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明第九章 歷史的偏差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烈明 >>烈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章 歷史的偏差

第九章 歷史的偏差


更新時間:2014年12月11日  作者:睿士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睿士 | 烈明 

崇禎皇帝宣布完所謂的封賞,特意著重看了看高啟潛,“如今社稷正在動‘蕩’之際,諸卿務須‘精’誠團結,和衷共濟,共赴時艱,剛剛朕所說的話,望牢牢記在心間,但有疏忽泄‘露’者,哪怕是朕的體己之臣,朕也絕不留情面!”

高啟潛頓時打了個冷戰,和眾人一起叩頭謝恩。心中卻在暗自慶幸,幸虧顧忌著朱平安的身世乃是皇家‘私’隱,這才沒有對楊嗣昌等人談及,要不然可就鑄成大錯了。剛剛崇禎皇帝這番話,擺明了是對自己說的,便是防范自己和楊嗣昌‘私’下通氣,將朱平安這件事情給泄‘露’出去。

奏對持續了一個多時辰,崇禎皇帝的身子也有些疲倦,便讓諸人散去。等到高啟潛、楊嗣昌等人退出暖閣,這才沖著王承恩點點頭,隨即便要在懷德陪伴下起駕回寢宮。

但朱平安卻又開了口,“臣還有話說!”

崇禎微一愣怔,隨即擺擺手,“講!”

朱平安跪倒在崇禎面前,“請陛下恕臣魯莽,臣還想請陛下頒下一項賞賜!”

崇禎卻是呵呵的笑起來,“說出來給朕聽聽,朕還未曾見過主動求賞的,只要不是太過分,朕都應了你!”

“謝陛下,臣,臣……!”朱平安居然支支吾吾起來,一張臉也是憋得通紅。

“大膽說出來!朕恕你無罪!”看到朱平安這幅模樣,崇禎倒是越發的感興趣了。就連楊嗣昌和高啟潛等人也好奇起來。

“臣……。這個,臣斗膽請陛下賜婚!”

“賜婚?”崇禎卻是愣住了,萬沒想到朱平安結巴了半天。居然是提出了這個要求。

“呵呵,少年英才求娶佳人這是應有之意,你倒是說說看,瞧上了哪家閨秀,朕給你做主!”

“啊!陛下,陛下答應了?”朱平安不可思議的抬起頭。

崇禎頓時被他這樣子給逗樂了,“你看你這副樣子。還是那個萬馬軍中浴血搏殺的將官嗎?朕可是九五之尊,說出來的話。焉有反悔的道理,講來便是!”

“是!”朱平安立刻來了‘精’神,“臣想娶京師大儒木嚴梓先生的千金木語菱,請陛下做主!”

“木嚴梓?”崇禎一愣之下。卻是忽然想起來,根據王承恩的奏報,這木嚴梓還是當年在唐王府中朱平安的啟‘蒙’恩師,看來朱平安和他的‘女’兒倒是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如此說來,倒是一段佳話,自己不妨‘成’人之美,送佛送到西,好事做到底。

崇禎皇帝捻須微笑。頻頻點頭,“那木嚴梓的‘女’兒可愿意?”

“回陛下,臣與木語菱兩情相悅。彼此情重,懇請陛下賜婚!”

崇禎仔細一思量,“莫不是那木嚴梓不答應,你才會求到朕的面前?”

朱平安不好意思的笑笑,點點頭,“一切瞞不過陛下的眼睛!”

崇禎哈哈大笑。“你這孩子!居然將心思動到了朕的頭上,也罷。就沖著你這些功勞,木嚴梓那里朕去為你求情,婚事嘛,朕準了!”

朱平安大喜過望,連連叩首,“臣謝陛下天恩!”

崇禎看著朱平安的樣子哭笑不得,“剛剛得了封賞,也沒見你如此喜悅,這眼看著朕賜婚了,這才真心實意的謝恩,是吧?”

朱平安連稱不敢。一旁的楊嗣昌卻是心頭一凜,剛剛的推斷頃刻間倒塌。看來這朱平安甚是得皇帝喜愛,由此看來,將其安置到山東卻并不是那么簡單了。

崇禎皇帝這才站起身,起駕回去歇息。

在這乾清宮中呆了一個多時辰,內襯的衣服全部被汗水浸透,就連雙‘腿’也是酸痛難當,在朱平安看來,這當廷面圣,竟然要比在戰場上搏殺更為辛苦。

朱平安跟在眾人的身后,在乾清宮大殿外,恭送皇帝離開,這才長出一口氣,剛要跟隨著大隊出宮。卻被一個聲音叫住。

回身一看,卻是剛剛在崇禎皇帝身后的‘侍’立的那名品級不低的中年宦官。

寬寬的額頭,細眉長目,身形微胖,臉上掛著微笑。朱平安一愣,但曹化淳卻是回身大有深意的看了一眼,隨即快步離開。

“王公公!可是叫下官?”剛剛的‘交’談中,朱平安已經知道了王承恩的名字。心知這邊是跟隨崇禎皇帝走到最后的唯一一個人,因此心中對其也是感佩莫名,施禮說話時也是格外的恭敬。

“朱大人客氣了!奉陛下的旨意,這次封賞還有些話,要對大人‘交’待清楚,請朱大人隨咱家到值房一行!”

