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明第一百二十四章 鏖戰連山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烈明 >>烈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四章 鏖戰連山關

第一百二十四章 鏖戰連山關


更新時間:2015年08月14日  作者:睿士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睿士 | 烈明 

傍晚時分,豪格的死訊便已經傳遍了盛京的大街巷,包括他的側福晉舒呼禮。※%頂※%※%※%,..在這種情形下,所有人卻是未曾注意到,豪格的三個未成年的兒子又被悄悄的送回到他們原先的幽禁之所,作為被圈禁的宗室子弟,他們還處在冷僧機的步軍衙門監控之下。

八門擊鼓使得全城的八旗貴族全部集中到大政殿前,但多僖和岳樂卻是只能帶來了豪格的死訊,以及順治皇帝頒下的一份赦免的詔書。

濟爾哈朗手握著豪格的那份所謂的遺書,雙手顫抖,怒火填胸,關外的局面惡化到了這樣的地步,可多爾袞依然在不遺余力的清除異己。豪格作為關外為數不多的統兵大將,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死在了宗人府里。現在,要靠誰去抵御朱平安、曹變蛟步步逼近盛京的大軍?

蒙古以科爾沁部為首的聯軍和海西女真的援軍全部葬送在了孤山堡一線,目前的盛京,只有兩萬多老弱殘兵據守,難道要看著大清的帝都拱手于人嗎?

英俄爾岱的臉色也頗為難堪,多爾袞做的這些事情,事先并沒有和他打招呼,眼前的事情讓他也頗有微詞。關外的局面一天天惡化,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豪格有莫名其妙的死了。這對于盛京留守的八旗貴族和部隊的打擊可想而知。

“眼下沒什么好法子了!”濟爾哈朗對于遠道而來的多僖以及岳樂保持了足夠的尊重,在征求了他們的意思之后,便強撐著身子在軟榻上直起腰來,“只能是向關內求援了,肅王安置在東昌堡一帶的一萬多兵馬,會不會回援目前還不知曉。巴達禮和德爾格勒的兵馬全軍覆沒。盛京南面的門戶便一下子洞開了。本王會曉諭各地守將,堅壁清野,以拒明軍,應該還能爭取一些時間。蒙古察哈爾部那里需要再派得力的臣子跑一趟了。還有北面的信州城一線的披甲人部眾,都要緊急抽調到盛京來了。能不能守得住盛京,本王沒有把握。一切就看天意了!”

對于濟爾哈朗的建議,岳樂和多僖都沒有反對,多僖是宦官,于軍政要務懂得不多。岳樂則是將門出身,對于關外的局勢看的分外透徹,現如今除了濟爾哈朗的幾條對策,的確別無他法。

朱平安這些年在關外內外兼顧,步步為營,已經將滿清的生存空間急劇的壓縮。就連皇太極煞費苦心經營的滿蒙聯盟如今也處于崩潰的邊緣。察哈爾部野心勃勃,但為了守住盛京,也別無他法可循了。

何洛會的大軍被困在連山關一線,朱平安神不知鬼不覺的直插他的背后,李定國的兵馬死死的咬住何洛會,何洛會的大軍是指望不上了,面對著朱平安的逼近,滿清手中可用的棋子已經不多了。

碧藍的天空沒有一絲雜質。空氣中都流淌著一種令人心曠神怡的芳香,但蒼穹之下的連山關卻是被煙霧所籠罩。密密麻麻的紅黑色相間甲胄的朝鮮士卒像潮水一般的涌向連山關的清軍防線。

城垣上下已經成了朝鮮士卒的埋骨之所,層層疊疊的累積起來,使得整個連山關的城墻都顯得低矮了不少,朝鮮的攻城部隊之后,便是如同墨色一般漆黑的明軍陣營,每當有朝鮮士卒潰散下來。明軍前列的火槍手便是一陣轟鳴,朝鮮士卒只能丟下一些尸身,哭喊著再度折返沖向連山關。

“都督!不能再這樣猛攻下去了!”朝鮮軍的兵曹判事,統兵大將蔡門亨心頭滴血,猛然跪倒在李定國的面前。大聲哭喊道。“連日來,我朝鮮軍攻克連山關八座堡寨,士卒未得半分休整,借著便是猛攻關隘兩天,再這樣下去,將帶來的這四萬朝鮮精銳就都要葬送在這連山關下,還請都督體恤我朝鮮國的忠誠,為我等保留一些能戰之卒和元氣吧!”

