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鼎1894第三七三章 破奉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立鼎1894 >>立鼎1894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七三章 破奉天

第三七三章 破奉天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17日  作者:魯東道夫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魯東道夫 | 立鼎1894 
373小說旗


奉天府作為韃子的后路所在,內有皇宮,外有皇陵,更作為通往其祖宗崛起之地的河圖阿拉之關隘,其重要性自不待言。

按照一般規律,滿清入關兩百年來,始終都沒忘了給自己留條后路。一旦關內出現不可逆轉之大危機,他們就能拖家帶口的迅速撤出山海關,重新回到白山黑水之間,興許綢繆幾年就能卷土重來。

想法很美好,事實上在本世界中,末代皇帝溥儀為首的滿人也的確在日本的支持下建立了關外偽政權,但那終究不過是個傀儡。

而今,大清國還沒到那種末代飄搖的境地,因此在軍事建設上,依然采取了兼顧京城和關外后路的做法。無論是聶士成的武毅軍之固守蘆臺,還是宋慶的毅軍鎮守錦州山海關,以及依克唐阿親自坐鎮奉天府,作用都是如此。

只不過時局變化卻非滿清所能預料,他們的算盤被楊浩的突然出招徹底打亂,而隨著聶士成所部被一鍋端,宋慶孤掌難鳴道路洞開,革命軍水陸并進的長驅直入。在清廷還沒弄明白楊浩的最終目的之前,就已經陳兵在奉天城外!

兩路革命軍會師在城下,總兵力依然不足三萬。以重炮部隊列陣呈圍三闕一的姿態,余下的以團營為單位分散開來,將周遭重要陣地分別攻取擊破。短短三天時間,就把依克唐阿的殘兵和吉林將軍府的數千兵馬一道兒困死在里面。

楊浩帶著司令部前出到陣前,他本人和施劍飛率領的參謀部一道兒,從高地上遠遠的看著插滿旌旗的城頭,高倍望遠鏡視野中。不時可以看到一張張滿是驚恐的面孔閃出又縮回去。

“連光明正大的露臉觀察都不敢,清軍的士氣徹底敗了。我看,就算咱們不動用重炮,一個沖鋒估計能把城攻下來。”

作為主攻部隊團長的周鼎新知己知彼,躍躍欲試的想要得了這攻城的第一功。他是第一批隨李經方轉正的遼東部隊軍官。也是第一軍之中的骨干力量,上進心極強,當然不肯放過這攻下滿清故宮的絕好軍功。

眼下,因為崛起太快的緣故,革命軍隊伍里普遍的軍銜不高。海軍里面老家伙太多算是例外,陸軍之中。也就只有李經方等寥寥數人扛著將一級軍銜,施劍飛這位年輕的參謀長,都只有上校軍銜。

數十萬部隊普遍以團為單位排列,數以百計的校官們都卯足了勁,準備在戰爭中獲得升遷。成為真正掌握一支完整作戰力量的將領。

以革命軍的建制,一旦升級為師長,麾下將會統轄至少一萬五到兩萬人的兵力。那是擁有多兵種集成的強大建制,在后顧無憂補給充足的情況下,那樣的一個師足以橫掃全國的清軍,手下絕不會有一合之將。沒別的,裝備太強大,訓練太充足。多兵種協同,除了西北大漠和東南叢林之外,大部分的國內平原、山地、丘陵乃至江南水鄉。都有辦法應付。

周鼎新比其他人都先走一步,又有著最充足的作戰經驗和統兵經歷,技戰術水平都夠高,年齡也不差,是第一梯隊最有希望升級的軍官。如此,也就無怪他那么興奮。求戰心切啊。

依著他的意思,根本不必玩什么圍三闕一。以隨軍攜帶的榴彈炮或者85mm加農炮。可以輕松摧毀面前的城墻,任意打開攻城通道。長驅直入。就憑清軍那低迷的士氣和糟糕的裝備狀況,根本擋不住大軍沖擊,足可將著關外重鎮一鼓而下!

