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鼎1894第五百九十七章 炮艦外交(七)蠱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立鼎1894 >>立鼎1894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九十七章 炮艦外交(七)蠱惑

第五百九十七章 炮艦外交(七)蠱惑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4日  作者:魯東道夫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魯東道夫 | 立鼎1894 


演習搞不下去了。≧,不管薩鎮冰怎么輕描淡寫的裱糊,英國人到底還是要一點臉面的,他們沒法徹底不要節操的把失敗胡混過去。另外,還不得不承情,如果不是中國“朋友”及時打醒了他們,恐怕還真沒法相信,堂堂大英帝國的艦隊,居然有著如此大的缺陷!

不只是戰艦裝備上的,更有情報方面的,甚至還有戰術指揮層面的這也是英國人最為惱火的一部分。

英國皇家海軍,那是全世界海軍最高水平的表率啊,在自己最得意的方面給一個吊車尾的新生給吊打,這面子丟的不是一般的大!

克拉多克少將作為指揮者,差點羞惱的當場吞槍自殺!不過么,他畢竟是一名教徒,自殺是沒法上天堂的,此外,他還擔負著將整個演習過程和心得體會整理出來,呈報給海軍部的大佬們,讓所有人都知道中國人的強大之處。這可關系到整個皇家海軍的生死存亡,他責任重大,不能隨便死!

嗯,就是這樣。

所有戰艦回歸之后,英國人不計前嫌的召開盛大慶祝宴會,感謝中國朋友的配合與付出。并借著酒酣耳熱的放松機會,想方設法的從中國海軍軍官的嘴里往外掏東西。

英國人從骨子里都不樂意承認自己的水平不足,他們心里總有個僥幸,萬一中國人偷偷的耍詐使陰招了呢?那樣的話,咱們輸得不丟人啊。

......英國紳士們,到底還是輸不起啊!

演習結果報告傳達到倫敦,整個國會和貴族上層齊齊失聲。

“就這么輸了?被那樣簡單粗暴沒有任何藝術感的戰術,給活活的打爆了?有沒有搞錯啊!什么時候英國海軍變得如此不堪一擊了!”

不敢置信,是第一反應。種種質疑潮水一般涌來,不管是不是專業人士,紛紛從自己的角度判斷分析,尋找那些沒法解釋的可疑細節。

嘴上這么說著,心里頭卻一個個的打鼓不停。中國人,果然是一個喜歡藏著掖著的民族。不聲不響的,給咱家送上這么一份大禮,說他們不是故意的,誰特么信哦!

不行,絕對不能這么輕易的放過去,那是對整個英國的不負責任!

一時間,整個英國上層對中國發起全面制裁和拒絕交往的說法甚囂塵上。

丘吉爾仗著年輕背景深厚,在上議院大放厥詞,唾沫橫飛的叫囂:“可怕!太可怕了!不是敵人表現出的戰斗力可怕。而是我們當中有些人麻木的可怕!遲鈍的可怕!他們眼里只有妥協和忍讓,仿佛大英帝國就應該如此過分的寬容,卻罔顧那些心存惡意的壞家伙,始終桀驁不馴的敵對分子,始終將我們的善意和容忍當成怯懦!這樣的事情,你們打算繼續忍耐多久?!不!哪怕一分鐘、一秒鐘都不能耽擱了,我們必須拿出自己的堅決態度來!”

狠狠的打擊下去中國人的囂張氣焰,是丘吉爾旗幟鮮明的意見。也是諸多保守黨少壯派的看法。

但自由黨執政者們不大算吵嘴,首相閣下只是淡淡的一句:“諸位是打算把中國人徹底推向德國盟友的正營里去嗎?有誰能告訴我。如何保證我們在非洲和亞洲的殖民地不受侵犯?!一旦中國人從波斯灣打通陸上通道,那后果誰能承受得住?”

丘吉爾嘴犟:“那是不可能發生的。德國終究是歐洲文明世界的一員,他們怎么能夠放下身段,去結交中國人?”

