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www.,為您提供高速文字。
就在美國政府的要員們在為尼加拉瓜運河的問題上頭疼的時候,約亨則在美國的東海岸開始了自己的觀光之旅,所有的談判事務都丟給了外交大臣比洛。
尼加拉瓜運河的開鑿權在德國手上這件事對美國來說就是一顆還未引爆的炸彈,而導火索在德國人手上,所以約亨并不著急,著急的是美國人。對于尼加拉瓜運河開鑿權的轉讓,約亨對比洛等人并沒有提太高的要求,畢竟自己是來促進德美友好而不是來破壞德美關系的,因此也不可能太過刁難美國,如何把握分寸相信外交部比自己更在行。
加上自己也不愿意呆在華盛頓特區陪羅斯福等人討價還價,所以專業的事情還是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比較好。
約亨自己則帶著瑪麗在西海岸的各大城市旅游觀光,會見各界代表、發表公開演講,盡顯影帝演技,刷足了美國人民的好感。并且接見在美德裔,加深交流,串聯互動,要求德裔團結一心、相互關心、互相幫助、為促進美德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友好交流作出努力。
由于約亨在美國的土地上自由民主不離口,因此美國的報紙則給約亨戴上了“自由開明的君主”的頭銜,更是大大提升了約亨的聲望值。
不過這樣悠閑的日子并沒有持續多,久,遠東的局勢發展讓美德之間的談判的速度不得不加快了起來。
“俄國海軍和日本海軍在對馬海峽發生激戰,俄國海軍慘敗,5艘軍艦逃入馬尼拉被遠東艦隊解除武裝后扣留?具體情況呢?日本人損失了多少?”正在西雅圖訪問的約亨在6月1日晚收到了來自菲律賓的電報。
“實在抱歉,陛下,俄**艦進入馬尼拉北我方扣留后,遠東艦隊立刻對俄國海軍官兵進行了詢問和調查。但是俄國方面的口述十分雜亂,所以整理信息理順脈絡十分困難,現在遠東艦隊發來的信息只是他們整理過后進行猜測的結論,而日本方面的信息我們則完全沒有。”前來送信的駐美武官心翼翼的回答到。
“沒關系,日本人獲得這樣的大勝,肯定會大肆宣揚。美國這邊想必很快也會得到消息,搞不好明天的報紙就會刊登日本方面的消息了,你先下去,我先看看遠東艦隊發來的信息。”約亨擺了擺手,不以為意的說到。
“是,陛下。”
雖然遠東艦隊的報告整理的關于海戰的信息十分混亂,但是對于羅杰斯特溫斯基離開馬尼拉后俄國艦隊的動向倒是十分一致,清晰明了。
從馬尼拉出發前,羅杰斯特溫斯基給所有艦長發了一個信封。要求上路以后再打開,而信封內有一張紙片,上面是羅杰斯特溫斯基用漂亮的花體字寫俄國艦隊的航行方向“對馬”。
這正是日本人最希望俄國人走的路線,因為對馬海峽那狹窄的地形讓日本人能沿途對俄國艦隊進行多次攻擊,必須將俄國艦隊全數殲滅,如果讓俄國艦隊跑掉了一部分,后果不堪設想。
要知道在俄國艦隊到達遠東的消息傳出后,日本國內已經開始了恐慌。海運數量大幅減少,關西大阪一代原料出現不足。工廠停工的現象已經開始出現。
如果不能全殲俄國艦隊,那么這種威脅就會持續存在,如果俄國人走太平洋,那么日本人能夠進行攻擊的機會就會大幅減少,那么就很難全殲俄國艦隊。
如果俄國艦隊走對馬海峽,日本人已經精心的準備一套“七段式作戰”準備在對馬海峽到符拉迪沃斯托克之間發動7次攻擊。將俄國艦隊全部送進海底。
不過就算羅杰斯特溫斯基選擇了對馬這條航線,日本人卻并不知道,而且一路上俄國艦隊也十分心謹慎,從馬尼拉出發以來,俄國艦隊一改以前一路上燈火通明的習慣。夜間實施嚴格的燈光管制,就連必須開啟的防撞側舷燈都降低到最低標準,并且實施無線電靜默。
可以說俄國人此時將自己的保密工作做得還是不錯的,但是之后俄國水兵提供的信息就讓約亨不忍直視了,可以說俄國人是自己將自己送進了墳場。
