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鼎1894第四五九章 威迫英國人(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立鼎1894 >>立鼎1894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五九章 威迫英國人(一)

第四五九章 威迫英國人(一)


更新時間:2015年08月01日  作者:魯東道夫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魯東道夫 | 立鼎1894 
您的位置:

分享到:


ps:ps:恢復更新,桑拿天還連續停電

乙位面1898年的中國,堪稱風云莫測之至。

自滿清朝廷忽然滅亡之后沒兩個月,隨著楊浩公開宣布,將在1900年的4月1日正式建國,國號為中華共和國,江南西北西南各省內部動蕩成百倍的加劇。短短幾個月間,有多達上百個革命組織蜂起,公然向企圖死守地盤的原官僚組織發動進攻。

誰都看的出來,以北統南的革命大勢不可逆轉,中華建國必將水到渠成,任何人任何勢力都將隨之煙消云散。剩下的,就是要看誰能在這一千年不遇的鼎革大潮之中分到一塊肥厚的蛋糕了。

那忽然冒出來的大量革命組織,這個會那個黨的,無不是揮舞著楊浩發表一系列言論思想的只言片語當幌子,名義上自稱是革命黨的正統旁系,實質上還是亂黨暴民趁火打劫那一套。

只不過他們顯然判錯了形式,當大批或者百十號人嘯聚,或者僅有七八個地痞無賴團伙,大咧咧的扛著粗制濫造的旗子去沖擊官府的時候,卻遭到地方編練新軍劈頭蓋臉的痛擊!

這些人不知道,楊浩一早就派人秘密聯絡各級官府,向話事人表明了革命軍政府的立場和態度。整個中國目前得到正式承認的,只有社民黨和共和黨兩大派系,除此之外的其他黨派,都沒有得到新政府的許可,屬于非法組織。

并且。革命軍政府也絕對不支持地方非法武裝胡亂沖擊政府。擾亂民間秩序。凡是那么干的,統統都是要被鎮壓打倒的搗亂分子。

有了這一條保證,各省官府才敢痛下殺手。不過楊浩也沒有堵死其他黨派建立的通道,只要是有明確的思想路線,能夠堅定的維護中華民族利益核心,開明進步的組織,依然可以遵照自己的政治主張組建合法團體。兩年后建國了,他們可以謀求自己的席位。

這樣的態度讓各方督撫大佬感到十分不解。畢竟照著他們一輩子的見識來看,楊浩當皇帝是最符合邏輯的。當真要讓幾個黨派輪流上臺執政?跟西方人那選舉游戲似的?這事兒在中國似乎不太靠譜啊!

背地里,他們自己猜測,興許這仍然是一個幌子,主要目的,還是要在革命軍過來開展土改完成鼎革之時,最大限度保持輿情穩定。

那么猜到了楊浩的目的,是不是就要跟他對著干,以此來要挾未來的利益籌碼呢?顯然沒有人敢那么想那么干,他們參照李鴻章和張之洞兩位大佬的做法。知道在新政府當中,必定沒有他們這些大清重臣的位置。

不過楊浩也不會苛待積極靠近者。兩位大佬以民間特使身份風光出巡,名震寰宇,這榜樣立的太漂亮,讓許多原本搖擺不定的督撫,不得不為之心動。

各省督撫一邊大力彈壓下邊愣頭愣腦冒充革命黨鬧事的混混,一邊積極派出親信去往天津多方周旋,企圖在革命軍南下之前,優先占據一個比較不錯的機會。將來學張之洞順水推舟下野,立即就能獲得風光的民間特使身份,榮耀體面不減。

于此同時,比較機靈的中青年精英們,也積極學習社民、共和兩黨組建的套路,糾集利益共同者,試圖弄一個可能得到承認的新黨派出來。將來全國一統了,他們便可以支持這個黨派上臺,充當他們的利益代言人。

這個路子,尤其以江南幾大財團最為活躍。江浙商幫和閩粵財團有著深厚的合作關系,此番主動聯合起來,公推幾個比較不錯的組織到前臺。

其中,江浙財團主力推動以章太炎、陶成章、徐錫麟等人組成的光復會,并綢繆以此為根基組建“復興黨”。依托龐大的財力和人脈,他們迅猛的拓展成員,遍及兩江湖廣,在江南知識青年當中掀起極大的聲勢。

