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鼎1894第三七零章 恐嚇奪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立鼎1894 >>立鼎1894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七零章 恐嚇奪城

第三七零章 恐嚇奪城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05日  作者:魯東道夫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魯東道夫 | 立鼎1894 
您的位置:

分享到: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并加關注,給《》更多支持!

山海關之雄,絕不僅僅是一道關墻那么簡單。自明末以來,為了抵抗野蠻的女真韃子入侵,明王朝在錦州一線連續建造大量堡寨。只要兵力補給充足,以韃子的軍事力量想要完全突破根本不可能。

當然了,若是某個戍衛將領悄悄的把人放過去那就兩說了。

這些堡寨壁壘森嚴,即便是放在有槍有炮的年代,也依舊不是那么容易打下來的。發生在本世界那戰爭中那著名的“我不要傷亡數字,我只要塔山”,足以證明其難。

而在整條防線上,還高臺堡、大興堡、杏山、松山、大凌河堡等等都不是平川沃野,若是阻擊者能夠下定決心豁出性命,進攻部隊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這就更別提核心的錦州了。

但在如今的戰斗中,楊浩占據了從南往北進攻的地利,又隨時能夠調動海軍協助,天上還有熱氣球觀敵瞭陣,必要時他自己也可以架勢飛機來個空中打擊……。而單論武器裝備水平的話,此時的革命軍主力一點不比本世界的pla差,重武器性能更是超過許多。

《擁有如此大的武力優勢,偏偏對面的敵人一點戰心也無,從上到下不是舉手投降,便是縮著腦袋潰逃。這一路上,革命軍前鋒部隊光顧了抓俘虜了。真正開槍放炮的機會接近于零。

就這么順順當當的長驅直入。一直殺到錦州城下。關鍵的據點如松山、杏山紛紛拿下,更有余力前往大凌河堡并借道北上攻擊義州。

楊浩的指揮部跟著前行到寧遠州,看到部隊跟潮水一樣蔓延戰區的態勢圖,不由輕輕一嘆:“滿清果然是氣數盡了,這最后一支忠于他們的部隊也毫無戰心,看來我們之前對形式估計的過于小心。”

施劍飛眼神閃爍,說不清是憤怒還是失望,悶聲道:“人心背向不過如此。滿清朝廷但凡有一點奮發上進之心。讓習慣了其統治的民眾看到一點改變的希望,也會為我們帶來十倍的阻力。可惜啊,以他們的頑固守舊,能夠把統治維系到今天,已經是最大極限了。”

作為從舊清朝出身的優秀軍人,施劍飛發奮讀書考中秀才,又投筆從戎轉為武職,是想著能憑自己一腔熱血,拳拳愛國之心,設法找出一條興國之路。

可奈何他最終發現。整個國家已經成了一潭攪不動的死水,人人都只盯著眼前的三分小利。罔顧國家法度和自身職責,喪心病狂的挖國家墻角損公肥私。此情此景,從歷史之中可以輕易找到佐證,從而判斷出最終的下場如何。

遠的不說,覆滅的大明朝到了末年,朝廷之中遍布自命“君子”的東林黨流氓文人,為其遮蔽天下的士族地主階層提供充足的保護傘,而將皇權徹底架空。隱匿田產人口,不交稅,把皇帝好不容易湊出來的軍費“飄沒”,致使國家無錢糧可救災,無餉銀可支持戰爭。

同樣,在前線的軍官已經形成近乎私兵的制度,每一階級軍官瘋狂瓜分軍餉,底層士兵活得跟奴隸一般既無尊嚴又無保障。

整個國家從上到下,都趴在龐大的帝國軀體上敲骨食髓,所謂的強國責任,只停留在“復社”之類書生的嘴炮中。而類似煌煌大言的最大作用,不過是他們用來泡那些秦淮八艷之流的妓女所用。

將挽救國家興亡的大事跟嫖娼畫了等號,可想而知明末士林階層的人腦袋里裝的都是些什么玩意,他們自身又是怎樣一群何其混賬的東西。

至于崇禎皇帝就不用說了,從他主動干掉錦衣衛裁撤唯一忠心辦事的太監群體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的失敗。

