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鼎1894第四三三章 商人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立鼎1894 >>立鼎1894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三三章 商人們

第四三三章 商人們


更新時間:2015年06月21日  作者:魯東道夫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魯東道夫 | 立鼎1894 
您的位置:

分享到:


招商局大樓的建筑規模頗大,高度僅次于天津新區的東方大廈,裙樓占地卻一點也不少,三十多層的高聳主體頂著直竄天空的廣播信號鐵塔,足足一百多米的身量堪稱遠東巨人。

在沒有什么高大建筑的年代,這座矗立在黃浦江畔的摩天大樓成了上海的標志,任何一個外來人隔著老遠就能看到其壯觀影響,油然而生敬畏和感慨。

任何時代,高大建筑都代表了工業科技的標桿。毫無疑問,如今僅僅開放上海供列國往來交通的情形下,招商局大樓必然為眾人所矚目。

此番規模空前的招標大會設立在此,招待各國參與投標的貴賓也在這里受到世上最好的招待。無數從本世界倒騰來的好東西布滿了每一處空間,讓所有自詡為見多識廣的各國商人們看的眼花繚亂,著實估算不出到底值多少錢。

宴會大廳中,各國各省的代表團體涇渭分明的分散開來,各自形成一個小團體,或者圍繞著大圓桌,或者手端酒杯游走在開放式的自助餐區域,低聲談論著上午的所見所聞,交流自己分析出的心得情報,為接下來要進行的更為激烈競爭做準備。

◆英國代表團來的人不僅多,而且定位相當之高。為首的不但有盡職盡責的薩道義公使,更有一位響當當的大人物怡和洋行的現任董事長威廉.凱撒克。

表面上他姓凱撒克,實質上是創辦怡和洋行的渣甸家族的分支。那位名留史冊的未來怡和帝國的創始人威廉.渣甸,更是開創了臭名昭著的“炮艦外交”。

用其本人的話說:“你拿走了我的鴉片。我拿走你的島嶼作為報復。因此我們是對等的。從那時如果你讓我們友好共處。你不能保護你的海岸線抵抗海盜。我能,所以讓我們互相理解,并學習促進我們相互的利益。”

在威廉.渣甸的前后奔走和建議支持下,英國海軍用艦炮摧毀了大清國許多沿海城市,直至清政府被迫屈服,簽署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對英國人來說,這是豐功偉績。對中國人而言,卻是永遠的傷疤。

楊浩革命軍以同樣蠻不講理的做法。連續數次擊敗英國為首的多國海軍陸軍,強行收回租界,強行限制各國艦船在中國沿海的航行和駐泊。這樣的改變,一度讓各國非常難受。

怡和洋行在華利益巨大,它們壓根就是寄生在臃腫疲憊的老大帝國身上,吃肉喝血的吸血鬼。然而本應該連年翻番的大好無本買賣,被楊浩一家伙給攪黃了。

如今,怡和洋行在中國的生意十去其九,航運完全垮臺,進出口近乎停滯。走私販賣軍火鴉片更是別想。原本遍布中國沿海的商業網絡,如今只剩下寥寥幾處代辦機構茍延殘喘。

代表著渣甸家族和怡和洋行功勛的港島。更是被楊浩以戰列艦大炮逼著收回。

英國人不可能甘愿認輸,怡和洋行為首的貪婪洋商更時刻不忘報復。他們半個世紀積累下的人脈依舊在起作用,被楊浩辣手嚇得膽寒的買辦仆從,依然在暗中通報不會要命的消息。

這一次的招商大會,被英國人視為進一步摸清楊浩底細和未來動向的標志**件。于是,薩道義來了,威廉.凱撒克不顧年紀一大把,也舟車勞頓的從蟄伏的港島來到上海。

數日以來,他暗中會見了以往的諸多下屬華人大班,自以為掌握了足夠多的情報。但在上午正式開標時,卻依然保持謹慎小心,絕不冒進。

冷餐區域空間足夠大,足有一百多種花樣繁多、造型精美的食品,擺滿了閃亮如鏡面的不銹鋼餐具。不習慣使用筷子,對湯汁淋漓、色香味俱全的中華美食吃膩了的洋人們,更樂意這種隨意自由的取用方式。不少人端著個景德鎮出品的大盤子,用亮閃閃的餐叉把切好小塊的熏肉和水果快速的消滅在口中。敞開供應的各種美酒,讓他們的胃口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