雖然做好了自身的保密工作,但是在航行途中不可避免的要碰上其他船只,但是俄國海軍畢竟不是海盜,不能殺人滅口,因此只能先把船攔截下來,強迫跟著艦隊一起行動,這個舉動本來沒有什么問題,然而俄國人這邊卻出了紕漏。
本來俄國艦隊到達馬尼拉后大家就都知道這條航線不安全了,本來就沒多少船走,,結果俄國人還是出了茬子,先是在5月19日攔截了英國油船奧爾特哈米揚號,強迫這條船跟著艦隊一起走后沒多久,有劫持了挪威貨輪第二奧斯卡號,然而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態,在檢查完后俄國人居然放掉了這艘貨輪。
也許俄國人搞不清楚發生了什么,但是約亨卻知道這艘船是日本三井物產租用的,那么接下來的事情想必也就和歷史上一樣了,第二奧斯卡號的船員們“隨口問問”:“你們去哪?”而俄國官兵們也就漫不經心的回答:“去對馬。”
借著就是第二奧斯卡號被釋放后,立刻向東京本社發電報,然后這份電報轉給大本營,然后又轉到東鄉平八郎的手里。
看到這里約亨不得不說這真是歷史的慣性,如果俄國艦隊能早或者晚從馬尼拉動身,也許就不一定會遇上這艘船,但是第三太平洋艦隊的老爺船的航速決定了他們的到達時間,也使的羅杰斯特溫斯基動身的時間并沒有發生什么變化,那么遇上第二奧斯卡號就成了必然。
不過這并不是羅杰斯特溫斯基的唯一的錯誤,在5月25日,羅杰斯特溫斯基又犯了第二個錯誤,,在艦隊經過上海時,他命令一直跟隨著艦隊的運煤船前往上海,并且在旗艦蘇沃洛夫公爵號上生氣了告別和感謝的信號旗,羅杰斯特溫斯基與全體軍官站在艦橋上目送運輸船離開編隊,約亨可以想象到當時的氣氛一定十分傷感。
羅杰斯特溫斯基的本意應該是戰斗在即,先讓非戰斗船只離開,但是羅杰斯特溫斯基并沒有讓所有非戰斗船只全部離開,彈藥運輸船、修理工作船、醫療船依然還在艦隊里,而且為了保護這些船只,還不得不分出十分寶貴的艦艇為她們護航,反正都帶著這些累贅了,何必在乎那么6艘運煤船呢?
更重要的是,這些運煤船進入上海港后,三井物產上海分店立刻就向日本本土通報了這一情況,而且根據俄國艦隊內已經沒有了運煤船這一情況,推斷出俄國人除了走對馬海峽外沒有別的選擇的結論,因為俄國人沒有可以繞太平洋,走津輕海峽或者宗谷海峽的燃煤數量了。
2天后,羅杰斯特溫斯基再次犯了大錯,而且這次的錯誤直接導致了俄國艦隊的行蹤暴露,5月27日夜,在五島群島的白瀨環礁附近,俄國艦隊遇上了日本商船,而當時俄國艦隊內的鷹號醫療船卻無視燈火管制命令,她那明亮的燈光讓對方立刻發現了她。
而這艘商船更是在鷹號周圍跟蹤航行了2個時之久,而鷹號在發現后居然用明語向對方發去燈光信號要求對方表明身份,而對方則繼續跟蹤鷹號直到天亮,整個俄國艦隊立刻暴露在對方的面前。
而早就發現了對方的俄國艦隊卻沒有做出任何反應,俄國各艦接到羅杰斯特溫斯基的命令是:“別管她,加快速度前進。”
也許到這個時候被發現行蹤也已經是正常情況了,但是羅杰斯特溫斯基卻沒有意識到日本人已經等他很久了,不下達“準備戰斗”的命令,難道真的以為加快速度就能溜過去?
而俄國艦隊不對日本商船發動攻擊的行為更是讓日本人膽大妄為的跟隨俄國艦隊一起行動,俄國艦隊的行動就這樣被實況轉播了,而俄國艦隊并非沒有截獲從這艘商船上發出的無線電信號。
日本海軍此時裝備的36式無線電機的安定通信距離為180海里,放任日本艦船在旁邊航行,俄國艦隊的動向、信息將會被日本人一覽無余,羅杰斯特溫斯基已經跑不掉了。
大戰在即,而俄國艦隊的前進隊形也沒有進行調整,原本靈活機動,發揮航速優勢清理日本海軍型艦艇威脅的巡洋艦被丟在了艦隊的后方,而應該實施魚雷突擊,與敵方大型艦艇糾纏的雷擊艦被放在戰列艦的側面,而理由是如果戰列艦受重創,司令官可以迅速轉移到雷擊艦上繼續指揮戰斗。
這樣排列的三路縱隊將俄國艦隊的戰斗力降到了最低,那么面對有備而來的日本聯合艦隊,被擊沉也就成了唯一的結果。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