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娛樂鬼才第三百一十一章 價值投機(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重生之娛樂鬼才 >>重生之娛樂鬼才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一章 價值投機(三)

第三百一十一章 價值投機(三)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08日  作者:香港大亨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香港大亨 | 重生之娛樂鬼才 

格雷厄姆時代的投資邏輯是要便宜,便宜才有安全邊際。▲∴▲∴,建立在安全邊際的基礎上,其后再考慮賺錢的事情。比如,1塊錢買入四五塊錢的資產。即使這個資產低增長、微利甚至是虧損的。需要等市場轉暖,甚至是市場先生瘋了,有人愿意出三四塊錢,甚至十塊錢買下這個資產,就獲得了幾倍至十倍利益。

格雷厄姆這個模式,是建立在29年美國股市大崩盤,無數的股票都很廉價的基礎上。

不過,當年格雷厄姆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在29年美國股市崩盤后,格雷厄姆的的公司也受到沖擊,因為很多股東和客戶擠兌,都差點破產,幸虧格雷厄姆的岳父,注入了幾萬美元資產現金,讓格雷厄姆公司免于破產清盤。因為熬過了冬天,格雷厄姆神話,得以持續下去。而在30年代50年代,才是格雷厄姆的投資理念成熟,穩定獲得回報的時期。而且,在這段時間內,格雷厄姆培養了一堆的價值投資大師級人物,這些格雷厄姆的弟子們,都紛紛創造了一個個的奇跡。

格雷厄姆的幾大弟子,也基本都是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溫莎基金的約翰.內夫,指數基金的創始人約翰.博格,107歲高壽華爾街最長壽的的資深股票投資人歐文.卡恩,沃爾特.施洛斯公司的創始人……他們全部都是價值投資稱著的長期優秀的投資者,幾十年內年化投資收益率1225之間。

有給客戶創造幾十倍收益率的,也有給客戶創造幾千倍收益率的。最成功是則是巴菲特,通過50多年投資,給他的股東們創造了數萬倍回報率。

人們說巴菲特不是最像格雷厄姆的,因為。格雷厄姆其他的弟子,更保守,更格雷厄姆。其實……這是誤解!

格雷厄姆是價值投資領域的孔子的話,巴菲特應該就是價值投資領域的孟子!

巴菲特才是像極了格雷厄姆,甚至,連有一個支持他事業的岳父。都是類似的!

根據巴菲特自述,年輕的時候,他師從格雷厄姆,掌握了非常正宗王道的價值投資理念。但是,那時候巴菲特還是一個窮逼,沒有多少本金。不過,巴菲特的岳父,幾乎把所有的財產,全部都給了巴菲特。讓他資金量更多一些。否則話,可能就沒有巴菲特的神話了。

總上所述——證券投資教父和股神,需要有一個好岳父。一個好岳父,可以減少十年奮斗。

當然了,這是歪樓了。巴菲特的成功投資,是建立在格雷厄姆框架上,加入了一點對于未來的分析和預測。比如,格雷厄姆撐過29年美國崩盤之后。幸運的遇到了股市長期低迷,可以很廉價買入股票的機會。巴菲特就沒有遇到。

因此,巴菲特開始不再選擇那些煙蒂股,煙蒂股雖然有安全邊際,但最多只有股價漲到凈資產以上的價值。而且,煙蒂股大多數冷門,長期沒有多少交易量。關鍵時想要變賣也不是那么容易。

所以,巴菲特在結合了股票價格安全,低市凈率、市盈率的基礎之上,再大膽的假設一下該公司未來的前景。所以,巴菲特敢于用3塊錢買一塊錢的資產。因為,他分析未來這個資產十年后可能增長到10塊塊錢,不亞于安全的煙蒂股的回報率。過20年之后,這個公司繼續增長的化,則有可能創造幾十塊錢,這樣一來,比較合理的價格,買入一家好公司股票,可能比非常低廉的價格買入平庸的公司或煙蒂股公司,更劃算。

巴菲特式投資,技術含量比格雷厄姆要高一些,不確定性也更強一些。當然,收益率方面,巴菲特也超過了格雷厄姆。

當然,巴菲特絕沒有否定格雷厄姆,而是因為,他實在沒有辦法,買到廉價的不可思議的股票,才會選擇以合理價格買入好公司。當然,如果是以比合理價格低廉的多的價格買入好公司股票,這就更棒了。而若是以遠遠高估的價格買入好公司的股票,則有可能會吃虧!

格雷厄姆靜態的價值投資,就是去菜市場買菜,把十塊錢的菜砍到了兩三塊錢買下。

巴菲特式價值投資則是動態的價值投資,相當于是買入了一只母雞,這只母雞今后會源源不斷下蛋,創造出比買入的母雞要高十倍二十倍的效益。

王啟年完全認同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投資邏輯。

但他在進一步,既長期進行價值投資,也也把握一些短期的投機機會!即使是投機,也基于價值的基礎上進行投機!

王啟年的價值投機邏輯是——合理的價格買入一只母雞,這個母雞未來存在不斷下蛋的可能,大家都認為這只母雞會下很多很多蛋,開始想想雞蛋會孵出小雞,小雞長大再生更多小雞,未來可能獲得成千上萬只雞,所以,他們愿意出比母雞合理價格貴很多倍購買的時候。于是,王啟年就愉悅的把母雞賣給那些出高價購買的人們,提前兌現人們對母雞未來業績增長的預期。

勝大無疑就是被很多人看好,認為前途無量的那只“母雞”!

