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明第九十一章 名字引發的政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烈明 >>烈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一章 名字引發的政爭

第九十一章 名字引發的政爭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05日  作者:睿士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睿士 | 烈明 
《》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睿士書名:

三月二十六將是唐王朱聿鍵正式登基為帝的好日子。》,之前,經過了群臣的三次上疏勸進,朱聿鍵這才答應就任監國,三月十二,朱聿鍵在眾臣的擁戴下,終于答應接掌帝位。年號隨即確定下來,是為“隆武”。

三月二十四這一天,距離登基大寶的時間還有兩天,整個南京城都為此喧囂起來。但南京玄武湖后湖卻還是一片寂靜,這里是大明黃冊庫所在,歷代都是皇家禁地。義興之亂的時候,亂兵也突入到這里,但由于并無財貨可以攫取,因此便在玄武湖四處點火,黃冊庫也因此損失巨大。自洪武年間囤積起來的179萬余冊的記載著大明萬民的戶籍、丁口的黃冊以及丈量土地繪制的魚鱗清冊,幾乎損失了三分之一。

朱聿鍵入主南京之后,責成戶部、工部、吏部清吏司和都察院聯合對黃冊庫進行修繕,重點自然是恢復其中被焚燒的黃冊和魚鱗清冊。時至今日,這項復雜、繁瑣的工程依然進展不大。原因便是,如今天下處處烽火,江南雖然相對來說好一些,但各地督撫對于朝廷的詔旨和命令普遍采取的便是敷衍了事的態度,沒有地方的支持,朝廷想要恢復這些清冊卻是千難萬難、阻力奇大。

因此,在登基大典之前,朱聿鍵還是叫停了這項工程。黃冊庫僅庫房便有六百余間,朱聿鍵叫停工程之后,原本任命和安置的戶部、都察院等衙門的官吏、庫匠、抬冊夫、水夫、膳夫以及護衛兵丁等人也全都從后湖的島嶼上撤出,因此島上顯得冷冷清清。

一大早,新任的錦衣親軍指揮使、忠誠伯周之藩便帶著麾下的錦衣衛士卒上了島,將全島里里外外清理了一遍,不多時,一身素服便衣的朱聿鍵便登了島。在一處臨湖的靜謐所在停下腳步,支起釣竿,儼然是一副忙里偷閑垂釣的架勢。

不大會的功夫,湖面上一只小船悄然靠岸,朱平安自船頭飄然躍下,孤身一人上了島。快步走到朱聿鍵的身后,翻身跪倒,“拜見父親!”

朱聿鍵沒有回頭,只是抬起手臂來,指指自己身旁的一個座位,示意朱平安坐到自己的身旁。

朱平安拜謝之后,這才起身坐下來,看看面前的釣竿,卻是苦笑。但也無可奈何,只得拿起來充充樣子。

朱聿鍵卻是嘆口氣,“外間人多眼雜,咱們父子想要說些話卻是身不由己,如今這后湖空置下來,總算有了一個僻靜所在,所以才將你找來,咱們父子也好偷得浮生半日閑!”

“是!”朱平安恭謹的回答道。

這之后。父子兩人卻是好一段時間沒有說任何話,兩人心照不宣的只是盯著泛起層層漣漪的湖面。

過了好一會。朱聿鍵這才打破了兩人之間的平靜,“趙光忭和路振飛的事情,你不要太過介懷。來日方長,日后總有機會犒賞他們。”

朱平安不置可否的點點頭。朱聿鍵的話就等同于是給了一巴掌之后再給一個甜棗,而且這個甜棗還是虛無縹緲的。

從崇禎執政后期開始,大明中樞和皇帝對于地方權力包括軍權在內的掌控能力便在不斷削弱。尤其是義興朝時。皇帝已經完全成為了一個擺設,失去了作為執政根基的軍權、財權、人事權的控制,整個內閣中樞和皇帝都成了無根之水,變成實權人物手中的棋子,任人擺布甚至于是宰割。

可以說。隆武朝廷的情況相對于義興朝,要稍稍的好一些,但改變實際上也不大。由于朱聿鍵對于鄭芝龍和朱平安的依仗,現如今朝政便把握在這兩個派系手中。而朱平安作為皇帝的庶出長子,其身份便注定了要失去一大批朝臣的支持和擁護。所以相比較之下,反倒不如鄭芝龍一系能放得開手腳。

這也是朱聿鍵為什么要向鄭芝龍那邊傾斜的原因。

一個手握重兵、執掌數省的皇子,怎能讓坐在龍椅上的皇帝放心呢?