在廣東,以孫文、陸皓東為首的興中會曾經舉事幾次,全部被忠于清廷的兩廣督撫給強力打壓敉平。這幾年隨著江北風云激蕩,環境大為寬松,他們更加的活躍。如今更少有的得到了大力的支持,于是乎搖身一變成了合法團體。

只不過孫大炮的一貫作風總是改不了,此前為了盡可能的拉人頭弄經費,他根本不管會員是什么來路。于是幾年下來,興中會里充斥各種會道門、江湖大佬、袍哥頭子、投機分子、流亡逃犯,可謂琳瑯滿目。

江南局勢一變,興中會的勢力范圍陡然擴大好幾倍。最遠的他們聯系上了北美的洪門,國內的則往西一直伸展到川中,赫赫然橫跨太平洋、縱橫數萬里的超級大組織。說起來似乎挺有實力,實質上泥沙俱下,龍蛇混雜。

就這么一幫人,也順應大勢積極組建政黨,據說名字都想好了,叫“同盟黨”。不過也有人覺得這實在不大像樣,所以又有人提出要叫“國家民主黨”的。簡稱kmt。

這邊廂為了未來的政治席位鬧得不可開交,聲勢浩大,反饋到楊浩這邊,只引來一陣大笑:“隨便組建個政黨就想參與到新政府當中?做夢呢!”

外人根本都不知道,楊浩從頭到尾就沒想過要搞所謂的多黨輪流執政,即便是如今基本占據政府主要席位的兩黨,也絕對不會跟美國人是的四年一度驢象之爭。因為這兩黨的后臺,都是秘而不宣的“華興會”!

沒錯,自始至終,“華興會”都躲在背后當boss。他們不上媒體,不做宣傳,不公開身份,始終以楊浩為核心,默默的吸收青年骨干,發展壯大。

擺在明處的兩黨的關鍵位置上,全都是“華興會”的人。明面上他們經常為執政思想不一而撕x。真到了大事兒上。意見絕對統一。要不然。楊浩的命令怎么會那么輕易的貫徹下去?

在楊浩的設定中,未來的政府機構,會是表面上的多黨聯合執政,黨魁同時擔任七大或者九大長老席位,集體決策。但實質上,必然有一個政治核心當大統領,必須是出身“華興會”的人擔當。這就是所謂的“民主集中制”。

如此,一方面對外界表現出民主、進步的新政府形象。對本國民眾來說,則總有一個跟古代皇帝一般威權十足的大當家在。

至于最后能不能成,楊浩心里沒底,總要試過了才知道。反正軍權在手,出不了大亂子,有足夠的時間去試驗。

南方各省都在為“喜迎革命軍”做準備,積極配合南下的鐵路工程隊勘測路線,組織人力配合搞基礎建設。楊浩也非常不客氣,把成百萬的土改作業大軍分散開來,分批次的開進湖南、四川、江西、浙江。轟轟烈烈的全面推進革命大業。

而在西北,董福祥看到新政府分別開建包蘭線、寶蘭線兩大鐵路建設。就知道西進政策無比堅決。國家絕對不可能放任西北孤懸在外,他也沒了割據稱王的念想。

因此,在滿清覆滅短短數月之后,他很干脆的表示歸順新政府,解散武裝,接受整編。

不過楊浩卻沒有就勢接受,而是允許他繼續率領麾下部隊繼續西進,一直進駐西疆。給他的任務,是要徹底穩住西疆局勢,決不允許再次發生類似同治回亂之事。當然更重要的是頂住沙俄的南侵,務必不讓他們得到一絲一毫的進犯。對于那些企圖勾結并引入外人,侵略殘害本國民眾的,一律殺無赦!