威廉.凱撒克終究年紀大了,簡單吃了一塊鮮嫩小牛排,便推開餐具,手把裝滿礦泉水的高腳杯輕輕晃動,不時撮一小口。

緊挨著他的薩道義卻是一副好胃口,風卷殘云一般連續消滅了幾大塊五成熟的嫩排,又麻利的吞噬一整支大龍蝦,最后再以半盤子水果拼盤佐餐。到他覺得胃口滿足之時,同時干掉了整整一瓶波爾多紅酒,這才意猶未盡的放下刀叉。

發現凱撒克注意自己的吃相,薩道義用餐巾擦嘴后,笑著聳聳肩:“請原諒我的糟糕吃相,最近一段時間都沒有好好的吃一頓,并且中國人提供的飯食實在太可口了。”

凱撒克不以為意的輕輕一晃酒杯:“中國人有句話,叫‘能吃是福’,說明您有令人羨慕的好胃口,同時擁有過人的旺盛精力和斗志。這對于我們即將進行的激烈交鋒,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承蒙夸獎。”

薩道義也換了一杯清水,細細的漱口之后,愜意的靠著椅子背,將目光轉向另一頭稍微嘈雜熱鬧的南方商團所在,嘴角微微翹起,意味深長的道:“上午的時候,我們那些朋友表現的很是急切,看來他們非常信任那位楊先生。”

凱撒克發灰的眼眸中冷光一閃,淡淡的道:“他們更加懼怕心狠手辣的楊總司令。這恐怕就是他們所說的‘投名狀’,打算用一些錢財來換取自身的安全,同時也為我們試探出虛實,兩面賣好處,打算非常不錯。”

“但這畢竟對我們有利,不是嗎?”

薩道義無聲的一笑,然后把上半身前傾,盯著凱撒克問道:“那么。尊敬的董事。你是否已經有了明確的判斷呢?下午繼續觀望?還是加入到競爭當中?”

凱撒克沒有直接回答。反問道:“怎么,這對于公使先生很重要嗎?”

“非常重要!”薩道義收起笑容,緩慢而凝重的點頭,“事實上,這將直接影響我們在遠東的一系列布局和運作。長遠看來,則可能左右大英帝國與新中國政權之間的外交關系。”

凱撒克的眉毛揚起來:“喔噢,看起來似乎有什么了不得的內情呢。不過我對此并不太關心,怡和的一切決策。都要圍繞著可能獲得的商業利益而進行。所以……。”

頭發花白的老家伙輕輕聳肩,風度良好。

薩道義不以為意的點點頭:“我們的目的是一致的。”

兩個老奸巨猾的家伙同時舉杯,達成了不言而喻的協定。

當然他們都知道對方的話到底有幾分真假。比如凱撒克,絕對不相信對面這個年紀輕輕就已經聞名世界外交領域,更被國內諸多大人物掛在嘴上的天才,會真的需要他們這些差點被整破產的商人幫多大忙。論起對遠東局勢的把握,他們更專業。

薩道義也絕不認為,凱撒克真的只在乎商業利益。正相反,渣甸家族和怡和為首的那些家伙,個頂個的是貪婪無度的狂人。為了販賣鴉片。他們能夠說服英國國會出動海軍發動戰爭,那是為了錢敢于踐踏任何道德公理的。楊浩讓他們吃了那么大虧。又怎么可能老老實實的照著他劃下的道兒走?