這話也太沒有說服力了,就連保守黨的領袖們都不好幫腔。

德國是什么文明世界的一員啊,幾十年前。他們可是當了整整一百多年的雇傭兵輸出國,四分五裂的格局持續多少年?所謂的崛起,也不過是在俾斯麥的鐵腕治理下才有的成績。跟英法兩國比起來,同樣是個新嫩啊!

反倒是人家中國,數千年傳承不絕。要論底蘊?你也好意思開口!

丘吉爾當然不會為此而紅臉羞愧,作為一名職業政客,這是基本功。

但他也不得不承認首相閣下說得對,現在的英國,的確無法抽出太多艦隊力量去印度洋。相反的,中國周邊已經沒有了強大的威脅,他們的海軍可以肆無忌憚的從太平洋出動,不管是進攻澳洲還是印度殖民地,又或者跟演習之中那樣,沿著非洲東海岸一路掃蕩,那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的。

而一旦中國與德國結成同盟,并主動攻占波斯灣,打通港口到巴格達的通道的話,德國人必然會冒險從奧匈帝國那里強行溝通歐亞大陸橋。在俄國人被牽制住力量無暇顧及的有利條件下,兩國合力打通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和奧斯曼土耳其,真心不是多困難的事兒!

到時候,戰火直接在歐洲和大陸橋上燃燒,損失的都是歐洲的利益。這樣的結果,誰愿意看到?

無奈啊!英國人想來想去,都沒辦法找出一個能臨時給中國添堵的辦法。

十多年來,他們能想能搞的都試過了,無論是從緬甸還是從印度走青藏高原,又或者攛掇俄國人走西疆和蒙古乃至黑龍江,小打小鬧的沖突數百次,根本沒有牽制住中國的穩定大局。

日本那個最好用的棋子,被中國早早廢掉了,當前有那個實力的,貌似只有美利堅。

可問題是,美國人對英國佬骨子里可懷恨在心呢,當初南北戰爭差點搞垮了美國的背后操縱者,誰不知道是來自英國?這些年,美國人悶頭搞工業死命賺錢,也是不愿意摻和外面危險的戰爭另外,他們現在也的確沒那個能力。

就在今年,美國“大白艦隊”剛剛結束了環球訪問,最后一站就是中國。根據小道消息,他們“相談甚歡、賓主都滿意”,是不是締結了共同掌控太平洋的協議?很值得懷疑啊!

丘吉爾惡狠狠地呼吁:“不能讓他們那樣做!我們大英帝國得不到的東西,也絕對不允許其他人得到!這個世界只能由我們來引領。其他人,想都別想!”

這就是英國人的真正想法。事實上,在本世界歷史中,他們也是那么干的。當世界第一強國的光環失色之后,英國人一口氣在全世界留下成堆的麻煩,無論是麥克馬洪線還是以色列。中東沖突和非洲戰爭,到處都有他們使壞的痕跡。世界第一攪屎棍子的名號,那是實至名歸。

不過不管怎么爭吵,英國人都真正認識到,大陸另一頭的中國那位大元首,絕對不是可以小覷的。他們把握時機的能力和出招的方式,都正好切中英國的要害,想要見招拆招,真不那么容易啊!

拿不出好的辦法。就只能靜觀其變,這也是自由黨首相堅持的看法。他始終覺得,中國人并不太愿意介入歐洲的紛爭,他們這一次來,未嘗不是要主動示好的。何妨察其言觀其行呢?難道堂堂大英帝國,還沒有那點兒自信?

