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德國人出面,阿根廷和智利這兩個都是打腫臉充胖子的家伙見到有臺階可下,立刻就表示愿意接受調解。畢竟兩國此時已經白熱化的軍備競賽已經不是理智國防需求,而是受到政府爭霸心態、國內民眾的壓力和外國財團勢力的推手所導致的結果了
為了表示誠意,阿根廷政府首先決定接受德國的建議,中止在德國求購兩艘1.5萬噸級戰列艦的意向,并且將兩艘在建造中的裝甲巡洋艦擺上了貨架。
見到阿根廷人放棄繼續擴軍,智利人立刻作出回應,只接受在德國建造的查卡布科號防護巡洋艦和3艘驅逐艦,放棄在英國建造的兩艘自由級二級戰列艦,同樣掛牌出售。
而兩國的領土爭端則由德國人牽頭,邀請美國參與,由美國駐玻利維亞公使布坎南為主席組建的一個仲裁委員會解決。委員會最終商討決定兩國最終邊界,承認了智利對海峽的要求,并將火地島平分給智利和阿根廷。
兩國在比歷史上晚了2個月后簽訂了《七月條約》,規定以談判方式解決邊界爭端,相互裁軍消除敵意。隨后兩國國會相繼批準該條約,緊接著兩國又簽署了裁軍條約,實現了一系列的和平友好協定。
為了紀念這個偉大的和平,避免了他們原本已經不可避免的戰爭,兩國用原來為戰爭準備的火炮熔毀,在安第斯山的最高處樹立了一尊基督鑄像,這一舉動成為了兩國和平友好的象征。
不過當鑄像完成之后,兩個國家又打起了嘴仗,因為鑄像面朝阿根廷背朝智利,為了這個兩國開始互相攻訐,智利海軍的高層更是惡意滿滿的稱:阿根廷人就是需要時刻置于耶穌的眼睛下被時刻監督著。
不過不管怎么說。南美的局勢得到了緩和,戰爭的陰云也已經消散。當然這只是短暫的,財政問題只能延緩軍備競賽的速度。并不能影響軍備競賽的力度,更無從消弭產生沖突的深層因素。而且南美三強abc。還有一個沒說話呢。所以現在的和平是為未來的競賽緩口氣而已。
智利和阿根廷相互裁軍了,他們不要的艦船則很是吸引了一些人的興趣,有人為了和平而掛牌出售,自然有人為了打仗想要收入囊中。
尤其是智利人的這兩艘二級戰列艦,的確是一等一的好貨,標準排水量1.18萬噸,裝備2座雙聯裝10英寸45倍徑markvi型艦炮,14門7.5英寸50倍徑markiii型副炮。7英寸的主裝甲帶覆蓋面積根本不像一艘英**艦,兩座主炮塔之間的艦體部分被完全覆蓋,同時還深入水線以下2.4米。
而且作為二級戰列艦,卻擁有這高達19節,極速20節的航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和德國人為俄國人建造的超級裝甲巡洋艦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樣的戰艦自然極為搶手。
首先找上門來的是俄國人。
俄國人在被英日同盟給嚇到后很是老實了一段時間,在遠東的動作和態度很是收斂了一些。不過俄國人到底還是反應了過來,這個英日同盟完全是拿日本當槍使嘛,英國佬這顯然是自己不想親自下場嘛。
英國人不下場,那我怕什么?這一發現讓俄國人認識到自己在遠東依然有著絕對的優勢的同時。還覺得自己之前的收斂簡直是怯懦的丟臉的舉動。我大俄羅斯帝國居然被英國人一張沒啥太大實際價值的盟約給嚇到了,這真是太失態了,太失態了。
這樣不行。已經給老祖宗臉上抹黑了,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們得把場子找回來,不然這臉沒地方擱啊。出于這樣一種有點惱羞成怒的心態,俄國人決定,我們要出兵了,用一場戰爭來徹底解決遠東問題。
俄國人的考慮也沒錯,剛打完布爾戰爭的英國人元氣大傷,自己只需要半心半意的對付一個黃皮矮子那自然是手到擒來。等教訓了那些小矮子。拿下來朝鮮,侵吞了清國的東北。自己就能安心的經營,就算英國佬緩過氣來了。這些地方也都是俄羅斯帝國的固有領土了。
時不我待啊,趕緊的,再不打就來不及了。
至于打不打得贏?你開什么玩笑,我大俄羅斯帝國怎么可能會輸?這是整個俄羅斯帝國上下的普遍認知。
