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明第二十四章 孫傳庭還活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烈明 >>烈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四章 孫傳庭還活著

第二十四章 孫傳庭還活著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24日  作者:睿士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睿士 | 烈明 
用戶名:密碼:記住

/睿士/

事實上,朱平安從一個半月之前便從山東出發。原本朱平安打算走穩妥的海路,但是卻在倉促間收到了闖軍加快進兵速度的消息,李自成從山西打到直隸京畿只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其速度之快,大大出乎山東方面的預料,加上海上最近季風頻繁,沒有辦法,朱平安只能選擇抽調精銳騎兵走陸路的計劃。

李自成和劉芳亮兩路大軍一東一南夾擊合圍京師,朱平安從山東樂陵出兵,直驅滄州,到了雄縣的時候,便遇到了劉芳亮的先頭部隊。不過,劉芳亮統帥的卻不是闖軍老營的兵馬,而是各地地方官軍降軍匯集而來,戰力稀松平常,一路襲擾劫掠地方,遇到朱平安的兵馬自然是一潰千里。

此次入京,朱平安只帶了五千騎兵,雖然人數不多,但卻是囊括了山東騎軍的八成精銳。山東騎軍這些年重質不重量,因此人數并不多,最重要的是,受困于戰馬數量的稀少。在陜西的時候,從羅汝才手中奪得了一些,不過質量參差不齊,戰馬的繁育、訓練更是一項長期的計劃。

岳錦峰、仇澤、佟文煥等將領分駐各地,這一次,朱平安便帶領著曹變蛟、張定邊、楊廷麟、沈恪、王金發一干將領入京,曹無傷也隨侍在側。五千騎軍的建制是一個騎兵旅,主管便由曹變蛟擔任,張定邊為副手,其余的團級、營級軍官則全部都是講武堂的一期、二期學員擔任,這種體系也強化了朱平安對于軍隊的掌控。原本在軍中勢力頗為雄厚的鳳陽老兵集團,在朱平安的刻意壓制下,已經分化瓦解。朱平安有言在先,無論是誰,重要是想在新軍中任職。必須通過掃盲班和講武堂的課程,否則一切免談。

朱平安兵馬的人數雖然不多,但入城之時還是引起了京師百姓的震動。朱平安所部由廣寧門進入外城,街道上原本擁擠的逃難人群頃刻間恢復了秩序,嘈雜的人生瞬間安靜下來。無論如何,總算有一支勤王兵馬抵達了京師。這讓百姓們原本慌亂的心情得以漸漸平復。

朱平安的騎軍不同于新軍中的步軍,沒有配備堅固的板甲,朱平安原本的打算是設立胸甲騎兵和輕騎兵兩種兵種,以適應不同戰場、對手。但在實際訓練和組建過程中,這種意見便漸漸否定,盧向昇、張定邊包括最近加入的曹變蛟對此都有異議。

胸甲騎兵實際是屬于重騎兵的一種,其盔甲、裝備要耗費大量的精鐵和物資,做工也繁瑣了許多,說實際一點。就是造價太高。而且盔甲和裝備的重量至少要有六十斤以上,這就大大降低了騎兵的機動和持續作戰能力。因此,這種兵種被果斷的剔除。

現在的山東騎軍,普通士卒以蒙元流行的拜占庭式頭盔、簡易版的鐵羅圈甲為主,只要是為防護冷兵器,尤其是滿清的弓箭殺傷;中低級軍官則裝備以明軍常見的圓檐頭盔、山文罩甲為主,兵器則以騎槍、馬刀、弓弩為主,雙發的雙龍出水手銃人手一支。而登州自制的萬人敵。也就是手雷,則因為攜帶不易。所以統一由輜重營保管,戰時再行配發。

大隊的黑盔黑甲的騎兵緩緩進入京師,黑黝黝極富質感的鎧甲,士卒們冷冽的表情和眼神,以及整齊劃一的隊形,都讓百姓們感到了極大的震撼。

算起來。這已經是朱平安第三次來到京師,相較于前兩次,京師的確是蕭條了許多,大街小巷都顯示出一種遮掩不住的慌亂和恐懼。

朱平安倒是沒有太多的感覺,如今的京師朝不保夕。大明將走向它最后的時刻,這一次的入京更多意義是在于為自己爭取到一個大義的名分。另外一重意義便在于,這一次要將太子朱慈烺和一干皇室安全的接出京師,送往山東。太子朱慈烺對自己的敵意,朱平安清清楚楚,自己在他心中的地位可想而知,如今,他不過是虛以委蛇,一旦讓他站穩了腳跟,恐怕頭一個要倒霉的便是自己,

