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明第一百零九章 喜憂交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烈明 >>烈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九章 喜憂交加

第一百零九章 喜憂交加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26日  作者:睿士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睿士 | 烈明 
正文

手機小說閱讀m.checheng123

大明朝的文官就是這么一種復雜的生物。..。滿口之乎者也,倫理道德,背過身去,卻是各種罪行的領軍人物。大明朝立國之后,洪武皇帝和成祖皇帝殺伐果斷、獨攬超綱,文官被壓制的抬不起頭來。自此之后,卻是漸漸嶄露頭角,成為朝政中的一股中堅力量。為了對抗皇權和所謂的暴政,他們挺身而出,為了一頓廷杖換來的清名、直名前仆后繼,不惜拋家棄子。直到大明皇帝開始以宦官集團來平衡整個朝局,分化文官手中的權力。

而經過了天啟朝時宦官集團的“輝煌時期”之后,文官再度成為朝廷的主宰者。這一次,他們忽然發現面前曾經的對手是那么的不堪一擊,于是他們環顧四周,當發現再無敵手的時候,他們便將矛頭對準了自己,于是乎,黨爭這一歷史傳統再次成為大明朝堂上的主旋律。

崇禎的優柔寡斷、多疑無常的性格給黨爭提供了一個自由的戰場。內閣成員你方唱罷我便登場,各領一兩年,甚至是百余日,而且樂此不疲、當年還沒有顯示出自己完全實力,更重要是沒有享受夠內閣首輔帶來的幸福感的周延儒便是此中的翹楚。

曹化淳的提醒,對周延儒來說本事意料中事。想要利用山東的慘敗和河北的戰事一下打垮楊嗣昌,顯然是不現實的。但這就像是去拆一間本就堅固無比的房子,先用鑿子鑿出幾條裂縫,等到房子基礎松動的時候。再狠狠的痛下殺手,再堅固的房子也是枉然。

現在,周延儒所做的便是鑿裂縫的工作。

第二天的朝會依然是一鍋粥。主戰和主和兩派已然顧不上什么體統,兵部郎中趙光抃已經和都給事中梁伯覃扭打在一處,好不容易被崇禎皇帝喝止,兩人這才各自頂了一只黑眼眶,回歸本隊。

紛亂的朝堂上這才有了片刻的安寧。就連一直在滔滔不絕的黃道周此時聲音也有些嘶啞,不得不閉上了嘴巴。

楊嗣昌不是傻子,到現在為止,他已經品出了其中不一樣的味道。一定是有人在背后指使人來對自己的方略進行攻擊。只是這幕后的人到底是誰?

難道是內閣的幾個人?應該不會。首輔劉宇亮還在保定督軍,其首輔的身份眼見著就要不保;內閣中的程鳳祥年紀老邁,已經上了奏章請求致仕,皇帝也已經批準;蔡國用出身工部。其人只是精通工程建造。政務基本不會插手。而且其人孤僻,在朝中人緣很差,斷沒有如此的實力;姚明恭和張四知則是典型的迂腐書生。能夠入閣還是自己一力推薦的,絕對不會自毀前程。

這樣一來,楊嗣昌便有些糊涂了,到底是誰在鼓動著這一大批的官員來挑戰自己呢,而且偏偏是在這個關鍵時刻。周元忠來往于關內關外,已經帶來了皇太極關于和議的條件,但崇禎皇帝卻始終沒能下定決心。他的心思楊嗣昌看的很明白,崇禎的內心是愿意議和的,但關鍵是議和總需要有人出頭,誰來擔這份責任。

崇禎是鐵定了要撂挑子的,可他楊嗣昌也絕沒有高尚到愿意將這個屎盆子扣在自己頭上的境界。方略是好的,就是缺少一個肯為其付出的人選,朝局艱難,難就難在這個地方。

楊嗣昌努力使自己冷靜下來,當務之急是河北的戰事盡快結束,只要盧象昇一死,主戰派便再也沒有了生事的理由。人死燈滅,再說什么也就無濟于事了。可偏偏盧象昇不知聽了誰的蠱惑,竟然退到了三府之地。以楊嗣昌對盧象昇的了解,其人兵事上是一把好手,但其人的性格卻是迂腐不知變通,難道此時他便不怕皇帝龍顏大怒,以臨陣退縮的罪名派遣緹騎抓捕他入京嗎?

正在胡思亂想之際,殿前的宦官忽然稟報,河北信使請求召見。

大殿內頓時議論紛紛。河北居然有人回來了,一定是帶來了前線最新的戰報。

崇禎精神為之一振,趕忙召其上殿。

于是風塵仆仆的楊廷麟上得殿來。楊廷麟在京師潛伏多日,一直處于陰世綱的嚴密保護之下,除卻太子、周延儒、周奎、曹化淳三人,旁人不得而知。在曹化淳的配合下,楊廷麟的返京的消息也被東廠嚴密的封鎖,一切都是為了今日朝堂上的奏對。

為官多年,但領略到的朝堂上的陰私卻還不及這兩日的多,這使得楊廷麟內心對于朝堂的認識更加深刻了幾分。他很懷疑,朱平安小小的年紀,為何竟然對這種上不了臺面的政事怎么會這樣的了解,一步一筆,將整個朝局推向他設想的方向。每個人就像戲臺上一部大戲中的角色,各司其職,其責任便是將這出大戲完美的推向落幕。

帶著一肚子的疑問,楊廷麟三跪九叩,行了君臣大禮。崇禎命其起身回話。

“從速說來,河北戰事如今究竟如何了?”崇禎的話音中帶著微微的顫抖。

楊廷麟以頭觸地,“宣大所部與敵周旋三月有余,盧督師不避矢石,身先士卒,祁州守將,定州知府、同知以及通判等人盡皆為國殉難,兩城皆是戰至最后一人。盧督師目前困守巨鹿,盼朝廷援兵如盼甘霖,請陛下速發援兵,解救三萬宣大子弟于水火之中啊!”

