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老板412三征高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隋朝大老板 >>隋朝大老板最新章節列表 >> 412三征高麗

412三征高麗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15日  作者:李四嘆花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李四嘆花 | 隋朝大老板 


熱門推薦:

大業九年八月初十,楊玄感兵敗皇天原,因不愿受楊廣羞辱,自刎身亡。…●,

楊積善隨行,亦欲自盡,不想被追兵所阻,苦戰之后,被俘!其后,楊積善被送往高陽,受千刀萬剮而終。

楊玄感的尸體,在東都街頭被車裂。

裴蘊之子裴爽雖然后來投降,還是被砍下了頭顱。

因念其父功勞卓著,加之裴世矩深受信任,所以河東裴氏,未受太大牽連。可經此一事后,裴氏子弟變得小心謹慎,不再似往日那般飛揚跋扈。

因揚玄感之亂,受到牽連的權貴子弟,多達四十余人。

不過,楊玄感謀主李密,在押解高陽的途中逃走,楊廣一怒之下誅殺李密滿門后,向全天下發出了通輯令。

因為李密逃亡的事,楊廣又叫來大理卿鄭善果,讓他從嚴查處楊玄感的黨羽。

鄭善果隨聲附和道,“楊玄感振臂一呼,迎者十余萬人,可見天下不能養這么多人,人多了就會亂。如果不能從嚴處理他們,如何殺雞儆猴?”

鄭善果隨即派兵四處追捕,只要與楊玄感造反有關,一個不留,因此而失望的達到三萬之眾。

兵部侍郎斛斯政原本是跟著楊廣東征的,因為曾經與楊玄感有點關系,害怕連坐被殺,遂逃亡到高麗。

斛斯政與弘化留守元弘嗣是親家,楊廣因為前者的逃亡而懷疑了后者,當即派遣衛尉少卿李淵去拘捕了他,李淵由此取而代之,做了留守。

至此,楊玄感之亂當告一段落,但江湖中的草莽卻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完全沒有停下來的節奏。

山東遍地的盜賊就不用說了,惟唐縣出了個妖人宋子賢,自稱彌勒佛出世,不到數月,總算被剿滅了;哪知東邊的彌勒才被撲滅,西方的彌勒佛又復出來了,扶風僧徒向海明也自號彌勒佛,哄動愚夫愚婦,也要造反。

西方彌勒佛才被剿滅,賊帥躺弼已經擁立李弘芝為主,有十萬余眾,號稱唐主。

東反西路亂,鬧得不可開交,偏偏楊廣并不把他們放在心上,反一心一意想要三征高麗。畢竟是上回差一點就拿下了遼東城,因為楊玄感的搗亂才功敗垂成,實在是太憋屈了!

蘇威等人百般勸告無效之后,只得走了寄厚望于皇后蕭碧落了。

春季時候楊廣二次征東時,蕭碧落因病未能隨行,但她對天下大勢總還算是知道個七七八八的;她得知楊廣念念不忘遼東城后,只得勸解道,“陛下久在邊陲,關內亂兵四起,倘若再有第二個第三個楊玄感殺來東都,臣妾只怕......只怕是.......”

楊廣無所謂地說道,“你也顧慮得太多了些,哪有那么些盜賊?”

“臣妾聽說山東和江南盜賊橫行,就連東都百里之內的瓦崗寨都被賊人占領了,陛下不可不察啊。”蕭碧落搖了搖頭,對于楊廣的視而不見實在是擔心已極。

“梓潼放心,我省得了。”楊廣看著大病才愈的妻子楚楚可憐,又聽她說得嚴重,這才對賊亂多了些關注。

第二日楊廣便把蘇威宇文述裴蘊虞世基幾人招到觀文殿,討論起鎮壓宇內賊亂的事來。

蘇威看著楊廣的口氣似有松動,料想著大約是皇后給他吹了枕邊風,這才大膽說出了自己的計策,“楊玄感的黨羽基本上已經被絞殺殆盡了,陛下何不把剩下的那些人招安了?天下的寇賊,老臣也覺得該以招安為主,正好補充兵源.....”

聽著蘇威的諫言,楊廣的臉色已經陰晴不定起來,他征戰四方多年,什么時候聽說過招安之計?他自然不會把蘇威的建議放在心上。

宇文述顯然更會做人,當即便打斷了蘇威的話,“陛下文治武功,前無古人,后......總之,微臣覺得陛下與賊寇議和有失顏面,當以剿滅為主。”

楊廣向來講究的就是個面子,此時聽了宇文述之語,自是微微點了點頭。

裴蘊當即附和起來,“臣也主張動兵剿賊,否則天為何在?”

虞世基也奉承道,“大隋萬國來朝,若是連區區幾處賊寇都剿滅不了,怎能算是天朝?臣附議許國公說的......”

蘇游聽著他們說得熱鬧,只得默然無語。

楊廣當即便要擬旨,命齊郡郡丞張須陀、東萊郡守來護兒、江都郡丞王世充、營養將軍楊善會等全力剿賊。

楊廣下了決心之后,剿賊的工作果然得到了偉大的進展,王世充張須陀相繼傳來捷報,但因此而喪命的百姓何止萬數?

