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鼎1894第四六一章 搶占文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立鼎1894 >>立鼎1894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六一章 搶占文萊

第四六一章 搶占文萊


更新時間:2015年08月04日  作者:魯東道夫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魯東道夫 | 立鼎1894 
就來讀


中國對英國的關系,從被動反擊到主動挑釁,這是一個堪稱革命性的改變。薩道義從頭到尾經歷了每個關鍵點,并在其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

1900年前后的大英帝國,是地球上毫無疑問的第一大國,盡管其國民生產總值早已經被美國超越,然而那畢竟是以國內市場為主的經濟實力。在國際市場影響力方面,英國毫無疑問是第一,無論進口還是出口,政治還是軍事,都具有不可撼動的主導地位。

但這一近乎真理的強大現實,本應該繼續幾十年的穩固格局,卻被楊浩一家子的突如其來徹底顛覆。

中國與列強爆發沖突以來,剛剛開拓的遠東貿易宣告崩潰。列強往中國的出口被時空走私來的“洋貨”完全取代,而西方所需的各種中國特產卻幾乎一點也拿不到。特別是在楊浩蓄意放出各種先進工業設備和產品之后,中國與西方世界再次出現巨大的貿易順差。

糟糕的是,各國的鈔票無法在中國實用,他們必須付出巨量的真金白銀硬通貨,尤其是黃金的流失,讓各國大為頭疼。

西方列強也不是沒想過進行全面貿易封鎖,可很快他們就發現,正在推進革命的中國變成了一個內需無底洞。按照楊氏藍本打造的新中國,一個省的改造{費用和物資需求都超過之前整個國家的進出口總量。之前需要出口的所有貨物都被內部消化(或者專銷本世界),同時還有特種貨物從西方繼續吸引真金白銀。

簡單點說,西方需要中國。中國不需要洋人。

這下子。列強們集體坐蠟了。中國這種形式上的閉關鎖國。對自己其實沒有太大的影響,但依賴中國市場的商業力量卻徹底遭了秧。他們在華的所有投資都虧損,大量往遠東的航運沒了生意,急需的各種物資斷了供應,僅靠一些地方走私來的高價貨(往往還都是楊浩安排下的黑手套),那是杯水車薪。

按照西方人一般規律,像這種不肯乖乖合作的人,直接蠻橫的打上門去。強行把他們打服了、逼著合作就好。結果大家都看到了,他們一輸再輸!

薩道義幾乎費盡了全部的腦細胞想主意,最終卻并沒有什么卵用。今天,卻被人以巨艦大炮逼到家門口找茬,恍如六十年前他們對清帝國大打出手的那一幕。角色轉換,個中滋味,實在一言難盡。

不過,要說讓英國人氣餒認輸,那是不可能的。

震驚過后,薩道義迅速恢復英國公使應有的冷靜。他朝著遠方沸騰的海天做了幾個深呼吸。讓自己的臉色看上去自然一些,禮貌的遞回望遠鏡。轉身回到方桌前。

鄧世昌知道英國人應該有了想法,正式的談判即將開始,便揮手示意勤務兵拿走茶具。雙方面對面的坐下,清風吹拂的山坡上,空氣陡然緊張了起來。

薩道義坐的繃直,兩眼逼視向對手,吐字緩慢而清晰的說道:“中國戰艦的炮火之犀利令人印象深刻,不過我相信將軍閣下應該清楚,世界上的事情并不單純以個體的武力大小決定成敗。大英帝國如今的地位,是通過上千年的穩定發展,和數百年的開拓進取獲得的,不是隨便誰都可以輕易撼動。”

英國不畏懼任何的挑戰,中國即便有了強大的戰艦,也只是暫時局部領先,國家之間,拼的是綜合實力。很顯然,現在只有半壁江山,內部一團混亂的新中國,不可能對遠在地球另一邊的大英帝國造成什么麻煩。相反的,窮兵黷武的挑起曠日持久的戰爭,只會讓中國自己崩潰掉。

薩道義相信,自己的潛臺詞,對方應該聽得懂。

鄧世昌收起笑容,冷峻的盯著英國人,義正辭嚴的道:“公使先生也應該不止一次的聽過,我們的新政府一再表示,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中國是一個有自己歷史和文化傳統,極其重視國家尊嚴和領土完整的統一國家。我們從來不曾在強大時侵略周邊鄰邦,也從來不畏懼任何強大敵人的侵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明犯中華者,雖遠必誅!”

