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海權第178章 驅逐艦領艦和輕型巡洋艦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帝國海權 >>帝國海權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8章 驅逐艦領艦和輕型巡洋艦

第178章 驅逐艦領艦和輕型巡洋艦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19日  作者:星光破裂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星光破裂 | 帝國海權 

更新時間:2014111508:38:03

若覺得本站不錯請分享給您的朋友:

自從1891年兩艘守望級小型巡洋艦完工后,德國海軍由于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了戰列艦、裝甲巡洋艦、遠洋魚雷艇上,因此作為海外警備巡航的小型巡洋艦的建造工作就完全停滯了。整整7年沒有開工小型巡洋艦讓德國海軍在卡羅拉級輕型巡洋艦、美洲鷹級小型巡洋艦日漸老舊的情況下出現了海外部署艦船數量不足的情況。

畢竟兩艘維多利亞路易澤級和建造中的5艘新式重型巡洋艦都是6000噸以上的大艦,部署在海外鎮場子毫無問題,但是你總不能什么事情都動用這些主力艦船吧。因此噸位較小的輕型艦船也的確是海軍此時比較需要的。

出于這種需求,海軍軍械部拿出了一些小型巡洋艦設計方案來供海軍選擇。雖然此時德國海軍的巡洋艦建造早已被約亨攪的和歷史大不一樣,不過約亨大概還是能猜出這個新方案大概對應的是歷史上的哪個級別。

軍械部提交的設計方案排水量基本上都是1500噸2500噸之間,裝備810門105毫米速射炮,航速2022節,由于噸位較小,在裝甲防護上也沒有采用側舷裝甲帶,而是回到了防護巡洋艦的穹甲防護的老路上。

再根據其有可能建造10艘左右的建造數量,應該就是歷史上18951896海軍計劃方案中建造的瞪羚級小型巡洋艦。

歷史上德國在瞪羚級身上第一次賦予了小型巡洋艦這個艦種名稱,并且將四等巡洋艦、通報艦、輕型巡航艦、小型防護巡洋艦等多種機能和任務在瞪羚級的身上集合。

作為德國海軍歷史上第一級帶有近代新式輕型巡洋艦風格的軍艦,也是之后的所有德國小心巡洋艦和輕型巡洋艦的鼻祖,其歷史地位是相當重要的,這個和維多利亞路易澤級這種掛著輕巡名頭的裝甲巡洋艦的性質是不同的。

而且在約亨的影響下,現在提出來的設計方案也和歷史上的瞪羚級有很大的不同了。軍械部提出的2500噸設計方案。有著和歷史上2600噸排水量的瞪羚級區別甚大的外形。

沒有后傾的沖角艏和影響線性的艦艏水下魚雷發射管,漂亮的前傾艦艏以及光潔的水下線性已經成了德國海軍所有高速船只的標準設計。

不再采用兩排并列排布的艦炮布置,艏艉各1,兩舷各4的艦炮布置讓側舷火力提升了20,25毫米厚的穹甲在同時代的防護巡洋艦中并不算太低,21節的設計航速和12節情況下4000海里的續航力讓她可以完成她海外部署巡航的設計任務。

總體來說。就此時的標準來看無疑是一款經濟實惠,可以大量建造的四等巡洋艦的設計典范。

但是在約亨看來,這個設計就有些雞肋了。如果這個設計能早5年,約亨會毫不猶豫的采用她,或者晚5年,約亨則會毫不猶豫的否決她。出現在這個德國海軍動力技術就差臨門一腳就可以進入新時代的時間段里就有些了尷尬。

而且建造的數量還不少,10艘全部建完大約也要到1904年了,即使在那個時候,這個設計也并不能說是落伍了。但是再過一兩年。當新式的水管鍋爐和完善的蒸汽輪機可以推動2萬噸的巨大艦體同樣跑出21節的時候,她的角色就相當的難堪了。

而且作為到一戰時期艦齡只有10年的艦船,瞪羚級卻在這場戰爭中完全沒用,在巡洋艦噸位越來越大,火力越來越強,航速越來越快的情況下,瞪羚級這種四等巡洋艦就真的成了捕食者眼中的無害瞪羚了。

除了一些小國還對這種軍艦有需求外,海軍強國基本連三等巡洋艦都不造了。何況四等巡洋艦?

原本約亨一直下不了決心去反對建造這種海軍還是比較需要的小型艦船,不過在蒸汽輪機試驗成功之后。想來想去,約亨最后還是決定,終止這種軍艦的建造。

“亞歷山大,我認為我們以后沒有必要建造小型巡洋艦這一艦種了,我有一個新想法,一個可以用來替代小型巡洋艦的新艦種。”

“哦?嗯。這和剛剛成功試航的那艘試驗艦有關,是嗎,殿下?”蒙茨略微一思考,就得出了這個結論。

因為以前海軍要建造小型巡洋艦的時候約亨也并沒有反對,現在突然變卦。想來想去比較特別的就是那個試驗艦了。

“是的,的確和那個有關。亞歷山大,小型巡洋艦現在的定位越來越模糊了,沒有側舷裝甲面對速射炮會發生什么你是知道的,那么一層穹甲能起到的效果實在有限。而且21節的航速現在看來還算可以,但是你覺得面對4艘29節以上的遠洋魚雷艇的圍攻,沒有足夠的裝甲保護的小型巡洋艦會面臨著怎樣的處境?”約亨問到。

