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老板351閑話武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隋朝大老板 >>隋朝大老板最新章節列表 >> 351閑話武舉

351閑話武舉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19日  作者:李四嘆花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李四嘆花 | 隋朝大老板 


蘇游離開來府以后,總算是松了口氣,一來是因為解決了云帆和來雁北的相處問題,二則是因為把圖蘭朵的事向來雁北通了氣。()

由于時間倉促,把圖蘭朵納為妾室也只能是提上日程而已,這也算是給了她一個交代。

起初,蘇游還以為這個時代有通房丫頭之說,還以為來雁北的侍女霜兒遲早會在來雁北的暗示下與自己圓房的,后來他才意識到這是自己看《紅樓夢》后形成的一種誤區。

通房丫鬟這個詞不屬于隋朝,也同樣不屬于之后的唐朝或宋朝,它最早以文字形式出現是在明朝萬歷年間,在萬歷時期浙江的《新昌縣志》中記載,“家殷富者,多蓄侍婢與通房,士概以媵女為妾”——以“媵女為妾”這句話,其實就表達了當時士大夫的傾向。

然則,當時的大名士王陽明曾批評這種傾向,其措辭大概是說“華夏是禮儀之邦,拉人**是要經過一個儀式滴,通房丫鬟是不婚而媾,非禮野.合,是蒙古人帶來的**習氣。”

因為王陽明的鞭撻,再加上《大明律》從來沒有承認通房丫鬟的存在,所以整個明朝,通房丫鬟不僅是法律上沒有一點地位,而是法律壓根就不承認它的存在;士大夫如果膽敢聲稱自己家中有通房,那基本不要做官了,御史會說他是無德**。

曹大大應該算是第一個把“通房丫鬟”寫入文學作品的人罷,因為他生活的時代,律法中承認了通房丫鬟的存在。

蘇游算是誤讀了《紅樓夢》,但他總算是個不拘小節的人,大約魏晉**中也不會在意不告而娶,所以他與圖蘭朵的那點破事在來雁北的默許下,也就變得理所當然起來了。

這樣胡亂過了三天,蘇游便依約去接了來雁北回家。

來雁北回到家后,自是與圖蘭朵惺惺相惜,擁抱著哭了一場,當然這也只是表面現象,蘇游并沒有太多的勇氣了解事情的真相,于是借口著關心科舉和武舉的事,便早早出了門。

科舉沒什么好說的,也還與蘇游當年考時一樣,先是用琴棋海選,再而是考策論,殿試時再吟詩作畫.......

至于武舉,倒分成了兩個考場,五品以上官員的子侄考甲榜,五品以下的官員子弟以及舉薦上來的野孩子則考乙榜,這與魏晉時候流行的上品下品的分法多有相似之處。()

蘇游明知這是既得利益者搞出來維護他們利益的手段,但他卻可恥地保持了沉默;一來是因為這其中與自己沒什么利益沖突,再而是掂量著自己憑一己之力也斗不過那些制定規則的人。

更重要的,世上本就有“窮文富武”這么一說,即便那些考武舉的孩子進不了榜單,也并不愁吃不上飯。

渾渾噩噩間,時間又過去了五天。

這一天中午,隨著太陽漸漸爬到最高處,東都的各大酒肆中開始熱鬧起來,隨處可見攜帶兵器的武人,今天武舉考完了第一科騎射;很多考生都放松了下來,他們三五成群,飲酒作樂。

蘇游現在已是大土豪,自然不能免俗,他早就在大白樓擺下了筵席,為的便是秦叔寶等人放松放松心情。

太白樓是文人來往的地方,蘇游自詡為文人,所以宴會便定在此處;最重要的原因,恐怕還是因為太白樓離蘇游家相距就近的緣故吧?

蘇游坐了主位,下面便是蘇云帆王伯當呂笙等人,另外一排則是溫大有秦叔寶單雄信李天逸。

坐定之后,蘇游說完開場白,眾人便喝起了酒來。

蘇游已經很長時間沒喝醉生夢死了,但這一桌上除了他與蘇云帆之外,其余人都是舞槍弄棒的少年,寶劍、快馬、烈酒.......只有這些才最與他們般配。

蘇游的歲數畢竟擺在那兒,喝了他們的幾輪敬酒后,便開始有些精神恍惚,聽著眾人聊來聊去聊到今天的考試時。

蘇游便端著酒杯,笑盈盈地問溫大有等人道,“你們今天考得如何?”

溫大有微笑著點了點頭,秦叔寶和單雄信也是如此,倒是李天逸有些郁悶地說道,“先生,我怕是辜負了你的舉薦了。”

“哦,怎么回事?”蘇游看著一臉如喪考妣的李天逸,不由得追問道。

“考騎射其實很簡單,滿分十分,騎馬奔一千步,完成三個簡單的控馬動作,每個動作一分;然后是騎射步射各射三箭,一共六分;如果射中靶心再加一彩,最高可以獲得六彩,騎射我沒問題,三箭全中,但步射是八斗弓,我對步弓不行,三箭射飛兩箭,唉!算是完蛋了。”

李天逸一發完牢騷,秦叔寶和溫大有皆嘆道,“其實今天很多人都栽在了步弓上!”