薩道義眼眶子劇烈一縮,交叉在桌上的雙手猛地握緊!

最后那一句話他聽得懂,更知道出處!遠在兩千年前的大漢帝國,便是擁有這樣的自信和霸氣!千古王朝更替,漢朝獨以強亡,并締造出一個無論遭受任何慘痛打擊,都能再次崛起的頑強文明。兩千年下來,漢人、漢文化,就是中華文明的核心。

如今,再次有人喊出那一句話,宣示他們這個新興的團體,正在積極推動的新生國家的思想,也要遠追千古強漢!

薩道義熟悉中國歷史,知道大漢朝是怎樣一種令人不可思議的自信與強大!如果新的中國政權有了那樣的民族力量,再掌握了世界領先的工業技術,不可打敗的軍隊武裝,就沒有人能夠阻擋他們的強勁崛起!

很顯然,那位隱在幕后的年輕領袖楊浩先生,已經成功的把他的思想灌輸到組織當中,并巧妙的引導者整個民族朝那樣一個方向狂奔。中國崛起的路上,必然會有許多踏腳石。野心勃勃卻毛糙短視的日本人是第一個倒霉蛋,徹底穩定了中國作為亞洲第一強權的地位。

那么大英帝國會不會成為第二個?選擇權,就擺在他們的面前!

薩道義忽然明白了,楊浩派出一位本土培育出來的鷹派將領當談判代表的用意。鄧世昌沒有海外留學背景,意味著跟西方世界沒有多少牽扯,也并不敬畏西方帝國的強大。如今他又有了堪稱世界最強的武裝力量做后盾,當然也不會跟正式外交人員一樣,在國際事務交鋒之中來回的扯皮。

軍人。講求兵戎相見論生死。要么和。要么戰,痛痛快快,不羅嗦。

如果今天不能在這島上談出個結果,那么當薩道義離開的時候,或許就是中國戰艦調轉炮口,向英國殖民地逼進的開始。而他偏偏還很清楚,這時候的大英帝國,遠遠沒做好集中兵力與中國決戰的準備。

如今的歐洲。已經因為楊浩的推波助瀾,正陷入到空前激烈的造艦競爭當中,幾乎每天都有各國新戰艦進度的情報,刺激著決策者們敏感的神經。對英國威脅最大的法國人,雄心勃勃吧手伸進北非的德國人,始終不肯放棄西進的俄國人,全都攪合進這個越來越大的漩渦之中。

薩道義不敢想象,當新興中國與歐洲某個國家秘密結盟,突然一東一西暴起發難的話,英國該當如何應對。

最糟糕的是。因為連續多次的失敗,這已經是他在遠東最后的機會。如果依然喪權辱國的話。黯然下臺是必定的結果。

他,輸不起了!

薩道義用尾指輕輕敲打柚木桌面,得得得的清脆響聲聽上去有些凌亂,仿佛在反應他內心的真實狀態。經驗不足的談判對手,或許可能就此被誤導。但鄧世昌的目光自始至終清澈凌厲,不見絲毫的變化。

“好吧,那么讓我們來認真的談一談,這一次發生的誤會應該如何解決。”

薩道義收起出貴方的條件吧。到底怎樣你們才會把艦隊退走?”