這從上到下的集體作死,用了幾十年的功夫終于耗盡了大明朝的元氣。氣數已盡,才讓人口數十萬的后金撿了個現成的大便宜。隨后,便是整個國家所有階層為他們的胡作非為付出代價的漫長兩百余年。

現在的大清國,情況何其相似,年輕的皇帝急躁莽撞,周圍一圈兒光會放嘴炮的年輕大臣,炮制出種種不切實際的方案哄著他開心。而在其身后,永遠有一個巍峨聳立的陰影籠罩在上空,那便是日后要背負起整個王朝滅亡大黑鍋的慈禧太后。

大臣們如何呢?看看全國各地的督撫們是怎么做的就明白了。這大清國還沒亡呢,都一個個的開始聚斂錢財整軍自保了,哪怕有英國人幫忙,稅賦照樣收不上來。

這妥妥兒的是到了國家“危急存亡之秋”了。

比起前明,好歹的人家是漢家衣冠,不殺個幾千萬幾億的根本壓制不下。(可能還不止幾億,不是有許多的滿清官員在他們的小本本上記錄了張獻忠在四川殺了六億人么?但奇怪的是,清軍居然在四川人口被殺干凈整整十三年之后才攻陷大西國,那么這十三年,清軍都是在陸上爬著前進么?還是他們十幾年都在跟鬼打仗?!當然,那幾位寫書的清廷御用文人拿到現代寫黑暗類網文,一定能成大神,真特么有想象力啊!)

滿清用了兩百年時間,也沒能“入中華則中華之”,而今只要稍微提示一下,其蠻夷本色立即顯露無疑,更成為反清志士攻擊其軟肋的重要武器。

施劍飛跟隨楊浩兩年來,耳濡目染再加上自己思考,就知道以前真的是一腔熱血都潑給了狗眼看。這個腐朽王朝統治已經沒救了,更不值得他為之盡忠報效。他的人生價值,應該體現在為整個中華民族的再造與振興之上。

楊浩也正是以此為核心。用了整整兩年時間身體力行。一步一步的實證其宣言與理想。為所有胸懷天下的人們指出一條光輝大道。

那些必將被打倒的舊王朝舊秩序維系者,要么被毫不留情的打倒斗爭,要么慚愧的放下武器,放棄抵抗,接受正義的審判。

山海關一線的清軍將領,便是如此。

戰斗打成這個鬼樣子,楊浩之前擬定的“以戰爭磨礪隊伍”的計劃便行不通了。部隊沒有經過浴血奮戰,便錘煉不出自己的精氣神。覺悟不到和平與光明的來之不易。這么下去的話,將來遇到源源不斷的列強軍隊,必然要吃虧,以更大的代價補上這一課。

往好里看,卻是讓民族統一大業付出的代價更低,流血犧牲更少,雙手沾滿自己同胞鮮血的幾率大大降低,未來那心中的壓力也許會更小一些?……這也算是作為和平年代出來的人內心的一份矯情吧。

不說楊浩這邊頭疼怎么調整戰略進度,在錦州城內,一萬多毅軍全部龜縮其中。當革命軍挺近部隊從下面迅速奔行經過時。城墻上的清軍紛紛用驚恐的目光張望,戰戰兢兢不知如何是好。

宋慶老大人沒有呆在衙署中生悶氣。他一臉平和的站到城樓上。淡然的看著遠處軍容整齊的部隊滾滾而去,棄守陣地潰敗的馬玉昆摘了自己的頂戴,坦然的站在邊上,說不出是喜是悲。

等那一撥部隊完全過去,升騰的煙塵慢慢消散時,宋慶忽然問道:“這些兵馬,以往多是聶功亭和袁蔚亭的麾下吧?”

馬玉昆不明所以,愣了一下便點頭:“據聞正是。革命軍奇襲蘆臺,強攻定武軍,俘獲兵馬五萬余,除卻少數解甲還鄉外,擇其優者三萬充入新軍,重整編練。”

這些情報不算隱秘,楊浩也是刻意讓外界知道革命軍的優良作風,故意通過媒體宣傳出去,想知道的都能了解一二,更別提高級軍官將領。

宋慶喟然長嘆:“一樣的兵丁,不過區區數月洗刷,而今便脫胎換骨一般,不但不畏懼作戰,更求戰若渴。若說當年平太平軍時,尚有封妻蔭子升官發財的利誘,革命軍卻又憑的什么?”

