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鼎1894第一九九章 英雄凱旋(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立鼎1894 >>立鼎1894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九九章 英雄凱旋(一)

第一九九章 英雄凱旋(一)


更新時間:2014年12月06日  作者:魯東道夫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魯東道夫 | 立鼎1894 
正文

目錄:

作者:魯東道夫

類別:歷史軍事

從高麗半島投入戰斗,到今天連續三晝夜的連軸轉,縱然是楊浩的身子骨也吃不消。頂點小說w.w.c脫離北洋艦隊視線后,他立即回去繼續打盹。

直到船隊到達青島附近,他才單獨坐著x203繞到進入膠州灣,從北側登陸。

時間已經是傍晚,平靜的海灣內,細密的波濤在落日余暉照耀下,反射出萬千磷光,散碎的令人眼花繚亂。

在原先崎嶇不平的路基上,三道長達五百米的碼頭正朝著海灣中斜向伸展。而在一公里外的海中,另一道寬闊的長堤正連接起來幾處露出海面的沙島,形成一個直徑1.5公里的環形包圍圈。

引人注意的是,這所有的工作都是同步進行。都要日落了,每一處工地上仍舊人頭攢動,呼喊聲混雜著蒸汽機的轟鳴聲,被海風吹著四面散播開來。人力、機械攪動起的塵土,和機器冒出的黑煙,混雜成濃烈的人間煙火氣息。

這等繁忙場景,讓楊浩精神為之一振,脫口驚呼道:“老爺子好高的效率啊!這才多長時間,就有模有樣啦?看樣子明年就能投入使用了吧?”

沒錯,這片港口,就是他上回跟李鴻章交易未成的那部分。

地皮他是早都買下來的,但建設的動靜太大,想不驚動官方那是不可能。青島總兵章高元又是個倔強老頭子,極少數不肯喝兵血的將領。給他送禮也不是不行,但讓他假裝看不見,那很難做到。

還是上次楊浩請了李鴻章去參加拍賣會后。消息迅速風傳天下。李老頭子默不作聲下。楊浩這才得以放開手腳開工大干。

只不過他沒想到。老爺子的動作如此之快。

炮艇在岸邊的簡易碼頭停靠。守衛在此的黑衣團練士兵都認識他,急忙上前問候。

楊浩認出帶班的頭目是上回參戰受傷的士兵擔任,上前一拍他肩膀,關心的問:“張平,你的傷勢都養好了嗎?這么快就跑出來執勤?”

那青年臉色微紅,有點激動又靦腆的回答:“報告長官,好的差不多了!如今我已經調到內衛部,這次是奉命保護老太爺的。”

能到內衛部隊。那必定是經過考察考驗,確定品德操守和個人能力都符合標準的。又能當班長,說明水平不一般。

楊浩笑著點頭:“挺不錯,過兩天回老營,讓你們連長安排一下,去軍官培訓班進修一下。”

“是!多謝長官!”

張平喜得嘴角差點咧到耳朵根,旁邊其他士兵無不羨慕的兩眼放光。

進軍官培訓班,意味著他有資格正式進入組織的核心,接下來沒有意外,出來就能擔任排長。前途一片光明啊。

楊浩也是由衷的高興。他的隊伍如今實力還很弱,但后備兵員卻不少。關鍵是缺乏有經驗有能力的中下級軍官。但人才不可能從天上掉下來,只能自己慢慢培養。

他為什么一次次冒險帶人出去作戰?就是為了從實戰中快速錘煉并發現一批合格的人才。再把這群人拉進軍官培訓班去深造,出來之后的素質,足以滿足眼下的建軍需要。

在天下大亂之前相對平穩的社會環境下,想要弄到一大批鐵了心跟著造反鬧革命的人相當困難。如今這些參加過實戰,又經過考驗的人,楊浩倍加珍惜。

在張平的引導下,楊浩順利來到距離岸邊不遠的營地。

這里已經建起一大片一眼望不到頭的板房,橫平豎直的雙層建筑群,占地面積起碼有上千畝地。四周用鐵網圍欄和注水壕溝隔離開來,中間幾處相連的操場,平整潔凈,四面設立的體育器材和場地一樣不少。

從規模上看,起碼要有幾萬人才能填的滿,楊浩自己都給嚇一跳,貌似當初他沒安排這么大規模的人員吧?這要是讓清廷知道了,不定得嚇成什么樣呢!

滿清為了最大限度遏制民變,連稍微大點的民辦礦場都不準開。怕的就是有組織有力氣的青年造反,不好收拾。如今放開,也是因為不搞不行。一則開礦搞工廠是財源,二則洋人都在弄,他又管不了。

但那也要有個限度,眼前這樣的,真的沒問題嗎?

他這次離開的時間太長,中間一些變化通過電報交流也不怎么詳細,看樣子其他幾位忙活的也不輕啊!