當然了,如此做法的后果也很明顯,為了加快進攻速度,不免要大量使用重武器,到時候整座城市可就要化為一片廢墟了。

楊浩知道這幫軍官的想法,堅定的否決:“不,我們要的是一座完好的城市,而不是一片廢墟。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是勞動人民耗費無數辛苦建成,不應該輕易的毀掉。不要忘記,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團結一切認同中華文明的民族為一個整體,不要簡單的把他們視為仇人。”

周鼎新對此大前提一般的論調,只能不甘心的舔舔嘴唇。他心里也清楚,正是有了這一個大前提,革命軍的主張才能輕易獲得全國范圍內的認同,并可作為對抗西方列強武裝干涉和以其意識形態侵略的主要武器。

但落實到具體行動中,他依然有著傳統武人粗暴直接的念頭,只要獲得最后的勝利,打碎一些壇壇罐罐又能怎么地?按照一些青年激進派的說法,只有打碎一切舊的不好的東西,才能在一張白紙上建設一個新的更好的時代。而滿清兩百多年來欠下的累累血債,趴在億萬人民身上掠奪的民脂民膏,也必須要以鮮血來償還!

楊浩以前也有過類似的念頭,也曾憧憬過換做是他側身這樣的時代,免不了要干脆利落的打碎舊體制,來一次徹頭徹尾的革命。

但經過這兩年的經歷之后,他才明白什么叫因地制宜。本世界的革命做法,是在經歷過甲午慘敗、八國聯軍入侵、滿清覆滅、民國鬧劇、軍閥混戰,乃至抗日戰爭、國共內戰……等等長達半個世紀的慘烈折騰,把諾大一個古老中國折騰的徹底精疲力盡,打成了一個爛攤子之后,才完成的。

而他面對的,卻是一個已經站到了崩潰的懸崖邊,但還可以搶救一下的夕陽帝國,完整的政權和穩定的統治基礎都在,同時又面對三千未有之大變局,各階層普遍茫然無措,不知如何應對的絕好時機。

如此,他作為革命導師和思想先行者橫空出世,輕而易舉的掌握了輿論引導權,隨后再展開革命戰爭,難度降低了何止千百倍啊!

可以說,只要他想。把滿清政權改朝換代太簡單了。只要把橫陳在天津河北的部隊往京城一開,不用三天五日就能拿下,到時候鼎立新朝,與各方督撫巨頭們媾和,獲得他們的尊奉也并不困難。那樣一來。一個漢人正統的楊皇帝就可橫空出世。

但那么干,得到的結果與本世界的辛亥革命之后有什么區別?國家依然是分裂的,并且不出意外的必然要爆發軍閥混戰,列強趁虛而入,收拾起來不知道要費多大功夫。

楊浩本人呢?估計也會跟后來的蔣光頭一般,作為名義上的一國統帥卻只能吆喝動一小片兒地面。所有精力都被牽扯在平息內戰之中,生生錯過整個國家民族崛起的大好機會。

他清醒的認識到,一旦放縱部隊展開對滿清的血腥報復,一旦失去對軍隊行為的控制,整個革命事業就將走向一個不可挽回的糟糕境地。最好的結果是收獲一個表面上聽從他號令的爛攤子。更糟糕的可能因為窮兵黷武,最終把整個民族的精氣神耗散干凈。

夾在兩個位面之間,每一步都必須戰戰兢兢的試探,那種風險,不能冒。

革命軍講究理念先行,思想引導貫徹到方方面面,這是本世界的我黨經過幾十年血雨腥風艱難歷程,又經過建國后數十年風風雨雨的洗禮。最終得出的寶貴經驗。楊浩當然要拿來現成的使用,并不遺余力的傳播到每一個人,每一個團體。

周鼎新作為中堅力量的軍官。兩年來從沒斷了學習,潛移默化身體力行下,比起最初的清軍營官,那思想境界高了好幾個數量級。即便如此,稍微不注意,依然可能走上歪路。

可見。思想革命之難,勝過軍事斗爭。沒完沒了的開會宣講。那也是不得已的手段吶,本世界政權統一后的種種紛亂可是歷歷在目。

周鼎新給楊浩這么輕輕的一敲打。不得不壓下心中的嗜血戾氣,有點不甘心的哼哼道:“就怕那幫混蛋不識抬舉。依克唐阿可是慈禧的干兒子,對滿清朝廷忠心耿耿,他能投降?”

