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海權第138章 殺氣騰騰的問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帝國海權 >>帝國海權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8章 殺氣騰騰的問候

第138章 殺氣騰騰的問候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20日  作者:星光破裂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星光破裂 | 帝國海權 
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正文

作者:星光破裂分類:更新時間:2014110208:36

面對腓特烈三世的疑問,約亨回答到:“日本人如果早有預謀,那么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的陸軍早已在國內整裝待發,一旦開戰,可以用最短的時間送入朝鮮境內。經典xiao說百度:本名而反觀清國,對開戰毫無準備,一旦戰端開啟,想要集結軍隊并送入朝鮮的速度遠比日本慢,因此我認為陸地上的戰爭清國基本上沒有贏得可能。

那么想要在戰爭中獲勝,最重要的就是要阻止日本陸軍運輸,并且將自己的兵力不斷送進朝鮮,要做到這一點必須靠海軍。因此誰能徹底控制了朝鮮附近的海域,誰就會獲勝。”

“北洋水師的實力可比日本人強多了,亞歷山大,你覺得日本人的贏面有多大。”腓特烈三世轉頭去問海軍大臣蒙茨。

“北洋水師主力艦7艘為我國所建造,她們的性能我們很清楚,光是定鎮二艦就遠非日本人可比。”蒙茨回答到。

蒙茨的觀點也是大多數海軍強國的觀點,因為從他們的角度來看,作為一支成熟的海軍,日本掂量掂量自己的實力是絕對不會挑戰北洋水師的,而北洋水師也絕對不會有任何失敗的可能的。

不過可惜的是,兩支海軍都是建立不到20年的菜鳥海軍,他們才不管你的“成熟”的判斷呢

“單純看艦艇數量和噸位,的確是清國占優,但是他們主力的5艘巡洋艦皆為防護巡洋艦,而且使用的是老式架退炮,而日本海軍的主力巡洋艦清一色的管退速射炮,速射炮打防護巡洋艦的理念我想我就不用重復了。”

“殿下,可是即使如此日本人也奈何不了定鎮二艦啊?”

“既然日本人準備打,那么他們也肯定想過如何對付定鎮二艦。而北洋水師對這場戰爭同樣毫無準備,因此在準備上依然是日本人占優。加之清軍各艦設備老化,奧爾登堡、艾琳、卡羅拉級經過改裝和大修,現在也大都達不到剛建成時的航速了,我不認為清國的軍艦的情況會比我們好。

那么日本人有備而來,而北洋水師的艦船狀態又不理想,因此單純看表面的力量對比我覺得意義不大。”約亨當然不能斷言日本必勝,日本海軍自己都沒這個信心,不過至少可以讓所有人知道,北洋水師沒有想象中強大。

“因此你的意思是日本人的準備更充分,這場仗是一定會打起來的是嗎?”腓特烈三世問到。

“是的,父親。”

很快日本人就用自己的行動證實了約亨的判斷。

6月22日,陸奧宗光照會汪鳳藻,發出日本政府對中國政府的“第一次絕交書”,其中寫道:“設與貴政府所見相違,帝國政府斷不能撤現駐朝鮮之兵。”

日本人表示決不撤軍,李鴻章想讓雙方同時撤走的幻想破滅了,但是這個時候李鴻章依然認為雙方不會開戰,既不主動撤離,也不整軍備戰。

而日本人方面則迅速將第一混成旅團的第二批部隊送上了岸。

6月27日,大島義昌的第一混成旅團8000人已全部在仁川登陸,面對兩日前全部抵達牙山的清軍2400余人的部隊占據了絕對優勢。

其實這個時候的局勢可以說已經相當明顯了,聶士成早在10日就向提督葉志超提出為了避免挑起事端,我們應該撤軍。11日葉志超同意了,向李鴻章發電報稱:“倭乘機以水陸大隊壓韓,據險尋釁,蓄謀已久。”表示我們是來平叛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我們趕緊撤吧。

結果被李鴻章拒絕了,這個時候李鴻章還做著日本人先撤走,自己可以繼續加強控制朝鮮的美夢,因此回電:“目前和議未定,著暫駐牙山。”

13日得知日軍在仁川登陸后,聶士成再次向葉志超勸說:“師久駐牙山非計,宜速請內渡方為萬全。”葉志超再次向李鴻章發報,又被拒絕。

如果說陸軍畢竟沒有和日本人打過照面,判斷不能作準,那么海軍給李鴻章做的警告還不重視那就只能說是nozuonodie,whyyoutry了。

6月29日,仁川外海,平遠號

北洋水師左翼總兵林泰曾站在艦橋上,平遠號管帶李和站立在一旁。

“李都司,現在全船情況如何。”林泰曾面色凝重的問到。

“回大人,全船狀況良好。大人面帶憂色,是否是在擔心倭人水師?”平遠艦在北洋水師內不受重視,管帶李和僅為都司,不過李和能力不差,自然知道在這個海域不安全。

“仁川港內現又倭人兵艦十余艘,我們在這里很有可能遇上他們。”