朱平安不敢怠慢,便隨著王承恩來到了乾清宮不遠處的值房內。一進值房,王承恩便吩咐心腹將值房看護起來,等閑人等不得靠近,這平白的讓朱平安也緊張起來。

王承恩看看朱平安的表情,不由一笑,親自倒杯茶遞到朱平安的手中。“大人不必介意,只是因為咱家接下來說的這些話事涉天家機密,又是奉了萬歲爺的旨意,不得不小心從事!”

看著朱平安不明所以的樣子,王承恩聞言寬慰了幾句,在朱平安的對面落座。“敢問朱大人,對這次陛下的封賞可是滿意?”

朱平安一驚,趕忙起身回話,“公公說的哪里話,雷霆雨‘露’俱是天恩,這次‘蒙’皇上恩裳,下官一躍成為二品武官,心中怎能不滿意呢?”

王承恩笑了笑,“恕咱家直言,依照大人此次的軍功,只得一個副總兵的官職,的確是有些虧待大人了。”

朱平安連忙想解釋一下,但王承恩卻將其按坐回椅子上。“大人不必忐忑,這不是咱家的意思。而是陛下要咱家轉告大人的話,這些話在朝中文武面前萬萬不能提及,所以只能出得咱家口。入得大人耳!”

“陛下也知是薄待了大人,但就因為大人是宗室,所以這山東的差使必須由大人前去才最為合適!”

朱平安一臉‘迷’茫。

“實不相瞞,大人父子兩代都是我大明的忠臣,陛下看在眼里記在心中。在此次朝會前,陛下便已經得知了大人的真正身份,之所以沒有責罰。便是體會到了大人父子的無奈和苦楚,由此也想到將這件差使‘交’由大人去辦!”

朱平安聽得越發的糊涂了。搞了半天。崇禎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份,那‘交’給自己的又會是什么差使,和去山東上任有何關系呢?

王承恩看出朱平安的疑‘惑’,當下不再解釋。而是取出了一份大明地圖展于桌上。

“大人請看,這里是登州府,這里是威海衛,威海衛與登州府連成一線,牢牢控制著山東南部的海岸線。”

王承恩一笑,臉上帶了些考究的意味,“咱家想問問大人,登州與威海衛和天津衛隔海相望,之間如果跨海橫渡。需要多長時間呢?”

這個朱平安還是了解的,“回公公的話,順風航行的話。大概兩天,如果逆風而行,不過四天的時間!”

“那天津衛至京師呢?”王承恩緊接著問道。

“車馬不過一天的行程!……?”朱平安下意識的回答道,隨即好像察覺到王承恩話里話外的意思是什么,但又抓不到重點,這就樣隱隱約約。云籠霧罩,一時間額頭上滿是汗水。

王承恩索‘性’丟開了地圖。雙目緊盯著朱平安,“大人雄踞登州、威海衛一線,有了圣諭,自然可以編練水師。咱家斗膽問一句,如果京師有變故,大人可以幾日抵達呢?”

“最多不過七天的時間!”聽到王承恩如此一問,朱平安頓時悚然而驚,“公公的意思是……!”

王承恩重重的點點頭,“大人總算明白咱家的意思了,這可是陛下對大人的期望所在,還請大人萬勿辜負陛下的期許!”

朱平安一時間有些頭暈目眩,呆呆的坐回到椅子上。這是怎么了,難道說歷史出現了偏差,崇禎皇帝早在這崇禎十二年的時候,便開始為可能出現的最壞的局面做著準備,那為什么真實的歷史上還會有崇禎死守北京的悲劇呢?難道說,因為自己的出現,整個歷史已經開始向其他的方向轉移?

天津,登州與威海衛一線,海上的行程不過費時數天,京師一旦有變,勤王之軍數日內可以抵達京師,就算無法扭轉戰局,也完全可以將皇室接到山東,或者沿海南下,去江淮、兩廣,甚至是閩粵。天下之大,何處不可以去得!那么,還會出現南明時期各自為戰的局面嗎?

王承恩緩緩說道:“如今北直隸、山陜、河南河北戰事糜爛,東虜不時南下,而流寇又再度崛起,眼見著北方的局勢已經是無法收拾,作為一國之君,陛下要考慮的是社稷的安危,因此,才決定在天津衛和登州派駐可靠的臣子,以備不時之需!”

“不時之需?”朱平安暗嘆一聲,“再過五年這些準備便可以派上用場!”

“陛下對大人的期望,大人明白了嗎?”王承恩問道。

朱平安收斂了心神,起身拜倒:“臣自當效死!”管他那么多,先去了山東再說,至少有了塊地盤,在‘亂’世之中,這便是立身之本。

王承恩滿意的點點頭,“咱家會將大人的回復一一回報于皇上,大人也不必感覺壓力甚大。山東一地雖是收到東虜和流寇的荼毒,如今民不聊生,但以大人的干才,這不正是建功立業的好時機嗎?”

王承恩凝神看著朱平安,那與故人頗有些相似的眉眼,險些使得他的眼淚奪眶而出,但王承恩狠狠的一咬自己的舌尖,硬生生控制住了自己積郁已久的感情,收斂心神,一字一句的說道。

“大人切記,這是陛下的恩澤,更是大人的機會啊!”q


上一章  |  烈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