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鼎1894第三八八章 再戰東海(一)誘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立鼎1894 >>立鼎1894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八八章 再戰東海(一)誘敵

第三八八章 再戰東海(一)誘敵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07日  作者:魯東道夫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魯東道夫 | 立鼎1894 
您的位置:

分享到:


“報告艦長,第二分艦隊發來消息,偵察到疑似日本海軍艦艇蹤跡。數量二,位置在大琉球島東北大約一百六十公里處,坐標……。”

楊海衛靜靜的聆聽由“定遠號”率領的巡海艦隊發來的報告,旁邊作為預備副艦長的鄧世昌馬上標注在海圖上。

聽完之后,楊海衛問道:“能夠確定是那兩條日軍新戰艦嗎?還是他們故意放出來的誘餌?”

“第二分艦隊正在確認當中,不過對照之前的情報判斷,應該不會有錯。”

作戰參謀對最近的所有情報信息了然于胸,不慌不忙的給出答案。

鄧世昌兩條濃黑眉毛一挑,干脆利落的回答:“會!”

“說說理由。”

已經習慣了這種隨時隨地看似詢問意見,實際是在考核和給開小灶上培訓課的做法,鄧世昌不但注意力十分集中,腦袋里數不清的理論戰例如旋風一般的快速翻騰,匯聚成完整而嚴謹的話語脫口而出。

“作為聯軍一方,現在應該非常清楚我海軍的艦艇性能和總體作戰能力。定鎮二艦改裝后裝甲厚,航速超過十八節,偵查能力極強。并有大批高速護衛艦簇擁。故而。以各國當前的主力艦正面應急。絕無戰勝的僥幸。故而,必須退而求其次,發揮自身艦艇性能和戰術,另辟蹊徑。”

楊海衛不置可否:“即便如此,那也用不著拼上兩條造價昂貴的全新主力艦,這代價是不是太大了些?”

鄧世昌搖頭:“不會,正相反,這卻是聯軍眼下唯一有可能成功的戰術。”

“詳細說說。”

一問一答。速度快的不給人一點思考時間,艦橋指揮室里的其他成員不由自主的順著話頭,努力思忖如何回答。這可是極為難得的戰略戰術課,能讓他們親自參與到臨敵作戰指揮的種種策略制定。

鄧世昌從容道:“要擊敗我海軍,聯軍可用的辦法不多。在沒有可能立即投入性能相近之主力艦的情況下,唯有出其不意而已。以眼前而言,兩條隸屬日本海軍的新戰艦‘富士號’、‘八島號’,裝甲厚火力猛航速快,具有與我改裝后之定鎮二艦一戰之實力。而得益于英國人的暗中加速建造,服役速度超前甚多。日英聯手放出假消息。誤導我們以為其新購兩條巡洋艦,貿然追擊的話。就可能在遭遇之時,被其強大武力反擊得逞!”

眾人皆知他說的,是傳聞中日軍兩年前為對付定鎮二艦而花了兩千萬日元訂購的“富士級戰列艦”。為了保證具有徹底的壓倒性,兩條戰艦設計了兩座四門40倍徑的305mm主炮,外加10門152mm速射單裝炮。艦體側舷水線主裝甲厚度最大達到457mm,艦橋356mm,動力13500馬力,雙軸推進最快可達18.3節。

甲午之戰爆發時,日本根本沒有必勝的信心,原本打算著見好就收,然后等著兩條巨艦造成之后再一錘定音來著。

沒料到結果大大出乎意料。在另一個時空,他們依靠陸軍難以置信的巨大收獲而大獲全勝,成功敲詐到兩億兩白銀,從而獲取了在未來半個世紀中吹氣球似的崛起之資本。

但在本時空,卻因為楊浩的摻和而大敗虧輸,海軍陸軍全方位的損失慘重。特別是最為寶貴的海軍近乎全軍覆沒,直接導致日本有海無防。哪怕長久以來,楊浩都沒騰出空去進攻其本土,他們仍然是整天的提心吊膽。

英國人不可能自己整天盯著楊浩,便暗中加快兩條戰艦的建造,在去年冬天兩艦下水,讓日本分批運過去的海軍官兵操練了整整半年,確定運轉順暢勉強可以一戰了,便亟不可待的拉出來,配合遠東聯軍制定戰術。

以己度人,聯軍認定中國方面不會坐看日本海軍壯大,一旦接到消息,必然會派人中途攔截并干掉兩條戰艦,將其威脅扼殺在搖籃里。那么在此基礎上將計就計,以兩條“富士級戰列艦”為誘餌設下圈套,極可能讓習慣了勝利的中國海軍吃一個大虧!