蘇云帆卻有些不解地問道,“天逸哥射飛了兩箭,也還能得八分嘛。”

李天逸則強笑起來,“最多只能得八分,但綜合分鐵定是被扣掉了,我能得七分就不錯了;要是低于七分,只怕是想考下一科都沒資格了。”

溫大有聽著李天逸難過,遂安慰道,“主要咱們事先不知要考步弓,只說騎射,所以之前我們都沒做這方面的練習;最惡心的是,他們提供的弓讓人用得不自在,加之今早風也大,許多人都是瞄頭打尾的。我雖僥幸中了靶,卻也只有一箭射中靶心。”

說完這話,他又不由得轉向秦叔寶,“不過也有發揮很出色的人,比如說叔寶,無論步弓騎弓,箭箭射中靶心,連加六彩,連考官都給他鼓掌。”

秦瓊有些不好意思地搖搖頭,“大有兄只看到我的閃光點,卻沒看到我發揮失常的地方啊,我做控馬動作時,便出現了兩處失誤,怕是要被扣掉一兩份了;排在我前面考試的人,倒是樣樣精通,怕是會名列第一了。”

“還有比叔寶更優秀的人?叔寶沒問問他名字嗎?”蘇游聽了秦瓊之語,只當他是謙虛來著,蘇游的印象中也有幾個隋唐英雄比秦瓊出色的,但宇文成都李玄霸裴元慶侯君集這些人已經不需要考試了,李玄霸羅士信這些人年紀卻還小.......

“他叫徐世績,剛滿十六歲,算起來還是我的老鄉呢。”

“徐世績?”

蘇游喃喃自語起來,他對徐世績自是清楚不過了,徐世績字懋功,在《隋唐演義》中,他算是一個智勇雙全的人物;而在正史上,他降唐后被李淵賜姓,改名為李勣,后來更是在殲滅高麗和突厥的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他也因此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徐世績有才,這是毋庸置疑的,但他的人品,卻并不被蘇游看在眼里。

在原本的歷史中,竇建德攻破黎陽,俘獲了徐世績的老父,本已逃跑的徐世績萬般無奈之下投降了竇建德;竇建德對他相待甚厚,讓其統領本部人馬,可他卻一心想要回歸李唐,竟想著出兵襲擊竇建德。

事敗后,徐世績孤身逃亡,把老父丟在竇建德處;相比起徐世績,竇建德真可謂寬厚了,竇建德不僅沒有殺他的父親,還把他老父還給了他。

可徐世績并沒有知恩圖報,在竇建德被李唐俘獲押到長安斬首時,徐世績并沒有出面說半句好話。

除了這件事,還有一件事可以看出他的人品。

也就是瓦崗時期,李密誅殺翟讓后便放了徐世績一馬,徐世績屯兵黎陽,仍然認李密為主;可李密被王世充擊敗之后,他卻不率軍來主動救援,李密不得已只能西進關中投了李唐。

當魏征代表李唐前來招撫徐世績時,他決意投降,并將土地人口軍人數目等造冊讓使者送往長安,然而,卻打著魏公李密的旗號,說是獻給李密,然后再讓李密轉交。

李淵有些奇怪,忙詢問原委。那個使者說,徐世績乃魏公部下,今日魏公降唐,所以他所轄的土地人口皆應該由魏公李密親自獻給唐皇為好,他不敢擅自將此獻給唐皇。

李淵大喜,認為李世績是個純臣,這才賜徐世績姓李,封為萊國公,黎陽總管,后又封為右武侯大將軍,統率河南山東之兵以拒王世充,竇建德。

徐世績表現了他的純臣之心,李淵卻因此猜忌李密了。

如果這還不能說明人品的話,還有一條最重要的,也就是說徐世績跟隨那個主子,那個主子最后都會功敗垂成,比如說翟讓、比如說李密、比如說竇建德.......

從這個層面上說,徐世績已不只是三姓家奴了,明明就是一顆人見人躲的掃帚星啊。

蘇游聽到徐世績這個名字后便開始神游,眾人見他沉思,說話之聲便小了許多。

蘇云帆卻有些不解地問道,“老爸,你聽說過這個徐世績嗎?”

座中諸人中,只有蘇云帆和蘇游是穿越者,蘇云帆的問題顯然還有潛臺詞,那就是,——如果蘇游之前就聽過徐世績的名字,說不定這徐世績就是一個歷史名人,接下來他要做的當然就是在他尚未發跡前跟他搞搞關系啦。

蘇游當然沒有忘記小時候給蘇云帆講過一些《隋唐演義》片段的事,只是那時候自己口中的徐世績還叫“徐懋功”,更因為自己對徐世績有些成見,所以對他的事跡總還是能略則略的。

現在,蘇游果斷違心地搖了搖頭。

蘇云帆便有些失望。

PS:據《史記》:孔夫子就是叔梁紇與顏徵野.合的結果....


上一章  |  隋朝大老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