“你的家人何時來南京?算起來,承佑今年已經快要三歲了吧?”朱聿鍵忽然問道。

“應該是這兩日便會抵京,父親的登基大典,他們是一定要參加的!”

“登基之后,吾便要大封皇族,南陽唐王一系還有些子弟需要冊封,到時候,你和承佑也要在內,你已經在宗族黃冊之內,但名字卻是……!這一點始終是個麻煩啊!”

朱聿鍵沒有挑明,但意思卻是表達的清清楚楚。歷代皇族朱家子孫的名字都是有著一套嚴密的體系和確定方法,這是洪武皇帝朱元璋一手打造而成的,雖歷經三百年,但至今卻已然是難以動搖。可以說,名字也是皇室子孫身份的一種彰顯。

朱聿鍵的意思很清楚,朱平安既然回歸皇室,那名字是一定要更改過來的。但是有一點,尤其要主意,改完名字之后,雖然將被確定為朱家子孫,皇室血脈,但大明皇室的規矩也隨之而來。

明朝的藩王制度,眾所周知,實際上便是軟禁于封地,花天酒地隨你的便,但就是不得干涉中樞朝堂、地方的任何事務,甚至連出入封地的城門都要請示。說明了,其實就是,到郊外踏青都要請示朝廷,否則便是非法出境。

那可是要嚴懲不貸的,而且一定一會有朝臣將謀逆掛鉤,以此來彈劾,說到底,出一次城便是關系到生死的大事。

這樣的藩王,朱平安做得來嗎?能做嗎?

“父親的意思呢?”朱平安不動聲色的將問題又踢了回去。這使得朱聿鍵的釣竿不由得輕輕抖動了一下,平靜的湖面頓時圈起一陣細密的波紋。

“朝廷打算在泉州、福州、松江、廣州開設自由貿易區,市舶司衙門也將隨之建立,兵部曾櫻也上了奏疏,請求重建京營,并增設新軍。吾也打算將來在這此黃冊庫被焚一事上做些文章,丈量天下土地。推行新政……!”

朱聿鍵所答非所問的說了這么一大通,朱平安也聽得明明白白,當下便站起身向著朱聿鍵深深一揖,“恭喜父親得了方岳貢這等大才!”

朱聿鍵訕訕的笑笑。

父子兩人很有默契的避開了讓各自尷尬的話題,但朱聿鍵話中透露出來的意思卻有很多。方岳貢曾經主政山東,對于山東的軍政事務雖然沒有直接插手。但其中的運作多少還是了解的比較透徹的。以當初他和鄭三俊在朝臣中的風評,貿然委以官職顯然是不合適的,但由他在幕后制定整個隆武朝新政的大政方針卻是綽綽有余的。

朱聿鍵已經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隆武朝廷不是義興朝,他絕對不能容忍山東目前的脫離于中樞之外的狀態繼續存在。從這一點上來說,將朱平安收歸到皇族,便是對山東下手的第一刀。貿易區、新軍、土地新政,這三者是山東崛起的基礎,現在隆武朝廷也將大規模的推行這三項新政。便是要壯大朝廷的實力,這一點不僅是針對于朱平安,也是將目標對準了福建鄭氏。

朱平安長時間的陷入到沉思當中,將近有大半個時辰沒有在說話。這樣一來,朱聿鍵卻是有些沉不住氣了。

“天下的各處,你隨意挑選吧,你說出來吾一定不會拒絕,這便作為你的封地。同時。登萊兩州還將劃歸你的支配,官員的任命你盡管開口便是。你的部下。如盧向昇、楊廷麟、李定國、岳錦峰等人,吾也不會放任不管,總歸是會讓他們一展所長。還有蓬萊的貿易區以及你在朝鮮的各處產業,朝廷都不會插手,這樣的條件,你看如何?”