有關“富士級”的情報早在甲午戰前,楊浩就通過報紙披露過,當時引起過很大的震驚。不過大概誰也不會想到,這兩條戰艦會如此快的完成。現在聯軍方面誤導似的傳出日本買了兩條新巡洋艦的消息,又是單獨上路,極可能會分出一支艦隊去截殺。當雙方碰面的時候,卻猛然發現情報中“弱小”的巡洋艦變成了強大的戰列艦,一定會給中國海軍一個巨大的驚喜。

嗯,想法的確很美好,在不知道世界上有雷達這種家伙的情況下,一旦雙方進入目視距離,即便發現不對,想跑估計都晚了。“富士級”新裝的40倍徑305mm主炮,射程威力都相當的驚人,不但必然超過定鎮兩艦原先的25倍徑克虜伯炮,也就是在射速上比不上作弊換了速射機構的新主炮而已。

二打一,怎么也能把猝不及防的定鎮給揍個鼻青臉腫吧?

當然了,去年聯軍主力艦齊出,在東海一場混戰之所以大敗虧輸,還是被突然襲擊各個擊破占了多數。而今單獨對付一條主力艦,怎么也不會出大問題吧?

不過,吃過那么大虧,聯軍還會一如既往的那么自信狂妄,指望兩條巨艦出其不意的獲取勝利嗎?

鄧世昌接著道:“兩艦誘餌只是計劃之一部,甚至都不是他們的殺手锏。”

“嗯?!竟然是這樣?難道是,聯軍還有比去年被擊敗的‘君權級’更強大的戰艦出來不成?!”

多數人不由愣住了。緊皺眉頭冥思苦想換做是他們。應該如何做法。還有其他什么情報信息。是他們沒有掌握或者沒有考慮到的。

鄧世昌雙目慧光閃爍,智珠在握一般:“聯軍沒有必勝把握擊敗我定鎮兩艦,便只能另尋他策。而最為上者,莫過于從航速和火炮射速以及艦艇數量方面找機會。因此,換做是我,便另派數量眾多的快速巡洋艦躡蹤其后。一旦兩條主力艦接敵,便突然從后方沖出襲殺!依托其航速與射速、數量優勢,里應外合聚而殲滅之!”

原來如此!

之前沒想到或者沒想那么周全的人紛紛恍然大悟的樣子。不錯。換做是他們站在聯軍一方,恐怕也只有這一手好使了。

從上次大戰到現在半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卻遠遠不夠列強建造出性能超越的全新主力艦。

按照甲午之戰和去年海戰的經驗,各大海軍強國都已經明確了未來海戰中,需要怎樣的戰艦。那就是艦體要越來越大,裝甲越來越厚,主炮越來越多,射速越來越快。數量越來越多!

古典風帆時代積累的戰術必將為之改變,炮戰距離也必將拉得更遠。穿甲彈性能也要隨著裝甲的不斷增厚而迅速提升。主炮口徑與身管倍數會越來越大。

等等這一切需要,必將催生真正戰列艦的誕生。不說別的,因為“君權級”等一系列各國最強戰艦的慘敗,緊隨其后設計的一系列改進型號被束之高閣。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巨大、性能更優秀的戰艦的設計和建造。

定鎮兩艦改造之后,每分鐘一發的驚人射速,在一萬米以外命中的高精度和大射程,高大艦橋的望遠便利,光學測距儀和射擊指揮系統,被猜測已經投入使用的無線電通信裝置,用于大距離偵測的艦載熱氣球……。等等一系列的性能指標,都逼迫各國不得不絞盡腦汁的設法改進。

速射炮自不必說,有了當前152mm炮的經驗,想法子往更大口徑主炮上升級就是了。已經在陸軍之中列裝的彈簧制退復進機構,不要臉的法國人率先發現被楊浩搶先買去的液壓技術專利,整合管退和架退一體的大口徑主炮炮塔機構,也都紛紛進入設計之中。

即是說,因為楊浩的出現,高射速、大艦體的全主炮無畏艦,離著出現的日子估計不遠了。

當然這都是幾年后才會看到的東西。就目前條件而言,各國不會再把自家寶貴的主力艦弄過來送死,那么要達成突襲的戰果,只有快速巡洋艦可用。而在這方面,偏偏各國還真就有比較靠譜的艦艇型號存在!