他不說農民起義中常見的“等貴賤、均貧富”之類口號,那玩意被無數次證明是用來忽悠下層民眾跟著送死的。即便做得最好的李自成,進了京城之后還不是照樣燒殺擄掠驕奢淫逸,怎么下作怎么來?說白了,都是一群草寇,怨不得一代代的儒生瞧不起他們。

馬玉昆越發摸不著老頭子到底什么意思,只好順著他的話頭往下捋:“據卑職所聞,革命軍中亦有軍功制度,而軍官上下講求平等一體,更日夜宣講其救國大義。任意擇其一人,皆能隨口暢談種種義理,并深信之,如佛徒教眾之類。而萬眾皆如此一心,斷難撼動。”

“這便是他們強大之處,更是那楊鼎世迥異于眾人之要!”

宋慶由衷的感慨,這些內情,他一樣一清二楚。

革命軍那套思想教育工作之厲害,讓這時代的人都感到害怕。他們都跟狂熱的宗教徒作戰過,那真是不要命的往上沖啊。太平軍憑著一堆四六不靠漏洞百出的謊言,都能忽悠著半個國家的人跟他們發瘋,打得天崩地裂。楊浩那一套經過歷時實踐并深刻總結的理論,干脆就是直接能用的行動綱領,不但把每一處細節都照顧到了,身體力行之下,更是讓每一個人都親眼見證他們的可操作性,可實現性,可持續性。

雖然清末的武將們多半是老粗,大字認識不了多少,畢生浮沉鍛煉出的眼光還是有的。宋慶等人足以認清,即便楊浩沒有那么先進的槍炮裝備,光是以思想武器武裝起來的革命軍,拿著一樣落后的火器,照樣能打的當代對手潰不成軍。

一支有理想信念團結起來的部隊,幾乎是不可戰勝的。

話說到這里,馬玉昆恍然明白了老帥的想法,老臉不由微微一紅,露出些微的慚愧。

的確,革命軍的強大是有目共睹的,洋人都打不過他。還能咋地?可他馬軍門選擇了不抵抗。這就有愧于其軍人的本份。說不過去。

宋慶老眼輕輕一瞥,把他的表情變化盡數察知,嘴角胡子微微一顫,悠然道:“說起來,你我也算為朝廷盡忠盡責過了。當今世界大變在即,列強環伺于左,身為軍人自當竭力報效,雖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這內斗紛爭的破事。能少干一些,也有顏面去見祖宗先人。”

馬玉昆躬身施禮:“大人恩慈,卑職慚愧,感激不盡。”

宋慶擺了擺手:“虛的就不要提了,且等著看那姓楊的小子到底還有何等手段,繼續不動刀兵就瓦解了老夫的軍心。”

馬玉昆明白,老帥這是在故意放水,消極抵抗了。總而言之,你楊浩怎么折騰,俺老漢就呆在城里不出去了。你從下邊過去,愛打哪里打哪里。反正咱不跟你添亂就得。投降那話,是絕對不能說出口的,老頭子一輩子臉面,必須得要。

反過來,楊浩那邊要仗著兵強馬壯的,試圖要強壓一頭,說不得老夫要拼他一拼。打仗么,沒有不死人的。宋慶這些人一輩子見慣了殺戮,早都磨練出一副鐵石心腸,不管死多少人,最終難受的也只會是楊浩的革命軍。

這就要看彼此是不是能默契起來,革命軍到底是不是有那個智慧了。

宋慶也不是那么簡單的干等。從山海關到錦州外圍這一系列的防區中,多半都是不怎么聽他招呼的部隊部署,而今基本被俘虜逃散。錦州城里,核心的十營完全忠誠于他的老底子都在,其他兵馬只是仆從位置,翻不起大浪。所以,他也不必擔心被革命軍早早收買了后,突然發難來個下克上。

聶士成的遭遇,令人刻骨銘心啊!

