一樣,有去無回。

還有另外一個可能就是羅藝選擇用步兵來打頭陣,但這個選擇的可能性不大。

幽州軍的強大是因為他們有獨一無二的重騎兵,蘇游的兩千重③≈長③≈風③≈文③≈學,w∨ww.cf≯wx.n↑et騎還沒有暴露出來,幽州的步兵戰斗力并不強,羅藝之所以名震塞北,是因為的他率領的燕云鐵騎屢屢讓胡人吃癟,大殺四方。

羅藝選擇用步兵來對付步兵,或許是竇建德最愿意看到的;那樣的話,第一陣的結果將沒有任何意外,而竇建德也將挾裹士氣之盛壓垮羅藝大軍。

如竇建德所想,羅藝果然選擇用騎兵進行了第一次沖擊,但竇建德只猜到了開頭,卻沒猜到結果。

按照戰前的推演,本方步兵方陣將會給幽州的輕騎兵以重創;事到臨頭,竇建德無奈地看到幽州的輕騎兵采用了前所未見的戰術,己方的步兵只堅持了兩個回合便被敵人突了進來。

好在己方的士卒早就知道竇建德目前的大軍共有八萬人,而羅藝不過二萬之眾而已;所以他們沒有后退,也因此阻住了薛萬徹的騎兵前進的步伐。

薛萬徹沖入敵陣之后有兩個選擇,一是保持著騎兵的沖擊力繼續向前沖殺,將敵陣中殘存的敵軍留給身后慢慢移上來的步兵隊伍;第二就是在敵陣中反復沖殺,將敵軍的殘余剿殺干凈。

薛萬徹無腦地選擇了第二個方案,這個選擇很快就被證明是錯誤的。

薛萬徹低估了敵軍的戰斗力和持久力,他原以為在竇建德軍的那些殘兵敗卒很快就會失去作戰意志最終四散逃亡。

事實卻是,薛萬徹的騎兵以碾壓的姿態在敵方步兵之中來回縱橫;他們卻始終沒有喪失抵抗的勇氣,且在他們的糾纏下,薛萬徹的騎兵慢慢分散開來,難以聚攏。

經過一番廝殺,薛萬徹的隊伍從奔馳中放松下來,但要重新奔馳起來,還需要一定的緩沖時間。

就在薛萬徹愉快地屠殺這些死戰不退的步卒時,蘇烈率領的騎兵隊伍便如刀子一般插了進來,很快就將薛萬鈞的馬隊沖破了一個大口子。

蘇烈與羅藝似乎是同一類人,他也喜歡用最小的代價來換取最大的利益。

此前,他將騎兵隊伍埋伏在山坡的后面,只讓兩千步卒頂在第一線,這使得薛萬徹以為竇建德的先頭部隊以兩千步卒為主;若是這樣的話,薛萬徹不太擔心少量的騎兵起來增援。

直到蘇烈率領著同等數量的騎兵殺了過來,薛萬徹才終于意識到自己本以為出來的那只兔子,突然就變成了猛虎。

面對蘇烈這支騎兵的突然襲擊,薛萬徹只能倉促應戰,他用力夾著馬腹想要驅動戰馬阻擋敵騎的沖殺;無奈剛才一番大戰,胯下的戰馬早已疲累,此時面對精力充沛的敵騎,它根本趕不上對方的腳步。

只一次沖殺,薛萬徹率領的騎兵就損傷了數百騎,其損失比剛才沖入敵人的步兵方陣要多了許多。

沖殺一陣之后,蘇烈似乎也嘗到了甜頭,調轉馬頭后再次率領騎隊沖入薛萬徹的陣中。雙方的均有傷亡,但蘇烈所帥的生力軍顯然更加兇猛,他們遇到的抵抗也越來越無力。

薛萬徹又是后悔,又是憤怒。

后悔不該貪戀戰功,要不然自己的隊伍也不會失去機動性;憤怒則是因為身邊的戰士們漸漸失去了斗志,他們此時只有招架之功,而我還手之力。

這樣的狀態,沒有半分勝利的希望!

