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電力強國735 銷售短板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超級電力強國 >>超級電力強國最新章節列表 >> 735 銷售短板

735 銷售短板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19日  作者:給您添蘑菇啦  分類: 都市小說 | > | 都市生活 | 給您添蘑菇啦 | 超級電力強國 


總有些事,不是靠人數或者資本能堆砌出來的,人們常說,離了誰地球都照轉,但在珅自,離了王樹杰,整個工程如何轉,真的沒人能說得清了。

本來幾個有經驗的老人兒湊一塊兒,也能勉強對付過來,然而有過全套經驗的老骨干只剩下一名,其余人都只是有些分類經驗,完全不具備統一管控的能力。

至于盧偉,雖是體育老師出身,但在幾年的磨礪中也有了不錯的技術底子,之前的工程他也是親自盯的,不過關鍵性問題或者研發上的技術決策,依然需要王樹杰拿大主意。

可以說,離了這位技術大拿,短時間內珅自真的有些轉不動了。對中國的企業家來說,在這個急速變革,技術為王的時代中,如何管理、把控好關鍵人才,如何儲備、培養后備人才,如何使每個人都變得“不那么必要”,將成為一個重要的功課。

說是恒電來支援項目,但“如何支援”,依然是一個問題。

珅自搞項目,也有經驗模板可以支撐,缺的是一個有資歷、有技術、有自信、有功底能總體把控的人

。盧偉唯有親自出馬,與恒電交涉后,恒電派出了研發副組長帶隊的7個人,其中包括維護測試組3個人,奔赴珅圳協助項目。

臨行前,張逸夫也說的很清楚,去支援的人,絕非在恒電的邊緣人物,而是骨干大將,支援兄弟企業,我們要拿出真誠,不要有消極的情緒,這段時間大家的工資待遇依然不變,已經與珅自商量好。他們的項目獎金同樣會真誠地分發給恒電的支援隊伍。

至于技術環節上,不必有那么多爾虞我詐,跟著他們的路子走。不要企圖得到他們的東西,也不要隨意傾吐自己的核心技術。如果拿不準,隨時跟公司溝通。

由于是已運行電廠的自動化改造工程,這個項目的開工,竟是比北漠自動化工程更早一些。計劃中,這個項目竣工之時,北漠項目也最多完成一半,這批有過完整經驗的人回歸隊伍,同樣也可以把經驗帶回來。在現場安裝、調試、改造方面,恒電的經驗遠不比珅自。

蕭詠的強行入場,在短時間內并沒有泛出什么波瀾。從張逸夫得知的情況來看,那邊也是好大喜功的主兒,對小設備不屑一顧,最終還是盯著自動化系統工程。本來王樹杰提出“由簡至繁”的方針很不錯,先從零件配件、plc設備起步,由小到大再到全,穩步發展,方便入行。也方便積累,“張盧聯盟”也說不出什么來。但尚晉技不如人,口才終究好一些。或者說跟蕭詠的思路更貼,這導致南森不斷地喊口號進軍自動化,具體事宜則推進緩慢,基本靠蕭詠跑關系。

蕭詠莫名的發現,自己原來的套路很難起作用。

通常來說,找機會結識一個領導,喝幾頓酒,劃拉個工程,錢到手再包出去。這就是標準套路。可這次,結識領導沒問題。喝酒卻最多只喝一頓,聽說自動化后。領導們都顧左右而言他,要么是近期沒計劃,要么是“來來,干杯!”

多數領導頭腦還是清醒的,拉皮.條的就是拉皮.條的,做不了明星經紀人。

蕭詠的壓力,也被他下意識地轉移到王樹杰等人頭上,一次會議比一比會議要嚴肅,他甚至埋怨大家總在公司憋著,不出去走動,要走出去,勤跑,才有業務。

這根本就是銷售的事情,病急亂投醫,以如此標準要求技術工程師,只讓人敢怒不敢言。

王樹杰無疑更為氣惱,但又沒有脾氣,只能聽著。

拿人家的手短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自己總不能扇自己的臉,是一定要做出點什么成果的。與恒電出走人員又回歸的情況不同,如今兩方公司的老總已經談崩了,自己沒有回頭路可走。在溝通與人際處理上的短板,讓他有苦難言,與尚晉相比,他無論是說服力還是殷勤程度都顯得那么稚嫩,反正惡心事和責任最后都落到他頭上,尚晉則是一天到晚捧著蕭詠四處跑,一副鞠躬盡瘁的樣子,自己反倒成了大閑人。

