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老板410一征高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隋朝大老板 >>隋朝大老板最新章節列表 >> 410一征高麗

410一征高麗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13日  作者:李四嘆花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李四嘆花 | 隋朝大老板 


熱門推薦:

大業六年,大隋朝盛極一時,楊廣的胸懷也膨脹到最大化,遂下詔命高麗王高元入朝進貢并解釋三年前與突厥暗通款曲的事。≧↖頂≧↖點≧↖小≧↖說,w£ww..co≯m

此外,楊廣又解下江都游玩大觀園之機,暗暗做著動員軍將和收集糧草的第二手準備。

楊廣強令天下的富人們為國家購買軍馬,一匹軍馬的價格居然因此而飆升到十萬錢;同時,命各地官吏細心挑選、查驗兵器,“務令精新”,如果發現有粗制濫造的,負責檢查的人一律斬首。

而經過了一年多的建設,臨滄城也早就如同一顆巨星般在南中冉冉升起。

蘇游早在半年前就把從戰爭中得來的一千五百俘虜從段如珪處換來了大量的糧食,以保證青黃不接,隨后呂笙和蘇云帆先后歸來,不僅僅帶來了大量生活物資,而且有不少逐利的商人.......

經過了一年的時間,臨滄城也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變得偉大起來,不但是南中,就算是更遠地方的人也希望來此開開眼界。

于是臨滄城的流動人口也之前大了不知多少倍,蘇游甚至可以招募到上百勞工繼續生產鋼鐵;蘇游和蘇云帆這段時間也在絞盡心機地發明著后世才能出現的產品,努力使這些產品都能變成糧食和財富。

因為大量商人和各地慕名而來的無業者的加入,臨滄城漸漸變得繁華起來,隱隱成為了南中第一大城。

當然,蘇游在此建城并不是為了玩大富翁游戲的,他之所以要吸引人才,還是想著為我所用,事實上,在蘇游開出的高薪下,越來越多的無業游民加入了他的護衛隊伍中,使得這支隊伍的人數慢慢增加到了一千人.......

但這并不是蘇游的最終目標。

此時,正是大業七年的二月,蘇游正在為壯大自己而暗暗努力時,楊廣坐龍船從江都出發,北上涿郡。

二月二十六日,楊廣以高元不來朝見之名,正式頒布了征討高麗的詔書。要求全**隊向涿郡聚集,又發江淮以南水手一萬人,弩手三萬人,嶺南排镩手三萬人,于是四遠奔赴如流。

以來護兒為郡守的東萊領受了造船三百艘的任務。

結果,民工們夜以繼日地泡在水里,腰身以下因此而腐爛生蛆,死亡比例竟高達百分之四十。運送軍需及糧食的民工有數十萬人,填咽于道,晝夜不絕,死者相枕,臭穢盈路,天下騷動。

離涿郡最近的山東,因為地利之便,自然受到了隋煬帝的特別“眷愛”。——還有一個原因,大概是因為山東地方原本就是北齊的故土,楊廣并沒有真正把這些人民放在自己的心上。

恰逢洪災突降,田園毀壞,物價飛漲,偏偏官吏又是橫征暴斂,百般壓榨,老百姓怨聲載道。于是,整個山東變成了一個大大的火藥桶。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注定要在沉默中消亡。

現在,這個早已經干得不能再干的火藥桶,就等著那么一顆小火星了。

終于,在那個注定的年注定的月——大業七年三月,這顆火星出現了,他的名字叫做王薄。王薄本是齊郡鄒平的一個小鐵匠。因為不堪忍受政府的橫征暴斂,他聚集數百群眾,占據長白山,正式舉起了反隋的大旗,轟轟烈烈的隋末農民大起義就從這一刻拉開了序幕。

王薄給自己取了一個綽號,叫做“知世郎”,意思是說他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為了吸引更多的群眾入伙,他還特地創作了一首《勿向遼東浪死歌》,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別去遼東白白送死之歌》。

歌詞大概是這么唱的——“長白山頭知世郎,純著紅羅錦背襠,長矟侵天半,輪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聞官軍至,提劍向前蕩。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

這首歌的文辭雖然粗糙,但立意大膽,風格十分獨特,大概可以與后世王巢的“菊花殺”有得一拼,頓時給給沉悶已久的大隋樂壇帶來了一陣清新的空氣。

王薄一夜之間就火了,他的肖像很快就貼遍了山東各州府郡縣的城墻,那顆原本不值錢的腦袋現在也變得有市無價了。憑借著這首主打歌,王薄奠定了自己在山東樂壇乃至大隋樂壇無可撼動的領袖地位,其《勿向遼東浪死歌》連續幾年都高高占據大隋流行音樂排行榜的榜首。