“說的不錯。”

楊海衛輕輕鼓掌,同時一擺手,年輕的參謀立刻把抱著的一摞資料攤在海圖桌上,眾人打眼看去,赫然是許多種造型各異的當代艦艇圖形和數據信息!

楊海衛道:“大家都看一下,這就是我們目前所知道的,在中國近海出現的各國快速裝甲巡洋艦的資料。”

包括鄧世昌在內,所有人心中再次被震撼到。聯軍的艦艇資料,本來應該是絕密的才對,特別是在戰爭期間,他們的行蹤更應該嚴格保密。結果卻連外觀圖和詳細性能都陳列在自己面前,真不知道楊總司令他們的情報工作是怎么做的,如此周全細致!

不過也是被震撼的習以為常了,眾人二話不說,趕緊撲到資料上爭分奪秒的閱讀。

這自然是從本世界弄到的資料,里面包含了各國當前性能最優秀的裝甲巡洋艦的詳細狀況,除了沒有設計圖紙那么夸張的玩意存在外,戰艦照片、線圖、詳細參數等等,一一陳列無疑!

英國方面,最被重視的有“布雷克級一等防護巡洋艦”。該艦排水量達到9150噸,擁有常壓狀態13000馬力/航速20節,強壓通風狀態20000馬力/航速21.421.8節的驚人性能。并擁有32倍徑的234mm后裝線膛炮兩門,40倍徑的152mm速射炮十門。再加上厚重的裝甲,以及劃時代的防雷網設計。堪稱近代化巡洋艦的典范。

別看其航速貌似比“吉野號”快不了多少。但別忘了這戰艦的續航能力。巡航性能,長時間高速航行和火炮裝甲的全方位提升,絕非“吉野”之類可比。

其次是縮小型號的物美價廉之“埃德加級”。這種7350噸排水量的改進型號,單條造價只有區區36.7萬英鎊,武備卻與“布雷克級”基本一致。其常壓航速18節,強壓通風20節,理論上同樣可以超過定鎮二艦。

英國人毫不客氣的一口氣造了九艘之多,如今全部服役至少兩年。耍的別提多順暢!

而且為了保證壓倒性的優勢,英國人還投入建造了更為強大的“強盛級”一等防護巡洋艦。排水量高達14200噸的龐然大物,擁有25000馬力/22節的優越性能。不過鑒于這家伙火力性能沒有更優越的表現,造價卻比“埃德加級”多出將近一倍,故而只有兩條設計,卻不知道現在有沒有突擊入役。

毫無疑問,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英國皇家海軍之強大,無人可及。不說戰艦性能了,光看每一型號的建造數量,都只能被各國仰望。

當然列強各國也不甘示弱。美國人建造了裝有6門8寸炮、航速20節的“紐約號裝甲巡洋艦”;意大利人建造了6門6寸炮、航速17.8節的馬可波羅號——這點性能只能打醬油了,一如他們在遠東的一系列行動中的表現一樣。不思進取。

俄國人建造了排水量高達11690噸的“留里克號”,航速18.7節,擁有4門8寸炮和16門6寸炮。因為一路上沒有補給站的緣故,該艦還保留了帆裝。

法國人離著英國近,海軍也很跟得上。他們建造了最高航速19.7節的DupuyDeLome號,以及最大19節的AmiralCharner級;而奧匈帝國也像模像樣的弄出來19.35節的瑪利亞特里莎皇后號。(哎?這里面好像缺了某個很重要的角色?)

這么多咬咬牙就可能把航速沖到20節的角色,紛紛隨著運兵船遠征亞洲,匯聚到中國近海來。此番為了護衛五萬聯軍的登陸作戰,這些堪稱當代最先進的裝甲巡洋艦紛紛閃亮登場,在沒有主力艦巡防的東海水域,很是張狂了一陣子。

不出意外的話,這些巡洋艦必然也匯聚在一堆兒,藏在某個陰暗的角落里耐心的等待出擊的機會。而很顯然的,這一次兩條日艦的忽然現行,必將成為其最好的,也可能是唯一的一次機會。

林林總總那么多的資料,讓指揮室中的未來指揮官們看的眼花繚亂。但匆匆掃了一遍之后,卻都有點看不大上眼是的嘖嘖咂嘴。

終究有人忍不住吐槽:“就這種性能,還想去偷襲作戰,他們是不是有點異想天開了?差太多……。”

紅燒肉吃多了,再看到辣白菜自然就有點瞧不上了。誰讓這幫家伙屁股底下坐著的,正是放到五十年后都不落伍的一條超時空重型巡洋艦呢!