7月,恒電集團大廈奠基儀式舉行。

在區政府的支持下,博哥以火箭速度走完了建設流程,另外這也歸功于建筑設計院,在拿到土地之初恒電就已經委托設計,能在短時間內出圖也算難得了。

工地前,張逸夫與海甸區委書記共同剪彩,集團大廈正式開工。

未來兩年內,這座高93米,地上17層,底下3層的的大廈將拔地而起,近四萬平方米的建筑面積將滿足恒電絕大多數的工作需求,甚至有相當大的空間可以外租,這點要看屆時恒電的規模。

很多業內人士認為,恒電在這個時候投資數千萬到這上面,風險太大,不如擴建一下二修廠那邊的辦公樓滿足工作需求,這么搞資金太緊張了,還不是時候,中間如果資金鏈斷了,可就全完了。

他們卻不知道,恒電總共申請、獲得了多少政策方面的利益,有多方面政策的扶持,將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與此同時,在冀北的環保設備生產基地也在落實之中。

張逸夫對冀北總有種感情在,落地在此,又有與冀北電廠關系在前面,很多事辦起來都很順暢,一座工廠的土建建設比一座大樓簡單許多,難點在于為水電、網絡、自動化留出多少空間與底子。在新工廠建成之前,設備研發也沒有落下,新引進的一系列機床等設備先行進入了二修廠空曠已久的車間。選擇留在恒電的人也重新上班,去考取各類證件、文憑的人們也投入工作。常思平帶隊開始進行小規模的試驗性研發,重點是脫硫設備,逐項攻克,毫無疑問,這個過程中充滿了張逸夫的“建設性”意見。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的脫硫設備并非在理論基礎上原樣照搬,在很多細節上,要留出很多接口,方便與恒電自動化系統對接,為將來的煙氣監控系統留下空間,這又是領先了10年的事情了。

多管齊下,隨著北漠土建工程的逐項完成,自動化工程也正式展開。

這段時間,恒電自動化團隊在試驗室中逐項攻關,按照最初的設計思路,在與abb頻繁的交流中已經完成了大部分分散控制功能的研發,但這距離整體自動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實踐中,對于電廠安裝調試階段的難關恒電幾乎毫無經驗。

線纜通道、布線、留接口,硬軟接線等等,這些很實際的問題,必須是需要豐富經驗的。

按照合同,作為成套承包商的abb,在與設計院共同的聯合設計階段,就會與處理好這些問題,然而這是按照abb路子走的,與恒電e1會有差異,畢竟這次用到了正兒八經的工業現場總線。

這種時候,西門子的專業團隊發揮了作用,他們幾乎是全世界最希望e1成功投產的人了,再者,建設階段的線路設計也屬于總線咨詢的一部分,他們不遺余力地參與其中,abb與西門子雙方合作,這件事自然推進極快。恒電的技術人員也沒有閑著,他們幾乎不眨眼地緊隨老外忙活,必須盡快把技術、經驗學到手,這是近期公司的重點要求。張逸夫清楚,這樣的合作是暫時的,也許第二次、第三次西門子還會出力,但總有pro推廣成功的那一天,屆時西門子就不再需要恒電的幫助了,一切都要自己來。

各項目齊頭并進,張逸夫三頭六臂也難以照顧周全,這種時候向曉菲警告過無數次的問題終于出現了。

資金,資金,資金。

同一時間,每個項目都像是一個巨大的無底洞,在瘋狂吞錢,按照向曉菲的估測,環保設備廠一旦動工,老本兒和政策福利將岌岌可危,因為現在很多環保方面的福利都投入到了其它方面之中,這已經違規了,只是沒人追。

近期來看,集團大廈萬本無利,宿舍樓純粹福利,環保研發離盈利還有長遠的距離,自動化項目完工收款就更遠了,唯一能期待的中期款項也在一年后。目前能夠盈利的項目唯有微機保護。

向曉菲一直就詬病于張逸夫太過瘋狂的擴張,與正常的擴張不同,不管是開餐館還是搞零售,那些擴張都是能很快見利的,而張逸夫的擴張卻是清一色的長線,沒個兩三年根本沒得聊。

計劃中,這樣的財政難關,應該是靠巨大的微機保護利潤來攤平。

然而微機保護銷售卻只是細水慢流,新研發出的變壓器保護雖然通過電科院評測,卻還無人問津。

研發太拼命,項目太投入,太忽視銷售這一塊了。

此外,另一點沒有注意到的地方也浮現出來,恒電大多數的業務都在薊京附近,而微機保護只是電力系統中的一個小產品而已,要放眼全國的市場需要,才能創造足夠的銷路,單與華北局保持良好的關系,是遠遠不夠的。(未完待續)


上一章  |  超級電力強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