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老板481山雨欲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隋朝大老板 >>隋朝大老板最新章節列表 >> 481山雨欲來

481山雨欲來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11日  作者:李四嘆花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李四嘆花 | 隋朝大老板 

山西的大雨還未停歇,江都的宇文智及等人卻在醞釀著一場前所未有的暴風雨。

楊廣曾經向蕭后這般說道,“大好頭顱,由誰砍之!”

當從宮中的內應口中得知此事后,宇文智及就知道當初那個雄才大略的楊廣已經死去了,現在坐在龍椅上地那個人只不過是披著他的軀體而已!

宇文智及的官職只是將作監,他連上朝堂的機會都沒有,但朝堂的一切盡在他的掌控之中。

繼承宇文述爵位的是宇文化及,繼承宇文述遺志的卻是宇文智及。

要是沒有王世充的大敗,要是沒有李淵起兵這種種消息的刺激,宇文智及也沒有想過這么快就打算發動宮變。

可如今,必須有所改變了!

楊廣到如今還無法得知王世充敗回東都以及李淵起兵的消息,所以李玄霸至今還呆在他的身邊護衛著,但這些消息或是有意或是無意地傳遍了文武百官以及十余萬驍果軍。

楊廣已有小兩月不上朝了,裴蘊和虞世基等人都沒有把最近的戰報交給楊廣,其余眾臣卻是沒有任何接近楊廣的機會。

盡管如此,關隴貴族們還是紛紛向楊廣尚書,希望他率領大軍回歸東都或是西京,聯絡人理所當然是宇文∫長∫風∫文∫學,ww○w.c→fwx.ne●t化及。

楊廣也不是沒有回師的打算,可江都距離東都實在是太遠了;楊廣多次派兵清理道路,但派出的兵卻總是有去無回。

當李密傳檄天下以后,楊廣也就徹底放棄了回師的打算,一心只想偏安東南;他準備把京都建在丹陽,割據江東。

楊廣曾放出遷都的遷都風聲,得來的卻是此起彼伏反對的聲音,能夠支持他的不過是虞世基來護兒等少數人而已。

宇文智及冷眼旁觀這一切的發生,朝堂上發生的這些事情,更是讓他下定了行動的決心。

既然楊廣不想北上,那他就只能把決定權從楊廣手中奪來了;不然,這些人都要被楊廣拖累。

目前還堅守在江都的十余萬驍果軍大多是關中人,他們背井離鄉來到這里,一直想返回家鄉,時常有驍果偷偷逃跑回家;楊廣曾將逃跑的五百士卒全部斬首,可逃亡的風氣還是止不住。

得知李淵的大軍正在向關中進發,士卒們開始擔心起家中的親人。

得知楊廣不回關中而是準備定都丹陽后,他們更是大失所望,軍心士氣低落到了無以復加,逃亡的舉動屢禁不絕。

若是楊廣還有當年的雄心壯志,自孤注一擲率領大軍北上,那里還有一批忠心于他的人。然而最近幾年他遭受的失敗實在太多了,他已經失去了嘗試的勇氣。

為了解決驍果軍的逃亡問題,楊廣曾向裴世矩問計。

“驍果軍大多是關中人,他們之所以逃亡,只是想念家鄉。陛下若是安排驍果軍在江都娶上當地女子,讓他們在江東安家,有了家室的拖累,他們自然不會北逃。”

楊廣大喜,當即命裴世矩負責辦理為將士們娶妻的事;后來裴世矩需要去給蘇游傳信,這事只能交給裴蘊。

裴蘊將江都境內寡婦及未嫁女都召集到宮監里,又召集將帥和士卒分批進來,按照自己的心愿選擇妻子。那些以前和當地女子、女尼通奸的,還允許他們自首,和相好的正式結婚。

驍果軍都很高興,互相稱道,裴公真是個好人啊!然而,驍果軍有十幾萬人,整個江都哪有這么多的年輕女子?

他們得知江都的糧食快要吃光了,楊廣又準備遷都到丹陽,他們的心里就著了慌。

形勢已經把他們逼到必須作出選擇的地步:他們一定要回家!誰也別想擋住他們回家地路!

最初,虎賁郎將司馬德勘被楊廣任命為驍果軍統領,讓他率部駐扎在東城,要求他解決軍中將士逃散的問題,否則嚴懲不貸。

司馬德勘深知將士逃亡的事情難以解決,只要楊廣一日不下令北歸這事就無法解決;無奈之余,他只得召集好友虎賁郎將元禮、直閣裴虔通秘密謀劃。

“如果驍果要逃亡,我們不如和他們一起逃走吧!”

司馬德勘出了這么一個主意,其余兩人都同意。

虎牙郎將趙行樞與宇文智及地私交很好,勛士楊士覽又是宇文智及的外甥,所以宇文智及很快得知了他們的計劃。

得知此事后,宇文智及覺得行動的時機到了,隨后便司馬德勘和令狐行達商議起來,“主上雖然無道,但威令還在。各位逃跑,若是陛下下令抓捕,你們不是白白送死嗎?”