董福祥知道,新政府的革命工作是隨著鐵路推進同步進行的,確保穩扎穩打,過一地則徹底改革一地,不留后患。

他扳著指頭盤算,修通蘭州鐵路最快也要兩三年,再從蘭州往西疆貫穿,那兩千多公里恐怕也要是十年八載才能修好。這起碼有十來年時間,他可以當一個正兒八經的西疆王。只要不鬧得天怒人怨,確保新政府完全接收之前不出問題,這后半輩子的政治資本算是撈足了,卻遠遠要比就此下野當寓公強太多!

于是乎,五十八歲的老軍頭歡天喜地的回返銀夏,領兵上路。

當然了,楊浩不可能放任他自己亂折騰,足足有上千人的先遣工作隊隨軍一起行動。這些人除了監督老董的行動之外,更重要的是徹底摸清西疆的情況,為將來全面革命打下堅實的基礎。

至于為何要如此麻煩,如此慎重,了解中國情況的人自然心知肚明。

內政之外,則是對外的強硬回擊。英國人悍然興兵入侵康藏的事情,隨著滿清政府垮臺,被新政府順理成章的完全接手。

楊浩不但發表義正辭嚴的斥責聲明,更強硬的表態:“英國當局如不立即停止進犯,并對悍然入侵造成的一應傷亡損失作出正式道歉和賠償,中國將采取必要的措施,堅決維護國家尊嚴和國土安全。”

說得出,必然做得到。宣言發出之后沒多久,中國海軍主力艦隊再次展露出空前強大的實力,以四艘“河北級”戰列艦為首,率領十幾條萬噸以上戰艦浩浩蕩蕩的巡游南海,一直開到了馬六甲水域。

英國駐日公使薩道義估計是有史以來最忙碌的一位遠東外交官,他幾乎每天都在跟著楊浩折騰出來的麻煩滿亞洲亂竄。除了印度沒去之外,整個東南亞幾乎每一個國家、每一處殖民地,他都跑了個遍。

這一次,他毫無意外的如期出現在新加坡。當中國艦隊龐大威武的身影出現在海平面盡頭之時,他跟現任海峽殖民總督米切爾爵士一塊兒,并肩占到了西樂索炮臺的最高處。

米切爾爵士一臉的晦氣,他覺得自己極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倒霉的一任海峽殖民總督了。自從1894年到任以來,他幾乎沒過幾天舒心的日子。遠東中國的迅速崛起,特別是中國海軍公然挑戰大英帝國皇家海軍成功之后,他每天都過的提心吊膽,生怕某一天睡得迷迷瞪瞪的時候。被從天而降的炮彈給炸成碎片!

這個時代的英國人。對自家的霸道實力有盲目的自信。認為沒有誰敢于真正挑釁大英帝國的威嚴。但米切爾爵士卻不那么認為,以他的敏銳直覺,認定中國楊浩必將成為遠東新的霸主,也必將挑戰英國在這里的霸權。

而他和海峽殖民地當局,很不幸必然要成為重點打擊的對象。

幾年的擔驚受怕終于便成了現實,親眼看著遠方橫行而來的叁萬多噸排水量戰列艦,米切爾爵士的臉是黑的,脾氣暴躁的無以復加。

面對以睿智精明而蜚聲國內政壇的薩道義。他非常不客氣的譏諷:“公使先生,這就是您向我保證的,中國戰艦絕對不可能進犯馬六甲?那么請你告訴我,那些大家伙跑了幾千英里過來,到底想要干什么?!總不會是為了游覽這里的大好風光吧?”

薩道義心里頭也是千萬頭草泥馬狂奔,不知道多少次的大罵楊浩,根本不按套路出牌!兩國紛爭,不管多么大的矛盾,總得先禮后兵,遵循外交質詢、聯合調查、取得共識。最后妥協解決的路子來。作為東西方的大國(他總算樂意承認中國的地位),犯不上為了一丁點兒的邊境沖突興師動眾。大打出手。

結果卻是,楊浩一邊發表譴責聲明,同時也把艦隊給派出來,橫在家門口示威。這是“你丫敢不答應老子就硬來”的意思么?