楊浩也沒讓老帥等太久。就在革命軍主力部隊順利通過錦州,成功占領空無一人的義州之后,確保側翼不會遭受襲擾,便專心部署精兵渡過大凌河,占領牧場,前鋒抵達廣寧,遙遙面對盛京清軍的防衛前沿。

于此同時,革命軍的宣傳部隊開始行動,熱氣球載著大量的傳單,從頭頂上不住的拋灑。數量之大,足以保證每個人手里平攤好幾份的。里面的內容,以圖畫居多,足夠占據九成的文盲都能看清楚,只要投降獻城,人人有錢拿有飯吃,革命軍優待俘虜。

不光如此,熱氣球上還搭載了大功率的揚聲器,用標準的普通話晝夜不停的向下方宣傳各種優惠政策,讓每個耳朵正常的人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光是這一手,已經把多數清軍和錦州城百姓給嚇壞了!

這年頭,誰見過能夠在天上飛的東西啊!特別熱氣球那身板格外的大,懸浮在半空中猶如神仙手段,當時就有不少迷信過度的跪地磕頭不止,更對上面傳下來的“雷音”驚恐的無以復加。

此外,直屬炮兵團從后面趕到之后,幾個營分散開來,在視野最開闊的地方拉開架勢,讓城頭上的清軍官兵能夠清清楚楚的看到那一根根粗壯的身管。然后,特別宣告一次“火力演練”,叮囑城內官民聽到巨響不必擔憂。

這尼瑪根本是誠心讓人擔憂的好吧!

原本還不知道的,現在卻都得到消息了,于是乎涌上城墻的人前所未有的多。就在萬眾矚目之下,一個營的122mm榴彈炮朝著距離城池較近的一個山頭開火,一口氣傾瀉了一百多發榴彈。

這數字,在現代戰爭中真心不算多。但在多數用實心彈的時代,高爆榴彈帶來的震撼是前所有的大!

一聲聲霹雷雷霆一般的巨響,隔著好幾公里都震得人耳朵發麻腦袋發蒙,隨后見郁郁蔥蔥的山頭上一道道火光沖天而起!上百個爆炸連成一片,把個小山頭整體吞沒,沸騰的煙火匯聚成一股粗壯的蘑菇云,沸沸揚揚的朝著天空急驟升騰!那倏忽閃耀的紅光,恍如妖魔鬼怪沖著人呲牙咧嘴,嚇得滿城官民兩腿戰栗的都站不直了,尿褲子的更是不知凡幾!

濃煙過后,山頭整個被切掉了一大塊(其實是樹木植被全部摧毀了)。城中清軍驚恐的看那冒著裊裊青煙的炮口,再想到另外幾個方向還有好幾倍這樣的大殺器,什么軍心士氣,徹底跌入谷底。

他們現在都明白了,不投降的話,指不定什么時候那炮彈就會落到自己頭上,炸得粉身碎骨,死無全尸!

炮擊過后,無論官民誰也興不起為大清盡忠的心思,投降免死的風潮頓時席卷全城。哪怕是忠心耿耿的軍官部署,此刻也不得不小心為自己的生死做打算,私下里聚堆兒商量后,便聯名求告到宋慶的面前。

老帥看著一堆自己帶出來的子弟親信,無奈的拍案嘆息:“姓楊的小子厲害啊!威逼利誘軟硬皆施,老夫都吃他不住。罷了罷了,你們愛咋咋地吧。”

便在炮火威脅的第二日,宋慶和馬玉昆等將官被屬下軍官脅迫,開城投降。兩位老將抵死不從,被下屬“打傷”,送進了軍醫院“搶救”。

楊浩明知道他們是在作秀,并不以為甚,如此低成本的快速解決攔路虎,成全他們的名聲有何不可?

把城池留給預備部隊收攏管制之后,大部隊繼續進逼,這一次,他們再難兵不血刃的輕松過關。就在大小黑山堡附近,前鋒部隊撞見了前來救援的盛京清軍!(我的小說《》將在官方微信平臺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啟微信,點擊右上方“”號“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qdread”并關注,速度抓緊啦!)(未完待續……)R1292

書迷樓

下一頁(→)

別人都在看什么......

《》章節內容由網友收集并提供,轉載至書迷樓只是為了宣傳讓更多書迷知道。


上一章  |  立鼎1894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