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密碼:記住
/殘秋當惜/
雖然說是用第一人稱寫的張秋惜自己的故事,但這畢竟是創作而不是記錄,所以其實還是有很多虛構的地方。當然這不是胡編亂造,更談不上作家,說高大上一點這叫藝術加工,而這些虛構的成分,主要是用來貼合心態。
寫自己的故事也不能什么都全盤托出,這又不是寫日記給自己一個人看,像穿越變身就沒法說,所以只能從其他方面去闡述因為穿越變身帶來的迷茫。而基本上“事情”都是一筆帶過,因此得到的所感所想才是重點。
新一期雜志上市,封面上標注著“一輩子做女孩的張秋惜”這樣一行大字,封面是一本雜志最好的推廣位置,但張秋惜上封面卻不是為了推廣宣傳,這樣做的意義主要還是在于廣而告之。
拍電影也好,制作動畫也罷,一般從計劃開始就會公布出去,很多作家發布之前都會來個預告,或者通過微博等渠道跟讀者進行互動,而張秋惜這些通通沒做,在這之前讀者根本就不知道她要開書了。
如果只是個無足輕重的小寫手,什么時候連載新書當然沒人在意,就算大街小巷都貼滿估計也沒人幾個人愿意去看,然而張秋惜可事在全世界都擁有無數粉絲的人。所以當獨唱團的讀者準時在發售時間去買雜志,看到封面之后的反應都是:“我靠,開新書居然依舊悄無聲息,知道張秋惜還是那么猥瑣我就放心了。”
猥瑣什么的當然只是讀者有愛的調侃,張秋惜甚至都想不明白兩者有什么關系,就好像很多讀者也想不明白獨唱團為什么不郵購也從來不出合訂本。這樣的結果就是每個月都得算著時間去書店購買雜志,如果哪一期買漏了或者沒買到,那就只能去借或者是買二手的回來看。
郵購訂購就不會這么麻煩了,坐在家里等著送上門來就行,而合訂本便于收藏保管,要查詢閱讀哪一期的內容都很便捷,說俗一點還能創收呢。很多雜志都出合訂本。像江湖夜話因為本身是周刊,內容也比較多,合訂本都是按季度來出的。
很多讀者決定她們不這樣做只是因為怕麻煩,畢竟要郵寄要收取管理年訂或者半年定讀者費用的麻煩事也不少。絕大部分的人都認為這很有可能。很符合她們一貫的風格,但其實這也有點冤枉她們了。
這主要是上官瑾的意見,做為一個文藝青年,上官瑾在獨唱團還沒有創刊的時候就經常購買雜志,有一些已經是看了好幾年。現在也還在堅持。這么多年過來她從未說是直接訂一年份郵購這樣的,而是每到時候就去書店買。
按她的話來說是心里有點惦記感覺會更好,張秋惜她們一聽深以為然,于是就很有人文情懷的沒去做郵購等方式,這也就成了她們的一大特色。當然,如果說這其中沒有一點因為是怕麻煩而做的決定,誰都不會相信。
第一批讀者買到雜志罵張秋惜猥瑣的時候,她連載了新書,名字叫做一輩子做女孩等等消息馬上也流傳開來。算算時間,從道無止境完本到現在也挺久的了。時間上來說好像也不意外,但其實這只能說是馬后炮,更多的人也知道張秋惜根本不能用時間去預測。
就算是再過個三五年沒出,讀者一樣不會覺得意外,只是會郁悶而已。
張秋惜龐大的書迷群體中有一大半是男性,比例甚至可能超過女性,畢竟她之前寫的大部分受眾群大部分也是難的。像武俠,相比起來女讀者就少得可伶,要是電視劇的話花癡還會去看看帥哥,的話看的人就不錯了。
一輩子做女孩。這樣一個名字讓所有男性讀者都不免心生疑慮,看起來小女生青春的味道,究竟適不適合閱讀。只是雖然有這樣的疑慮,這些男性讀者還是無一另外的按耐不住好奇和期待一看究竟。
本來就好不容易才等到張秋惜連載新書。不嘗試一下怎么對得起自己,實在不適合再去抗議好了,就說她歧視男性讀者,雖然這也每個卵用就是了。抱著這樣的心態,兩萬多字的內容很快就被看完。
看完之后才發現已經忘記了試閱的初衷,因為根本就沒有適不適合一說。內容的確講的是女孩子所思所想的問題,但一些問題男人同樣也存在,同樣也能從中獲利良多。可以說這本書更適合女性閱讀,但并不是就不適合男性。