大業九年一年,因戰亂而死亡的大隋百姓,何止百萬之眾?

殺伐之后,大業十年不快不慢地到來,楊廣再次提出東征的議案,“黃帝五十二戰,成湯二十七征,方乃德施諸侯,令行天下。”

殿中百官心中雖不以為然,卻沒有一個出聲,他們都知楊廣此時已是鬼迷心竅,誰還敢出聲觸他的霉頭?

詔令發布之后,全國再次動員征兵,仍是到涿郡集結,向遼東進發。

第一次東征時,士兵們是穿戴整齊,共有一百一十三萬人,號稱兩百萬之眾。

第二次東征時,人數與第一次相差不多,整體還算順利,但這次的士卒總數卻只有四十余萬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士兵無心戀戰,逃亡者相繼不絕。

即便楊廣在涿郡祭祀黃帝,斬逃亡者,以血涂抹戰鼓,亦不能制止士兵的潰逃。

盡管如此,士卒還是越來越少,楊廣不得不一路停歇,不時整理隊伍。

楊廣督戰懷遠鎮時,各地兵馬失期不至,此時已是夏盡秋來了。

好在高句麗經歷兩次征伐后,也呈現出疲態困憊,加之百濟王義慈突然強硬,與新羅同時上表朝廷,表示愿意臣服楊廣;高句麗王高元在乙德文支和淵太祛的建議下,派遣使者請降。

與此同時,楊廣似乎也厭煩了戰事,眼見大軍將勝之際,卻同意了高句麗的投降。

八月,楊廣下令班師還朝,第三次東征算是到此結束了。

時間很快就到了大業十年的年底,按照慣例,每年年底要舉行大朝會,四夷君主要來臣服。

楊廣在朝會前,征高元入朝。

面對這個征召,高元惶惶不安,思前想后之下,還是再次無視了楊廣的邀請。

楊廣原本是想借高元來展示一下威風,可高元再一次爽約了,這不是明擺著打自己臉嗎?

楊廣沒等到高元,心情難掩悲憤,大醉而歌曰,“徒有歸飛心,無復因風力。”空有雄心,再也沒有借助長風翱翔的力氣了。

郁悶之余,楊廣只得把怒氣發泄在斛斯政身上。

斛斯政被綁在柱子上,楊廣讓百官們輪流射箭千刀萬剮,讓百官來品嘗他的肉。可是有些官員為了表現忠誠,居然吃飽了,剩下骨頭再銼骨揚灰。

可是,這對于整個局勢有什么影響

楊廣聞之大怒,意欲再次征伐。

可連小孩子都能看出,隋室已無力再次征伐,于是百官連番勸諫,最終令楊廣平息了這個念頭。

好在高麗的情況也并沒什么好的,高元在楊廣郁郁寡歡的時候,也在惶惶不安中離開了人世,只留下一個還沒成年的孩子繼承他的王位。然則這個時候,高句麗兩大權臣淵太祚和乙支文德發生了沖突,致使高麗出現分裂的態勢。

國際上的形勢趨于平靜,國內的反賊卻死灰復燃;到了大業十年和十一年,造反風潮再次風起云涌,而且氣勢更加浩大。

杜伏威在江淮起兵,屢敗官兵,擁兵十余萬;瓦崗寨翟讓和李密擁兵二十余萬;清河郡竇建德收集高士達和張金稱叛軍,再起舉兵,兵力二十余萬,攻城掠寨,聲勢浩大。

還有河北魏刀兒擁兵十余萬,盧明月在豆子崗再次東山再起,渡過黃河進占齊軍祝阿縣,和齊郡左孝友的十萬大軍呼應。

此外還有各地造反者上百支,逐漸由農民造反轉變為各地豪族造反;他們不再局限于鄉村,而是攻打郡縣,據城為王,開始嚴重威脅到了大隋王朝的根基。

此時的楊廣已被此起彼伏的造反弄得焦頭爛額,以前的造反只在鄉村,但現在的造反大多是地方豪門;他們攻城掠郡,殺死官吏,擊敗隋軍。

各地噩耗接二連三傳來,去年楊廣發了狠,將江南平亂不力的吐萬緒和魚俱羅雙雙免職問罪;魚俱羅身受箭傷,病死在回京路上,吐萬緒則死在大理寺獄中。

不僅是地方造反,楊廣同時還關注上層人物的異心,去年楊義臣因為聲望太高,擁兵十余萬,被御史彈劾他擅自任命屬官,因而被楊廣猜忌,罷黜兵權后不久病逝。

同年,延安人劉迦論勾結稽胡,自稱皇王,起兵造反。

楊廣命左驍衛大將軍屈突通為關內討捕大使發兵擊之,于上郡大敗叛軍,斬劉迦論及其兵將萬余。

然則,反叛雖然平息,劉迦論所帶來的危害,卻更為嚴重。

突厥可汗咄吉那鷹隼般的目光,已開始凝視中原,露出了猙獰的面容......

新書推薦:


上一章  |  隋朝大老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