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德國人想著從英國人手里撈好處,英國人也不準備老老實實做冤大頭,首相索爾茲伯里也在考慮如何利用德國,并且能讓大英帝國的利益最大化。[樂_讀]小說.23x.m
1月底的倫敦的天氣冰冷潮濕,剛剛下過一場雪讓窗外的世界一片雪白,站在唐寧街10號首相府窗前的索爾茲伯里卻無心欣賞這銀裝素裹的景色。雖然壁爐讓房間內溫暖如春,但是索爾茲伯里的心情卻向屋外的溫度一樣寒氣逼人。
索爾茲伯里站在窗前,指尖夾著的雪茄慢慢的燃燒著,煙霧飄散,索爾茲伯里的思緒也在慢慢的飄遠。
布爾戰爭越演越烈,戰爭已經進行了3個多月,但是戰爭的走向已經有些脫離了英國人的掌握,面對只有幾萬人的布爾人武裝,英**隊屢戰屢敗,甚至在去年的12月初遭遇了被稱為“黑暗的一星期”的各條戰線全面潰敗的巨大恥辱。
這樣的失敗讓帝國政府原本認為只需要很少的力量就足以結束的戰爭所需要的預算節節攀升。現在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軍隊已經被抽調一空,并且抵達了開普敦,但是有著十余萬人的陸軍依然表示想要結束戰爭這還遠遠不夠。
該死的,遠遠不夠!帝國還上哪去給他們繼續抽調軍隊?難道要接著把在印度、在遠東的軍隊也抽調干凈嗎?這等于是將整個帝國所有的力量全部集中到非洲了!
支持這樣一場舉國之力的戰爭會花多少錢?哪怕只是想想索爾茲伯里就已經頭暈目眩了。但是索爾茲伯里知道自己沒有選擇,接連的失敗讓英國各界開始叫囂要復仇,帝國人民不能接受一場失敗。而議會里的那些反對派也借此機會開始要自己下臺,這對自己、對政府、對保守黨來說都是沉重的打擊。
所以自己只能不斷加注,用整個大英帝國的實力來讓這場戰爭繼續下去,直到最終帝國獲得勝利為止。
忽然。索爾茲伯里的思緒隨著開門的聲音被打斷,他轉過身,看到殖民大臣張伯倫走了進來。
“閣下,德國人已經答應了和我們進行磋商了,他們的外交大臣比洛到時候會親自前來倫敦。”張伯倫向索爾茲伯里匯報到。
“好的,謝謝。約瑟夫。”索爾茲伯里讀了讀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閣下,我們真的需要向德國做出如此大的讓步嗎?“張伯倫有些疑惑的問到:“現在德國人根本沒有精力和我們進行對抗,我們在進行著一場戰爭,他們同樣也在進行著一場戰爭。西提斯事件德國人雖然表現的極為強硬,但是這也只不過是個例,德國人是無力將和我們的沖突的規模進行放大的。”
“是的,約瑟夫,德國人的確不可能和我們進行全面的沖突,他們不愿意也沒能力。西提斯事件德國人的應對雖然在我的預料之外,但是之后德國人卻并沒有將事態擴大,這已經說明他們的態度。”索爾茲伯里將手中的雪茄熄滅后放了下來,然后重新坐了下來。
“不過約瑟夫,你是知道我們原本是準備拉攏德國去應對法國人對蘇丹地區的無理要求的。現在我們依然需要德國人去做這件事,但是西提斯事件無論如何都造成了我們之間的問題,那么現在想要達成這個目的,我們需要給德國人更加大的利益。”
“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坐視德法之間出現關系緩和,這種情況是不容許的。”索爾茲伯里斬釘截鐵的說到:“德國是我們牽制法國和俄國的重要力量。而德法矛盾則是我們可以利用的棋子,所以帝國當年才支持和慫恿德國人占領阿爾薩斯和洛林。
而現在,在帝國無力分身的情況下,如果德法關系緩和,甚至最終走向和解,這對帝國來說都將是巨大的災難。我們必須阻止這一切。為了這個目的,犧牲一些利益也是必須的。”
“可是支持德國人修建3b鐵路,讓他們向小亞細亞和中東滲透,著會影響我們對中東地區的控制,更是會直接威脅到帝國皇冠上的明珠的。”張伯倫不解的問到。
索爾茲伯里搖了搖頭:“約瑟夫。你覺得現在德國人真的有足夠的精力做這些事嗎?菲律賓已經牽扯了他們太多的精力,而且德國國內還在不斷的為將奧地利并入整個交通網內投入大量資金。
就算他們真的開始進行建設也不是什么大問題,這么做必然會大量消耗他們的財力和物力,而且小亞細亞和中東是我們的勢力范圍,就算他們來了,也必然受到我們的限制。更重要的是,3b鐵路一旦進行建設,德國和奧斯曼的聯系必然更加緊密,那么誰最不愿意看到這一幕?”