英國人不得不承認,這個世界正在朝著完全脫開他們掌控的軌跡迅速滑落,不說馬上就要世界末日吧。至少對他們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

在沒有更好的辦法之下。英國人只好繼續捏著鼻子認栽,看著中國海軍訪問艦隊施施然離開印度,一路開進紅海,從容越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

然而讓他們擔憂的事情到底還是發生了,中國艦隊派出一支分艦隊。前往拜訪希臘和奧匈帝國。雖然看上去分量很輕,卻足以表明他們的態度,即并非將大英帝國當成唯一或者第一的重要目標,中國的訪問貌似是貨真價實的不分高低強弱。

主力艦隊拜訪意大利。

已經開始顯露出逗逼相的意大利人,一點看到強大敵人的覺悟都沒有。他們熱情的邀請中國訪問者一同游覽羅馬的文化景點,并試圖幫著聯系前往梵蒂岡拜會。

只不過中國將軍們對此并不熱衷,而梵蒂岡那里也因為中國限制傳教自由,并大量驅逐了在中國藏污納垢、橫行不法的傳教士,關系一向緊張,更加不能開門迎客。

意大利人的文化藝術贏得了中國朋友的贊賞,而他們在海軍建設上的“成就”,也得到專業級的中國海軍將領的不吝夸獎。

這一條,真心不是貶義詞。憑良心說,意大利人在海軍建設方面是很有獨到創舉的。在本世界歷史上,他們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單一口徑全主炮戰艦的國家,也是第一個使用三聯裝炮塔,第一個建成全金屬戰艦,第一個使用電力機械裝置操作火炮及炮塔。

等等諸多領先的觀念,按道理說應該能夠締造出一支強大的海軍了吧?

很遺憾,這方面意大利人顯然沒有做好。他們的海軍從1866年到現在都沒打過仗,政府和海軍工業都不怎么熱衷。即便各國早早開始了無畏艦競爭,他們拖拖拉拉直到1907年才開始建造第一艘全主炮戰列艦“但丁號”。看那很不情愿的德行,估計也是用來裝門面的。

不過意大利人的藝術能力得到充分發揮,這艘標準排水量19500噸的全新戰艦,采用了四座三聯裝305mm主炮,修長的艦體保證了優越的航速,以區區32000馬力輸出,獲得了高達24節的速度。在同期世界各國主力艦里,不落下風。

其他的數據也都比較可觀。薩鎮冰等人雖然看慣了更加先進的中國戰艦,對于這時代列強能搞出來的頂級貨色,還是十分尊敬的。

隨后,中國艦隊沿途訪問法國、西班牙,并特地去了一趟摩洛哥,視察中德合作的礦產企業,越過直布羅陀海峽之后,在大西洋里兜了一圈,終于開到了大英帝國的本土。

同樣的,他們又一次一分為二,一部分繼續沿路訪問比利時、荷蘭,最后抵達德國。

且不說薩鎮冰如何帶著主力艦隊與英國佬周旋,楊浩作為秘密特使,乘坐“天津號”抵達德國,與隨行的海軍少將一起,成為威廉二世盛情款待的貴賓。

在容克貴族匯聚的盛宴之中。他親眼看到了小毛奇、興登堡和魯登道夫等歷史名人,驚嘆德國人才濟濟,存續不斷。

雖然去年在陸軍大演習中一不留神揍趴下了德皇親自指揮的部隊,感到晉升可能沒什么指望,興登堡依然盡職盡責的在關鍵時候發揮自己的作用。

在看似寬松的交流中,他每每抓住時機。不停地刺探中國特使的用意,試圖通過他來判斷遠在東方的大元首閣下,到底對德國存著怎樣一種看法。

楊浩難得遇到可以隨意發揮的機會,當仁不讓的在宴會上信口開河:“諸位都知道,中國對于德國有著極為良好的觀感。貴國也是列強之中少有的、沒有發動對我國的侵略戰爭的國家(那是沒來得及),同時,我們也堅定的認為,德國人民是這世界上最優秀、勤奮的人民,他們應該享有與自身相匹配的地位和待遇。并且。我們從偉大的皇帝陛下身上,看到了這一歷史成就實現的希望!”

威廉二世聽到這話,樂得后槽牙都快露出來。

楊浩繼續噴灑不要錢的好話:“我們注意到,德國在皇帝陛下的帶領下,取得了令人驚嘆的成就。在偉大的卑斯麥宰相以他絕世的智慧輔佐下,德國用僅僅三十年取得了英法將近一百年的成就。并在經濟和軍事建設上,全面超越,這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了不起的成就!”