“沒有裝甲保護,如果面對12門88毫米速射炮的攻擊估計艦體撐不了多久,面對4個高速目標僅靠側舷的6門105毫米炮根本應付不過來,甚至有可能被靠近到足夠的距離被魚雷一舉擊沉。而如果增加側舷裝甲則必然導致噸位的上升,那么我們需要控制成本的目的又達不到了。”蒙茨想了想,發現四等巡洋艦這個情況還有點棘手,不是很好用,但是又不能沒有。

“那殿下您現在提出來的原因是什么?嗯,難道您是想遠洋魚雷艇來取代小型巡洋艦?在作戰性能上問題并不是很大,但是在續航力上可能并不是很合適啊。”蒙茨想到了最有可能的一種辦法。

“原本一直不反對的確是因為我國的卡羅拉級和美洲鷹級已經很難繼續用下去了,跟不上新式巡洋艦的航速,也就沒法進行編隊一同作戰,也只能做做以前炮艦做的工作了,這和我們當初要求小型巡洋艦能夠加入主力巡洋艦隊中的目標不符。”約亨解釋道。

“不過這次蒸汽輪機的試驗成功讓我有了一個新想法,遠洋魚雷艇續航力不足,那么就將噸位放大來來滿足這個需求。1.3萬馬力的蒸汽輪機能將700噸的艦艇推動到29節以上,那么如果放到1400噸的艦體上,航速也應該能超過25節。

而在這樣的艦體上我們同樣可以裝備105毫米艦炮以及更多的魚雷發射管,她們不需要裝甲,速度就是她們最好的防護手段,而且沒有裝甲,動力系統又和遠洋魚雷艇相同,又是大量建造,造價也不會很高,這樣的新艦船應該比不上不下的小型巡洋艦要好用的多。”

將遠洋魚雷艇大型化使其驅逐艦化一直是約亨的目的,這樣的機會怎么能放過自然竭力推銷自己的概念,不過以德國海軍的現狀是不可能讓這種大型化的驅逐艦大規模建造的,那么就干脆給她帶上一個遠洋魚雷艇艦隊旗艦的帽子,類似于未來的驅逐艦領艦的概念。

“這樣的艦艇既可以當做小型巡洋艦使用,也可以作為遠洋魚雷艇艦隊旗艦使用。可以充當大型艦只的護衛,也可以利用高航速發動突擊,使用范圍和功能都更廣。”

“這種設想是很好,我們可以試試。不過殿下,如此一來我們就缺乏一種可以填補維多利亞路易澤級和這種超級遠洋魚雷艇之間的艦船了。維多利亞路易澤級說是輕型巡洋艦,但是除了火炮口徑,無論哪一點都不會比其他國家的一等巡洋艦差,造價也極為高昂,以后我們也不會繼續建造了,同類型的軍艦我們只會繼續建造重型巡洋艦。那么輕型巡洋艦這個級別的空檔要怎么填補?”蒙茨提出了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其實也不算是問題,未來輕型巡洋艦噸位越來越大,造價也越來越高,也真沒見各國要搞個4000來噸的中間檔艦船來填補一下空檔。

不過德國海軍未來不準備繼續建造維多利亞路易澤級這樣所謂輕型巡洋艦了也的確是個問題。歷史上德國人從6000噸級的奧古斯塔皇后號到萬噸級的俾斯麥侯爵號,大型巡洋艦越來越大的同時,也有著2000噸級的瞪羚級到4000噸級的科爾堡級這樣的小型巡洋艦來滿足巡洋艦艦隊的需求。

在科爾堡級之后,德國海軍的小型巡洋艦開始慢慢走上近代輕型巡洋艦之路,約亨也的確不能直接把這條發展路線給掐斷了。

既然不能掐斷它,那就干脆再推它一把。“這個簡單,維多利亞路易澤級價格昂貴是因為其噸位逼近7000噸而且有著極為周密的裝甲防護,那么我們降低標準,噸位5000噸,僅安裝水線裝甲帶和穹甲,其他如彈藥庫、輪機艙等區域有一定的裝甲保護外其他區域的裝甲取消。不使用重量大,結構復雜,價格昂貴的旋轉炮塔,火炮以甲板炮座的形式安裝。這樣應該會便宜不少。

而且當初我們為了強化炮戰能力而取消的魚雷發射管也可以在這種輕型巡洋艦上重新安裝讓其攻擊手段更豐富。這樣應該就能作為重型巡洋艦的補充來填補空檔了。”約亨提出的這些基本數據就是德國一戰末期的輕型巡洋艦的標準了。

跳過了小型巡洋艦向輕型巡洋艦演化的過程,德國海軍也不會落入輕型巡洋艦噸位比人家小,主炮比人家小的吃虧境地。(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上一章  |  帝國海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