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明第九十七章 面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烈明 >>烈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七章 面具

第九十七章 面具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11日  作者:睿士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睿士 | 烈明 
第一卷

第一卷

“立儲之事事關國體,茲事體大,還是讓朕好好思慮一下吧!”無奈之下,朱聿鍵只能耍起了“拖”字決。

新帝登基之后第一場看似轟轟烈烈、熱鬧非凡的朝會便以這種不了了之的態勢結束了。看似十拿九穩的事情就此打住,讓鄭芝龍一系的官員不免有些沮喪。

朝會一散,朱平安等人已經自顧自的退了出去,鄭芝龍等人卻是無精打采的留在了后面,腳步沉重的向著宮門外走去。

但是,還沒等到達宮門,鄒靜已經是緊趕慢趕的跟了過來,“兩位侯爺慢走,皇爺有請!”

經過了乾清門,便是后六宮的范圍,內宮中到處都是修繕的痕跡,還有很多亭臺樓閣正在修葺之中,但將近有一半的工程卻是都停了下來,這也是按照朱聿鍵的意思。眼下的朱聿鍵雖然沒有背負崇禎朝時巨大的軍費負擔,麾下最為龐大的一支軍事力量鄭家大軍還是由鄭芝龍自己在買單。

但眼下隆武朝廷的財政情況已然并不樂觀,從實際來講,朱聿鍵甚至于還不如當初的崇禎皇帝,至少崇禎皇帝還有為數不少的內帑,當然最后是平白便宜了滿清和李自成。朱聿鍵可是屬于純粹的白手起家,到現在別說內帑,就連宮里支應的日常開銷也都是山東和福建兩方面提供的。

之前的義興之亂,乾清宮作為皇帝日常處理政務的宮殿,也遭到了亂兵的重點洗劫,就連乾清門前左右兩只鍍金的石獅子都被亂兵用兵器刮下了一層。整個乾清宮內如今也是樸素無華,陳設極為簡單。明明已經是陽春三月的天氣,整個大殿之內卻偷著一股子陰寒氣息。端坐于上的朱聿鍵夫婦竟然是每人身披了厚厚的大氅。

殿內還有幾個人,分別是首輔黃道周、閣臣蘇觀生、黃鳴俊以及身為太子賓客的方岳貢。

鄭鴻逵兄弟兩人參拜之后,被朱聿鍵下令賜座。眾人互相看看,都是一聲嘆息。

“如今還有什么好的法子嗎?”朱聿鍵臉色陰沉,聲音也有些沙啞。

黃道周和蘇觀生、黃鳴俊早知道朱聿鍵會有此一問,但心里卻是是想不出什么好的辦法。之前一直的在堅持的儲君立嫡的論斷,言猶在耳,就連民間的風聞都知道朝廷和天子有意立嫡子朱琳源為儲君,到頭來,卻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一件大殺器卻成了難以下咽的苦果。身為閣臣,這僅存的面皮還是需要顧及的,難不成真要學那街市上的潑皮無賴,將自己說過的話當做一個臭屁給放掉不成?

黃道周三人的沉默不語,讓朱聿鍵心中的怒火更盛,將頭轉向鄭芝龍兄弟,“平虜侯、定虜侯,你們兩人說一說吧!”

鄭鴻逵心頭一緊,如今的局面始料未及,但偏偏是一個無法化解的局面,他略一猶豫,旁邊的鄭芝龍卻是開了口:“依臣看來,即便是有孝烈皇帝的圣旨在,陛下也無須顧及那么多,普天皆是王土、四海皆是王臣。朱平安是既是陛下的兒子,更是陛下的臣子,難道他能忤逆君父的意思嗎?陛下要立二王子,盡管去做便是,不必在意他人所言,我鄭家一門唯陛下馬首是瞻,十余萬大軍拱衛南直隸,還有誰能抗拒陛下的旨意嗎?”

聽了鄭芝龍的“豪言壯語”,朱聿鍵只能苦笑一聲。鄭芝龍有恃無恐,是因為手中有兵,但他對于朝中政務的認識還是太過于淺薄了,鄭鴻逵明顯是沒有辦法,所以才沉默不語。如果按照鄭芝龍所說,恐怕這半壁江山還是要陷入到紛亂之中。

朱聿鍵的血統本就與皇室正統相去甚遠,此番得位確是僥幸,如果再一意孤行,失去大義的名分,那距離義興皇帝的前車之鑒也就相去不遠了。

侍立在一旁的方岳貢臉上的神色變幻,幾次張口欲言,卻是又硬生生的咽了回去。坐在朱聿鍵旁邊的曾氏卻是看到了他的這副模樣,悄悄的用手臂碰了碰朱聿鍵的手肘,朱聿鍵順著她的目光看去,這才明了。

“潛山,現時不是朝議,有什么話盡管可以說來!”

