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海權第134章 日本人準備好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帝國海權 >>帝國海權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4章 日本人準備好了

第134章 日本人準備好了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20日  作者:星光破裂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星光破裂 | 帝國海權 
青豆小說閱讀網為廣大書友提供寫作的一本非常經典好看的全文字手打版。

熱門搜索:

暫無收藏記錄...

個人中心

您還沒注冊立刻青豆賬號

收藏本書強制更新

字體大小

字體顏色

深藍色

背景顏色

小說閱讀網藍

起點藍

羊皮紙

選擇滾屏速度

雙擊頁面內容即可

開始/停止滾屏

134:有這么一種說法:最可悲的國家是半島國家,因為他們永遠得不到安寧。

看看巴爾干火藥桶,從巴爾干戰爭到科索沃戰爭,有安寧過?再看看阿拉伯半島,6次中東戰爭還沒打夠,現在還是幾乎每天都把腦漿子都打出來。而東亞這邊的是非之地,自然就是朝鮮半島了。

朝鮮半島的特殊位置,使其成為了清、俄、日三方角逐的熱點地區。

對清國來說,朝鮮是一個會來稱臣納貢的屬國,這要是放在歐洲列強的眼里,就是資源產地和商品市場了。不過既然嘉慶爺說了,“天朝富有四海,豈需爾小國些微貨物哉?”,那我們當然看不上朝鮮這種窮酸地兒。

別說從朝鮮獲取什么利益了,還動不動要賞賜點什么,以顯示“中華之物力”。不過對于對于“天朝上國”“中央帝國”來說,這面子問題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朝鮮是我們的傳統屬國,誰都不能動!

對呆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好不容易從清國手里搶到了個符拉迪沃斯托克,結果每年還有70天的封凍期感到坑爹不已的俄國人來說,朝鮮意味著溫暖的不凍港。

而對剛剛完成了明治維新,希望可以在這個殖民帝國主義時代獲得屬于自己的一份蛋糕的日本來說,朝鮮是踏上東亞大陸必不可少的跳板。

因此朝鮮,這個沒有太大經濟利益的狹長半島,成了挑動戰爭的導火索。

朝鮮對日本有多重要?伊藤博文說過一句話:“朝鮮是一把刺向日本腹部的利劍。”

自從1882年壬午兵變開始,日本人就認識到了在朝鮮問題上是無法繞開朝鮮的宗主國清國的。和清國進行一場全面戰爭才能達成自己的目標,這個覺悟日本人在這一刻有了。

然而清朝則認為自己是亞洲第一大國,維新不過30年的小國日本,怎么有膽量和自己開戰。1882年的壬午兵變,1884年的甲申政變中,日本面對清國的兵鋒保持的克制和低姿態更讓清政府放松了警惕。

而日本政府的低姿態并不是沒有原因的,從1882年開始,在6年內,將東京、仙臺、名古屋、大阪、廣島、熊本6個鎮臺改組成了第一至第六師團。在改組期間,日本沒有能力和決心來進行一場戰爭。

從1887年開始,由參謀本部次長川上操六少將主持,參謀本部第二局長小川又次大佐制訂的《征清大作戰構想》。

陸軍在熱火朝天的做準備,結果海軍上來就給陸軍潑冷水。

清軍雖然有98萬陸軍,但是都分散在各地,無法集中,而且清軍的作戰能力實在是呵呵。既然是呵呵,川上操六也就很隨意的呵呵了。

日本陸軍6個師團,完全可以集中優勢兵力打贏嘛,因此《征清大作戰構想》上來就說要和清軍短兵相接,刺刀見紅,從朝鮮一路打到直隸,在那里和清軍決戰,一戰定乾坤。從此日本就是東亞霸主,以下省略的各種腦補yy,完全可以寫一本小說了。

結果海軍就呵呵了,海軍省官房主事山本權兵衛問了一個問題:“帝國陸軍有沒有優秀的工兵。”

“帝國陸軍的工兵都很優秀。”川上這么回答到。

“那好,現在開始就趕快在九州和釜山之間架起一座橋來,要不然陸軍沒法過海。”

川上:“……”

好嘛,這個時候陸軍才發現,自己制定作戰計劃完全沒考慮到海軍的問題。

看來陸軍馬糞和海軍你干你的我干我的歷史真是源遠流長啊,二戰日本陸軍造運輸船,造驅逐艦,造航母看不就是為了甩開海軍單干嗎。

不過現在,日本陸軍還得眼巴巴的指望著海軍。

山本權兵衛的話給陸軍的作戰計劃填上了重要的環節:“征清作戰是渡海作戰,沒有海軍的護送,陸軍無法登陸。在海軍獲得黃海的控制權之前,運兵運糧的所有船只都在北洋水師的威脅下,一旦北洋水師切斷陸軍的兵員、軍火、糧草補給線,不管朝鮮登陸了多少人,也不管這些人如何善戰,就只有失敗這個唯一的結果。”

“所以這次作戰,海軍最大和最終的任務就是自主行動,奪得并且確保制海權。其余的陸軍部隊運輸和護航活動都不能對海軍的自主奪得制海權行動構成障礙。”