這一點,讓路振飛以麾下的文武都異常的擔心。經過了在山東苦心經營這么多年,一旦朱平安倒下,跟隨他的這些文臣武將將無一例外的受到牽連。因此在出發之前,趙光忭、岳錦峰、仇澤等人,包括路振飛和盧向昇在內,都或明或暗的提醒朱平安,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他們的這種態度,讓朱平安很是滿意,但朱平安卻也有自己的打算,從到山東的那一刻開始,他便已經著手布置一盤很大的棋,了解到其中機密的人也只有陰世綱和曹無傷。隨著此次入京,整個計劃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這其中,牽扯到很多的人,也存在著很多的變數,究竟會產生怎樣的結果,朱平安的心中也沒有十足的把握。

當然,此行還有最為重要的一件事情,那便是將王承恩也接回山東,因為在他的身上有太多關于自己的疑問。

而就在朱平安身邊的曹變蛟,此時也陷入到沉思之中。再入京師,曹變蛟不禁有一種滄海桑田的感覺,為國征戰十余載,一門兩代人都為大明浴血奮戰,到頭來卻是被無情的拋棄,這讓曹變蛟在心痛之余,也開始懷疑自己心中一直堅守的那份信仰。他也很清楚,從自己答應盧向昇和朱平安留在山東軍中效力的那一刻開始,自己已經不算是正統的大明武將了。

呆了大半年的時間,山東方面的情形也了解了很多,曹變蛟明了,現在的山東都在朱平安的一手掌控之下,從文官到各級武官,已經圈閉換上了帶有濃烈朱平安印記的人手,魯王等親藩不過是一個招牌,因為利益和武力的威脅,他們也不得不依附于朱平安,現在說朱平安是一介藩鎮,絕對不為過分。他加入到山東軍的序列中,便是與國王從此畫上了一個句號。從這一點上來說,他自感應該比王廷臣看的要透徹的多。

大軍緩緩行進在京師的街道上,讓朱平安感覺有些尷尬的是,城門處無人阻攔,甚至是無人值守,他只能安排自己的部下控制住廣寧門,現在已經進入到內城中,卻還是沒有一名相關的官員前來詢問和安排。

也就是說,自己這五千大軍,毫無阻滯的便進入到這個帝國的中樞了,期間沒有遇到任何的阻攔和詢問。

“大帥!”明明滿是人群,但偏偏是死一般寂靜的街道上忽然傳來一聲叫喊,扭頭看去,朱平安這才發現原來是阿大。

親衛們圈出一塊場地,將閑雜人等隔開,阿大引領著兩輛馬車擠出人群,給朱平安和曹無傷等眾人見禮完畢,這才回稟朱平安,馬車上是孫傳庭的家眷,正要出城前往南京暫避。

朱平安情不自禁的皺皺眉頭,但處于禮貌還是上前和孫夫人見了面,至于旁邊眼神略有些復雜甚至是懷著某種期待的孫若瑄,他則是連看都沒看一眼。

孫夫人的病情完全是因為優思所致,這讓朱平安心中有些不忍,想了想,還是低聲告訴孫夫人:“夫人不必過于擔憂,朱某這里倒是剛剛收到了一個好消息,孫總督,其實并沒有殉國。”

一句話頓時點燃了孫夫人、孫世瑞和孫若瑄三人心頭的希望。孫夫人有些不可置信的看著朱平安,“大帥莫非是為了讓老婦寬心,這才……!”

朱平安搖搖頭,“消息可以確定是真的,但孫總督在潼關之戰中身負重傷,因此一直在熊耳山中休養,加上闖軍在山西攻城略地,到處都安插了兵馬鎮守,因此才使得消息斷絕。朱某得到消息,已經派人前往聯絡,相信不日之后,孫總督便會帶人南下,到時候,便可以與夫人一家人團聚了!”

“可是,可是……!”孫夫人狂喜之下,轉念一想卻是有些擔憂,“朝廷和皇上遲遲沒有對我家老爺降旨,萬一得知了老爺的消息,會不會降旨責罰啊?”

朱平安苦笑一聲,“請夫人放心吧,目下朝廷是萬萬沒有時間和精力來處置孫總督了,朝廷有沒有下旨削去孫總督的官職,所以,以后他還會是大明的兵部尚書、三省總督!”

孫夫人這才放下心來,朱平安這才又叮囑阿大,留下潛伏的人員,盡快結束京師的產業,將孫夫人送到南京之后,再回山東待命。

孫若瑄一臉期待的看向朱平安,雖然阿大剛剛的話語讓她的心中皺起波瀾,但她的潛意識還是希望朱平安能對自己有所表示。家學淵源,大明已經走到了末路,自己的父親今后再也不會得到來自于崇禎皇帝的懲戒了,而自己的眼光沒有錯,眼前的朱平安將會成為今后時代的一個主要角色,他完全符合自己非蓋世英雄不嫁的條件。

但朱平安卻只是冷冷的看了她一眼,甚至連一句話都沒有說,而是轉身拂袖而去,將孫若瑄心中僅存的希望擊了個粉碎。

熱門小說推薦


上一章  |  烈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