好在羅藝率領的步卒很快就沖了上來,蘇烈眼看著再沒能占到便宜,遂揚長而去。

僅僅只是幾個回合,薛萬徹的騎兵就十去二三,一下就死了五六百人,這相當于是用一個騎兵換對方一個步卒了

中軍的較量中,先是薛萬徹的騎兵碾壓了對方的兩千步兵,而后被同等數量的騎兵羞辱,幾乎沒有任何還手之力。

對于這樣的結果,羅藝沒有什么可說的,薛萬徹之所以在沖散敵軍步卒之后沒有繼續前沖,貫徹的也還是他事先就布置好的防守戰術。

幽州軍的中路大軍,只做牽制之用,真正的殺招,在于薛萬均領銜的兩千重騎左翼大軍。

薛萬均還沒有發起進前,韋挺防守的右翼卻提前與竇建德軍接觸了。

韋挺統率的幽州軍右翼共有四千五百人,這個人數與薛萬均薛萬徹領導的五千騎兵相差仿佛,但他們的戰斗力卻又天壤之別。

與竇建德的八萬大軍的總兵力對比之后,韋挺對于自己指揮的部隊的實力也有清醒的認識。

韋挺沒想過出去與敵人拼命,而是想借助地勢防守以拖延時間,只要薛萬均和薛萬徹兄弟與地方分出勝負之后,那才是自己反擊之時

什么時候才能以少量的兵力打敗成倍于己的敵人?

天時地利人和罷了!

天時且不說,地利說的是運用地勢,人和就是士氣;只要自己合理利用地形,再借助最后的士氣反戈一擊,就不怕敵人有多少!

理想無比豐滿,但現實卻往往異常骨感。

就在薛萬徹與竇建德軍的前線步卒開始糾纏的時候,韋挺也對前沿陣地的山坡發起了沖鋒,他顯然是想借助居高臨下的地形進行防守。

竇建德軍的左翼,也就是與韋挺對陣的是高雅賢率領的八千混合部隊,說起來他們也不是此次竇建德軍進攻的主力。

同樣都是想以防守來拖時間,那么他們對于前方山坡的理解應該是一樣的;事實上,韋挺開始命人向山坡上沖鋒之時,高雅賢也下達了同樣的命令。

雙方離山坡的距離不一樣,雙方選擇安排第一批沖鋒的兵種也不一樣。

韋挺的一千弓箭手沖上山坡之后,很快便居高臨下地用遠程武器對從下往上仰攻的敵軍最大的殺傷力。

第一回合韋挺穩穩站住了山坡,而后是他所帥的一千五百盾兵和后續的弓箭手也都上了山坡,問題是接下來的戰斗中高雅賢竟然使用了硬弩。

因為硬弩的出現,韋挺選擇讓盾兵們樹起了盾牌,也因為如此,他們的攻擊變得可有可無。

高雅賢的士卒幾乎是韋挺的兩倍,使用硬弩壓制住韋挺的進攻后,他的花樣也多了起來,甚至命人從后方運來了十幾輛投石車。

在狹小的空間里面對投石車的攻擊,韋挺顯然是無解的,人員的傷亡倒在可承受范圍之內,可對士氣的打擊卻是要命的。

韋挺的士卒們面對投石車和硬弩束手無策之后,高雅賢終于對眼前的山坡發起了最后的沖鋒。

高雅賢派出兩千步卒,他們一手持盾一手持槍,排著整齊的步伐緩緩向山坡上沖去。

前方的壓迫,使得那些膽氣不足的幽州軍選擇脫離戰陣,朝后方潰逃;韋挺似乎早就知道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不得已之下只好令親衛們對這些逃兵一一擊殺。

殺雞儆猴之余,剩余的幽州軍只得握緊武器與對面的敵人搏殺,尋求生存之道。

這種狀態下,韋挺的右翼部隊想要堅持到其他兩路大軍傳來勝利的消息再進行最后的反攻,顯然是不可能的。

不過,如韋挺所想,幽州軍的左翼在這個戰場上顯然是無敵的存在。

因為薛萬徹率領輕騎兵的緣故,燕云十八騎無法湊齊,可就算只有十七騎那又如何?薛萬均的身后,是燕云十八騎的十六人,更后面則是一千九百多重騎兵。

在中軍傳來受滯的消息后,薛萬均終于高舉長槍,一聲令下,“加速,出!”

燕云十八騎中的十七人沖在最前方,他們身后的兩千重騎則以扇形展開,向地方的左翼部隊沖去。

薛萬均前方的敵人是竇建德的小舅子曹旦率領的萬人步卒,他們與高雅賢一樣,目的都只是為了防御幽州軍從兩方沖到中軍。

竇建德把進攻的主力放在了中軍,同樣假想羅藝的進攻主力放在中軍。

步卒面對重騎,結果是可以想象的,否則為何用十倍百倍的資源來訓練重騎呢?更何況燕云十八騎也在其中,雖然他們不完整,但對付曹旦率領的一萬步卒綽綽有余!

只是看著薛萬均他們從樹林里繞出來發起沖鋒,曹旦便第一時間想到了逃跑。

要不是因為竇建德在戰前百般強調紀律,以他的性子早就偷偷開溜了。

可現在,曹旦只能硬著頭皮選擇戰斗,然后去死。

最新小說


上一章  |  隋朝大老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