如果再拖延下去,其實不用中國海軍炮擊新加坡或者其他殖民地。他們只需要打著剿滅海盜、維護航線安全的借口,用一條驅逐艦或者巡洋艦不間斷的在馬六甲航道溜達,甚至跑到印度去亮肌肉,都會導致英國在亞洲統治和威懾力的極大倒退。那種后果,沒人能承擔得起。

另外,如果不盡快結束爭端,天知道中國人會不會忽然派一部分士兵從川中殺到康藏,從尼泊爾打過去!他們宣稱是自衛反擊,即便稍微過火一些,英國又能如何?就目前中國陸軍表現出來的戰斗力,印度殖民總督麾下的部隊,根本頂不住。

薩道義的話里依然充斥陷阱,好像是很怕中國海軍攻擊新加坡,但當真就此悍然開炮的話,結果卻可能對他更有利。

鄧世昌才不跟他啰嗦,就當是英國人認慫了,揮手把談判條款一股腦的推過來。

就英軍侵略康藏之事,道歉、賠款、懲罰責任人,是必須的。除此之外,英國必須停止對日本的支持,不得干涉中日沖突。英國必須開放本國和其殖民的貿易以及航路港口,允許中國貨輪及軍艦停靠補給。最后,中國要拿回文萊蘇丹的保護國權利。

林林總總很是蕪雜的一堆條件,讓薩道義的眉頭擰成一個疙瘩。他毫不客氣的推回去,斷然拒絕:“除了第一條還可以商榷之外,其他的條款大英帝國不可能答應。”

日本已經與英國締結了友好條約,作為英國攪合亞洲局勢的黑手套,其存在價值不可動搖。如果就此撕毀協議置之不理,可想而知中國人一定會利用其千百年的影響力,把這個野蠻兇狠的民族給統治了,轉而變成對西方世界挑釁的炮灰打手。

這一進一退的差距太大,根本沒得談。

英國開放市場和港口什么的,更是開玩笑。以現在世界的通行準則來看,那無疑是戰敗國被逼著開放門戶的表現。就像之前的日本和清帝國,被人用艦炮轟開國門,屈辱的接受條約。大英帝國如今還好好的呢,怎么能答應?

退一萬步講,如今英國幾乎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對中國出口,一旦平等貿易恢復了,立即就會出現中國對英國勢力單方面傾銷的糟糕局面。薩道義敢答應這樣的條件,一定會被國內的大佬們撕成碎片!

至于文萊蘇丹的保護權,可以看做是中國進一步擴張的前進基地作用。相比起極其難搞的中南半島各國殖民地,毫無疑問靠著馬六甲最近的南海邊緣基地,更符合中國勢力向外展開的需求。一旦中國海軍獲得了那里的基地,就能隨時發動對整個東南亞地區各國殖民地的戰爭威脅。

薩道義以己度人。認定一旦中國完成內部整合。必將把強大的海軍擴展到整個太平洋地區。毫無疑問。人口、地皮、資源豐富的東南亞首當其沖,并且中國已經拿下了菲律賓群島,朝著印尼群島甚至澳大利亞擴張,乃是順勢而為。

中國不同于英國,他們有超過四億的巨量人口,有一千多萬平方公里的大陸土地,有一個野心勃勃的領袖,有一群好戰能戰的青年骨干力量。足以支撐起對半個世界的擴張戰爭!比起大英帝國,輕松太多了。

雖然到目前為止,英國拿到文萊蘇丹的保護權不過十年,所能掠奪的無非是橡膠和森林等有限資源,比起巨大的英國殖民利益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但這畢竟是英國殖民地的一部分,如果今天他們被中國人逼著交出控制權,會被當成大英帝國實力和影響力退縮的象征。其他列強國家一定會跟著趁火打劫,指不定就會成為墻倒眾人推的導火索!

所以這一條,更加的不能答應!