思忖間,響亮悠揚的汽笛聲遠遠傳來,就聽大喇叭里,老爺子扯著嗓門喊:“收工嘍!各大隊的隊長都好生盯著,把工具家伙收攏點清,別丟三落四地!開機器的再檢查一回,確保爐子里有水,閥門都關嚴!安全巡邏組的上去看著,發現問題都給老子記清楚了,回頭扣工分……!”

七十多歲的老頭,那聲音中氣十足,通過廣播傳遍廣闊工地的每一個角落。一股負責任之村支書的氣息撲面而來。

楊浩聽動靜就知道,老爺子最近日子過得歡實著呢,看樣子在這里又找到自己的第二春。他不由加快腳步,一直來到正中間的三層工程指揮部板房樓,進了頂層的辦公室推門進去。

老爺子扭頭一看是他,黝黑的臉膛上閃過一抹喜色,卻依舊按部就班的把話都喊完。關上麥克風,這才回身過來上下打量楊浩,隨口問:“這一趟都挺順的?”

楊浩一拍胸口:“咱們準備的妥妥當當,能有什么事?都好著呢。”

楊老爺子當即很粗放的一揮手:“那就成!打仗嘛,仔細著點總沒壞處。晚上先別走,讓你奶奶做頓好吃的,犒勞犒勞!”

楊浩搖頭:“那不行,今晚上士兵們都回來了,我這當頭領的不出面怎么行?得以身作則。”

老爺子咂咂嘴,卷了根旱煙點上嘬了一口,點點頭:“那倒也應該!不能光叫人家出生入死,咱盤腿上炕的當老太爺,不像樣子。你有這個覺悟,挺好。”

不愧是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老人,事情輕重拎得清,更放得開。

楊浩笑嘻嘻的問:“爺爺,您這回弄得攤子這么大,章高元那邊沒過來找麻煩?我看著少說也有幾千上萬人,他那幾千兵不害怕呀!”

楊老爺子叉著腰,捏旱煙的手臂豪氣的一揚:“嘁!就那小子手底下的熊兵,根本不放在爺們的眼里。我給你說,要不是他精明看的嚴實,保不齊有一半都跑到工地上干活了。咱們的工人掙錢多的,教他們眼紅!再說,那小子現下也顧不上了。滿清前些日子下了調令,叫他帶兵去遼東支援,如今都已經開拔了,不到明年回不來。”

楊浩恍然大悟,想起這茬了。

甲午戰爭造成的影響范圍極大。平壤開戰后,后方也在緊急調動各路兵馬。青島衛的八營軍兵數量不算少,也在調集的序列之中。

只不過,這年頭的兵馬想要調動,你得先給開拔銀子。北方的兵因為離著近,調的最早,給錢也最及時。青島總兵就有點慘,序列又排在登州衛其他營的后頭。按照歷史,他們得在十一月份才抵達地方。

如今北洋艦隊剛剛遭遇大戰,主力艦艇全部受傷,再出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海上運輸幾無可能。

章高元的三千兵馬,必然要從陸路走過去,一路上拖拖拉拉不定得走多長時間,所以早點動身,實屬必然。

官兵這一走,青島等于是沒人管了。老爺子這半年帶出來的人馬,前腳完成馬山下水庫攔河壩的建設,另一部分則投入修筑橫貫縣境兩條大路的工程。現在,卻又分出一批來搞港口和工業基地的建設,一個人多頭管理,超過五萬的總數,居然也井井有條。

對楊浩擔心人不好管的問題,老爺子嗤之以鼻:“你沒經過老時候,不知道咱們國家老百姓其實很好管理。以村為單位,選出隊長;以屯為單位選出大隊長,讓識文斷字的文化教員幫忙管理,再加上團練護衛壓陣,根本就沒人能挑頭。”

老爺子那個年代,全國一起動員大修農田水利,大搞公路鐵路建設,數不清的工程,都是用最原始的工具和人力完成。動輒幾千人幾萬人的工地比比皆是,除了各村兒夫子力工打群架,秩序多數井然。

當然那時候,有大量當過兵的人在里面起到了基干作用。

換成眼下,卻是經過三個月軍訓和掃盲班后,培養出來的尖子當頭目。再加上優厚的工資待遇,每天葷腥飯菜吃著,傻子才出來鬧騰。

另外,工地早晨跑操,白天干活,晚上夜校,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進行一次人員輪換,幾個工地轉著來。老爺子搞管理的辦法,有的是套路。

最后,老爺子意氣風發的拍胸脯保證:“不用到這邊的年底,碼頭就能投入使用。造船廠鋼鐵廠的根基打好,保管耽誤不了建設。”

楊浩實在沒什么可擔憂的,心懷喜悅,乘船回返日照。

這一次回來,卻不像上次那般悄無聲息,跟鬼子進村似的。

楊浩選擇光明正大的,讓所有士兵都穿著戰衣,帶著一身的硝煙味,在碼頭上列隊,然后挑著“炎華集團護衛隊”的旗幟,車馬轔轔的開向縣城。(未完待續。。)

感謝書友大地乾隆、55hong的月票!

如果您對《》有什么建議或者評論,請發表個人觀點。


上一章  |  立鼎1894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