當然了,兩方面都對楊浩如此公開的招商方式,感到十分的驚訝和意外。

按照西方通行的做法,類似實質上控制了菲律賓那么大地皮的殖民地之后,他們一定會獨占好處,絕不可能給外人分一杯羹的。楊浩是覺得守不住菲律賓,才索性以商業招標的方式拉所有人入伙的嗎?很顯然,根據其擁有的強大武力來判斷,絕對不可能。

那么,這里頭就有許多的未知之謎。無論薩道義還是凱撒克,都想知道。

在商言商,凱撒克也的確急需一塊新的市場來支撐怡和洋行的生存。他們多年以來積累下的龐大勢力,必須要足夠大的地方安置,中國大陸暫時沒指望,菲律賓的出現卻非常及時。

并且通過前期的招商公告那含糊的信息之中,凱撒克等洋商們也敏銳的分析出,里面似乎包含了什么不得了的大生意!

紳士們的談話總是云山霧罩遮遮掩掩,需要費盡心思去猜才能得到真相。這樣一來,午餐的時間就顯得異常短暫。正當所有人填飽了肚子,準備養足了精神再戰下半場的時候,楊浩在一大幫人前呼后擁之下忽然出現。

“楊先生來了!”

門口眼尖的人發現他出現,登時驚呼出聲。

后邊人不明所以,茫然道:“楊先生來了有什么好大驚小怪的?這些天我們還少了跟他打交道么?”

“不是那位楊先生……哎呀,是楊大先生,你們快看哪!”

楊大先生,幾乎成了商人之間稱呼楊浩的代號,如今除了他之外,絕少有姓楊的敢在后面加一個“大”字。

于是一聲驚呼激起千層浪,聞訊轉頭定睛看去的眾人頓時看到,在明里暗里大量警衛之間簇擁著的高大身影。那年輕卻氣勢驚人的笑臉,可不正是讓全世界無數英豪折腰俯首的楊鼎世總司令閣下!

“楊先生好!”

“您怎么得空前來?當真是……!”

不少位置靠前的人近水樓臺先得月,幾乎面對面的看著楊浩,好似見到皇帝一般激動的話都說不利索。那兩手抱拳的,撐起來想去握手又不敢的,下意識一哆嗦想靠近卻又被擋住的,各種失態。

想想也不奇怪,如今大清朝都還在呢,一介商人不管家里出了多少高官,他們自身終究是四民之末,上不得臺面的。雖說如今的革命政府講究人人平等,可千年累成的觀念深入骨髓,商人們輕易不敢跨國那道界限。

楊浩滿面和風細雨的笑著輕輕擺手,朗聲道:“大家不必客氣。楊某突然前來,打擾大家用餐了。該當我說一聲抱歉。”

誰敢答應啊。幾位往日關系不錯的商會頭頭趕忙越眾而出。抱拳見禮:“這萬萬使不得。您能于百忙之中拔冗前來給咱們這些商人鼓氣,這是天大的好事啊!諸位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正是!正是!”

“楊大先生能親至,咱們心中可算吃了定心丸,必定竭力報效!”

亂哄哄的雜音四起,全都是拍胸脯表決心,生怕落于人后被記了小黑本本。

楊浩抬手往下一壓,立刻把眾人的喧嘩制止,仗著身高環顧滿堂華洋財主們。由衷的道:“我今天來,是要親自對諸位道一聲謝。我們與菲律賓新政府締結友好,需要提供相當的工商業支持以表誠意。但光靠政府去做畢竟力量有限,諸位肯在關鍵時刻大力支持,不僅能造福菲國人民,亦將極大的推動中國成為亞洲領袖這一歷史大業。諸位的貢獻,也必將為萬世稱頌。”

滿堂商人聽得滿面紅光,別提多提神了。聽聽,人家這話說的多漂亮!原本是拉著大伙兒一塊去發財的,卻說成是支持國家邦交。造福大眾,宣威與國外!

一片謙虛贊揚之中。薩道義和凱撒克從后面慢慢的擠過來。

英國人對楊浩的突如其來一樣意外,但他們更覺得這一次是來著了。凱撒克作為英國商團的領隊責無旁貸,紳士十足的跟楊浩見禮,而后用生硬的漢語問:“請問尊敬的楊先生,您剛才所說的商業支持,是不是意味著在菲律賓的投資,主要是為兩國政治利益而做出貢獻,實際上獲利的可能將非常微小?”

