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海權第293章 正在漸漸遠去的安寧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帝國海權 >>帝國海權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3章 正在漸漸遠去的安寧

第293章 正在漸漸遠去的安寧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03日  作者:星光破裂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星光破裂 | 帝國海權 
正文


“殿下為什么要和愛德華陛下說這些?這樣英國人很可能會提醒法國人。√∟,”

第二天,約亨將自己和愛德華七世的談話內容告訴了馬沙爾,馬沙爾對約亨向愛德華七世透露德國的意圖表示不解。

“阿道夫,我們做好了戰爭的準備了嗎?”約亨不置可否的問到,對愛德華七世說這番話自然是有自己的考量。

“不,殿下,帝國還沒有做好準備。”馬沙爾回答到,他聽得出約亨并不是想發動一場戰爭。

“我們沒做好戰爭的準備,而且我也不想現在發生一場戰爭,那么我們要盡可能的避免可能會導致戰爭的因素的產生,問題是有的是有這個并不是光是我們就能決定的。

我的那位舅舅剛剛出訪了法國,而且結果看上還不錯,我們有理由相信英國和法國達成了協議。無論這個協議是什么,都有可能讓法國人產生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所以我要借助我的那位舅舅的嘴,打消掉法國人的那些幻想。”約亨淡淡的說到。

英法協約締結后法國人就開始不老實了,歷史上在愛德華七世訪問法國后第二年,法國人就和西班牙簽訂了瓜分摩洛哥的協定。然后在第三年初九派遣特別代表團抵達摩洛哥,企圖在短時間內架空摩洛哥蘇丹,使摩洛哥徹底法屬殖民地化。

然而這個行動讓德國顯得非常被動,除了每年上千萬馬克的海外貿易牽扯到了壟斷集團的利益外,此時承受著民眾巨大反英壓力的德國政府,也不能僅僅把摩洛哥問題看成一個簡單的殖民地歸誰的問題了,這成了關系到德國政府的面子和國民的自尊心的大問題了。這個時候德國政府想要低調處理都是不可能的。

就算約亨相信德國只要態度強硬,法國人就會向歷史上那樣屈服。但是這樣的沖突顯然對自己也沒有什么好處,對戰爭的擔憂會造成國內的恐慌,經濟會受到影響,社會會發生動蕩,這對于需要發展時間的德國來說都是大麻煩

約亨還不想這么早就鬧出這種事,尤其是自己作為一個即將繼位的新皇帝。穩定人心、鞏固政權、獲得民眾信任才是首要任務,無論是和法國人打嘴炮還是掄板磚都不是什么好主意。

“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殿下,我們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法國人更沒有。而英法之間無論達成了何種程度的合作,合作初期雙方還都是存有疑慮的,這個時候我們的態度越強硬,英法就越不敢輕舉妄動。”馬沙爾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了。

“我的舅舅可不是幾句花言巧語就能蒙騙過的人,而且英法之間達成的協定也不是我幾句花言巧語就能改變的。而且我們的態度曖昧不清很可能讓英國人和法國人在外交上產生誤判。認為可以瞞著我們進行他們的秘密勾當。

我們越是悶不吭聲,英法就越會在臺面下做小動作,等他們拿到臺面上的時候恐怕就是我們措不及防的大動作了。所以現在態度強硬一些雖然會讓他們有所警覺,但是總好過他們暗地里用些小手段來給我們搗亂。

而沒有這些小手段的干擾,我們能更加安心的做好準備,最終他們會發現在實力面前,任何小手段都是沒有意義的。”約亨輕蔑的說到。

“將對立挑明,雖然在外交上的困難會增加。但是從國家安全角度上卻更好應對,也許不能避免局勢的惡化。但是至少能夠推遲惡化的時間,而時間對我們來說是有利的,殿下考慮的的確有道理。”馬沙爾深以為然的回應到。

“不過話被挑明了,以后外交上的周旋恐怕更難了,恐怕你的工作更加艱巨了,阿道夫。既要展現出我們的強硬,又要控制好節奏,我不想打一場沒有準備的戰爭。”約亨吩咐到。

“是,殿下,這是我的榮耀。”馬沙爾躬身行禮。畢恭畢敬的回答到。

兩天后,在當初腓特烈三世加冕的地方,約亨帶上了德意志皇帝的皇冠,成為了這個新生帝國的最高權力者,史稱約阿希姆三世。

就在約亨握住了德意志帝國至高的權力的時候,尼古拉二世的皇權卻搖搖欲墜。

雖然海陸兩個戰場俄國人都吃了敗仗,但是想要說在戰場上分出個勝負還為時過早,俄國的陸軍還在一點一點的向遠東集結,第二太平洋艦隊還在航行的路上,雖然丟掉了旅順,但是符拉迪沃斯托克依然是日本人不可能攻占的遠東支點,雖然戰局不利,但是尼古拉二世依然認為情況還會有轉機。