“若是大人率鎮遠艦在此,又何懼倭人水師。”

“定鎮二艦乃我北洋擎天之柱,又豈可輕易調派。不過倭人如此氣勢洶洶,恐朝鮮事態難以善了啊。”林泰曾自然能看出日本人的舉動反常,這事態發展下去,恐怕就要刀兵相見了。

“大人教訓的是,不過我北洋船堅炮利,倭人又怎敢尋釁滋事。若是倭人輕啟事端,那就讓他們見識一下我北洋水師亞洲第一可不是浪得虛名的。”李和也和大多數人一樣,認為北洋水師決無失敗可能。

林泰曾可沒這么樂觀,微微苦笑了一下剛想說些什么,桅盤上傳來的喊聲打斷了他。

“右舷發現煙柱!不明船只!”

“拉警報,做好戰斗準備。”林泰曾迅速下令。

“嗻!”

平遠艦原本就在危險海域航行,水勇早已呆在各自的崗位上,現在聽到警報更是全神貫注。

很快,遠處煙柱的主人露出了身形。

“倭人的浪速號,平遠號航速只有14邁,躲是躲不開了,保持航向,我倒要看看倭人能玩出什么花樣來。”林泰曾拿著望遠鏡盯著那艘快速靠近的日艦下令到。

而同樣的情況也在浪速號上發生。

“傳令,讓各炮位同時準備禮炮彈和真炮彈,聽我的命令行事,可別給我打錯了炮彈!”東鄉平八郎看著越來越近的平遠號下達了命令。

雖然很想先下手為強,不過謹慎的東鄉發現平遠號上懸掛的總兵旗,平遠號管帶僅為都司,那么既然掛總兵旗,說明艦上有一名總兵,那么只有可能是左翼總兵林泰曾。

“不愧是林總兵,看樣子和我的想法一樣啊。”拿著望遠鏡的東鄉平八郎發現平遠艦甲板上空無一人,艦艏主炮也指了過來,顯然也做好了準備。

對于這位被認為是“清國海軍最有能力、最為棘手的將領”,大家都是英國老師教出來的,自己的這邊的做法估計對面也是一模一樣,東鄉平八郎知道自己想要先發制人的可能性不大了。

“下令,鳴禮炮,降半旗,致敬。”知道自己先動手敲蒙棍的目的無法實現,東鄉平八郎命令向軍銜比自己高的林泰曾致敬。

雙方就這樣劍拔弩張的相互鳴炮降旗致敬之后,交錯而過。

不過林泰曾還是從東鄉的行動中判斷出情況緊迫,回去后立刻向李鴻章匯報日本人圖謀不軌,若要保護牙山清軍,那么就要加強牙山灣附近的戒備,增派艦船前往支援。

但是李鴻章卻下令在朝鮮的所有艦船返回旅順,并且寄希望于英俄兩國調停,電告丁汝昌說:“現俄國正在調處,倭漸就范,且勿急躁!”

7月14日,從臨時公使升格為日本駐清公使的小村壽太郎向總理衙門送去了日本政府的”第二次絕交書,稱“日本政府一貫希望時局和平解決,并采取了種種措施,但清政府有意滋事,這是什么意思今后如果發生不測之變,日本政府概不負責。”,再次將所有責任推到了清國身上。

7月16日,日本以將砂糖進口關稅從降低一半的代價,與英國人達成《英日通商航海條約》,由在倫敦的青木周藏簽署,雖然英國人依然不承認日本人的行動,但是至少日本人不用擔心英國人的干涉了。

7月17日,明治天皇發布特別指令:“撤消主守論者中牟田倉之助海軍中將的海軍軍令部長職務,任命主戰論者海軍中將樺山資紀為海軍軍令部長。”

7月19日,根據軍令部官房主事山本權兵衛大佐提出的計劃,已改名為西海艦隊的警備艦隊和常備艦隊組成聯合艦隊,常備艦隊司令伊東祐亨中將任首任司令長官,鮫島員規任首任參謀長。

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第一次出現在世人的眼前。

同日,日本政府向清政府發出最后通牒:“清軍在朝鮮的一切增援活動均視為對日本的威脅。”,而通牒要求清政府回答的最后期限是7月24日。

7月23日,大鳥圭介指使第一混成旅團第一大隊襲擊了朝鮮王宮景福宮,上演逼宮大戲,迎回大院君執掌政權。

大院君執政后發布的第一道政令就是任命大鳥圭介擔任朝鮮王國的政治顧問。

同日,聯合艦隊主力從佐世保出發,坪井航三接到樺山資紀的命令:“25日以后遇見清軍艦只可以發動先制攻擊。”

此時雙方還未宣戰,但是戰爭其實已經開始了。rs

,閱讀請。

(→)


上一章  |  帝國海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