不少中國商人聽得心里頭一陣恐慌,他們真是怕楊浩就存的那個心。大清國幾百年來形成慣例,官府和貴人們要求你“報效”的時候,那真是可能要弄你一個傾家蕩產,賣身為奴的。

自古以來,歷朝歷代統治者都把商人當成隨時可以宰殺的肥豬,新朝能不能例外?誰也心中沒底。

楊浩認識凱撒克,怡和洋行也是在他必須清算的名單中位列前排。面對一臉深沉的英國老家伙,他笑的異常和藹,答道:“在我看來,以商業投資的方式支持國家層面的戰略行動,和獲得足夠的利益,這本身并不矛盾。我相信凱撒克先生和在場的各國商業精英們更清楚,有強大的國家力量為后盾,你們的商業投資行為風險更低,獲得的回報更加豐厚。”

凱撒克老于世故,卻依然臉皮微微一緊。他并不覺得楊浩暗含的諷刺有多么不可忍受,其實已經足夠含蓄了。事實上,西方列強的商人,分明就是殖民侵略的先鋒官和戰爭販子,國家武裝力量就是他們的幫兇打手。名義上是為國家利益勇敢的沖鋒陷陣,其實他們哪一個不是賺的盆滿缽滿,同時卻又血債累累,罄竹難書!

反過來,中國的商人從來都習慣了被自家政府盤剝壓榨,歷史上也多次出現以商人資本影響朝政,但多半沒有什么好下場就是了。真正是國家力量給他們撐腰,沖出國土去開辟廣闊的商業市場,這種事兒真心新鮮陌生。

但更多的是令人心頭火熱的激動!

幾位商會代表馬上高聲奉承:“先生的話說的太好了!咱們相信政府一定不會坑害自己的子民。新朝新氣象,此番投資菲律賓,必定獲利豐厚。這是中華千百年來少有的大好事,必須得竭力支持。大家伙說,是不是?!”

“對!對!一定要支持!”

“先生和政府幫咱們開了財源,再不知道抓住了機會,想東想西的瞎捉摸,那才是犯了痰氣!”

“楊大先生都親口說了,這還用懷疑么?踏實跟著賺錢就好!”

一疊聲的洶洶聲浪頓時把試圖挑撥的洋鬼子們徹底壓過去。

凱撒克不以為意的微微聳肩,卻在喧嘩稍停時繼續追問:“我相信軍政府會向著本國商人的利益,但不得不問清楚,您怎么又會允許各國商人也參與進來呢?畢竟我們的國家之間關系那么緊張。您是否有意借各國商團的手來托市?還是對菲律賓許多項目所在的陌生地帶沒有十分的把握,需要各國之前的經驗輔助?”

他的話信息量不小,且懷疑的合情合理。

既然投資菲國能掙錢,中國商團能集中起來起碼十幾億元(合銀元)的龐大資本,足以支撐全部投資。那么,干嘛還要白白便宜洋人?是不是利誘洋人當托兒哄抬價格,其實是為了壓榨本國商人的錢財呢?

再一個,中國不過是剛剛掌握菲律賓而已,列強卻早在幾百年前開始經營東南亞。就菲律賓一地來說,英國人對當地資源的勘察細致程度,甚至還在西班牙人之上。楊浩公布出來的許多地塊項目表面上貧瘠偏僻,幾乎沒有開采價值,卻被列為資本上千萬的大塊,這是在嘲諷列強嗎?

還是說,需要拉一批列強企業去趟雷,用各國手里掌握的資料幫助把最困難的活兒給干了?等后面開發勘探有了明確結果,再動粗搶回來?

這時代的政府沒信用,國家沒節操,商人沒道義,司空見慣。楊浩給他們挖大坑逼著往里跳,那一點都不奇怪。

但凱撒克不想到,楊浩對這話反應異常激烈!收起臉上的笑容,目光如刀子一般直刺他的瞳孔,一字一頓的道:“凱撒克先生,中國人沒有你們英國人那么無恥!你們所謂的經驗和資料,也沒有自以為的那么有用!”(未完待續。。)

書迷樓

下一頁(→)

別人都在看什么......

《》章節內容由網友收集并提供,轉載至書迷樓只是為了宣傳讓更多書迷知道。


上一章  |  立鼎1894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