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小伙伴公司旗下的動漫事業部,起源于亞城木夢葉工作室。這家工作室原本是王啟年和小香共同擁有的私人資產,不過,考慮到漫畫版權的改編和開發,需要動用小伙伴公司的資源,所以,亞城木夢葉工作室被小伙伴公司以1億元的價格收購。
雖然,收購的代價有點貴,但考慮到每年亞城木夢葉工作室的漫畫作品的出版和周邊版權在整個社會上產生的總產值,不低于1億元。至于純稿費收入,每年也超過500多萬元收入。用股市里面常用的市盈率指標來衡量,亞城木夢葉工作室相當于以20倍市盈率被收購。假設工作室一直維持這個業績,需要20年時間可以通過賺錢收回投資成本。
不過,帳可不能這么算,亞城木夢葉工作室,最值錢的部分是王啟年的創意,有他源源不斷提供創意,未來隨時有可能出現爆炸式增長。與此同時,工作室已經有的版權《薔薇少女》等等,已經遠遠不斷產生改編方面利益,所以,收購亞城木夢葉工作室,最大的好處是王啟年的創意和精力,全部都集中在小伙伴公司內幕,這是公司董事會最贊成的一個恰當理由。
偉大的企業家,一個企業的優秀掌舵人,是企業最大的財富。一個天才領導一群庸才,可以創造無數奇跡。而如果一個公司僅僅是一堆的人才,而沒有驚世的天才領導,對于未來趨勢認識不清,運氣好還能繼續吃老本,運氣不好可能就會漸漸衰落。
王啟年的工作和精力,被小伙伴公司認定為最寶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這也是為什么,公司一定要花費1億元。把亞城木夢葉工作室徹底收編,避免王啟年精力放在小伙伴公司以外。
總而言之,公司的股東們。理直氣壯的要“剝削”他這個老板,壓榨老板的“剩余價值”不得不讓王啟年感覺很囧——《資本論》寫錯了嗎?員工也有壓榨老板剩余價值的可能。只要這個老板的是公司的核心生產力。
另外,小伙伴公司收購亞城木夢葉工作室百分之百股權,并不是真的轉賬給了王啟年和小香私人賬戶上,而是注入了到工作室的賬戶上,作為今后工作室運營的資本。等于是亞城木夢葉工作室,可以自由調動1億資金進行投資。
所以說,表面上是一億元收購,但錢還是在小伙伴公司內部流轉。等于是沒有耗費資金。
只不過,收購了亞城木夢葉工作室之后,小伙伴公司組建動漫事業部,這個動作事業部,其實是以亞城木夢葉工作室主導,也就是王啟年和小香共同領導。
目前,工作室第一個大手筆的項目,就是改編《薔薇少女》的動畫!
《薔薇少女》的動畫改編,是小伙伴動漫事業部的首次試水。5000萬元的投資預算,就可以知道。小伙伴公司最大的優勢是——不差錢!此外,一個知名的漫畫版權,改編為動畫。更容易獲得成功。
再加上,《薔薇少女》已經成功改編了游戲版,即使動畫市場反響一般般,沒有能夠靠著動畫作品本身賺錢,也就當是給游戲做了一次宣傳。
當然了,高達5000萬元的預算,說明小伙伴公司還是非常用心,希望打造出比較精良的作品。
大電影和tv動畫,這兩者如果品質得到了市場認可。形成了風氣。那么,小伙伴公司就可以把觸角伸到動畫市場。
動畫市場本身雖然遠遠不如電影、電視劇和游戲市場那么有前途。但是,動畫市場的周邊商品開發。比如玩具、文具和游樂園,這都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大市場。
再加上,小伙伴公司立志于做大娛樂,一切跟娛樂相關的產業,只要是合法的,都是將觸須伸出那個領域,怎么可能放過動畫這一塊市場?
很多人誤以為動畫市場在中國沒有搞頭,但實際上,未來《喜羊羊系列》和《秦時明月》等等一系列的成功動畫,都證明了,即使在中國做動畫,也是非常有前途的。
《喜羊羊》系列是tv動畫和大電影全面豐收,甚至,還在全世界傾銷,在動漫大國日本的市場上,也有一定知名度,就可以知道,其實,后來中國的動漫,并不是很多人批評的那么若。很多青年和成年人不喜歡的兒童動畫領域,其實,國內的創作能力是很強的。
至于《秦時明月》這部青年向的武俠動畫,既賺了利潤,又賺了口碑。一開始是被忽視的,但經過很多年的發展之后,還是釋放出耀眼的光芒。
《秦時明月》的成功,一方面說明了在中國市場做動畫,并不一定非要做低齡向的動畫才能賺錢,做青年人和成年人也看的動畫,同樣會有市場,只不過這一塊市場需要很長時間和耐心去培育。另外,也說明了做動畫要不斷的堅持,也許一開始沒有獲得收獲。但有誠意并且一直在進步,粉絲肯定是會像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多!
