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秋當惜
以張秋惜現在的寫作速度,如果《獨創團》還靠她保證銷量的話早就停刊了。經過多年的發展,雜志銷量在國內早已經是名列前茅,除了葉晴晴和紫彩信奈的漫畫之外,其他簽約未簽約的作家也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依舊能夠得以體現,龐大的銷量代表著一個好平臺,一個好平臺能夠吸引更多的強者加入,有了更多優秀的內容,雜志也就變得更強。加上張秋惜的作品能讓雜志變得更加強大,但并沒有這種錦上添花的必要。
選擇《江湖夜話》,除了武俠這個情結之外,也還有跟編輯部的情義在里面。怎么說當初也去參加過年會,關于武俠的未來人家可是對她抱著很大的期待,雖然自己也無法找到這樣的一條路,但至少要有這樣的態度。
“久違了,張秋惜攜道無止境歸來。”連載新開,《江湖夜話》封面上的宣傳語很簡單,但這已經足夠了,甚至不需要去獨占封面,其實只需要在不顯眼的位置加上一行小字就可以,編輯部這么做只是為了尊重。
就算不需要任何宣傳,張秋惜的小說同樣能夠輕而易舉的引起關注,但她既然連載,那就應該得到和她身份相等的待遇,獨占封面就是一本雜志能夠給予的最好禮遇。
“這并不是一本武俠小說,或者可以說這是一本很特別的武俠小說,我并不喜歡奇幻這個定義,但或許也可以說這是一本天朝式的奇幻小說。”正式內容之前,張秋惜再次放了一個前言。
關于武俠小說未來的討論,她在之前連載《離別鉤》的時候就已經表示過一下,只是到現在武俠小說處境沒有半點好轉,她又再次選擇在《江湖夜話》上連載,讀者難免會去想兩者之間是不是有關系。
這不算是新武俠的嘗試,也就不能讓讀者這么認為,所以張秋惜覺得很有必要提前聲明一下。然后再老調重彈,又闡述了一番對武俠小說的看法,將她的觀點通通說了出去。對于類似的言論,讀者早已經沒少看,而大部分讀者其實并不是那么關注,小說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對于武俠小說的未來,本身迫切的也不是讀者而是作者,對于讀者來說,有喜歡的作品就看,不喜歡那就不看。武俠小說真的徹底沒落,丟掉的是作者的飯碗,讀者總能找到替代,他們沒有必要也沒有義務去操心該怎么給武俠小說一個未來。
張秋惜從來都不是一個單純的武俠小說作者,對于粉絲來說,她些的是什么類型也并不重要,只要是她寫的就可以。因為不管是什么類型,她都能夠寫得精彩,只需要認識到這一點就足夠了。
浩瀚九州,時值內憂外患。張秋惜并未在書里直接表明這是一個架空的世界,單以亂世欲來的設定來說也沒有什么稀奇的,亂世出英雄,原本武俠小說都是以這樣的背景展開,這樣子主角才能大展拳腳嘛。
就拿金庸的武俠來說也是如此,郭靖和楊過都處在宋末元初,張無忌在元末明初,所以他們抗元能夠表現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氣節。如果換一個和平年代的背景,或者直接忽視年代,那就只能是令狐沖那樣純粹的江湖俠客了。
前言里面張秋惜含糊了說了一下這本書的定義,但并沒有伸出探討,讀者對“道無止境”這個名字還一頭霧水。以往她的作品都會有主編總編這樣的重量級人物點評解讀,但也要等到完結之后,所以現在讀者只能自己去書里面尋找答案。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還真是一部特別的作品。少年主角一登場就已經是成就斐然,年輕一輩中的頂尖高手,甚至不少成名已久的前輩高人都已經是手下敗將。年少有為意氣風發,單槍匹馬闖入軍帳,斬殺已經是大軍壓境,卻為私利按兵不定的主帥。
一腔熱血陳詞,率兵大破敵軍,換來邊境十年安定。只從這情節來看,依舊是大氣的為國為民的武俠故事,只不過其他小說中的主角需要花上幾十年才能達成這個成就,當主角做到這個地步之后也該是跟妹子去深山隱居,幾十萬字的小說也該是完結的時候了。
一般來說,武俠小說的主角初登場都是一窮二白,頂多背著點國仇家恨做為前進的動力。劇情推薦掉個懸崖之類的得到武功秘籍,才能發跡了卻恩怨,做一把英雄之后金盆洗手。