崇禎皇帝不置可否的點點頭。祁州、定州等地相繼失陷,這已經是早些天的消息了,他更關心的是盧象昇究竟能不能擋住韃子進攻的腳步。如果能,那在和皇太極的談判中便能占據一些主動,如果不能,那就意味著要在談判桌上喪失更多的東西。

楊嗣昌的臉色陰沉下來,怒聲喝道:“楊廷麟!盧象昇為何不遵從朝廷的旨意從速與東虜決戰,反而一再后退,坐失戰機,致使東虜深入三府,劫掠地方,平白使百姓無故遭難,盧象昇該當何罪?”

“還有你楊廷麟!”楊嗣昌手指楊廷麟,“既是求援而來,為何不向兵部報備,為何不在第一時間向內閣呈遞文書,反而直接覲見陛下。莫非是想引起朝局動蕩,以此脅迫朝廷發兵,掩蓋盧象昇的擁兵自保、違抗圣意的罪責嗎?”

“楊閣老這句話就有失偏頗了!”兵部郎中趙光抃冷冷的開了口,“河北戰事關系我大明安危,楊主事一回京便請求覲見,為的便是兵貴神速。依閣老所說,這兵家大事莫非還要經由兵部報備,然后轉呈內閣參詳,之后報司禮監審閱,最后才由皇上圣裁嗎?如此一來,恐怕我宣大所部三萬將士也剩不了多少人馬了!敢問楊閣老,是這個意思嗎?”

“你……!趙光抃,你竟敢如此對上官講話!”楊嗣昌氣的渾身發抖。

趙光抃冷笑一聲,向著楊嗣昌一拱手,“趙某不才,心知觸犯了閣老虎威,日后不外是貶官或者是遭受無妄之災,明知是死,下官還有何所懼,但求心安便是!”

一旁的楊廷麟接著說道:“要說違抗旨意,哪里輪得到盧督師。盧督師奉命統領天下勤王兵馬,可如今呢?手中只有三萬疲師。高啟潛坐擁關寧五萬大軍,卻一直屯駐雞澤,被韃子三千輕騎壓制的不敢妄動!盧督師數次請其會師合擊東虜,但他卻置若罔聞,若論抗旨不遵,高啟潛便是首當其沖!”

主戰派官員紛紛點頭稱是,一雙雙怒火充盈的眼神射向楊嗣昌,一些脾氣暴躁的索性叫嚷起來,請楊嗣昌引咎辭職。

兵部右侍郎陳新甲趕忙出班為楊嗣昌解圍,“臣請陛下降旨徹查盧象昇違抗朝廷諭旨之罪……!“

話音未落,大殿門前的宦官慌里慌張的跑進來,“陛下恕罪,山東軍報到!”

“快快稟來!”崇禎一下子坐直了身體。面容不由緊張的有些扭曲。

“啟稟皇上,東虜岳托所部以大軍突襲濟南,濟南陷落,山東布政使宋學朱、參政鄧謙、歷城知縣韓承宣以及各級官吏盡皆戰死,東虜將濟南城中百姓屠戮一空,又將城池焚燒付之一炬。德王以及其他宗室都被東虜擄走!”

“啊!”崇禎皇帝大叫一聲,雙眼翻白,徑直暈了過去,一頭栽倒。幸好身邊的懷德和王承恩手疾,兩手將崇禎皇帝的身體牢牢抱住。

“陛下保重!”文武大員頓時俱都慌了神,呼啦啦跪倒一大片。

呈報的宦官抖如篩糠,匍匐于地,連頭都不敢抬,唯恐皇帝一怒之下直接下令將自己杖斃。

“楊嗣昌!”趙光抃雖然跪在地上,還是怒罵不止,“縱敵如斯,濟南陷落、宗室被擄,你總該滿意了吧!”

“夠了!”大殿中忽然響起一聲尖利的長嘯,“諸位大人都是飽讀圣賢書的諄諄君子,如今陛下已經被氣成這個樣子,諸位難道不知體會君父艱難,少說兩句不成嗎?”

眾人抬頭一看,卻是王承恩滿面怒容的盯著大家,頓時鴉雀無聲。

懷德告聲罪,猛按崇禎的人中,好一會兒,崇禎這才悠悠醒轉,忍不住淚如雨下,“朕對不起百姓,對不起列祖列宗,韃虜如入無人之境,擄走宗室,百年之后,朕有何面目見祖宗于地下!”

“臣等有罪!”大臣們惶恐的俯身叩頭。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極為不和諧的聲音響起,“陛下,大喜啊!大喜啊!”

“是誰!”崇禎一骨碌爬了起來,向著大殿門前怒目而視,“是誰在那里胡說八道!”(未完待續。。)車城checheng123快速高品質更新


上一章  |  烈明目錄  |  下一章