楊浩微微一笑:“試試看,又不會多耗費多大的成本。”

事情就這么定下來,周鼎新只好繼續做進攻準備。同時,楊浩親筆簽發的勸降文書也通過熱氣球播撒到奉天城內,數十萬份洋洋灑灑的,好似鵝毛大雪飄落,那場面,蔚為壯觀!

對此早有防備的清軍一開始還拼命的收繳,防止被平民得到了,但卻沒想到天上往下撒的數量大的沒變!在他們看來昂貴無比的雪白紙張,當真跟不要錢似的鋪天蓋地的往下撒,那數量幾乎要把整座城的地面鋪一遍。

依克唐阿的將軍府院子里,房頂樹梢,都有數不清的傳單落下。帶人打掃清理的管家沒用多久就聚集了幾大車,但轉眼干凈的地面再次被新的鋪滿。這情形,就好似深秋時節的樹林子,不管你多么勤快的打掃,后邊依然有更多的落葉堅定的填充。

看到手下人哭喪著臉來報告,依克唐阿只能無力的擺擺手:“算啦,只要不是往下落炮彈,隨他們折騰吧。”

轉回頭,他與渾身病怏怏的吉林將軍長順相顧嘆氣,搖頭道:“這一手當真利害,看樣子想要守住奉天,太難了。”

長順本來已經病得快要挪不動身子,能夠帶兵前來已經是他的極限。外面都草長鶯飛的和暖天氣,他裹著厚厚的裘皮卻依然渾身冰涼,兩腮偏有一股異樣的紅暈跟鬼火似的浮現。

手里顫巍巍的拿起一張傳單,有氣無力的問:“楊逆當真能如他所說,可以保全咱們祖宗陵寢不受損傷,不會苛待咱們滿人?”

傳單不止一種,而是一系列的內容分批次的傳遞過來。其中,有楊浩對滿清祖地主要所在的處置。兩處皇陵依然會受到保護,不會被人摧毀盜掘,但必須作為文物保護單位對大眾開放,有好奇的,只要買票就能參觀。

城里城外的滿人,有罪在身的當然要公開審判,但也絕不會枉殺無辜。只要他們肯接受改造教育,同樣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擁有平等的權利義務而存在。

其實到了今天,滿人和漢人乃至其他民族的隔閡早已成了泡影。以青州滿城為例。里面的滿人多數已經在從事各種原先他們瞧不起、也嚴厲禁止的行當。剃頭的修腳的拉車的唱戲的,五花八門的下九流全有。窮的都吃不上飯了,鐵桿莊稼也靠不住,什么滿人尊貴,也就是一句空話了。

如今的關外。到處充斥著闖關東求存活的北方漢民,其中又以山東人居多。他們與當地的滿人之間有沖突,也有合作,大體上大家都在為生計而奔波,什么旗人大爺主子的,早已轉變為傳統的地主和佃戶、富人與窮人、官員與平民的階級矛盾。

也是因為看清了這一現實。滿清官員們才更加的無奈。楊浩的傳單號召力太特么強大了,尤其他還在北直隸做了許久的樣板展示,對離著并不算遙遠的遼東人民來說,有著數不清的“眼見為實”。楊浩的信譽在那里擺著,如今更有大炮重兵頂在腦門上。由不得眾人不心思浮動啊。

依克唐阿心中窩火,拍案罵道:“姓楊的欺人太甚!咱們祖宗陵寢,那是能隨意驚動的地方么?若是讓這萬千奴才賤民隨意出入,豈不是要敗壞了龍脈氣運?那跟直接挖開來還有什么區別?哼哼,這廝居然還說,來日攻下京城,要把紫禁城的圍墻都拆了,將那宮城大殿都敞開來讓平民參觀。簡直荒唐!”