索爾茲伯里的想法不可謂不精妙,沒錯,自從俾斯麥時代開始德國人想將整個奧斯曼帝國變成自己的后花園的想法就沒有停止過。
奧斯曼帝國雖然貧弱,但是依然是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塊大陸的龐大帝國,豐富的物產、龐大的人口、優越的地理和**的政府。這對面對世界已經被被瓜分的差不多的德國來說無疑是上帝的禮物。
一個可以成為德國的“印度”,一個可以變成德國皇帝“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的地方。
所以早在俾斯麥時代德國就修建了連接維也納和伊斯坦布爾的“東方鐵路”,這條鐵路1896年建成后,不僅讓德國和奧斯曼的關系開始變得緊密起來,更讓德國和奧匈帝國變得緊密起來。
但是這對德國來說還遠遠不夠,一條可以連同歐亞兩個大陸,將從美索不達米亞到奧斯曼的核心區域再聯通中歐的亞歐大陸橋的建設成功將意味著德國將會獲得自己的“印度”。
現在隨著德國國力的增長,工業能力的發展,以及奧地利鐵路全面并入德國鐵路網絡,這讓德國銀行家和所有資產階級對修建3b鐵路的興趣越來越大,但是英國對中東地區的控制一直是德國人無法跨越的障礙,但是如果這個時候英國表示許可,那么德國人必然會投身進去。
那么索爾茲伯里的目的就達到了,不僅讓德國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德國和奧斯曼的關系越緊密,那么有一個國家會越不高興。
那就是沙俄,雖然此時德俄關系還算親密,但是這種親密關系也是脆弱的,再保險條約沒有續約,這對德國和俄國來說都是一條裂痕。
沒有了條約的約束,如果在奧斯曼利益上產生了紛爭的話,俄國人會馬上想起當年德國人當年的舉動,這種不信任感一旦蔓延開來,德俄關系的破壞也是必然的。
尤其是俄國人還有法國這個備用盟友的存在,一旦德俄關系破裂,那么法國這個準盟友就會變成真盟友,那么面對法俄兩面的壓力,德國將別無選擇的向英國靠攏,如此一來一箭雙雕,德國就只能繼續充當幫助英國制衡俄法的馬前卒。
而且這還是個堂堂正正的陽謀,就算德國政府中有人能看出英國的用意又如何,放棄修建3b鐵路可能嗎?放棄這個早已在德國人心中是在這個已經被瓜分完畢的世界上最后的屬于德國的完美殖民地的地方可能嗎?
見張伯倫在那里思考自己所說的話,索爾茲伯里微微一笑:“而且只要我們結束了和布爾人的戰爭,那么帝國就有能力騰出手來,我想德國人沒有能力在我們結束戰爭之前完成這條鐵路的建設能力吧?那么到時候已經開工了的鐵路能否建成,德國人不還是要看我們的臉色?”
這個時候張伯倫才一臉恍然:“閣下思慮周詳,到時候德國人想要完成這條鐵路,就該他們向我們妥協和讓步了,而我們隨時可以讓他們的計劃胎死腹中。”
出爾反爾是每個列強都擅長玩的伎倆,英國人更是此中翹楚,這讀小花招可謂手到擒來。
“沒錯,如此一來德國人在中東的勢力擴張就完全在我們的控制范圍內了。”索爾茲伯里讀了讀頭,接著說到:“至于赫爾戈蘭島,海軍認為這個地方的戰略價值已經不大了,因此我們也可以將這里拿出來做人情,雖然當年德國人寧可選擇殖民地也不選擇這里,不過現在直接送給德國人,相信德國人會要的。就算德國人也有人意識到這里的價值并不大,但是也沒有將白送的東西往外推的道理。”
“如此一來德國人是無法拒絕我們的提議的,而我們要他們做的只不過是在我們對法國施壓的時候對我們表示支持而已。”張伯倫接口到。
“是的,只要法國人老實了,我們就可以安心的先解決布爾人的問題了。而只要布爾人的問題解決了,帝國將會獲得那里的黃金和鉆石,并且從戰爭中抽身出來,帝國依然可以保持在歐洲的超然地位。”(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讀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m.閱讀。)(未完待續。。)
前天同事過生日,被拉去給他慶生,然后聚會到凌晨1讀,喝了不少酒,然后自己居然還能認得路自己騎自行車回家,到家倒頭就睡,然后白天還要上班
所以上一章自然就沒戲了,實在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