1903年4月,日本海軍在神戶舉行了海軍大觀艦式,前來參觀的俄國巡洋艦阿斯科爾德號的艦長,戈蘭瑪契科夫上校在觀艦式后對俄國公使羅曼羅森說到:“日本海軍依靠向外國購買軍艦總算湊齊了裝備,但是根本不具備我們所擁有的海軍精神,即使是軍艦的操縱、艦隊的運用方面的水平還非常的幼稚。”
而德國遠東艦隊派去參加觀艦式的旗艦弗蕾亞號的艦長回來后遞交的報告則給出了完全相反的結論:“日本海軍水兵的技戰術水平相當高,艦長們的操艦技術十分出色,整個艦隊的協同運用也有著不俗的表現。”
英國海軍武官給出的評價更加高:“能和日本海軍在軍艦操縱和艦隊運用方面并肩的只有英國海軍。”
被譽為俄國最優秀的將領之一的俄國陸軍大臣阿列克塞庫羅帕特金大將,也在訪問日本后下了這樣的結論,“1個俄國士兵就可以對付3個日本兵,而我們只需要14天的時間就能夠在滿洲集結40萬軍隊,這已經是足以擊敗日本陸軍所需要的數量的3倍了。所以說將來要發生的與其說是戰爭,不如說是一場軍事散步更為合適。”
所以整個俄國上下認為這場戰爭根本沒什么風險,所以得趕快動手。
說是這么說,但是俄國人還是希望可以增強實力讓局勢變得更加穩妥。因此智力和阿根廷放棄的4艘大型戰艦就立刻落入了俄國人的視野中。不過由于已經在德國訂購了兩艘超級裝甲巡洋艦,因此俄國人一開始只對智利人的那兩艘自由級二級戰列艦感興趣。
俄國人對這些戰艦動心思,日本人當然也不會干坐著,而且和俄國人一樣,日本人也得出了一個一樣的結論,那就是要打就趁早。
按理說自己的盟友正在舔傷口,怎么這也應該等他恢復了在考慮和俄國人開戰,但是日本參謀本部卻認為“現在是最好的開戰時間。”
現在的日本參謀本部還不至于像二戰那樣胡亂分析形勢,然后給出各種錯誤百出的結論。現在的參謀本部認真分析出來的結論還是基本靠譜的:
俄國周圍的環境復雜,歐洲各個勢力盤根錯節,奧斯曼、芬蘭、德國、英國這些國家和俄國之間的關系并不穩定,局勢的變化很難預料,所以導致二果果不可能在遠東投入全力。
而且經過這么長時間的觀察和情報收集,日本人也認為俄國陸軍的水平低下,訓練程度差,編制混亂,而且沒有進行過一次作戰演習。
西伯利亞大鐵路還未完工,而且是單線鐵路,朝鮮和滿洲的交通狀況同樣糟糕,俄國人想要進入滿洲也就只能靠一條中東鐵路,而朝鮮日本人更是清楚,自己造鐵路都還來不及呢。因此俄國人的運輸能力受到限制。
運輸能力受到限制,而且俄國人又無法就地獲得補給,只能依靠運輸,運輸補給和運輸兵員又會相互擠占運力,這就進一步限制了俄國人能在遠東地區進行作戰行動的規模。
俄國人的太平洋艦隊雖然實力不弱,但是卻分散在旅順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所以可以各個擊破。
俄國國內的政治局勢也不穩定,內部社會主義、**活動規模逐年增大,因此會牽扯俄國政府的注意力。
這么一看,日本人覺得,自己還是有勝算的,可以打。雖然國內的政治家們對和俄國開戰依然心存疑慮,但是軍隊則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了起來。
要打就得有裝備啊,俄國人從德國又訂購了兩艘裝甲巡洋艦的消息讓日本人很是擔心,畢竟之前的格魯姆鮑伊號的標準擺在那,俄國人訂購的新船總不可能比那個差吧。所以要有能夠對付俄國人裝甲巡洋艦的大型艦船,日本人結果也盯上了智利人的那兩艘二級戰列艦。同樣跑來求購。
而德國建造的兩艘重型巡洋艦一時間成了舅舅不疼姥姥不愛的玩意,連德國海軍也不想要她。要買下這兩艘艦船又要擠占一大筆經費,而且還擠占了2艘重型巡洋艦的名額,更重要的是德國海軍認為這兩個玩意比德國新建造的俾斯麥級還弱,為了這兩個破玩意花一大筆冤枉錢根本不值得。
要是別的造船廠建造的德國海軍也就懶得管了,你造船廠愛怎么處理怎么處理,可是偏偏是皇儲殿下的造船廠建造的,這下讓讓提爾皮茨頭疼不已,要不要出錢買下來,討皇儲殿下的歡心呢?(未完待續)
高速最新章節,本章節是地址為如果你覺的本章節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薦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