方岳貢深施一禮,又沉默片刻,將心中的想法仔細歸納了一下,這才開口:“臣以為,懿安太后此次突至京師,定是山東朱總兵在期間安排。當日里,朱總兵勤王之時,將懿安太后迎至山東奉養,這些年來,聽聞懿安太后與朱總兵一家甚是和睦。雖然不知這圣旨究竟從何而來,但懿安太后的立場此時一望可知。”

“陛下如今對立儲一事躊躇不定,群臣也因此互不相讓。臣竊觀朱總兵對儲君也是期望甚高,既然如此,那……”,說到這里,方岳貢抬起頭來,用探詢的眼神看了看朱聿鍵夫婦,隨即又低下頭去,鼓足勇氣說道:“既然如此,那便不如冊立朱總兵為儲君!”

“什么!”在場的眾人滿堂皆驚,都用不可思議的眼神看向方岳貢,鄒靜差點就撲上來,用自己的手掌探視一下,看看方岳貢是不是發燒燒的的腦袋糊涂了。

“一派胡言!”性子最為暴烈的鄭芝龍還沒有發作,皇后曾氏卻是已經爆發出來,“方潛山,在你最落魄的時候,陛下不究既往,一力重用于你,今**卻為何說出這樣的話來?”

朱聿鍵冷哼一聲,用眼神制止了妻子的發作,繼而看向方岳貢。“潛山,不妨直言細細說來,朕知道你一定是有自己的用意的!”

方岳貢面色忐忑的繼續說道:“如今因為懿安皇后的一封圣旨,朱總兵的名分已定,不管他改不改名字,嫡長子的身份是已經確立了的。可以說,這樣一來,很多處在觀望之中的朝臣也會開始向他那一邊傾斜。朱總兵所仰仗者,無非是山東、河南、朝鮮、淮揚的十余萬兵甲,以及海貿的豐厚利潤。”

“請陛下和娘娘恕臣直言,將朱總兵確立為太子之后,朱總兵不管如何,總要常駐京師的。東宮的職權和本分,祖制向來便交待的清清楚楚,朱總兵常駐京師,對于山東、河南等地的掌控力自然會有一定的削弱。朝堂中書便可以借此機會將山東文武明升暗降,或者拔擢到朝中任職,或者改派到其他地方,由此一來,各地的軍政之權便由朝廷慢慢滲透并接管,到時候,朱總兵的勢力便會逐漸萎縮。陛下正處于壯年,經年之后,陛下想要如何取舍,還不是盡在掌握嗎?”

方岳貢的話說完,大殿上寂靜無聲。不可否認,他的話卻是很有道理,但皇后曾氏卻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先立后廢,這其中漫長的過程不知道要發生多少的變數,她好不容易等來了否極泰來的一天,要讓她再度忍氣吞聲、夾著尾巴做人,無論如何她是接受不了的。

因此對于方岳貢的提議,曾氏第一個投了反對意見。

方岳貢說話的時候,鄭鴻逵聽得分外認真。對于方岳貢,鄭鴻逵并不陌生。多年以來,鄭鴻逵在大江南北為鄭氏的崛起不斷奔走,雖然期間發生過鄭彩、鄭聯兄弟的變故,但身為鄭家一份子的責任,始終在激勵和督促著鄭鴻逵絲毫不敢大意。

也因此,鄭鴻逵對于朝堂之上甚至于民間的各種人才都分外的留意。方岳貢作為崇禎朝時的山東巡撫,自然早就在鄭鴻逵的觀察之中。義興之亂后,朱聿鍵和朱平安父子都在竭盡全力的追查方岳貢的下落,由此便可見方岳貢其人的才華。同殿為臣之后,鄭鴻逵也利用大大小小的機會逐步接近方岳貢,希望與這位天子近臣搞好關系,將愛總有一天會有大用。

今日里方岳貢所說的話,卻是讓鄭鴻逵深為贊同。這條計策雖然耗時長久,但對于朝廷來說卻是受益匪淺,一旦能接手朱平安手中的資源,朱聿鍵的隆武朝廷將立刻壯大百倍。

鄭鴻逵本想開口贊同,但身前的鄭芝龍卻是悄悄轉過頭來,用一種微乎其微的聲音說道:“此計雖好,但決不能施用。朝廷做大,將我鄭家置于何地。陛下能用此計對付朱平安,同樣依此施用于我鄭家!”

鄭鴻逵悚然而驚,不可思議的看向鄭芝龍那寬厚的背影。他發覺,直到今日此時這一刻,他才能完完全全的看清楚自己的這位兄長。表面上看來雖然是一副武夫的模樣,但現在看來,之前的種種,包括剛剛在朱聿鍵面前的“暴怒”。其實只不過是他用來遮掩自己真實面目的面具而已。

鄭鴻逵忽然覺得自己和鄭彩、鄭聯輸在鄭芝龍手中,其實一點也不冤枉。鄭芝龍的心機、城府和眼光,的確有過人之處。

鄭鴻逵的思緒忽然間混亂起來,就在這個當口,鄭芝龍卻是搶先說道:“潛山先生的意思臣明白了,但臣也要提醒陛下,立儲一事非同小可,先立后廢更是會令朝局動蕩。太子之位乃是國之根本,一旦確立,群臣的態度、天下百姓的態度都會由此發生轉變,陛下別忘了,各地的督撫如今也都還是沉默不言呢,他們的心里同樣在作著比較。臣只怕,立儲君容易,有朝一日,想要廢去,就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了!還請陛下三思而行!”R1152

,歡迎訪問


上一章  |  烈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