2004年5月13日之后幾天內,小伙伴價值投資公司,斥資1200萬美元,在納斯達克市場上掃貨100萬股勝大的股票,平均每股12美元。

接下來幾個交易日,勝大的股價扶搖直上!

在5月24日,已經漲到16美元一股。也就是意味著,小伙伴公司已經在勝大這只股票上盈利了400萬美元,浮動盈利30!

而市場上無數人奔走,媒體上也在不斷評論。勝大市值,即將要追趕網易、搜狐、新浪三大門戶網站,擁有沖擊中概股市值第一寶座。

與此同時,陳天驕持股的市值。也超過了30億人民幣。當然了,王啟年知道,再過幾個月,勝大還會漲,陳天驕持股的市值,會增長到百億人民幣。短時間內。超越了網易丁磊,新希望劉永好之類的首富,成為新一屆中國首富。

當然,陳天驕因為股價大漲而速成的首富曇花一現,也僅維持幾個月。在媒體大肆報道陳天驕首富身份之后,其實,勝大股價已經下跌,然后,就不再是首富了。

所以說。資本市場上持股市值計算的首富,其實,有點不穩定。股價一漲就首富,股價一跌,首富又換人了。

在王啟年眼里,只有實實在在的凈資產排行的首富,才是真首富。以市值排的,并不是那么科學。

“老板。要拋掉嗎?”公司員工問道。

“別急,市場情緒還是很樂觀。華爾街和國內媒體,一面倒的吹噓勝大的前景,股價還可以吹上去!”王啟年微笑說道,“而勝大上市獲得了1.5億美元的資金很多嗎?一點也不多!我們可以炒勝大的股票,很少的股份就足以轉數以千萬美元利潤!小伙伴公司不會上市融資,但是……我們會炒那些上市公司的股票。股價上漲套現,代替我們自己的公司上市融資!”

王啟年的語氣,有點像一些神經病,牛市的時候大喊把股市當取款機,仿佛炒股賺錢很容易似的。

而實際上。大多數這種傻子,賺錢時到處宣揚,虧錢時候默不作聲顯得很低調。這很容易產生一種信息誤導。

但王啟年因為他的“能力圈”遠遠超過大多數人。

嗯,所謂能力圈,也就是巴菲特等等股神提出,只買很熟悉的公司或行業的資產。只有深入了解這個行業和公司,才能判斷,估值是貴還是便宜。對估值有一個合理的判斷之后,股價只有在合理估值之下,才會買入,否則,永遠都是等待,一直等到那個機會出現。如果等不到,也許幾十年都不會買入。

而價值投資者的耐心往往很好,忍耐了幾十年后,雖然不買,但一直跟蹤。也許,幾十年后,才會找到撿便宜的良機。比如,巴菲特年輕時候就看好可口可樂,但卻是在80年代,他都五十多歲了,才下手買了可口可樂的股票。

由此可見,價值投資者買入股票,是多么的謹慎和小心。

王啟年的能力圈,是對于未來的預知。不僅僅知道這些公司股價漲跌,更是基于行業未來的盈利做出的判斷。

實際上,很多人樂觀估計,其實也是基于對公司未來的看好。只不過,很容易太過于樂觀,股價一下子炒過頭,透支了未來的業績。

比如,勝大未來還會迎來增長,但是!

年內——勝大會沖擊40美元一股,市值會突破25億美元,超越三大門戶網站,摘取中國互聯網上市公司第一的寶座!

而勝大市值沖擊25億美元時,其公司是凈資產才不過是2億多美元。所以,這才是后來勝大股價沖高之后,持續多年低迷。因為,太貴了,透支了未來的發展。

再偉大的公司,價格貴了,投資者買入也得關燈吃面,很長一段時間內,得不到正回報,反而在品嘗苦果。

這就跟買入微軟公司股票一個道理,微軟在99年時,股價就高達42美元一股,市值逼近5000億美元。其后很多年,微軟都是大賺的,但其后十多年股價都沒有漲,99年追高買微軟的股東,可能需要用十多年才解套。有人吐槽,這是蓋茨年年都在拋售微軟的股票套利,造成微軟股價一直漲不起來。

但實際上,這與微軟在99年股價太過于高估,人們把未來業績的預期都提前透支了。于是,微軟其后用了十多年時間,賺到了利潤和資產,才能與其市值匹配。

所以,任何一家偉大的公司,人們太過于樂觀,股價炒成天價,都不值得持有!

勝大現在的市值,相對于此時的凈資產和盈利,其實,還是比較合理——30多倍市盈率!

年底勝大會沖到20多億美元的市值,市盈率則是超過60倍。這樣的估值,也許在納斯達克泡沫崩潰之前,不算什么!與后來a股創業板的公司比,估值也不算瘋狂。但,跟同一個時期的納斯達克互聯網上市公司比,則還是偏貴的——比很快要上市的騰訊市值還要高的多,比05年上市的百度也要高的多。

正是因此,市場對于勝大太樂觀,也是導致勝大的股價短期內會高估。

合理的價格買入,高估的時候拋售!

這其實……還是挺符合價值投資邏輯的!(未完待續。。)

第一更,感謝誅伐天下月票支持!u


上一章  |  重生之娛樂鬼才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