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老板447世民勸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隋朝大老板 >>隋朝大老板最新章節列表 >> 447世民勸父

447世民勸父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16日  作者:李四嘆花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李四嘆花 | 隋朝大老板 


三日之后,蘇游的大軍終于離開了百濟王城,隨即兵分兩路。@頂@點@小@說,..

第一路大軍由蘇游親自帶領,其組成部分為臨滄的一千五百炮兵及五百門火炮,以及王伯當和爨子恒各率領的三千東爨和西爨部隊;此外,還有一千騎兵以及輔助兵和東南亞帶來的炮灰部隊五千人。

蘇游猜測,高麗的侵略軍主力此時多半已在新羅的首都金城和守軍膠著上了,所以明顯是為了撿漏去的。

當然,憑著蘇游率領的這一萬三千多人,再加上原本在這個時代中不可能出現的火炮,蘇游也并不懼怕與高麗軍主力的正面對敵。

第二路大軍則由來雁北率領,由張龍趙虎作為輔助,乘船沿漢江前往慰禮城。

這一支大軍同樣擁有五百門火炮和一千重騎兵,輔助兵則由扶余慧親自率領的五千護衛軍組成。

第二路大軍比第一路大軍少了六千防御部隊,輔助兵方面也不如蘇游從臨滄和從東南亞諸國帶來的炮灰,好在他們土生土長,抗寒能力要好一些。

蘇游也正是分不出太多的部隊給來雁北,這才改變了最初計劃的直接進攻高麗王城的計劃。

蘇游和帳下的將領都相信,盡管來雁北所帥的八千多人不一定要進攻高麗王城的實力,但去慰禮城打高麗侵略者一個措手不及還是綽綽有余的。

唯一令蘇游擔心的是,來雁北的船隊一旦進入了漢江,高麗王城方面很快就會得到這個半島上多了一個強大敵人的消息。

此時兩只船隊已然分道揚鑣,打草驚蛇什么的已不是蘇游應該考慮的問題了。

同一時間,打散了河北眾盜的楊義臣,聽得張須陀戰死大海寺的消息后,當即率領大軍徑往瓦崗殺來。

卻因為天降大雪的緣故,楊義臣的大軍在金堤關不遠背依黃河停了下來,隨即安營扎寨,深溝高壘,卻并不出戰。

金堤關早在兩個多月前便已經被李密拿下,之后又有近萬在金堤關不遠處結營安寨,和金堤關相依掎角。

如今楊義臣率兵前來,瓦崗軍雖是戒備,卻也不是太過畏懼,畢竟百戰百勝的張須陀都折在瓦崗手上,區區一個楊義臣又算得了什么

因為楊義臣的到來,又加之魯郡最近出了個徐圓朗,瓦崗軍東擴的進程終于停滯了下來;李密已經在派遣部隊往金堤關增援,所以瓦崗軍此時也并不急著與楊義臣交戰。

一直喜歡使用烏龜戰術的楊義臣卻似乎明白楊廣遲早會召喚自己到江都似的,這一次反倒部隊用言語挑釁起瓦崗軍來。

烏龜遇見烏龜,楊義臣此時面對不遠處的瓦崗軍時,也只能眉頭緊鎖,望洋興嘆了。

用“洋”來形容瓦崗軍,的確沒有什么夸大其詞,就楊義臣所見,瓦崗軍這幾天可是不斷有增援部隊到來,聲勢日漸壯大啊。

瓦崗軍不但數量眾多,裝備也比半年前的亂軍精良了不少;如今的瓦崗軍,已非當初窮困潦倒拿著銹刀木棍一擊就散的模樣了。

楊義臣雖然不停地派人罵戰,卻也有些心虛,如今朝廷的部隊已是公認的外強中干了。

楊義臣想著張須陀的大海寺之戰,不由嘆了口氣。

楊義臣身邊的一個少年將領一直注視著已是滿頭花發的老將,雙眼滿是敬仰,此時聽了他的嘆息,忍不住問道,“將軍不知道何事煩惱這瓦崗賊雖眾,可咱們穩中求進,不見得不能將其剿滅......”

小將顯然也沿著楊義臣的目光想到了大海寺,他的這番話也未嘗沒有提醒楊義臣日日罵戰的焦躁。

楊義臣聽了小將的話,卻不知如何作答才好,瓦崗軍和此前的河北諸賊還是有些不一樣的。

瓦崗一戰成名之后,登高一呼便是應者云集,如今的瓦崗軍正是氣勢最雄壯的時候,人數也只可能越打越多;而朝廷的軍隊卻不會有新鮮的血液注入,只能越打越少。

加之如今天下各郡岌岌可危,想要讓楊廣派出援軍來配合自己剿滅瓦崗,這可能嗎?

求穩一道,顯然不適合目前的形勢了。

倒是目前東都還有精兵無數,想要化解瓦崗的危機也只能靠東都的精兵了,這也是楊義臣此前寫信求懇楊廣回轉東都的原因。

楊義臣看了看身邊的小將,輕聲道:“潤甫,你說的極是。若是陛下如今還在東都的話,憑著他的威嚴,要平這瓦崗賊又有何難?老夫便是因此而嘆息啊。”

小將點了點頭,楊義臣又說道,“潤甫,張將軍的身死可謂前車之鑒,這我是知道的。”

小將臉色頓時黯然,點了點頭道,“家父跟隨張將軍,事后說及張將軍在賊兵中如入無人之境,家父當初便在他的身后,他正想帶著兄弟們也跟著沖殺進去時,卻......”

