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鼎1894第二六一章 列國調停,山縣冒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立鼎1894 >>立鼎1894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六一章 列國調停,山縣冒進

第二六一章 列國調停,山縣冒進


更新時間:2014年12月26日  作者:魯東道夫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魯東道夫 | 立鼎1894 

正文

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十一月十二日,旁觀許久的英國人認為局勢發展到今天已經是極限,再打下去將不可控,當即聯合美國法國提出調停。全文字閱讀

清廷里面無論是傾向和談的,還是不想繼續看到楊浩立下戰功的,亦或者是不想李鴻章得到機會翻身的,都紛紛表示贊同。大好形勢之下,支持繼續作戰趕走日本的,卻是極少數。

哪怕嚴復在報紙上反復的呼吁,應當趁機振作起來,編練新軍不斷投入戰場,與以日寇為磨刀石,重新砥礪出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鍛煉一批新生代將領,保證大清國江山永固,中國尊嚴不失。結果,朝廷上下完全聲援者幾乎一個都沒有。

張之洞、劉坤一等人,都贊成編練新軍,但也都贊成談和罷兵。總之他們不想看到李鴻章一家獨大,也契合清廷不能明說的意思再打出一支強軍來,萬一回過頭來造反怎么辦?

楊浩那支都是多余,想練兵,門都沒有。

與清廷這邊積極配合的態度不同,日本方面明明吃了大虧,卻不肯就此同意。

按照各國的看法,你日本既然已經占領了朝鮮,見好就收吧。英國人和美國人都答應在談和條件中,明確保證日本的利益,讓他們控制高麗,從而形成對清國、俄國的牽制。同時,也讓他們獲取一塊龐大的殖民地,足以彌補發動戰爭的耗費虧空,解決國內經濟危機。

但日本大本營召開會議時,當著倭皇睦仁的面兒,幾方面卻吵得不可開交!

總理大臣伊藤博文首先表示樂意接受和談,日本應該量力而為,步步為營。不要急于謀求太大的收獲,當心貪吃消化不良。另外,此番付出的犧牲已經夠大了,在想出克敵制勝的辦法之前,不宜再過度投入兵力。

外務大臣陸奧宗光卻明確反對,他指出:“帝國要同意和談,必須是在軍事上占優勢的情況下達成,方能保證不會有太多附加條款。我們不能寄希望于列強的節操,尤其是清國有狡猾的李鴻章和毒辣的楊浩兩只狐貍。以他們的言行判斷,帝國要完全取得高麗甚至都很難。”

海軍大臣西鄉從道傾向于停戰:“海軍受創嚴重,必須進行全面的武器更新和整修,更要有新的戰艦添加,才能克制北洋艦隊。否則沒有海上霸權,如何保證陸戰的支援?”

陸軍大臣大山巖卻不樂意了:“海軍的表現太糟糕了!把花在他們身上的錢拿出一半給陸軍更新武器增加兵員,早就可以輕易掃平清國,也不至于拖到今天!支那欠下的血債必須償還,我們遇到的強軍也只有一部分而已,完全可以直接攻擊到他們的首都!”

別看眼下的海軍大員都還來自于陸軍,特別大山巖和西鄉從道還都是薩摩藩出身,在爭奪軍費上,雙方已經產生不少的齷齪。尤其這一次的海軍接連失利,一條船就是上百萬的損失啊,讓人何其肉疼!

幾方面爭執不下,但總體上來說,不能就這樣吃了虧就算了的態度是占上風。另外列國調停的條件到底能不能談妥,眼下也沒個準譜兒,最終倭皇睦仁也沒有決斷。

伊藤博文對此甚為不滿,會后他單獨謁見睦仁,耐心陳述就此打住的種種好處,和繼續開戰的各種弊端不說別的,一個財政吃緊,就夠要人命了。

但睦仁卻是十分有主見的。他本身就不想在貌似失敗的情況下求和,那即使是獲取了一定的利益,也讓他心里頭十分不痛快,更會大大挫傷軍心士氣。他更同意陸奧宗光的簡介,先取得軍事上的優勢,再同意和談不遲。整個清國能打仗的只有一個楊浩,他照顧不過來多方面戰場。

在日軍的含糊態度下,清廷卻以為和談有望,登時反過頭來倒逼李鴻章加緊配合列強的調停,種種丑陋行徑一言難盡。

而在數日后,乃木希典的尸體被清廷很大方的找了一具上好的棺材裝了,由英國人代為護送運回日本,捎帶著一大堆用石灰淹了的首級。

輪船靠岸之日,整個廣島的民眾都被驚動了。他們所看到的報紙上,宣稱乃木希典是英勇果決剛毅無雙的帝國勇士之楷模,被無恥的敵軍偷襲時仍堅決抗爭到底,被炮擊身亡的。

來自倭皇睦仁的親自詔令,將其作為軍人之楷模,賜以極盡哀榮。

在其隆重下葬之后,乃木希典的老婆乃木靜子親自把兩個兒子乃木勝典、乃木保典送上運兵船,開往遼東繼承其父之意志為帝國為天皇奮勇作戰。為堅定他們的信心,乃木靜子從容齋戒沐浴之后,自殺來斷了他們的念想。

不用說,日本朝野又是一陣感佩萬分的追捧和紀念,不少人有樣學樣,為了讓兒子參軍,抹脖子上吊什么花樣都有。

這消息被列國記者當成奇聞妙趣,在其國內的報紙上刊登。楊浩卻在百忙之中炮制出一篇文章,以此為發端,提醒國內民眾,日本人好戰到如此程度,指望與他們搞和平?那是做夢!