《薔薇少女》跟《喜羊羊》、《秦時明月》的類型都不一樣!是否能成功,這是未知數,但是,害怕失敗就不去冒險,這絕不是小伙伴的風格!
實際上,這些年王啟年雖然找準一個個的風口,但低下的員工可不知道,大家都是在冒險精神下,勇于創新和闖關,才取得了不俗的成功。
所以,小伙伴公司一直不缺創新和冒險的基因,也從來不畏懼失敗!因為,從事娛樂和互聯網產業,經歷過的失敗太多太多了。正是因為,看過和經歷過的失敗多,所以,才讓這個市場少數的贏家,可以獲得遠遠超過傳統行業的輝煌!
為了布局漫畫行業,小伙伴公司選擇跟雜志合作——《bj卡通》雜志!這家雜志原本的主管單位是bj出版集團,雖然理論上應該不差錢,但實際上還是很差錢,不能像一些民營企業那樣任性的燒錢。
與此同時。《bj卡通》屬于國營出版單位旗下的資產,也不可能隨便的出售。畢竟,國內的雜志刊號資源價值,遠遠超過了出版書號價值。
國內雜志刊號一共采油8000多個,申請的難度,比互聯網上注冊一個網址要難多了。直接買下雜志的難度,比在互聯網上創辦一家網站的難度要高得多。
所以,小伙伴公司選擇跟bj出版集團公司合作,共同組建一家bj小伙伴卡通雜志公司,bj出版集團占49的股權,小伙伴公司占51的股權,這家公司獲得《bj卡通》雜志未來十五年的經營權。
今后,《bj卡通》的實際經營權歸bj小伙伴卡通雜志公司所有,不過,這家公司每年要向bj出版集團繳納50萬元的雜志社的經營承包的租金。
這種合作方式,《bj卡通》的實際產權,還是國營出版社持有的。而僅僅是把雜志社經營權,承包給了小伙伴公司,每年bj出版集團公司可以旱澇保收的獲得50萬元的租金。
之所以,這么順利,因為《bj卡通》已經成為了日落西山了……整個國內動漫類型的刊物,無論是正規的還是非正規的,全都是在走下坡路。
就拿《bj卡通》雜志來說,幾年前每期銷量十多萬本,效益是比較理想的。靠著雜志熱銷,孵化了不少熱門的漫畫,通過出版單行本,以及跟央視合作改編動畫片,都讓《bj卡通》雜志曾賺了不少的利潤。但是,現如今的《bj卡通》銷量下滑到了每期僅僅8000多冊,即使是支付亞城木夢葉新作《飄渺之旅》漫畫版的稿費,也是支付不起,拖欠了快有半年時間了。
由于債權問題,還有雜志社員工的工資拖欠問題,讓bj出版集團感覺到焦頭爛額。現在,小伙伴員工肯出手,把雜志社的經營權承包下來,并且,雜志社的50多名員工的工資,也由小伙伴公司支付,這自然是皆大歡喜的合作了!
經手了《bj卡通》之后,王啟年建議下,雜志進行了改版——
第一步,去除掉大量的廣告,因為,這些廣告本身已經沒有多少效益,反而像牛皮癬一般,影響了讀者的閱讀體驗。第二步,增加對原創漫畫進行約稿,減少一些小說、笑話段子、散文之類內容。第三步,雜志里面更多與粉絲互動,廣告內容換成了贈送小禮品資訊。比如,每期雜志里面,隨機贈送1元5元的小伙伴錢包現金劵,用戶有小伙伴通行證帳號,并且激活了小伙伴錢包,那么,自然可以在線激活現金券,現金券在小伙伴線上和線下平臺消費,等同于現金!
此外,雜志終止了跟很多廣告商合作,原本的廣告內容,基本上是給旗下的漫畫單行本、周邊產品,以及小伙伴公司的其他產品打廣告。
簡單說,收購《bj卡通》雜志后,王啟年可并沒有指望這家雜志賺錢,反而是把這款雜志當作擴張小伙伴公司娛樂生態的擴張。靠著這個雜志,可以讓小伙伴公司把觸角伸的更長遠,除了互聯網和影院以外,也同樣會有小伙伴公司的新的內容平臺。
讓小伙伴公司的娛樂內容,無所不在,這就是王啟年定下的長遠目標。小伙伴公司目前很多短期、中期和長期的戰術,其實都是在給這個最終目標服務!(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