嘩!掌聲如雷!歡呼四起!威廉二世腿也不瘸了。額頭上的皺紋都給熨平了大半。

楊浩端著酒杯矜持的私下里置疑,大實話說出來總是讓人感到貼心吶!

有了這一前提鋪墊。中國主動結好德國,東西方兩個最優秀的民族相互扶持,共同努力,也就不是什么值得奇怪的事。

德國人也絕口不提,當年他們是如何的心切要得到一塊中國的殖民地,甚至還派人參與到聯合進攻的戰事那都是過去式了。咱不都花錢擺平了么?

興登堡還是比較清醒的,他逮著機會詢問:“中國是否有意與德國結成同盟?或者在歐洲的紛爭當中,公開站在那一邊?”

楊浩狡猾的回答:“我們自古以來都奉行睦鄰友好的國策,從不對其他國家實行軍事侵略,更不會追求武力擴張。中國也絲毫沒有興趣關心太遠地方發生的事情。不過在道義上。我們支持德國追求與自己實力相符的地位。”

興登堡對此回答當然不滿意,他也不相信一個擁有強大軍事力量的國家,會真的不動心。軍人是一群什么物種,他太清楚了。

楊浩對此表示無奈,說實話沒人信啊!

嘴上這么說著,私底下中德之間卻簽訂了一系列的經濟互利合作協議,并秘而不宣的轉讓了相當一部分軍工技術,以及一大批軍火。這讓本來就快完成新軍事建設的德國陸軍,得以在更快的時間里武裝起來。

重機槍,步兵炮,各種大炮,大量的糧食,軍用物資,肉類等等,都敞開了供應。

德國雖然工業牛逼起來,但總的來說還是缺陷明顯。最關鍵的短板農業,他們又沒辦法補充,得到中國的幫助,卻是補上了關鍵的短板。

公開名義上,德國是中德合作摩洛哥磷化工產業的伙伴關系,擁有因此而產生一系列諸如化肥、農產品、添加劑等等產出的部分成品權益。中國給他們分成,誰也說不出什么來。

楊浩這一系列的鼓吹和支持,大大增加了容克貴族們的信心。

本來么,到了現在,閑的蛋疼的容克貴族們除了開戰,找不到更有趣的活動好干。在這些年來,他們加班加點的備戰,不斷的增加陸軍數量,截止到目前已經快要實現“施里芬計劃”要求的規模。

現在,他們有了中國提供的大量裝備和物資,籌備中的征召30萬陸軍的計劃,可以馬上執行下去了。

一旦新的部隊編練完成,他們就初步達到了發動戰爭的實力標準。到時候就算德皇威廉二世不樂意,卻也管不住已經暴走的軍方!

最重要的砝碼是,楊浩暗中許諾,中國將至少拖住俄國陸軍半年時間,讓他們根本無暇往歐洲這邊伸手。德國應該抓住這難得的機會,放心大膽的全力投入到針對法國的戰爭!

事實上,不用他多費唇舌,關于抓住機會發動戰爭的呼聲,早已在德國容克貴族之前傳揚了一段時間。他們清楚的看到俄國人在中國陸軍面前不堪一擊,那荒唐可笑的表演,充分展現了一群廢物應有的各種特質。

對于這樣的敵人,德國根本不需要花上多少心思去防備,他們無法造成威脅。

其次,是德國財政已經走到快要崩潰的邊緣!

造艦競爭走到現在,德國已經疲憊不堪,雖然強大的381mm主炮之戰列艦已經開造,但速度總是提不上來,可以預見的,他們極可能比不過英國人。失敗,幾乎不可避免。

與其到那時,整個國家經濟都被拖垮,還不如趁著現在有勁兒,機會難得,先把對面的敵人法國,給收拾了!

楊浩特使團的到來,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德國上層大多數人蠢蠢欲動,按捺不住了!(未完待續。)u

,歡迎訪問


上一章  |  立鼎1894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