偶像的力量是巨大的,受王薄感召,越來越多的人民群眾揭竿而起,唱著他們的主打歌,投身到反對楊廣暴.政的斗爭中。起義的烽火好似雨后春筍一般,一簇接一簇地冒了出來。

同年,平原郡劉霸道起義。

劉霸道家在平原郡東的豆子坑旁,世代為官,資產富厚。劉霸道喜好游俠,他家的食客數百人,隋末民變起,很多人依附于劉霸道,劉霸道擁有十幾萬部眾,號稱“阿舅賊”。

同年,清河郡孫安祖起義。

隋末清河漳南人孫安祖,因為這年夏天遭受水災,妻子餓死,官府仍迫其服兵役,憤而擊殺縣令,逃匿竇建德家。因官府追捕甚急,建德乃助其起義,入高雞泊自號將軍摸羊公。同年,信都人高土達竇建德先后起義。

信都人高士達率眾于清河起義,以高雞泊為根據地,繼與竇建德部會合,自稱東海公。竇建德因勇敢被選為二百人長,因幫助孫安祖起義,被官府追捕,其家屬被殺,竇建德率所部二百人在家鄉清河漳南起義,投高雞泊高士達,任司兵。同年,清河人張金稱起義,以河曲為根據地,眾至數萬。

不管怎么說,這些起義的規模都非常小,嚴格說來,似乎稱為暴.動要更加合適一些。楊廣壓根就沒把這些小規模的民變放在心上。此時,他的心中就惦記著一件事兒,那就是要一舉拿下高麗!

所以,規模巨大的征兵工作依然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而王薄的起義軍在裴長才和石子河的率領下殺到了齊郡。

大隋實行的是府兵制,兵士戰時出兵,閑時種田,不過當兵可以免除稅役,所以還是很多人喜歡當兵。張須陀愛兵如子,此時正放任手下回家種田。裴長才和石子河就是抓住這個漏洞才會攻打歷城。

然后,張須陀帶著兩個護衛就殺了出來,再加上他的兩個學生秦叔寶和羅士信的話,也一共只有五騎。

張須陀武功高強,羅士信力大無比,秦叔寶的全面就更不用說了,他們三人一出,頓時身陷重圍之中,而后大殺四方,如入無人之地......

援兵到來時,義軍大潰。

張須陀返回齊郡后,當即自作主張開倉放糧。

張須陀大敗義軍時,楊廣已經到了涿郡的臨朔宮中,他聽了張須陀私自開倉的消息后,并不以為意。

一直到了大業八年二月,楊廣集結的兵力才悉數到達,共有一百一十三萬,號稱兩百萬大軍,分兩路殺向高麗國都。

先鋒軍前行,后軍繼進,相隔四十里,最后是楊廣坐鎮的御營六軍。

歷時四十天,大軍才出盡涿郡城,這些軍隊旌旗招展,綿亙九百六十里,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儀容了。

到了途中時,楊廣又命兵部尚書段文振為左侯衛出南蘇道。

段文振此時已是身患重病,接令而行后,十余日便給楊廣傳來了自己的死耗;同一時間,先鋒大將已沖殺到了高麗的遼東城,右屯衛大將軍麥鐵杖為國捐軀.....

楊廣聽說麥鐵杖戰死,當即追封他為宿郡公,令他的長子麥孟才襲爵。

在隋軍的大肆進攻之下,遼東城城垣塌陷,高麗守軍懸白旗乞降。可是將領們沒有楊廣旨意既不敢接受,也不敢繼續攻擊,只好停戰,一邊急向御營報告楊廣。

等到指示回來,守軍已把缺口填住,恢復抵抗。一連三次,大軍的指令都被耽誤,以致那個并不堅固的孤城,竟不可動搖。.

等到楊廣到得遼東城時,只能望城興嘆,——這遼東城城墻不高,壕溝不深,怎么就攻不下來呢?

事實上,這些被征召而來的士卒都已是“三而竭”了。

另一邊,來護兒率領的二十萬水軍以蛙跳戰術,直接攻打高麗王城,迫到王城時,卻發現王城四門大開。面對高麗擺出的空城計,周法尚極力勸阻,來護兒卻孤軍深入,那想到才進城門洞就遭遇了伏擊?

幾番沖殺之下,來護兒狼狽而逃,再不敢前進。

宇文述、于仲文、薛世雄、趙孝材、衛文升、崔弘升等九路齊出,一齊往高麗王城殺來。宇文述七站七勝,到得王城時又遭遇了高麗王的派出的大臣詐降,竟也遭遇伏兵,一戰而逃。

九路大軍,只有衛文升一路獨全。

楊廣看著遼東城下的己方疲憊士卒,又陸續聽說前方各將傳來敗信,甚至連軍械也都丟了大半,最后也只得收軍往還,只留民部尚書樊子蓋留守涿郡。

一征遼東,虎頭蛇尾。

新書推薦:


上一章  |  隋朝大老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