大英帝國的紳士們,傲慢是發自骨子里的,這般被人拿槍頂著腦門威脅,本來不占理都不肯認錯,現在干脆都不想有任何好好談判的可能了。

薩道義硬著頭皮,咬牙死撐:“總督閣下不必過分擔憂,中國人不敢也沒有可能挑釁大英帝國。這不同于跟皇家海軍交戰,一旦開炮轟擊馬六甲,將被視為對帝國的嚴重挑釁。到時候,帝國的上千艘軍艦將徹底掃平他們!”

米切爾爵士卻半點心安也覺不到,很不給面子的用力一擺手:“您說的這些話我聽過太多次,事實卻是皇家海軍一次又一次的慘敗!到了現在,我卻看到越來越強大的中國戰艦巡弋在南中國海。說不定哪一天,他們都可能開到印度半島去!公使先生,您還是給出點實用的建議吧。到底要怎么做,才能保證中國人老老實實的退走?我不想因為其他人的錯誤,無端遭受巨大的損失。一點也不!”

英國政客的刁滑堪稱世界一流,推卸責任是入門技巧。

這一次的麻煩,很明顯是薩道義他們這些野心勃勃的公使,聯合貪婪的印度殖民地總督搞出來的。本來是想趁亂謀取中國康藏地區,結果卻半道上出了問題。如今,更被人找上門來打臉。這個黑鍋,米切爾爵士是絕對不肯背的。誰惹出來的簍子,誰收拾。

薩道義心中窩火,卻又沒辦法向對方發泄。大家必須保持面子上的和諧,否則一拍兩散對他一點好處都沒有。

捏著拳頭強迫自己冷靜下來,薩道義環顧四周,貌似堅定的道:“爵士不需要那么悲觀,別忘了,我們的腳下是遠東最堅固的炮臺!中國戰艦再強大,也絕對不可能頂著這里的兇猛炮火登陸。所以,馬六甲必定是安全的。”

米切爾爵士嘴角往上微微一抽,總算比較厚道的沒有立即拆穿他的大話。

遠東最堅固的炮臺?說什么夢話呢!新加坡的炮臺上,目前威力最猛的火炮,也不過是剛剛部署完成的兩門305mm/40倍徑的阿姆斯特朗艦炮。那還是臨時終止的“君權級”后續戰艦已經造好的火炮,因為皇家海軍的慘敗,中國楊浩的強硬,不得不緊急抽調過來,部署安裝的。

這點兒火力,連中國幾年前的旅順炮臺和威海衛炮臺的克虜伯炮都比不上,跟別提如今各國都在更新換代的長身管速射炮。

那么,有了12吋岸防炮就能保證安全了嗎?很顯然不可能,米切爾爵士自己都了解過,如今中國海軍的四條主力戰列艦,是承載著三座三聯裝長身管速射12吋主炮。四條三十六門重炮,對比兩門落后岸防炮,只要他們不怕損失的硬頂著轟擊,怎么能防得住?

如今的炮臺上,除了兩門40倍12寸炮外,其余的多半是長身管的8吋炮當家。或許能威脅到裝甲巡洋艦,卻一定搞不定戰列艦就是了。一旦對方發動強攻,根本擋不住啊!

米契爾爵士堅決的搖頭:“我絕不允許這里遭到攻擊。公使先生,該是時候發揮您的特長了,不管怎么樣都好,一定要說服中國人和平的退走。”

說完,總督大人非常光棍的甩袖子走人了,留下薩道義一個人孤獨的站立在風中。哪怕是海面上吹來的熱帶風,都只能令他感到渾身徹骨的寒意。

薩道義很清楚,如果這一次他再搞不定的話,他的外交生涯必將留下一坨碩大的污點,灰溜溜的下臺。他后半生的仕途輝煌,也必將化為泡影。

咬牙切齒的咒罵了一圈兒,包括撒丫子跑人的米切爾爵士,薩道義轉身喝令秘書:“立即派人向中國方面發報,我要跟他們談判!”(未完待續……)R1292

書迷樓

下一頁(→)

別人都在看什么......

《》章節內容由網友收集并提供,轉載至書迷樓只是為了宣傳讓更多書迷知道。


上一章  |  立鼎1894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