日本人這股子瘋狂勁兒,把清廷上下不少官員嚇得直抽抽。這得是多么狠心的父母,才能逼著自家兒子上戰場送死去?不去,就把自己的老命搭上,這不上桿子的斷子絕孫嗎?

如此瘋狂的敵人,卻也更加的增添了他們的恐懼。朝中談和的聲音再趨高漲,認慫的力量層出不窮。

年輕一代中,卻在楊浩的號召下逐步累積起對日本人的憎惡和痛恨。這樣一群比狼都兇殘的敵人,任憑他們在旁邊虎視眈眈了一千多年,幾次三番的企圖吞并中國,絕對不能容忍!

就在亂紛紛的糾葛之中,清廷上下多半都以為可以安安穩穩的拖到過年了,冷不防日軍再次暴起進攻。山縣有朋指揮大軍一舉突破鳳凰城,向前逼進寬甸。聶士成與依克唐阿所部盡力反攻,卻都未能成功。

等著列強調停的人,頓時如同劈臉挨了一耳光,被抽的五迷三道。被他們刻意插手拖延的新軍征兵訓練大事,終于再次提上議程。只不過經此一挫,原先民眾心中那一股子勁頭,好似被一盆涼水給潑了。

這反復無常的朝廷,越來越像是一名小丑,盡弄出些令人發笑的滑稽動作,卻把幾億民眾都代表了,耍猴一樣的演給外國人看。

丟人吶!

楊浩卻并不著急揮軍反攻,他一邊加緊消化之前的戰爭紅利,讓厲應九帶著練兵人員回到天津,就地把吸納招收的青壯和熱血學子編練起來,組成一個新的團,抓緊訓練。

同時,他也幾次悄悄從大連返回,經天津租界回到本世界,跟進戰艦的建造進度。在本世界08年4月,那條多用途“中山艦”建成下水,楊浩隨即將頂著炮艦上層建筑的投影拖到乙位面,加緊進行舾裝作業。

1894年12月初,遼東天氣驟然轉冷,北方開始下大雪。

兩軍都沒有準備充足的冬衣,故而無論是進攻的日軍還是試圖反擊的清軍,都必須忍受極度的嚴寒。日軍數日之內因為凍傷減員兩百多,許多在山溝里的部隊連燒火做飯都沒轍,只好啃冰涼的飯團子。

但就是這樣,山縣有朋指揮下的日軍依然堅持毫不懈怠。尤其從國內傳來的對乃木希典的風光大葬,更令士兵們熱血沸騰,紛紛發誓要堅決攻入清國首都,為少將復仇雪恥!再加上第二軍進攻失利,被阻在金州不得寸進,整個日本帝國戰勝強敵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他們身上了。

不知道日本人的中二病是不是從這時候就有了,年輕的士兵們居然對此等忽悠的謊言完全不懷疑。相反,還被激勵的渾身來勁,作戰也是格外勇猛,吃苦受累,那完全不怕啊!

不過山縣有朋這些高級軍官們卻沒那么迷糊。隨著楊海衛海軍襲擾戰的進一步擴大,整個黃海都成了他們快速炮艇神出鬼沒的樂園。反正日軍怎么都追不上,開炮也打不著,遇到大霧還沒法提前察覺,被折騰的疲憊不堪。

如此就導致了一個很要命的問題補給供應不上!

哪怕艦隊沿途護送,一趟一趟的來回跑,那種消耗讓海軍苦不堪言。運輸成本翻番增加,讓他們本來就捉襟見肘的財政更加岌岌可危,頻臨崩潰的邊緣。

到了這種程度,倭皇睦仁也開始考慮是不是自己決策有誤。陸軍的進展速度沒有想象的那么快,清軍抵抗之堅決,卻遠遠大過他們之前的判斷。

他們也不想想,遼東遼中,那是靠近滿清起家的老巢啊,他們祖宗的根本都在那兒呢。加上領兵的又是宋慶和聶士成這等敢戰的老將,想要把他們擊潰,那是相當不容易!

不過山縣有朋畢竟老辣,他看出清軍處處設防,必須分薄兵力。而作為進攻一方,卻可以從容選擇突破點,于是在幾次試探不成之后,命令第三師團轉而集中攻擊海城!

海城一下,則進擊遼陽、奉天之門戶洞開!就算直逼山海關,也非難事!

12月9日,日軍兵分三路發動攻擊。

楊浩召集眾人,發布新的作戰指令:“休息的差不多,我們也該活動活動了!”

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玄幻小說,提供在線閱讀。


上一章  |  立鼎1894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