朱聿鍵的話說完。朱平安的心中卻是長出一口氣。父子兩人總算扯去了那最后的面紗,開始將彼此的利益擺在桌面上一一點算了。這倒是讓一直糾纏在朱平安心中的那種羈絆的心情消減了不少,無論如何,天家的親情總是無法與權力相抗衡的。

“這么說來,孩兒還是與太子之位徹底無緣了。是嗎?”朱平安平靜的說道。

“這個……!”朱聿鍵停頓了片刻。“事實擺在眼前,無論吾如何記掛你的母親,但她的身份總是脫不開的所在。吾也清楚,這些年你為我唐王一系再度復起,做了多少的努力。但大事當前,你我父子總要有所取舍才是!”

“請父親恕孩兒無禮。為何這舍棄的,便一定要是孩兒呢?”朱平安話中的語氣漸漸變得冷冽、堅決起來。“孩兒有今日的局面,何曾仰仗家族、親眷半分,現在父親榮登大寶,太子之位不說,卻反要將孩兒手中原有的一切全數拿去,這未免有些不近人情。更何況如今鄭芝龍羽翼已成,權臣在側,父親反倒先要對孩兒下手,這讓孩兒如何接受?難道就因為孩兒是您的兒子嗎?”

“放肆!”朱聿鍵猛地一撒手,釣竿應聲落入湖水之中,當即便有錦衣衛涉水前去打撈,但朱聿鍵卻是鐵青著臉一揮手,周之藩等人連忙又撤了回去。

“祖制如此,你一意孤行,堵得住天下悠悠之口嗎?”朱聿鍵怒喝道。

朱平安苦笑著搖搖頭,“天下悠悠之口?還不是那些迂腐的士大夫人言可畏嗎?父親難道便沒有想一想,如今他們還有那么的底氣嗎?孩兒做的這么多,東林、浙黨、楚黨等等等等,經過了這么多變故,他們早已元氣大傷,父親何苦拿他們來做擋箭牌!”

“這……!”朱聿鍵一時語塞。

朱平安鄭重的行禮,“父親的提議請恕孩兒不能接受。不過有一點孩兒還是要提醒父親,多爾袞已經掌握滿清朝政,如今兵強馬壯,一旦掃平闖賊,便會馬上南下,父親與其在這些事情上糾纏,倒不如仔細提防清軍韃虜的進攻。孩兒打拼這么多年,麾下將士跟隨的何止十數萬人,為了他們,孩兒也斷斷不會選擇父親幫我選的道路!”

說完,朱平安轉身就走。

朱聿鍵卻是忽然開口說道:“如今你身在南京,你便不怕為父將你硬留下來!”

朱平安嘆口氣,看看四周的霧氣彌漫的湖面,“孩兒這些年能在生死之間游走,毫發無傷,所依仗的不過就是未雨綢繆,玄武湖雖是禁地,但孩兒也未必不能做什么準備!父親的好意,孩兒心領了!”

朱聿鍵心頭一顫,看看四周的湖面和那濃密的霧氣,越看越覺得其中不知道埋伏多少雙虎視眈眈的眼睛。再看看朱平安來時乘坐的小舟,只有一個扮作船夫的沈恪,端坐在船頭,一臉悠然的抱著酒葫蘆,口中似乎還哼著小曲。

就在朱聿鍵發愣的時候,朱平安已經跳上小船,沈恪搖動船擼,不一會便離開了岸邊十余丈遠。

沈恪這才長出一口氣,拍拍自己的胸口,平靜的湖面上霧氣茫茫,四下里看去,卻是連一個人影都沒有。u

您的到來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喜歡就多多介紹朋友來吧!


上一章  |  烈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