鄧世昌的臉往下一沉,叉開五指猛地一按桌面。健壯的上半身向前傾斜,逼視薩道義厲聲喝道:“大英帝國原來就是如此看待對他國武裝侵略的后果?看來你們是順利的太久。忘記了這世界上總有一些人,是不可以隨便觸怒的!公使先生,我想我們沒什么好談的了。”

根本不給英國人解釋的機會,竟然一推桌子起來走人!

薩道義目瞪口呆,想要跟上去解釋兩句,被面無表情的警衛毫不客氣的攔住。

隨行的參贊氣氛的叫起來:“簡直太無禮了!怎么會有這樣的談判,根本就是給我們下最后通牒嘛!粗魯!野蠻!毫無修養!”

便衣軍官隱隱感到有些不太妙,低聲問薩道義:“公使先生,中國人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們把談判場地擺在這里,僅僅是為了炫耀武力嚇唬人?還是真的要對新加坡發動攻擊?”

薩道義面沉似水,搖搖頭道:“都不是。他們的戰艦開火,是做給其他人看的,堵在大英帝國殖民地的門口開炮,我們卻一點反應都沒有,會讓人誤會帝國的怯懦和退讓。我們之間還會有下一次的談判,不過在那之前,他們一定會做點什么來宣示決心。”

“那會怎么做?總不至于直接挑起戰爭吧?”

參贊和武官都想不明白,鄧世昌的反應太奇怪也太直接,讓人無從下手。

薩道義冥思苦想了片刻,忽然轉頭朝著東面方向眺望,一字一頓的道:“我沒有猜錯的話,他們會先拿文萊蘇丹下手!”

茶水攤子和帳篷被利索的收走,鄧世昌依然很禮貌的派車把他們送到海邊,乘坐快艇回到新加坡。緊跟著,堵在海峽中的艦隊掉頭南下,卻以明碼電報通知各國,中國海軍將在南海到馬六甲之間水域展開為期三個月的剿匪行動。在此期間,各國船只都要配合中國海軍檢查,最好是避開作業范圍,免得誤傷。

誤傷什么的肯定沒人信,主動擊沉倒是一定會發生。一個大國如果開始耍流氓,那真是有理說不清的。

不管各國怎么反對,中國畫出來的領海區域就是逼進到馬六甲出口,他們有太多的歷史資料佐證拿來扯皮,不服氣的,咱們打一場再說?

除此之外,就在中英第一次談判破裂的第二天,中國艦隊主力浩浩蕩蕩的出現在文萊蘇丹的近海。鄧世昌代表中國政府,與現任國王友好協商談判,重新恢復自古以來的宗藩關系。中國再次成為文萊的保護國,并按照中朝、中菲模式,以大中華經濟提攜方式,支持文萊盡快進入新型現代化國家的序列。

比起英國人貪婪無度、蠻橫霸道的殖民掠奪,毫無疑問彼此往來一兩千年的中國更容易讓人接受。中菲合作模式也早已為東南亞各國所熟知,大家都知道強大而富庶的中國從來不讓藩國吃虧。

至于說英國的武力威脅,作為弱勢群體的文萊國王只能無奈的表示,他們惹不起任何一方。自始至終他們都沒有決定自己命運的自主權,英國人怎么威脅反對都好,那并沒有什么卵用。

1898年12月,大英帝國在亞洲的又一個殖民地被迫退出。對于西方列強來說,這象征著一個強烈的信號,一時間歐洲各國躁動的幅度急驟攀升。

這還沒有完,沒過多久,被戰火折騰了許久的日本九州島上,忽然有新的政治團體宣告成立,他們依然奉持倭皇為正朔,卻極力反對之前所謂“脫亞入歐”的國策。他們對全日本國民呼吁,應當重新拾起“中日提攜”的友好傳統,重新融入中華文化大家庭當中,共同反擊西洋鬼畜的侵略。

一時之間,世界輿論一片嘩然。(未完待續……)R1292


上一章  |  立鼎1894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