宇文智及的話讓那兩人甚為驚恐,于是慌忙向宇文智及問計。

“北歸是大勢所趨,但分散逃亡實在是太危險了;大家要想活命,就只能緊緊地抱成團。既然陛下想留在此處,不如我們聯合起來兵諫,鏟除那些奸臣,然后擁著圣上的車架北歸!”

宇文智及的話有些驚世駭俗,他們再笨也能聽出這是要造反了。

司馬德勘出身于楊素軍中,當年楊玄感造反他還沒來得及響應就結束了,他自然知道造反意味著什么,令狐行達就更不用說了。“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宇文智及當即拽了一句文,司馬德勘令狐行達都知道這兩句話出自《陳涉世家》,他們出身比陳涉強,志向豈能若過他呢?

兩人想了想,都覺得宇文智及說得不錯,當即點頭贊成了后者所言。

司馬德勘隨后又命人請來兩人,并給宇文智及引薦道,“這二人是末將故友,都是掌管宮門的。”

宇文智及與他們都見過,卻是元禮和裴虔通兩人。

待眾人一一坐下后,宇文智及站起來道,“諸位,今日你我齊聚于此,實為天下計;如今東都和西京的形勢都不容樂觀,可陛下在此樂不思蜀。所以我建議以兵諫勸陛下回去,以救蒼生。

宇文智及的幾句話說得還是有些水平的,一下就把他們這些差點就變成逃兵的將士們拔高到了為國為民的志士,這番話說得眾人熱血沸騰,自是紛紛響應。

裴虔通追隨楊廣最久,亦是最想回西京的,當即說道,“只要天寶將軍和小霸王不當值,我們想要接近陛下不是難事,可文武百官可就難對付了;我們想要起事,得先找個德高望重的主事之人才好。”

天寶將軍宇文成都和小霸王李玄霸,都是楊廣的貼身侍衛,他們雖然不能說萬夫不當,但尋常百十來人還是近不得他們身邊的。

眾人聽到裴虔通之語后,都皺眉思索起來。

宇文智及卻覺得裴虔通說的正中自己下懷,醞釀了一下情緒之后,便說道,“要說這主事之人,我倒可推薦家兄;他襲爵許國公,又是正三品的左屯衛大將軍,能與之比肩的人怕是沒幾個人,最重要的是宇文成都是他的義子”

眾人都知宇文化及是關中人士,又有高官顯爵在身,當即紛紛點頭,就此擁戴了他。

宇文智及當即命人去請兄長,后者聽了他們的密謀后,臉色大變,“各位將軍心懷大義,化及心中欽佩,可造反是殺頭的罪過啊”

看著兄長爛泥扶不上墻的樣子,宇文智及真是氣不打一處出,卻也只能勸解道,“兵諫成功的話,一切就是咱們說了算了。”

司馬德勘也補充道,“咱們做這大逆不道之事,哪還能留下那昏君的活口?說不得只能廢了他,另立明主了。”

宇文化及當即嚇出一身冷汗,其余人卻是眼前一亮,他們雖然答應兵諫,卻對自己的結局忐忑不安;但司馬德勘這一番話像是行動綱領,頓時讓人找到了方向。

司馬德勘所言,正是宇文智及心中所想,當即趁熱打鐵道,“我等從今日起便奉許國公為主。”

經過宇文智及的煽風點火,一眾武將都獸血沸騰起來,紛紛躬身抱拳,請宇文化及主持兵諫,帶領眾人回歸關中。

經過一番推辭,宇文化及終于點頭同意了,又說道,“實在是想救眾人的性命,這才答應諸位的請求。還望諸君努力鏟除佞臣,讓主上幡然悔悟,率領大家平亂除賊,回師關中。”

宇文化及這個紈绔子弟、薄情公子,始終不敢對楊廣動殺心,但事情的進程并不因他的思想而有所改變。

在宇文智及的策劃下,謠言四起,說是楊廣準備了許多毒酒,要在酒宴的時候毒殺大家,只留南方人在這兒。

軍官們聽到這些流言之后,個個都害怕得不得了,楊廣喜歡江南人的事情是眾所周知的。所以這些流言倒像是空穴來風,實有其事了。

軍官們互相傳播者流言,軍心更是不穩。

鏟除裴蘊虞世基等佞臣的呼聲,也變得越來越高。

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兵變的隱密性也就不復存在了。

裴蘊得知消息之后,自是大驚失色;要是讓那些關中人成功,他和虞世基等得寵的江南人將死無葬身之地。

裴蘊決定假傳圣旨調城外的軍隊逮捕宇文化及等人,然后再回宮拯救楊廣;假傳圣旨需要印信和關防,這些東西可以讓同為南人的虞世基來通融。

悲劇的是,虞世基對裴蘊的消息表示了懷疑;在他看來,這只是一部分驍果軍想要北逃而已,事情遠沒有叛亂那般嚴重。

鎮壓叛亂的事,就就此不了了之。

最新小說


上一章  |  隋朝大老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