被山本權兵衛上了一課的陸軍們開始正視海軍在自己作戰計劃里的作用。于是耗時4年制定的《征清大作戰構想》里分別制定了日本海軍取得黃海渤海制海權,日本海軍和北洋水師都不能取得制海權以及北洋水師去的制海權三種情況的作戰方案。

陸軍準備好了,就看海軍了。

而海軍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怎么干掉定鎮二艦。

北洋水師怎么也不會想到,日本海軍第一次開始真正討論如何擊沉定遠的問題,是在1891年7月10日,北洋水師訪問橫濱時,作為接待艦而陪伴在旁邊,距離僅僅幾百米的扶桑號的軍官休息室內進行的。

而此時二景艦還未服役,面對定鎮二艦356毫米復合鋼面裝甲日本海軍根本無能為力,而且與歷史不一樣,現在的定鎮二艦的防御能力是經過中法戰爭兩場海戰實戰驗證過的。

定鎮二艦在大陳海戰中被法國海軍的239毫米主炮多次命中,但是卻受損輕微,而此時日本海軍威力最大的艦炮也不過是浪速號上的德制260毫米35倍徑架退炮,能給定鎮二艦造成何等損傷根本是未知數

其實這也是日本海軍看不上勃蘭登堡級戰列艦的原因,因為勃蘭登堡級的主炮也是260毫米的,雖說倍徑增加了,射速提高了,不過沒實際用過的日本人自然不清楚在實戰中到底能有怎樣的表現。

既然一時半會得不到更大口徑的炮了,那么就換一個角度來想辦法。1874年曾前往德國留學,對火炮研究頗有造詣的山本權兵衛提出用中口徑速射炮利用射速優勢和數量優勢,通過單位時間內命中敵人盡可能多的炮彈,摧毀敵人的上層建筑,殺傷人員,影響指揮,最終達到讓對方喪失戰斗力的目的。

也就是后世軍迷常說的洗甲板,山本權兵衛可以說是洗甲板黨的創始人了。

不過說得容易,做起來可不簡單,此時日本海軍和北洋水師都還都是使用六分儀進行測距,在4000米距離上,六分儀的誤差是170米。為了降低測量誤差提高修正的精度,日本趁北洋水師主力艦艇都在日本訪問,開始對其進行精確測量。

并且為了保證測量數據的準確性,在橫濱和長崎兩地有海軍和陸軍以及政府土木部門分別測量。

日本人不僅把對手的情況摸清了,還開始對自己內部的人員精挑細選。1892年,山本權兵衛在西鄉從道的支持下開始進行海軍組織整頓,讓不適合海軍的軍官們下崗。

山本權兵衛收集并整理了一份包含8名將官,89名校官和尉官的名單,決定讓這些走人。其中不乏在明治維新中立過功的老資格,以及薩摩藩的前輩、同鄉。

看著這份名單,就連陸軍出身西鄉從道都下不了決心,而山本權兵衛的態度很堅決:“這里面有些人根本跟不上時代,還停留在風帆戰艦的時代,他們連蒸汽軍艦到底應該怎么使用都不知道,根本是海軍進步的絆腳石,所以必須清理掉。”

于是西鄉從道點頭了。

山本權兵衛立刻快刀斬亂麻,在自己的辦公桌上放著一把短劍,挨個接見名單上的軍官,向他們宣布下崗決定。不管是“僭上反亂”的怒吼還是苦苦哀求,都毫不為之所動,鐵石心腸地完成了日本海軍史上第一次“瘦身行動”。

而也是在這次改革中,像山東鄉平八郎、齋藤實、岡田啟介、山下源太郎等一批日后海軍的重要人物得到了提拔的機會,東鄉平八郎也是在這個時候成為了浪速號巡洋艦的艦長。

人員問題也解決了,接下來就是軍艦了,二景艦的設計雖然坑爹,但是320毫米的口徑還是給日本人壯了不少膽色。

而從德國大量購進150毫米速射炮換裝老式艦炮,讓日本海軍的火力極速提升。而吉野號回國,橋立號建成服役,大大加強了日本海軍高速艦艇部隊的實力。

此時日本海軍手中的主要戰力為小船大炮二景艦松島、嚴島,防護巡洋艦浪速、高千穗,吉野、橋立、駐紫,中央炮房鐵甲艦扶桑、秋津洲、千代田、江戶川、船旁列炮鐵甲艦金剛、比睿,炮艦摩耶、鳥海、愛宕、赤城,鐵肋木殼巡洋艦葛城、大和、武藏。

雖然看上去依然沒有北洋水師的八大遠來的氣勢驚人,日本海軍對和北洋水師開戰依然沒有必勝把握,至少已經不那么害怕了。

不過日本人對手中的牌還是不滿意,于是才有了自建兩艘須磨級防護巡洋艦并且前往歐洲訂造兩艘富士級戰列艦的舉動。

手中的籌碼多了自然是好事,不過沒有,也不是不能打,至少日本人現在有這個膽子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于是機會來了。

134:

108尒說更噺

閱讀提示:

1、版權歸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青豆小說立場無關。

2、青豆小說閱讀網精心整理出全文字手打版的全文閱讀,是廣大處于書荒中的又不愿等更新的書友之必備網站。

3、是創作出來的一本非常好看的,章節由會員添加,其目的為了宣傳如此優秀的小說作品和更多書友分享。

做最好的蘇ICP備13057683


上一章  |  帝國海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