畢竟在尼古拉二世看來這不過是一場小規模戰爭,自己的陸軍兵力是那些黃皮猴子的10倍,海軍兵力是他們的3倍,國家預算是日本的10倍,經濟實力是日本的20倍,如果不是那漫長的航線和鐵路不足的運力,自己早就碾死這些黃皮猴子了。

俗話說攘外必先安內,然而尼古拉二世的內現在卻已經使一塌糊涂了。

在約亨的重點關照下,明石元二郎在俄國的行動被nd局的特工們收集整理后送回柏林,看著這些零零散散并不完善的情報,約亨也不得不稱贊這是一位天才的間諜。

正如日后對于明石元二郎在日俄戰爭中的成就的評價那樣:“沒了乃木大將,最終也能拿下旅順;沒了東鄉大將,日本海戰可能也能贏;但是要是沒了明石大佐,日本是絕對不能贏得戰爭勝利的。”

明石元二郎在俄國進行了一系列的顛覆活動,而且作為一個黃種人,在白種人的國度里興風作浪還能隱藏蹤跡,要不是nd局早就將目標鎖定在他身上,還真不一定能收集到他的行動信息,就算這樣nd也不敢說自己對明石元二郎在俄國的活動了若指掌。

煽動獨立運動、援助反抗活動、支持破壞行動、散布不利輿論,只要是能動搖羅曼諾夫家族統治的行為他全做了,而且做得相當出色。波羅的海三國、波蘭人、芬蘭人、猶太人、塞爾維亞人和社會民主革命黨人的各種反抗活動全都成為了尼古拉二世揮之不的國內陰影。

對待這些反抗活動,尼古拉二世采取的辦法簡單而粗暴,但是這種粗暴的手段很快引起了更大的反彈。

1905年1月22日,在東正教神職人員蓋龐神父的帶領下,3萬名工人到冬宮廣場上集會示威,以表達對隨著戰爭進行,社會底層勞動者受到的剝削和壓迫的也逐漸增加,而物價則不斷升高,生活變得難以為繼的不滿。希望能向尼古拉二世遞交請愿書,請求沙皇進行社會改革,不要有超時工作,提供合理報酬。

然而工人的請愿并沒有傳達到尼古拉二世的耳朵里,,由于此前圣彼得堡最大的普梯洛夫工廠的罷工已經擴大到整個圣彼得堡的其他工廠,罷工人數達到了8萬人,因此尼古拉二世出于安全和眼不見心不煩的考量,已經移居到圣彼得堡南部的皇村。

對于罷工這種在尼古拉二世看來是對社會的安定團結進行破壞的大逆不道行為,尤其是在戰爭期間,正是在現在這個需要每一個人都認真工作,為俄羅斯帝國奉獻力量的時候。因此,在此前一直對戰爭開始后就有一大堆“破壞分子”在和自己的統治作對的情況下,罷工行為被尼古拉二世認定為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組織的對俄羅斯帝國的破壞,尼古拉二世下令迅速鎮壓。

在冬宮廣場上的集會示威人數不斷增加,二十萬名抗議者和冬宮衛隊相互對峙的情況下,衛隊試圖驅散人群無效后,對著這些拿著圣像、沙皇畫像,唱著圣詩與贊歌的普通民眾開槍了。民眾在驚慌中逃亡而爭相推擠,發生了踩踏事件,造成至少1000人傷亡的悲劇,蓋龐神父也在混亂中身亡。

這個被稱為“星期日慘案”的流血事件引發了波及全俄國的反抗浪潮,原本對沙皇還有著幻想和期望,將其稱之為“我們的小爸爸”的俄國底層勞動者和平抗爭的愿望破滅了,隨之而來的就是俄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全國性大規模罷工。

遍布各地的罷工活動又逐步升級,和前來鎮壓的軍警進行對抗的斗爭很快演變成暴動,作為報復,反抗者選擇了刺殺這種激烈的手段,芬蘭總督博布里科夫、內政部長普列維遭到刺殺,甚至尼古拉二世的叔叔謝爾蓋大公也在莫斯科命喪于革命黨的炸彈襲擊。

俄國革命爆發了。

而尼古拉二世所面臨的動蕩比歷史上更嚴重,當初被約亨賣了的加利西亞和布科維納的波蘭人,被俄國駐軍的塞爾維亞人也同樣加入了反對俄國統治的大潮中。

接連不斷的反抗嚴重影響了俄國的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這一刻,沙皇的寶座岌岌可危。(未完待續。。)(86)


上一章  |  帝國海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