李定國端坐于行軍竹凳之上,雙手杵刀于地,聽了蔡門亨的話,抬起一只手,阻止了手下眾將的喝罵,緩緩站起身來。

李定國今年不過二十五歲,但在遼東、朝鮮督戰已經三載有余。當年從山東帶出來的部下,也由原先對其不信任便成了今日的仰望和拜服。李定國其人治軍甚是嚴格,但軍法之后,卻是對士卒格外的體恤和愛護。加上一連串驕人的戰績,因此便很快在軍中獲得了極高的威望。

李定國的手輕輕一擺,眾將的嘈雜聲戛然而止。蔡門亨不敢起身,以頭觸地,耳中聽著李定國的腳步聲緩慢的由遠及近,一顆心也變得緊縮起來,支撐身體的雙手也不由自主的微微顫動起來。

忽然之間,耳邊傳來一聲嗤笑,蔡門亨嚇了一跳,偷偷抬起頭來向上看去,卻看到一張不屑的面孔。

“宣德至正統年間,朝鮮咸吉道觀察使金宗瑞擊敗女真,拓展北部邊疆六鎮,朝鮮方始有今日的疆域,想不到,如今的一場攻城戰,只不過血流的多了一些,貴國竟然如此的惶恐、憂懼,真是……,真是……,讓本督都不知道該些什么好了!”

周圍的眾將頓時大笑起來。剛剛的恐懼和忐忑一瞬間煙消云散,蔡門亨的一張臉由白轉紅,猛然間從地上爬起來,“還請都督莫要瞧了我朝鮮兵將,金宗瑞大將昔年的赫赫戰功,我蔡門亨不才,無法與其相提并論,但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先人嗤笑我等畏死不戰!”

蔡門亨深施一禮,“請都督再給將兩日時間,兩日之內我朝鮮軍如若拿不下連山關,我蔡門亨愿以首級呈獻于都督面前!”

李定國微微一笑,“將軍放心,我大明將以全部炮火支援,本督也將在此寸步不離、拭目以待!”

何長水卻是沒有跟隨朱平安北上,一直留在李定國身邊,此時件蔡門亨氣鼓鼓的而去,心里也是好笑。“都督,要不然,咱們以火箭相助?”

李定國搖搖頭,“火箭彈造價不菲,沒有必要在此浪費!這些個朝鮮人就像是一群聞到了血腥味的蒼蠅,眼見著我軍長驅直入,便向來分潤一些實惠。殿下早有鈞旨,對于這些依附于咱們的人不必講什么仁義道德。想要好處,便要一刀一槍的來換,平白天上會掉什么餅嗎?”

“是餡餅!”何長水笑呵呵的指正道。這句話也正是朱平安平日里喜歡掛在嘴邊的。

位于明軍陣營中的火炮再度開始怒吼,威勢較之以往又不知大了多少倍。方圓十余里之內,地面都是搖晃不止,朝鮮士卒后退無望,只能挺著兵器絕望的向前沖鋒。

蔡門亨脫去了鎧甲,回身望一眼身后如林一般矗立、如山一般凝滯的明軍大陣,不由得從心底里嘆息一聲。回過頭來,從部下手中接過一柄單刃彎刀,身上的白衣隨風擺動,平添了些許悲壯的氣勢。

“今日有進無退,拿下連山關,縱兵一日,拿不下來,誰也別想再回到家鄉!”

完,蔡門亨梃刀加入到攻城的序列之中,身邊一眾親衛以盾牌格擋流矢飛石。眼見主將如此奮不顧身、身先士卒,朝鮮軍頹喪的軍心總算振作起來,再一次潮涌一般撲向連山關。

連山關始建于明成化三年,為東寧衛下屬三座關隘中最為險峻的一座。經過明軍百余年的經營,已經與綿延群山中的遼東長城連為一體,地勢最高處便是摩天嶺,緊緊扼守住北上的交通要道。

明軍的炮火持續不斷,將關城打的千瘡百孔,但由于主城地稅較高,因此炮火卻是無能為力,朝鮮軍和明軍在拔除了連山關周圍的堡寨之后,卻是對主城一籌莫展。寧古塔鎮將吳巴海如今就率領著兩萬多戍守邊疆的披甲人士卒駐守在這里。

八旗“以旗統軍、以旗統民”,平時耕田打獵、戰時披甲為兵。主力便是各旗中的旗丁,旗丁按照身份和地位又分為三種,地位最低的莫過于“阿哈”,這些人大部分是遼東的漢人和朝鮮人,就是旗丁的奴隸,到了戰場上便是死兵,也就是當做炮灰使用。第二種便是披甲人,通常是收納的戰敗部族的降卒,這些人來自于各個部族,但戰力都是不凡,長年戍守邊疆,更是讓這些人變得勇猛、堅韌異常。

披甲人服裝各異,但身上卻都是裹著厚厚的野獸皮毛,外面罩上簡易粗糙的鐵甲,用來抵擋明軍發射的火槍彈丸和炮彈的碎片。朝鮮士卒和他們相比起來,戰力便顯得孱弱了許多。

主城以巨大的山中條石筑成,完全能夠抵御明軍炮火的攻擊,朝鮮士卒好不容易攻到城下,手忙腳亂的用滾木撞擊城門,但披甲人卻是腰間系上繩索,從城頭一躍而下,殺進朝鮮人陣型中,一陣大殺大砍,五百還也是膽子大的出奇,沒有經過何洛會的允準,便私自打開城門,率領三千多披甲人戰卒殺出城來。

蔡門亨所部措手不及,剎那間便大亂起來,士卒就像是撲上海灘的浪花,眨眼間又退卻下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烈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