就像偵探,有人從中看到的是偵查,而有人看到的是反偵查。一輩子做女孩這本書女性看到的是怎么去面對生活、情感方面的故事,而男性看到的是女性會從什么了解去看問題,女性看了更了解自己,男性看了更了解女性。
“不管是誰,只要手里捧著一本書靜靜的看,在別人眼里都是恬靜淡泊的,但并不是每本書的內容都能給人一份寧靜,一輩子做女孩恰好就是一本讓安靜的人變得更安靜的書,值得細細品味。”
書有不同類型,有滔天巨浪也有涓涓細流,如果看的是恐怖類不被嚇得渾身冷汗就已經不錯了,當熱不可能讓讀者的心更寧靜。一輩子做女孩是一本能夠直達心靈的作品,這也是媒體給出的評價。
每到張秋惜連載作品的是,媒體報道得都是這么熱鬧,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連載的時候更是從開始一直熱鬧到結束,完本的那一刻爆發得還更徹底,因為無數的東西值得去討論,而現在這本看起來同樣也有屠版的趨勢。
“窺一斑而知全豹,雖然首次只連載了兩萬字,我們卻已經可以從中看出一輩子做女孩是一部怎樣的作品。如果你失去了自我、迷茫不知所措的話,就讓張秋惜洗滌你的心靈吧。”
“情感細膩而又有趣,讀者除了能夠從中獲得感悟之外,能夠品讀張秋惜的人生經歷同樣值得高興,從未想過我們能有這樣的一天。”
很多人看這本書只是因為對張秋惜的人生歷經感興趣,這一點她倒是沒想過,紫彩信奈則是沒想過也不明白,還有點不樂意,說道:“我們的生活這么平淡,有什么值得關注的,而且姐姐大人的經歷為什么非得讓他們知道不可?”
“事實上你要出一本自傳的話,銷量肯定也不錯。”紅豆就說道:“正因為我們的生活平淡,所以思想才會恬靜,才能讓讀者也獲得一份寧靜。其實我對此也還是有很多感觸的,可惜做編輯不見得文采就好,也就沒有辦法像小秋這樣寫成作品。”
“感觸啊,誰沒有呢。不過最悲劇的是我吧,我連怎么形容所感所想都不知道,詞匯量遠遠達不到要求。”楊婕雖然這么說,不過一點都不遺憾,術業有專攻嘛。
張秋惜就嘻嘻一笑說道:“也不要那么妄自菲薄,你之前不是還給我們投過游記么?下點功夫的話其實也還是可以的,我相信寫本暢銷書的問題絕對不大。”
“這我倒是相信,我隨便寫點什么讓你做個序,然后封面上打個張秋惜力薦的的口號,賣個幾十萬冊完全不是問題。”楊婕這倒也不是替張秋惜吹牛,她還真有這樣的影響力。
西聯大出版社也不是沒打過這樣的主意,自從他們進軍出版以來,有張秋惜這張王牌發展得也是越來越好,據說現在每年出版得有十幾個種類多達上百部,平均一個月會出版十多部,也不算少了。
之前劉建元就邀請過張秋惜作序,這在出版界是很尋常的事情,不過最終她還是都拒絕了,到現在為止也就給自己寫個序而已。當然也不是直接拒絕的,跟劉建元這樣的老交情不可能那么生硬,她也不是拿架子不屑于給其他作品作序,而是那些作品入不了她的眼。
邀請名家作序其實就是為了宣傳推廣,這不是寫書評好的壞的都可以寫,劉建元送來的作品她都仔細看過,但鮮少有看完的。本來那些作品質量上來說也算不上多優秀,故事也不是她所喜歡的類型,實在找不到給讀者推薦的理由。
以她現在的身份地位,這種事情本來就得謹言慎行,如果不管不顧的推薦讀者買了之后發現根本沒有說得那么好,那可是砸自己的金字招牌。劉建元也明白這些,所以只是邀請也不強求,很多事情他了解得甚至比張秋惜還要清楚。
紫彩信奈就說道:“你哪里還需要姐姐大人寫序啊,以你的人生經歷要是出本自傳絕對暢銷,我都會忍不住想要去買上一本的。”
自從楊婕重回華語樂壇,她退出又回來這中間的經歷就讓無數人好奇,因為當初出演微電影輕舞飛揚走紅之后,后來賣唱被拍到的視頻也有很多,如此豐富而隱秘的經歷,要是揭發出來不引起轟動才怪,未完待續。
熱門小說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