沒有修長優美的艦體,差評;沒有高達10萬馬力的強勁蒸汽輪機動力,沒有超過30節的航速,差評;沒有多管并聯的半自動高射速主炮,差評;沒有現金光學測距和射擊指揮系統,差評……。

從任何角度去比較,包括排水量和裝甲防護,當今各國的戰艦級找不出一點兒值得夸耀的。別說對這條重巡艦了,即便是正在緊鑼密鼓建造中的9千噸級輕型巡洋艦,那裝有四座三聯裝152mm主炮的家伙,依然輕松完虐這里的任何一條敵艦啊!

如果各國接觸的艦船設計專家知道他們的想法,估計能哭暈在廁所里。不帶這么比較的啊,你丫的擁有一個位面當作弊器,超前一百年的人來秀優越感算怎么回事!

鄧世昌終究年長,冷靜的點評:“如果我們不是出動‘天津號’,單純以兩個分艦隊去獵殺日艦的話,有很大機會落入陷阱。當超過十條快速裝甲巡洋艦和兩條戰列艦突然夾攻,失敗的幾率很高!”

不管怎樣,除了定鎮二艦外,其余輔助艦艇的火炮口徑太小,射速太低,裝甲太薄弱了。一旦兩條戰列艦當肉盾硬抗住打擊,其余的從各個角度圍攏上來,許多倍的速射炮群毆之下,下場相當不樂觀!

楊海衛贊許的點點頭:“所以,千萬不要心生驕傲,更不能心生僥幸,寄希望于敵人犯錯誤。別忘了,我們面對的是經驗豐富、國力充實的列強。頂多再有半年時間,他們將可能突破速射主炮性能,頂多兩年,新一代的戰列艦就可能誕生。以列強的實力,說不定兩三年后,再次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將是一群數十條擁有十六寸主炮、排水量達到兩萬噸以上的高速戰列艦!那時候,誰還能樂觀的起來?”

沒有人能。只要想想那遮天蔽日的如山艦影堵在家門口,所有人都不寒而栗。甭說別人,就英國人一家,動輒一級主力艦造七八條的土豪作風,只怕到時候誰也扛不住他們的瘋狂啊!

反觀中國這邊,三年時間,恐怕連全國土改整合都完不成。而工業化需要的時間更長,在那之前,若是被列強拖著搞軍備競賽,經濟很可能會崩潰的。

把眾人的驕傲打下去,楊海衛隨即輕松笑道:“沒發生的事情先不要擔心,讓我們先集中精神,把眼前的日艦給吃掉!傳令第二分艦隊,作出追擊日艦的姿態,先把藏在暗處的敵人,給引出來!”

“是!”

眾人發出整齊有力的回答,無線電波滴滴答答的迅速傳往正在從北往南巡航的第二分艦隊。

沒過多久,以“定遠號”為首,輔以兩條舊式裝甲巡洋艦和三條新型護衛艦的第二分艦隊,從浙東以西一百多公里的海域迅速轉向,直沖日本九州島而去。

一條慢吞吞冒著滾滾濃煙路過的遠洋貨輪,從不遠處看到了他們的機動過程,偽裝成傳教士的洋鬼子嘴角勾起來,低聲道:“果然被料中了。狂妄的中國人,等著吃教訓吧!”

一條拖在后面的快艇緊急啟動,瘋了也似的全速朝著最近的港口沖去。

半天之后,一支規模龐大的多國混合艦隊從鹿兒島起錨,浩浩蕩蕩的向東開進。這一次,他們陣容排布的防護嚴密,再無可能從十公里外突然插上破襲腹心。(未完待續……)R1071

書迷樓

下一頁(→)

別人都在看什么......

《》章節內容由網友收集并提供,轉載至書迷樓只是為了宣傳讓更多書迷知道。


上一章  |  立鼎1894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