不只是他,絕大多數人看到楊浩在報紙上公開的國策文章時,都瞠目不知如何評價了。

要知道中國數千年歷史上。最終得享大位的皇帝雖然也屢有與民同樂的舉動,但頂天了也不過是召集一些平民到宮城之中,擺出一副親民的姿態播撒一點“雷霆雨露”而已。那皇家尊貴的位置,連最親近的人都不可染指。為了爭奪皇權,歷朝歷代的血腥廝殺史不絕書。

楊浩這意思,卻要吧皇權統治徹底斷了根。讓平民大眾買票去皇宮大內轉悠,這還能留下一點兒帝王統治的神秘尊貴么?

這一炮放的太震撼。反倒是讓人不敢相信了。再者楊浩又沒把京城攻下來,他到底會不會實踐諾言。天下人只能觀望。

但卻沒有想到,在發表聲明之后的短短時間里,楊浩居然漠視列強怒沖沖報復的大軍于不顧,悍然出兵強攻關外東北。這是要鬧哪一出啊!

今天看到傳單,依克唐阿忽然明白了,鬧不好,楊浩是打算先用這滿清祖地的壇壇罐罐,來為他的政策做個現成的樣板啊!

奉天府內,有皇宮,有皇陵,離著不遠的地方有第一座城市河圖阿拉。白山黑水之間,還有大量的滿人平民,足以讓其展示種種國策。

這大炮與傳單雙管齊下的做法,只怕就是其以后征伐全國的第一槍啊!

長順資格一樣的老,一樣是清廷倚重的重臣,但他身體實在扛不住了,此來也不過是勉力支應,其實幫不上大忙。

他松開手指,任憑傳單飄搖落下,兩眼緊盯依克唐阿問:“那么,你要如何應對呢?當真要以滿城兵丁黎民,與那楊逆叛軍拼個玉石俱焚?”

依克唐阿板著臉沒說話。從本心來說,他是想那么干的。作為大清帝國的堅定力量,作為慈禧太后的干兒子,作為奉天將軍,他守土有責,粉身碎骨也要頂住才是。

可問題是,現如今他手中掌握的軍事力量,與楊浩的革命軍一比較,根本是天上地下。慈禧親自干涉轉運來的那些新軍火,根本就是杯水車薪。十幾門先進的彈簧制退75野炮都擺在城里,卻基本沒有合格的炮兵和指揮官。壯膽還成,作戰?還是洗洗睡吧!

再看城外大炮和85mm加農炮虎視眈眈,又因為之前在錦州城外的演練早被革命軍的情報人員傳揚過來,經過說書先生和市民的嘴巴那么一渲染,就成了“一炮糜爛數數十里”的可怕大殺器!一旦開戰,人家一頓炮轟過來,整城的人定房屋全都要化為灰飛,死了都魂魄不全,不能轉世投胎!

愚昧的民眾最相信類似的小道消息,今天那碩大的熱氣球往頭頂上一停,數不清的傳單灑下,更坐實了傳說中“楊浩有神鬼手段”的謠言。民智未開的年代,人能在天上飛這簡直不可想象,更是令人敬畏!

依克唐阿這樣的老家伙,都心里頭直打鼓,并且他也知道,楊浩是有能耐將精兵凌空降落直奔其腹心要害的。

如此情形下,想要守住奉天,擋住革命軍,根本就是奢望啊!

面對長順的問詢,依克唐阿沉默了良久,最后悶聲道:“本將寧死不能背叛朝廷,投降逆賊。”

長順心中明了,無奈的嘆了口氣,顫巍巍起身,在親隨的扶持下慢慢的離開將軍府。大片大片的雪白傳單紛紛揚揚的落下,為他蕭瑟的身影描繪出一片江河日下的頹廢和無力。

傍晚時分,依克唐阿穿戴整齊,朝著京城方向三拜九叩,然后端坐將軍府大堂正位之上,喝下毒酒,自裁身亡。

沒過多久,奉天城頭升起白旗,守軍打開城門。

楊浩遠遠看到,微微一笑。這萬里長征第一步,算是踏實了。(未完待續)

ps:ps:瓶頸過去,恢復更新,節奏會加快。


上一章  |  立鼎1894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