說起來絕大部分的武俠小說,結局里男女主人公都要退隱江湖,這還真有點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的意思。
這些情節已經引出了大致的世界設定,不止背景宏大,開篇也寫得大氣磅礴。戰爭場面簡略卻不簡單,殘酷、榮譽、厚重都躍然于紙上,如果將這個故事細寫,讀者一點都不懷疑這將是一部戰爭史詩。
這應該是張秋惜所有作品中格局最大的,《銀河系漫游指南》講的雖然是在宇宙中發生的故事,但那只是戲謔。《饑餓游戲》主要講訴的又只是反烏托邦,重點刻畫的就是游戲本身,一直以來的武俠小說也僅僅只是江湖故事而已。
別人一部作品的故事,《道無止境》一個開篇就講完了,讀者遺憾少了一個史詩傳說的同時,也疑慮接下來的故事該怎么繼續?這個問題纏繞在讀者心中百思不得其解,但很遺憾的是這期的連載已經結束,預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這倒不是張秋惜的惡趣味又犯了故意調戲讀者,事實上她的節點并不是放在這里。第一次交稿她已經給了編輯滄海將近兩萬字,而首次連載不過是其中的一半,編輯私下克扣了一半。
當然克扣不是為了中飽私囊,這又不是錢財,之所以這么做主要因為《江湖夜話》是周刊,每個月四期。而張秋惜一直都將這當成月刊,每個月才交稿一次,所以編輯只能自己按照最合適的方法來進行安排。
將近兩萬字,分四期字數顯得有點少,隔一期登載一期不管是連載的字數還是出于吊胃口的考慮都是最合適的。對于張秋惜來說,是一期登載還是分期登載都一樣,沒什么影響。
“你是無所謂,讀者可就欲求不滿咯。”紅豆雙手抱頭,翹著腳悠哉悠哉的說道:“第一章主角就救國救民,這就是俠的極致吧?一筆將其帶過,接下來應該就是武的極致了吧?”
“接下來,當然還是故事。”應該說接下來才是故事真正的開始。
急人所難俠義心腸,有一顆憂國憂民的心,而且言出必行,這個形象絕對的偉光正,要放在網絡小說里這樣的主角根本不討喜,高大全早已經不流行了。當然主角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年少得志難免有些自負,甚至可以說是驕傲自滿。
張秋惜在描述主角這一點的時候,卻也用一個個細節表明,主角即使自負別人也沒法看不慣,因為他文成武就傲得有資本有底氣。就像原本時空得土豪炫富,人家是真得有錢,顯擺又怎么了?所以用個流行詞來形容,這種自負可以說是任性。
就像打臉情節一樣,拔得更高是為了踩得更低,只不過那是主角打別人的臉,在這里是主角被打臉。在邊疆立下赫赫之功后,主角回朝聽封,在回程的路上偶遇一個年齡相若的少女,主角引以為傲的武功在少女面前不堪一擊。
對于這樣一個少女,當然少不了用各種辭藻進行大篇幅描寫,要讓讀者一眼就看出是凡人遇上九天仙女那種感覺。無論是氣質、容貌、實力都是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聞那種調調,當然這么描寫不是為了讓主角一見鐘情,而是為了反襯。
武功是主角最自豪的一點,自信世間已經鮮有敵手,而這種自傲自負被少女輕而易舉就打算,主角的心境也直接跌落谷底。不甘心的主角千辛萬苦追尋少女的足跡,爬山對凡人而言異常艱險的山峰,終于再次見到少女。
“你為什么學武?”見面之后少女這么問、
“為了行俠仗義,鋤強扶弱。”少年沒有絲毫猶豫的回答。
“只是如此的話,你已經做到了。”少女淡淡的說,而少年無言。
“相見便是有緣,聽我奏上一曲。”
一曲琴聲讓少年為之著迷,感悟甚多,而當他回神過來的時候已經回到山腳。他千辛萬苦磨破手腳,好幾次差點沒命才爬上去的高山就在身后,而他完全不知道是怎么下來的。
少年的琴聲打開了主角另一個世界的大門,開始日思夜想武是什么,為什么習武。但明白之前的自傲是多么可笑之后,少年亦然辭去封賞踏上殉道之路,這才是故事的真正開始。
這也是張秋惜給開篇的留的節點,當這一期雜志上市的時候,也到了她交稿的時間。R1152
書書屋最快更新,請
本內容出自《》,殘秋當惜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