楊義臣點了點頭,“瓦崗軍有能人啊,據說他們當初拿下金堤關時用的也是這個能夠爆炸的秘密武器。”

小將名叫賈潤甫,他的父親則叫賈務本,父子兩人一人跟著楊義臣,一人追隨張須陀,也算是忠于朝廷的光榮之家了。

兩人正在說話之際,一個傳令的小卒急匆匆地走了過來,稟報道,“將軍,朝中來人了!”

朝中來人了?楊義臣心下一喜,當即龍行虎步地往營地走來。

可楊義臣又怎會料到,楊廣竟是傳令自己即刻跟著傳旨的太監南下江都,而且自己的兵權馬上就要交給楊善會,能夠帶領的只有區區一百護衛?

楊義臣剛聽著通事舍人念完圣旨,當即一頭栽倒在地昏迷不醒。

翟讓和李密若是知道楊義臣被楊廣召去江都的話,一定會睡覺都會睡醒的;但他們卻因為聽說楊義臣大敗高士達的消息后,對他有了戒備之心。

翟讓此時已經從東平郡收縮回來,增援金堤關。

李密則念念不忘他的襄陽大計,開始帶領著裴元慶秦叔寶單雄信等人往西南方向潁川郡進軍.....

此時,遠在山西太原的李淵正在拿著張須陀大海寺之戰的戰報,一時呆愣當場。

張須陀死了。

張須陀竟然死了!

李淵失神起來,這對他來說似乎是個好消息。

十八歲的李世民匆匆而入,早年間他便是東都有名的游俠兒,但自從去年在雁門之戰中一戰成名之后,再沒人敢小看他了。

十八歲的李世民,英氣勃勃,走入父親李淵的書房后,卻是喜形于色。

“世民,你怎么老這么毛毛躁躁的,連門都不敲......”李淵被兒子打斷了思緒,當即一聲斷喝,就像《紅樓夢》中的賈政對待寶玉一般。

李世民可不是個軟柿子,當即不依地抓住了父親的胳膊,撒嬌道,“父親,我剛才都差點把門敲破了,我這不也是有好消息帶給您嗎?”

“什么好消息?”李淵點了點頭,一指軟榻示意他就坐。

“張須陀死了!”李世民當即壓低了聲音,把這重要的消息報告了出來。

“噓......”盡管李世民的聲音很低,李淵還是慌忙四下望了望,生怕被誰聽去這消息似的。

對于李淵的處處小心,李世民當然有些不滿,大咧咧地笑道,“我的父親哎,這可是留守府,說張須陀的死訊還說不得了?”

李淵皺了皺眉,說張須陀的死訊當然沒有問題,可若是把這事當成好消息來說的話,那可就有些大逆不道了。

李淵有些不滿地指了指李世民的額頭,嘆了口氣道,“你要是能有......”

“我要是能有大哥成熟穩重的一半,你就老懷欣慰了是吧?”李世民當即也有些不滿起來,針對李淵的口頭禪進行了無情的批判,又分辨道,“我知道自己不如大哥穩重,也不如三弟武藝高強,但我就是我,何必像他們?”

對李世民的不滿,李淵也不知如何解釋才好,他光是與妻子所生的兒子就有四個,小妾生的兒子還有兩個,要想把這些兒子一碗水端平,顯然是不可能的。

不過,對于李世民和李玄霸帶給他的榮譽,他還是看在眼里的;若不是當日因為他們在雁門之戰中立功的話,自己又怎么能得到這山西留守之位?

不過,當面夸贊兒子顯然不符合這個時代的價值觀,所以李淵對李世民的愛,也只能埋在心里。

李世民畢竟也是做大事的人,只是發泄了一句不滿后,又馬上回歸了正題,“爹,張須陀死了,咱們怎么辦?”

李淵面無表情地看著李世民,淡淡地問道,“你想說什么?”

“我的父親哎,我是您親兒子,能不明白您的打算嗎?您如今身為太原留守,這太原左近是再熟悉不過。您說是討匪、抵抗突厥,可大部分時間積極拉攏當地的豪門富戶,這究竟是為了什么?”

“你聽誰說的?”李淵面色一沉,低聲歷喝道。

李世民搖了搖頭,苦笑道,“這還用誰說?只要眼睛不瞎都能看得出來,父親在山西頗有威望,只要振臂一呼,必定應者云集。如今陛下遠在江都,能夠鎮壓義軍的力量只有楊義臣楊善會來護兒王世充幾人而已,但他們不是在河北就是江南......”

李淵聽著李世民分析著目前的形勢,也有七八分認同,一時竟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李世民看著父親不語,膽子也大了起來,繼續說道,“只要咱們在太遠起事,到時候可以迅速沿著汾河而下,從潼關直入長安,便可坐穩關中......”

李淵默然不語,李世民精神微震,正要繼續分說自己的造反大計時,李建成匆匆趕到,“父親,有圣旨。”

李淵點了點頭,李世民則大皺眉頭,父子兩個對望一眼,都能看出彼此的擔憂。

楊廣反復無常,如今風雨飄搖,來圣旨絕非什么好事。

李淵出來接旨,通事舍人宣道,“詔曰,李密聚眾瓦崗,大逆不道。今令各郡縣嚴查瓦崗余孽,嚴懲不貸,欽此。”

讀的,請記好我們的地址:,下載請到。


上一章  |  隋朝大老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